1、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园林植物病理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病原物越冬:在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以某种存活方式和在某种存活场所度过寄主休眠期。 酸雨:大气污染:臭氧(O3)、二氧化硫(SO2)、氢氟酸(HF)、过氧硝酸盐(PAN)、氮化物(NO2,NO)和氯化物(Cl2HCl)等物质溶解于水中,随着雨水的飘落,成为酸雨。病原物:寄生物病原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生物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侵染性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凡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能相互传染。
2、溃疡:树干韧皮部坏死(植物茎、小枝、枝或干上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肿胀、扁平或裂缝状,变色的坏死区域)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为典型症状。综合症状: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有隔菌丝: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可含1个、2个或多个细胞核。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是一个多核的单细胞。菌丝的变态: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主要有吸器、 附着胞和假根3种。 菌组织:高等真菌的有隔菌丝体可以密集地纠结在
3、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其作用是形成产孢机构或其它特殊结构。菌组织有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菌核:是由菌丝形成的一种休眠体,形状、大小、色泽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小的如菜籽,大的如拳头。(是菌丝的变态结构之一)孢囊孢子: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或发育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小块逐渐变圆,围以薄膜而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梨形或球形,具一或二根鞭毛,在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
4、,鞭毛收缩,产生细胞壁进行休眠,然后萌发形成新个体。(无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异型配子囊交配形成的,每个子囊通常产生8个子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由体细胞或菌丝接合形成的棒状物担子,经减数分裂后在担子外面形成的4个小孢子叫担子孢子。发生在担子菌中。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子囊果瓶状或球形顶端具孔口闭囊壳:子囊果完全封闭呈球形鞭毛分生孢子盘:由菌组织构成的垫状或浅盘状、上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产孢机构。MLO:植物类菌原体残毒:在施用农药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副产品和环境今残留毒物对人畜的毒害作用称为残留毒性或残毒。侵染程序: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的侵染过程,包括接触、侵入、潜育和发展
5、4个时期。初侵染:病原物从越冬(或越夏)场所来,在一个生长季节的开始,病原物所进行的第一个侵染程序再侵染:初侵染完成后,在病株上所产生的繁殖器官又传到健康植物上,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重复的侵染系统侵染:病毒、类菌质体、少数真菌和细菌等,病原物侵入后能扩展到整个植株或植株的绝大部分。如翠菊黄化病、丁香花叶病等。局部侵染:对大多数真菌和细菌来说,在寄主体内的扩展范围,只限于侵染点附近。如叶斑病类寄生:(依赖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成为寄生性)转主寄生:指有的真菌在不同的寄生阶段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两种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杀菌剂:防止真菌性病害的农药药剂温度不适:植物必须在适宜的
6、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温度过高或过低,超过了它们的适应能力,植物的代谢过程将受到阻碍,组织将受到伤害,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水分不适:土壤中水分不足或过多以及供应失调,而对园林植物产生不良影响。植物检疫: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措施。具有强制性和预防性。检疫有害生物:在国内尚未发生或仅局部地区发生,传入机率较高,适生性较强,对农业生产和环境有严重威胁,一旦传入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有害生物。二、绘图题图示病三角与病害四面体理论。图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的形态特征。图示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图示半知菌亚门载孢体的主要类型。图示真菌分生孢子的主要类型。图示真菌菌丝的主要类型。 吸
7、器 附着胞 假根图示子囊菌亚门外囊菌属的形态特征。图示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的形态特征。三、简答题简述真菌的有害之处。1. 侵染植物引致病害。2. 引起人、畜病害皮肤病。 3. 食物中毒:甘薯黑斑病菌、麦角菌。 4. 使食品、贮藏物质受损:木材、皮毛发霉。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传播途径。病原物越冬越夏,病原物度过寄主休眠期而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病原无越冬越夏后,借气流或雨水传播。通过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等场所越冬和越夏后,经过自然因素如:风、雨、水、昆、虫、其它动物传播简述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传播途径。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什么是植物病害四面体理论? 在管理植病
8、系统中,人起着主要的作用。在病三角的基础上,加上人的因素就构成了植物病害概念的四角关系。什么是植物病害的病三角理论。 病三角包括:寄主、环境、病原物。寄主和病原物是形成病害的两个基本因素,没有寄主和病原的存在,病害也就无从发生。在侵染性病害中,病原物的侵染和寄主的反侵染活动,始终贯穿于植物病害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进展中,病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无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当环境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活动时,病害就难以发生或发展缓慢,甚至病害过程终止,植物仍保持健康状态,或受害轻微。反之,病害就难以顺利发生或迅速发展,植物受害也重。因此,植物侵染性病害形成的过程,是寄主和病原物在外界
