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螺旋榨油机的设计.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3379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旋榨油机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螺旋榨油机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螺旋榨油机设计 系 (院) 机电工程系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螺旋榨油机设计 摘 要 本论文主要是对螺旋榨油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压榨部分,传动部分,机架部分,出油装置及进料等的结构设计。包括对输入端电动机功率/转速的选择。带及带轮的选择及设计。变速箱中齿轮的设计,轴的设计,轴承、键、联轴器的选择及相关的计算、校核。榨螺榨笼的设计等。其中榨螺和榨笼是榨油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榨螺部分主要有榨螺轴和榨螺、调饼头、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栓等组成。榨螺的设计应满足榨螺间的装配要求,榨螺间装配必须严密,用锁紧螺母将其夹紧,防止油饼渗入榨螺孔内,影响榨螺的顺利拆卸。榨笼的榨膛由两部分组成,前段由榨条组成,后段落由榨圈组成。变速箱的设计应注意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传动比及扭矩是否满足工作条件等。本机适用于榨取菜籽、花生仁、芝麻、棉籽仁、大豆、椰子、茶籽、葵花籽等植物油脂。(根据用户需要,可更换榨螺,用于榨取米糠等含油的油料。) 关键词:榨油机,花键轴,联轴器,榨笼,变速箱 The Design of the Spiral Oil Press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of screw press. Including press parts, transmission parts, chassis parts, oil installations and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eed and so. Including the motor input power / speed selection.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belt and belt wheel. Transmission in gear design, shaft design, bearing, bond, options and related coupling calculation, checking. Screw squeezing cage design etc.. The screw and the pressing cage is the main working parts of the press. Screw consists of screw shaft and screw, adjustable cake head, locking nut and an adjusting bolt. The design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ess screw assembly between the screw, screw assembly must be strict with the lock nut, the clamping, prevent the cake into the pressing screw, screw the smooth demolition effect. The pressing cage pressing chamber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front by pressing strip, after paragraph by pressing ring.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s, transmission ratio and torque or mee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This machine is suitable for the extraction of rapeseed, peanut, sesame seed, cottonseed, soybean, coconut, tea seed, sunflower seeds and other plant oil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user, can replace the screw, used for extracting rice bran oil oil.) Keywords: Press, spline shaft, shaft coupling, squeezing cage, gearbox ii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 1.3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 3 1.4榨油的工艺流程 3 1.5榨油机设计的一般流程 3 第二章 螺旋榨油机的设计计算 4 2.1螺旋榨油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4 2.1.1榨膛的容积比 4 2.1.2电动机的选择 4 2.2榨螺轴的设计计算 4 2.2.1榨螺轴尺寸 5 2.2.2榨螺齿型 5 2.2.3榨螺材料 6 2.3 I轴和II轴啮合齿轮计算 7 2.3.1齿轮的选用 7 2.3.2确定小齿轮的齿型参数 7 2.4轴的校核计算 8 2.4.1选材及表面预处理 8 2.4.2轴的结构设计 8 2.5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9 第三章 螺旋榨油机的机构设计 10 3.1榨螺轴的设计 10 3.2榨笼的构造 10 3.3齿轮箱及入料口的设计 11 3.4调节装置的设计 13 第四章 螺旋榨油机的使用安装 14 4.1螺旋榨油机的润滑与保养 14 4.2螺旋榨油机的安装 14 4.3螺旋榨油机的使用 15 4.3.1油料的预处理 16 4.3.2压榨前的预热 16 4.3.3压榨油料 17 4.4注意事项 18 第五章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谢词 21 第一章 绪论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需求量巨大。