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内容提要:本课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就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强调要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做好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比较系统分析和界定了我们今天所指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何有鉴别、有弃舍、有创新地利用。关键词 习近平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继承我国古人优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系列讲话,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一)继承历史传统、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身体力行者和倡导者。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堪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要求全党,要谦虚和敬畏对待历史文化,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报告中指出,中国有丰厚的历史文
3、化遗产,“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如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从中华文化遗产中发掘出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形式,对它做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的这一做法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和合理的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
4、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在我们已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后的今天,习
5、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上的历史使命,要求共产党人始终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等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发扬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
6、进文化的互动融合,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源泉,使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不断得到巩固。(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是汉族文化融合、摄纳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果;是中国古代社会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且明确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
7、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为什么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有其优长之处”。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
8、。”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是我们党历代领导人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本质意义的新认识。(三)社会转型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认同危机古人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如果一个
9、国家和民族连自己的历史都没有了,连自己的老祖宗都忘记了,这个国家无论经济军事多强大,也是一推就倒的纸老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一方面,欧美文化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有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不屑和恶意歪曲的态度,认为那是糟粕,是迷信,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有针对性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
10、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讲话中,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
11、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的高度。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重塑新时期社会道德,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
12、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其价值日益充分突显出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乃至主导性力量。如亨廷顿所言:“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依赖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里会有立足之地?”同理,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能是奢谈。(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支撑中国梦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夙愿。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救亡图存”成为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振兴中华”成为全体志士仁人发自心底的激壮呐喊和艰辛探索的
13、时代主题。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伊始,就扛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因此,中国梦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准确把握,对中国人民共同理想、根本利益的深刻体察,体现了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度统一。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固然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峻考验的特殊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但它之所以格外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还在于它具有中华优秀
14、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首先,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带给中国人民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豪感,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众心理基础和基本精神动力。其次,中国梦所包含和显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精神信念,是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瑰丽无比的花朵。再次,中国梦所涉及的诸多要素深深地烙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所彰显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所强调的个人梦想和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所主张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诉求,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二、正确把握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
15、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 也体现在精神方面。在此,我们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纳:“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
16、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可以说,这是我们党最
17、高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做出的第一次系统归纳,为我们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学术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神话故事都传递了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司马迁在史记中讴歌的“文王拘而演周
18、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先贤们留下了千古名作,更留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风骨。 “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即厚德载物。如战国时代,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汇集了当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等诸家学派,当时在稷下学宫讲学和游学的大师有淳于髡、邹衍、田骈、孟子、荀子等诸子,号称诸子百家。这些大师在学宫里自由讲学、自由辩论,开创了我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为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历史上
19、看,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广袤的海洋,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兼收并蓄,不辞溪流,不抱成见,不断地进行融合、创新,从而支撑起世界历史上一个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国家,并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超大型崛起提供最牢固的文化根基。其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价值。司马迁在史记 礼书第一中赞美道德:“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意思是说,光凭人的力气,怎么可能管理得好万物和众人呢?言下之意,就是必须还要靠内在的精神力量。从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 孟子讲“养性”、“养身”、讲“良知”、“良能”, 直到宋代理学家们主张“尊德性”, 明代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 都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践履功夫, 认为
20、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最重要的关键。中华民族具有努力自我修养向上、向善的精神。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一切都是同正心、诚意、克己、自省的功夫相联系的。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严、人的道德价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点是富于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实践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图通过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儒家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积极入世,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提倡群体意识,突出个人的内在修养,意欲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内涵的“德行”文化,讲求敬祖、爱国、崇礼、厚德,倡导“仁爱孝悌”的道德
21、准则,“身、家、国、天下”一体的人伦设计,并作为处世、立世、行世的基本准则和信条。其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是不要破坏自然界以及自然万物的和谐,人和万物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共为一体,要求人类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行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摒弃的是以物为中心的低级发展和纯粹以人类为中心的狭隘的发展,提倡的是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应该积极主动地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和自然界之祥
22、和。其四,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尚书中曰:“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古人逐渐明确了君主的权力来源和政治责任,在执政中注意顺民心、重民意,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强弱、兴衰和存亡,先后提出“敬德保民”、“重民轻神”、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恤民为德”、“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民本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对于缓和社
23、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重视“富民”。“富民”被遵奉为得国之道、治国之要、强国之基,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其五,讲人格、重气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气节、有志气的民族。翻阅古代典籍屡见不鲜的关于气节表述,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并说:“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身而取义也。”认为高尚品德的价值远在世俗的富贵之上。有以物喻之的,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因此,表现在各个领域、各色人等上都有不同要求,如对执政者要求仁,行仁政;对一般官员则要求廉洁勤政爱民,做清官;对一般老百姓,则是守法务业,“人穷志不穷”;对工商业者则是以诚经营,不欺老幼;对知识分子,则要求有担当、识大体、舍生取义、舍身报国,等等。其六,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明礼和知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明礼,才会知耻;只有知耻,才能守礼。所谓 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人自尊心的重要体现,是人