9、条件影响下互相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园林植物病害是寄主、病原物与外界环境条件3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简述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化学方面因素。 植物营养失调、环境污染、药害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没有病症、成片发生、没有传染性、可以恢复简述植物病害的主要非生物病原。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和光照等;化学因素: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简述苗木立枯、猝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简述苗木立枯、猝倒病的主要病原。) 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猝倒病是倒伏(腐霉),立枯是死而不倒(丝核菌)。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类群。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螨类以及非生物原因等。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
10、害的常见症状类型。叶斑、炭疽、白粉、锈病、煤污、黄化、花叶、畸形、毛毡和藻斑等。简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的防治原则。清除侵染来源、喷药保护、农业技术措施、抗病育种简述园林植物枝干溃疡病的发生特点。 树干韧皮部坏死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1.检疫 2.将易感病树种种植于易发病区 3.用松焦油原液和不脱酚洗油涂干 4.及时修枝、间伐、通风透光 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干锈、溃疡、丛枝、枯萎、瘤肿等。简述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主要生物性病原类群。 真菌、细菌、类菌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简述植物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类型。根及根颈部皮层或木质部腐烂根颈部瘤状突起地上部分叶黄、叶小、放叶迟缓
11、、早落简述生物性病原主要类群。 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藻类和螨类,还有类立克次体等。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土壤杆菌属、布克氏菌属、欧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棒形杆菌属简述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与侵入途径。传播:雨水、昆虫介质、工具传播侵入途径:(1) 自然孔口:气孔、水孔、皮孔、蜜腺。(2) 各种伤口:自然伤口:风雨、冰雹、冻害、昆虫 人为伤口:耕作、嫁接、收获、运输。简述植物病害的越冬场所。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四、论述题试论述诊断园林植物真菌性、细菌性和类菌原体病害的基本方法。 真菌性:(1)掌握各类真菌致
12、病特点的基础上(2)对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3)形态观察与鉴定。(4)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症,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细菌性:(1) 症状识别:水浸状、菌脓、菌痂、流胶。(2) 显微镜检查:喷菌现象。(3) 分离培养:观察单个菌落特点。(4) 人工接种。(5) 链霉素防治:植物病原细菌对链霉素敏感,可用于防治细菌病害。 类菌原体病害:(1) 球形,无细胞壁,只有单位膜。(2) 在培养基上形成“荷包蛋”状菌落。(3) 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4) 引致黄化、矮缩、丛生、小叶。(5) 必须依赖昆虫介体传播。试论述耕作防治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 又称栽培防治,在全面分
13、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使用无病种子、苗木、种薯以及其它繁殖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害传播和压低初侵染接种体数量。(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轮作、间作、套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 (3)保持田园卫生:清除收获后病株残体、生长期拔除病株、铲除发病中心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要素。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提倡合理施肥和灌水。试论述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过程及检验检疫方法。传播过程: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松褐天牛,每
14、头天牛成虫体上平均约带有上万条线虫。每年5-7月,当松褐天牛的成虫飞往松树嫩梢上取食,进行补充营养和产卵时,线虫即从天牛咬食的树皮伤口处侵入树体内,在树脂管内开始增殖,并向其他部位扩散,连续以4-6天1代的速度大量繁殖。8-9月高温季节,被侵染的松树开始出现症状,并迅速枯死。秋后天牛幼虫侵入松树木质部,并在蛹室内越冬。此时,线虫也停止繁殖,直至次春,3龄幼虫大量聚集在天牛的蛹室和驻道周围越冬。当次年5月天牛羽化飞出时,虫体上潜伏的线虫被携带到靖康的松树上侵入危害。 松材线虫还可以随采伐的病树原木及其制品,远距离传播到无病区,这些带有线虫的病树木材,往往是最初的侵染源。检验检疫方法:1. 直观检
15、验:产地调查时使用, 观察有无树脂分泌减少、停止,针叶变褐、萎蔫,枝干及整株枯死的现象,同时观察树干上有无天牛蛀食的痕迹、产卵孔、羽化孔等,如有再行解剖检查。2. 解剖检验:将可疑感病的树木锯断劈开,看材质重量是否明显减轻;木质部有无蓝变现象;有无松褐天牛栖居的痕迹。3. 漏斗分离检验 4. 接种试验:把分离到的松材线虫接种到健康的松树上,观察健康树是否发病试论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特征、传播途径和除害办法。危害特征: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传播途径:近距离:天牛等媒介昆虫传带远距离:借助感病苗木、松材、枝桠及其他松木制品的调运 除害办法:砍除病树、药剂熏
16、蒸、水浸处理、集中烧毁名木古树治疗 药剂:目前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疗主要是利用高效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树干打孔注射或根部浇灌, 丰索磷、治线磷的疗效分别达94.7%和92.5% 生防:总状头霉、日本亮耳菌、纤小指孢霉、节丛孢和矛线虫试论述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诊断要点。诊断程序:(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4)专项检测;(5) 得出适当结论。 诊断要点: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要区分是属于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1)侵染性病害 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轻重不一,有的有病症。 寄生植物:可见 线虫:在植物根表、根内、根际土壤、茎或籽粒中发现有口针的线虫 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症,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生出子实体来。 细菌: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有菌脓,切片镜检有喷菌现象 菌原体:植株矮缩、丛枝、小叶与黄化。注射四环素以后,初期症状可以隐退消失或减轻。 病毒 :花叶、矮缩多见。无病症,采取汁液摩擦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起发病 2) 非侵染性病害 无病症; 大面积同时发生; 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非侵染性病害诊断要点: 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所致。 有明显枯斑、灼伤,且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大多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 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