尽管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产量位于世界第一位,但与需求量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每年需进口200万吨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均收入的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多层次化,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加工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提高榨油机的生产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油脂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化学浸出法,这种方法具有生产率及出油率高、油品质量好的特点,其缺点是设备庞大、投资高且有少量化学残留等,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使用。二是机械压榨法,这种方法具有设备小、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无化学残留等特点,缺点是干饼残油率高、出油效率和生产效率低。我国农村是个大市场,目前适用于农村的油料加工机械分为动力旋转加工和液压榨油机两大类。但是加工规模相对较小,而城市的大型炼油厂采用浸出法生产,溶剂浸出发展迅速,将逐渐取代机械磨榨,且生产规模日益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我国目前常用平转式、履带式和罐组式浸出器,近年来又研制出了环形浸出器等新产品。但是精炼机械规模小,间歇式多,应逐步向连续型、自动化型、大型化方向发展。 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均收入的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逐渐走向多样化、多层次化,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加工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提高榨油机的生产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特别设计这台螺旋榨油机。本机出油率高,其生产率是传统食用油加工机1-1.2倍,渣料可作动物饲料,另外本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家庭小作坊式生产,可解决大量农民因无资金,无技术,致富无门的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目前,油脂提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化学浸出法,这种方法具有生产率及出油率高、油品质量好的特点,其缺点是设备庞大、投资高且有少量化学残留等,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使用。二是机械压榨法,这种方法具有设备小、成本低、安装操作方便、无化学残留等特点,缺点是干饼残油率高、出油效率和生产效率低。我国农村是个大市场,目前适用于农村的油料加工机械分为动力旋转加工和液压榨油机两大类。但是加工规模相对较小,而城市的大型炼油厂采用浸出法生产,溶剂浸出发展迅速,将逐渐取代机械磨榨,且生产规模日益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我国目前常用平转式、履带式和罐组式浸出器,近年来又研制出了环形浸出器等新产品。但是精炼机械规模小,间歇式多,应逐步向连续型、自动化型、大型化方向发展。 目前世界上粮油精加工技术比较繁多,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光电控制技术、挤压膨化技术、生物技术、超细粉碎技术等等。其中挤压膨化技术在发达国家用于粮油加工、食品制作、纤维和淀粉降解等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光电控制技术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现代米、面、精油加工必用的高新技术,运用于粮油加工的原料储运、保鲜、质量控制、成品储存和发放的全过程,是粮油加工达到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挤压技术的稳定能使油料品质稳定,延缓劣变,提高油料的储藏性;豆类油料品利用挤压膨化可以提高出油率,并且可生产大豆组织化食品等等。超细粉碎技术是粮油深加工中的常用技术。是国际上20世纪60到70世纪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粮油资源的深加工,可以将淀粉颗粒粉碎至2到3微米,也可以将纤维素粉碎至几个微米,在粮油深加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之一,在油料加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各种生物酶制剂的深加工必不可少的谷物转化淀粉糖,超纯度米淀粉、高蛋白米粉、米糖营养剂等的深加工产品的生产都需要生物技术。但以上几种高新技术相对于我国农村传统的粗放加工来说耗资较大,并且由于技术原因等的限制目前不具备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普及的条件。