25、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孟子把它视为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康有为也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儒家祟尚礼治,使明礼尚德成为重要的社会风范,这种文化氛围也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的规范,不用礼来约束自己,在社会上就立不住。他通过对“恭、慎、勇、直”这四种个性的分析,说明学礼对于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如果表面上谦恭端庄,而内心缺乏礼的精神,就会使人感到虚伪,徒劳而无益;如果一味地小心谨慎,而不理解礼的本质,就会成为胆小怕事的
26、懦夫;如果单凭勇敢、有胆量,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盲目蛮干,到处闯祸;如果只是心直口快,而不能以礼待人,就会偏激尖刻,伤害别人。只有经过礼乐文化的教育、规范、中和,这四种个性才会成为美德。其七,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而长盛不衰,始终贯穿其中的就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思想之源,可上溯至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这是说政治上的大一统。汉代开始,对大一统思想做了更加明确的学理阐释,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在公羊解诂隐公元年解释大一统说:“统者,始也,总系之词,王者始受命改
27、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唐代大儒颜师古解释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国家统一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中国人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前途的思维模式。“大一统”思想已成为世代维护民族生存发展、抵制民族分裂、促进民族繁荣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其八,知行合一观。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
28、面。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贤们遵奉的宗旨。 “行”的过程里面实际上就包含着“知”,内在地蕴含着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且最重要的不在于学到多少东西、知道多少道理,而在于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实际中去。南宋的朱熹明确指出:“论轻重,行为重。”论述中包含着对知行关系的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长久的普遍性价值。“勤于学、力与行、敏于思”的务实态度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强调“知行合一”,是对这一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古语新用,他曾经讲过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9、”,更是对知行合一论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其九,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忧民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爱国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邓世昌,一直是国人的榜样和楷模。60多年前,毛泽东在评价鲁迅时曾满怀深情地指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这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30、面貌和不屈服的性格。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有很强的整体认同感,有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情怀,有先国后家、先人后己的高尚风格,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行为准则。这种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铸造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崇高抱负和追求。其十,勤劳勇敢, 富于革命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之宝,是兴国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勤劳又是和勇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就是要求人们面对艰险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就是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
31、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精神。中华民族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的精神,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其十一,讲和谐,追求和平。和谐思想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从易经的“太和”,到孔子的“和为贵”,“和谐”思想世代相传,内容愈加丰富。“和”是不同的事物相聚集而达到平衡
32、,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在人和人的关系中, “和为贵”只有从“爱人”出发, 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哲学观念之一,“和”萌发于农耕经济土壤之中,并发展成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因此,中华民族不仅致力于维护国泰民安的内在秩序,而且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倡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在深化了解、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最广泛领域的和平发展。三、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
33、漆黑的民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把传统民族文化视为“沉重的包袱”、 “历史的惰力”,他们明确地主张“摆脱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根本改变和彻底重建中国文化”,要反传统,要全力动摇、瓦解、震荡和清除旧传统。文化复古主义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提倡以“价值中立”的态度研究国学,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全盘西化”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但他们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缺少自我批判精神,对待传统文化有情绪化偏执,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消极性一面,不允许有任何怀疑和批判。甚至有的学者提出重建儒教,并定儒教为国教,来重新确立
34、当代中国人的主流信仰与主流价值。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该予以摈弃的。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很明确。他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
35、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
36、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在改革开放新时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其一,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做得还很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
37、离不开通过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当我们以冷静、求实的态度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就不难发现,西方文明及其价值体系能够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西方国家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功不可没。它们为西方文明价值观披上了普世价值和合法外衣,增强了西方文明在世界各地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借助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
38、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其二,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其基本含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梦,代表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孜孜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
39、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其三,从学校教育抓起,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类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从我们
40、的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一是在我们的各类教材中要加大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和课程,从小学教材到博士生教材,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四是在党校系统教学安排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
41、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像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一样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其四,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在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42、创新。 “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反对泥古不化的复古主义,更要反对功利主义。现在一些个人和社会组织,则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以赚钱营利为根本目的,甚至走向极端。对此,必须加以规范和约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和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
43、,阐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其五,主流媒体要担当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舍得拿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把最优秀、最精彩、最关注的文化食粮呈献出来,让读者、观众、听众了解历史、汲取知识,饱餐优秀文化盛宴,接受优秀文化洗礼。例如,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之所以蜚声中外、家喻户晓,就在于利用了央视的强大覆盖力、传播力,才能向亿万观众打开一扇窗门,让无数百姓一睹名家风采,走进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术殿堂,接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
44、文化熏陶。传承优秀文化,媒体要善于引导、善于创新。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能够将枯燥的汉字书写,办成引发广泛关注,让大家都喜欢的节目,就在于大胆创新。媒体要通过寓教于乐、寓文于娱的形式,让优秀文化充分展示在媒体的版面、画面、声音、文字中,像空气一样浸润人们的肺腑,净化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于主流媒体而言,传承优秀文化,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舆论“亮剑”。每一位媒体人都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激浊扬清,坚守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中华大地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其六,领导干部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著继承者、自觉传播者和带头实践者。各级领导干部要正
45、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如何有效学习、掌握和运用,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抓好学习和运用两个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要刻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带头做出了表率,他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修养,博览群书,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其文章和讲话中,大量引用我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横贯上千年,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二是要科学借鉴。带头弘扬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实践、日常行为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文,从来都不是简单套用,而是紧密联系实际,用来说明现实问题。总之,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中国气派、中国传统、中国精神的现代领导者。中央党校进修部“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组执笔人:崔宪涛课题组成员:崔宪涛 刘建生 李高山 武伟 指导教师:中央党校文史部教学秘书、副教授 张军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