目前,我国螺旋榨油机保有量达120万台以上,每年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油料是经过螺旋榨油机加工而来的。可以说螺旋榨油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油料加工机械。既能够满足目前农村对粮油加工所需要又能够提高粮油质量和油料作物出油率。 1.3螺旋榨油机的工作原理 螺旋榨油机的原理概括为榨油机运转时预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油膛,榨油膛由榨条和榨圈组成。它是利用螺旋轴将油料从进料口推入,并在榨膛内连续推进,螺旋轴每旋转一周,就将油料向前推进一段距离,而榨膛内的空间体积逐渐变小,加上螺纹的向前推进力,使被炸油料压缩在这个压榨过程中油就从油料中被挤压出来了。 1.4榨油的工艺流程 油料在进入榨油机前要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一般有清选、破碎、软化、榨胚、蒸炒等工序。 油料–清选–破碎–软化–榨胚–蒸炒–压榨–毛油(豆饼) 1.5榨油机设计的一般流程 1.5.1计划阶段 在计划阶段对所设计的机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进一步明确机器所应有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写出设计任务的要求细节、形成设计任务书。任务书大体内容包括:机器的功能、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估计、制造的工艺性等等。 1.5.2方案设计阶段 机器功能的分析就是对设计任务书提出的机器的功能中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以及期望达到的目的进行分析,以及功能之间有无矛盾相互之间能否进行替换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创新与借鉴的关系。反对保守的照章办事但也要反对一味的不合理的求新。 1.5.3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的目标是完成零部件草图以及装配图,通过草图设计确定出各部件外形及尺寸,为了确定主要零件的基本尺寸必须做出以下工作:机器的动力学计算,机器的运动学设计,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设计,主要零部件装配草图设计及其校核。 第二章 螺旋榨油机的设计计算 2.1螺旋榨油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2.1.1榨膛的容积比 榨膛的容积比 Vj /Vch (2-1) 查表知胚实际压缩比p=2.37 实际压缩比h=3.23 该设计主要的压榨对象是大豆花生,其总的压缩比=7.4~13.8,这里我们取 =7.5 2.1.2电动机的选择 本次设计适合于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对象是小型榨油企业,因此选取的电动机功率不高。 电机型号 Y132S-2-2 额定功率 7.5KW 转 速 2900r/min 额定电流 15A 功率因数 COS =0.88 效 率 =86.2﹪ 总传动比 i=6.96 2.2榨螺轴的设计计算 螺旋榨油机榨螺轴的设计是关键的工作,其结构、转速和材质的选择取对油与饼的质量,生产效率等有着重要联系。在设计中采用螺旋型变导程轴型如图1所示,齿形成螺旋状,齿形复杂适用于较小的榨油机。 图2-1 2.2.1榨螺轴尺寸 榨螺号 1 2 3 4 5 6 7 节 长 120 110 80 30 45 45 45 导程 42 42 36 31.5 31.5 螺旋外径 70 70 70 70 70 70 70 螺旋内径 50 50 50/67 69/67 59/64 64.3/69.6 69.6/76.6 齿顶宽/齿根宽 6/16 6/16 6/16 8/9.9 11.7/13.6 表2-1 2.2.2榨螺齿型 榨螺齿形尺寸=0~30° =15~45° <10° 榨螺最小壁厚=(Do-d)/2 (2-2) =8~20mm 取=8mm。 齿形如图2所示: 图2.2 榨螺齿形 2.2.3榨螺轴材料 榨螺轴用15或20号低碳钢,经过淬火、回火处理,然后进行喷焊处理,其表面硬度为HRC56-61。在榨油过程中轴的磨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材料表面耐磨性的要求,采用表面耐磨层喷焊的方法使得轴的硬度和耐磨度都相应的提高。选用的这种材料不仅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完全满足我们的使用要求(HRC50-55)。喷焊技术简单,实验表明喷焊材料比基料的硬度高的多,因此比较耐磨。 2.3 I轴和II轴啮合齿轮计算 2.3.1齿轮的选用 选用圆柱直齿轮,8级精度。 已知输入功率P1=7.5KW; 小齿轮转速n=416.7r/min; 齿数比u=2.25; 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材料的选择:小齿轮材料是45号钢,硬度为217~255HBS,取硬度为230HBS,啮合的中齿轮材料为QT400-5(调质),硬度为22HBS。 齿轮齿数的选择:小齿轮齿数Z1=13,中齿轮齿数Z2=i×Z1=29.25,取Z2=30。 2.3.2确定小齿轮的齿型参数 分度圆直径d: d1=mz1=3×13=39mm; (2-3-1) d2=m2z=3×30=90mm; (2-3-2) 齿顶高ha=ha*m=1×3=3mm; (2-3-3) 齿根高hf=3.75mm; 齿全高h=ha+hf=6.75mm; (2-3-4) 齿顶圆直径da1=d1+2ha=39+6=45mm; (2-3-5) da2=d2+2ha=90+6=96mm; (2-3-6) 齿根圆直径dr1=d1-2hf=31.5mm; (2-3-7) dr2=d2-2hf=82.5mm; (2-3-8) 2.4轴的校核计算 2.4.1选材及表面预处理 轴采用的是45号碳钢,调质处理,淬硬层深度耐磨。表面强化处理以提高轴的抗疲劳抗弯曲能力。调质处理是指材料经过淬火后高温处理,淬火后的材料内应力大且脆,回火的目的在于消除内应力增加韧性调整强度。调质处理后的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韧性。调质钢属于中碳钢,是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一类钢,品种繁多,应用广泛。一般调质钢谈含量在0.25-0.5%之间。由于螺旋榨油机的轴对耐磨性的要求较高,还应该对调质钢进行专门的化学热处理,比如进行表面氮化处理。 2.4.2轴的结构设计 轴肩的设计:轴肩高度a=(0.07~0.1)d (d为轴的直径); 扭矩强度条件计算 T=T/WT=9.55106p/0.2nd3≤[] ; (2-4-1) 其中[]为扭转切应力,单位是MPa。 []=25~45MPa, A。=103~126mm3。 (2-4-2) 式中A。=105mm3 式中轴传递的功率P=4KW,轴的转速n=416.7r/min; d≥22.3mm. 2.5键的选择与校核计算 2.5.1键的选择 键的截面尺寸的宽和高由轴的直径决定,键的长度L一般可以按轮毂的长度而定,即键的长等于或略短于轮毂的长。 Ⅰ轴:d=25mm处选用普通平键 键宽b键高h b×h=6×6; 键长L,L1=25mm,L2=56mm; 2.5.2键的校核计算 载荷在键上的分布均匀,普通平键校核计算公式 p=2T×1000/kld≤[p] (2-5-1) T传递的转矩为 T=91260N.mm; K是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3mm; (2-5-2) l键的工作长度,圆头平键l=L-b=50mm; (2-5-3) d轴的直径d=25mm; [p]须用挤压应力,在100~120MPa; 查表取 [p]=110MPa; 代入公式 p=2×91260/(3×56×25)=43.5MPa≤[p]=110MPa. (2-5-4) 故符合标准。 第三章 螺旋榨油机的机构设计 3.1榨螺轴的设计 榨螺轴是由榨螺轴,芯轴,出渣梢头,调整螺栓,轴承,轴销等组成的。榨螺轴装配时,榨螺与榨螺之间必须紧压,防止榨螺之间出现塞饼现象,轴销必须拧紧,饼的厚度由调整螺栓来控制,榨螺的材料相同,材料用20号钢。 3.2榨笼的构造 榨笼是由上下榨笼内装有条排圈,条排,元排所构成。压紧螺母内装有处饼圈,炸膛的两端分别于齿轮箱和机架相连接。 图3.2榨笼 3.3齿轮箱及进料口的设计 齿轮箱分为直尺式和行星式两种,其在电动机中应用很广泛。其主要作用是将动力传递给机器使机器得到相应的转速,齿轮箱可根据需要设计其样式,本设计采用直尺式齿轮箱。齿轮箱由齿箱盖,箱体,圆柱齿轮,传动轴,轴承,皮带轮等构成,可从顶部油塞孔添加机油,通过油标处判断油量的多少。齿轮箱常用的润滑方式是用齿轮油润滑和固体润滑剂润滑。 图3.3齿轮箱 齿轮箱是机械传动中广泛应用的重要部件,一对齿轮啮合时,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齿距、齿形等误差,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啮合冲击而发生与齿轮啮合频率相对应的噪声,齿面之间由于相对滑动也发生摩擦噪声。由于齿轮是齿轮箱传动中的基础零件,降低齿轮噪声对控制齿轮箱噪声十分必要。一般来说,齿轮系统噪声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齿轮设计方面。 参数选择不当,重合度过小,齿廓修形不当或没有修形,齿轮箱结构不合理等。齿轮加工方面 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过大,齿侧间隙过大,表面粗糙度过大等。  2. 齿轮系及齿轮箱方面。装配偏心,接触精度低,轴的平行度差,轴,轴承、支承的刚度不足,轴承的回转精度不高及间隙不当等。 3. 其他方面输入扭矩。负载扭矩的波动,轴系的扭振,电动机及其它传动副的平衡情况等。 进料口主要是由立轴,锥齿轮,轴承支座,固定板,锥斗等,使用自动进料器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图3.3 入料器 3.4调节装置的设计 调节装置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渣的粗细,相应的改变炸膛的压力机构,为油饼的厚度调节提供方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机架的受力能在转动中调节,但芯轴的轴容易损坏。采用的是整轴移动和夹饼圈,所以螺栓连接有松脱的现象,此装置平稳,低速静载的静载荷,因此采用对顶螺母,两对顶螺母对顶拧紧后使得旋合螺纹间始终受到附加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操作者通过旋转调节手轮控制出油饼的厚度,由于榨膛内油料的反弹作用出油口的榨片会受到油料的压迫而使得调节回转,因此操作者需要定时观察从炸膛里挤压出的油饼的厚度,以此判断调节手轮的松紧状况。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手轮上的刻度来确定出油饼的厚度,但这也仍然需要操作者随时注意出油口的出饼状况。 图3.4 调节手轮 第四章 螺旋榨油机的使用安装 4.1螺旋榨油机的润滑与保养 所有油杯、油眼必须定期加油。减速箱内的齿轮油处了在试车时加入外,在每次大修时都要进行更换或者过滤。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变质也应该进行更换,加油量不能超过齿轮箱下部油标线,防止过量的油从主轴漏出,污染油饼。螺旋轴部分每月检修一次,检修时必须除去油粨,彻底清洗检查,如榨螺,垫圈发现裂缝或者其他损坏时,需要进行修理和调换。整台榨油机一般定为半年大修一次,检修时必须全部拆开清理检查,发现磨损严重的必须更换。 (1) 齿轮减速箱内使用机油,双曲齿轮油或者30~40号机油。 (2) 调节螺栓内套内使用机油进行防腐。 (3) 滚动轴承使用润滑油润滑。 (4) 料斗部分轴承座使用机油。 齿轮减速箱内的润滑油从箱盖的油孔加入。减速器下部设放油螺塞,油位的高低以油标中心为标准,由于榨油机在使用中温度高,因此用粘度较大的机油作为润滑油,在使用中植物油进入润滑油时 4.2螺旋榨油的安装 榨油机应该选择光线充分,空气流通状况的地方,并且要选择足够的面积的房间安装以保证榨油机的使用空间作业。要根据设计说明书正确的检查机器的安装,各个连接管、件安装是否牢固是否安全,然后调试,使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开机试用之前不仅要检查零件有无松动和损坏,各轴承润滑是否充分。当机器转动时仔细听机器有无杂音,根据机器的运转状况判断机器是否正常,调节螺旋榨油机的出饼圈的间隙,安装时需要注意几点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安装现场要根据具体的当地的土壤情况而定。 (2) 安装地的水泥地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高度。 (3) 电动机安装在轨座上,电动机的的水泥底座须配合电动机及其轨座尺寸。 (4) 榨油机安装时要校正好水平,保证机器安装在水平的地面上,这样能够保证机器运转的稳定性,能够延长机器的寿命。 4.3螺旋榨油机的使用 同一台榨油机,不同的人使用会有不同的出油率,生产率。这就说明机器的性能的高低与人的操作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无论什么人使用榨油机,在使用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榨油机在榨油之前都要对油料进行预处理。 4.3.1油料的预处理 油料压榨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他直接影响榨油机的性能、寿命、安全、油的品质及出油率预处理过程如下: 油料–清选–破碎–软化–榨胚–蒸炒 (1) 油料的精选: 无论什么样的油料都要进行精选,清理出其中的泥土、沙子、金属杂物等如果清选不好的话会加速榨油机的磨损,导致机器损坏,并且也影响榨油机的出油率。 4.3.2压榨前的预热 所有的油料在进入榨油机的榨膛之前都要进行预热处理,所谓的预热就是将油料放入专门用来炒油料的锅炉内加热处理,蒸炒是提高出油率的关键,油料的加热温度要根据不同的油料而定,蒸炒要均匀,保温要好适当控制好含水量。 图4-3 油料预热装置 4.3.3压榨油料 以上工作都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正式进行榨油生产了,压榨时要严格控制出饼厚度,油料种类的不同压榨次数不同,出饼厚度的要求也不同,一般在0.3~0.5毫米之间,具体数据可参照设计使用说明书要求并且视情况而定。 压榨芝麻和花生等出油率较高的油料时,可分批量投料(每批5到6公斤为宜),每批连续压榨3~4次。因首次压榨出油相对较多,油流带走的热量较多,可以将首次压榨后的油料立即装机进行第二次压榨。再次压榨出油率相对较少,油流带走的热量较少,要使得机器温度立马回升,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温度。每批投料均按照上述顺序进行。工作中应该用木棒勤捣进料斗防止油料口堵塞,并且要使入料均匀,及时清理漏渣,回收可以进行再次压榨的油料。 压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就是正常情况下投产,投料也要均匀,保证电动机在额定功率下运行,切记不能入料过猛,使电机超载荷运转,烧毁电机。在这个环节中操作者细心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2)观察电流表,如果超过15~20安培,说明压榨阻力过大,此时要松动调节螺栓,使油饼迅速排出机器。如果电流表读数急剧下降,排饼量明显减少说明此时投料太少,要及时投料,如果读数仍然不见变大要及时停车检查机器故障原因,退出榨油清理榨膛,查明原因后再继续压榨。 (3)如果在压榨过程中,压榨、排饼、出油都正常运行,就要稳定投料量和速度来保证机器的稳定运转。此时操作者要做的还有注意倾听机器运转时的声音,如果没有不正常的声音,则可以连续压榨。 4.4注意事项 (1)机器正常运转时不能粗心大意,应该随时关注机器的工作状况,润滑是否良好,如果发现不正常的情况发生要及时停止继续上料,然后使机器停止运转,检查故障原因。 (2)油料作物要严格精选,筛选干净不得掺入金属的杂物,正常情况下机器的运转会比较平稳,无噪音。 (3)不得用金属捅料胚,防止入料口中的齿轮与金属发生碰撞,损坏入料口以及危害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出饼圈和倒饼环严禁无间隙启动机器。 (5)对于无经验的新手最好不要使用自动进料斗,并且在使用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榨油机的使用说明书。 (6)机器运转过程中严禁外人尤其是儿童接近,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7)每次压榨之前必须进行试车,一般在5到10分钟,榨油机正常运转之后方可将油料分少量投入榨油机进行压榨。 (8)压榨时应严格控制油饼的厚度,油料不同压榨出来的油饼的厚度也不同,一般在0.3~2.5毫米,具体数据可依据榨油机的设计说明书要求。 (9)压榨时投料要均匀,必须是等量的徐徐送料,操作者需要细心把握进料的进度。 (10)对机器的保养和维护要按时按质,每次压榨完成之后要检查机器的各个部件是否良好,为下次开机做好准备。要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不能将机器置于空气流动不好且阴暗潮湿的地方。 第五章 结论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不仅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融会贯通,而且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视野,同时在上网查资料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一些额外的知识,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磨砺了我的个人韧性,使我更加能够承受得起压力和挫折。在学与用,用与得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所学的机械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毕业设计是我作为一名本科生即将完成毕业的最后一次作业,它既是对学校所学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应用,也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操作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次毕业设计的完成不仅是我对专业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且大大培养和提高了我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在设计开始之前是我最难的一段时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下手,从何处下手。但是经过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我还是找到了设计的思路。在此我要真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们,是你们的鼓励与指导才有了我这次的毕业设计的完成。毕业时间一天天临近,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在不断的努力下我终于完成了我的毕业设计。其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总结而且是对自我能力的一中提高。而且我真心感觉到了自己所学知识是多么的书面化,是多么的浅显,对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更加的虚心学习,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不能眼高手低,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生活工作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视野,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通过大量查找有关资料与同学学习和交流经验并向老师请教等多种方式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经历了不少的艰辛,但是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自己对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放入工作和学习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创作的困难和成功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我在设计过程中所学的东西是这次设计最大的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M]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胡继强.食品机械与设备[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4] 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蒋迪清,唐伟强.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6] Martin A. Stainsby, Developments in screw ressing[J].Jam.Oil Chem.Soc.1988,65;1413-1416. [7] 陈氢,陈梅花,刘海梅,陈善礼,姜敏.信息检索与利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8] Ward JA. High oil content sceds in coptinuous screw presses[J]. J.Am. Oil Chem .Soc, 1976,53; 256-270. [9] 李庆余,孟广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刘鸿文.材料力学[M]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谢词 本设计即将结束,在此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使一些基础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巩固,同时很圆满的完成了设计任务。这些都有赖于我的指导老师王志勇的不倦教诲,对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真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对我的设计提出过要求和建议的老师,还有我四年来给我上过课的老师们。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和良好的工作态度的养成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老师们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严谨的教学作风使我深深的感动。他们的这些精神是我要学习的。各位老师教导我不禁要有大量的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良好的敬业精神,同时老师们教育我的那些做人的大道理也是我终生受益的。同学之间的友谊时最纯真的感情,遇到困难时更能体会到这种感情的真挚与无私,在我设计遇到困难的时候同学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之情,他们关键时刻把书籍资料借给我,让我顺利的完成了设计任务。毕业答辩作为大学毕业的标志,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和各位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将帮我很好的走完将来的人生道路。我能够顺利毕业并且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且有能力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都与老师的莘莘教诲离不开的,恩师难忘!老师的教诲我们要铭记于心,在以后的工作之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拼搏,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也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回报家人,回报老师,回报社会。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和厚爱!再次对老师的教导和辛勤工作表示万分感谢! 2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