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要略名词.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32587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要略名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要略名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要略名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要略名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要略名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化要略名词解释1、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2、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3、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汉起义,并乘胜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

2、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4、石鼓文: 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内容是歌颂国君的田猎事迹,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5、象形:依照物体的轮廓,用弯曲的线条,画出那个物体的形状来,就是象形字; 日、月、龙、门等。6、指事:指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它代表什么,但要仔细观察以后才能明白它的意义; 上、下、本、甘等。7、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合并在一起,并把它们的字义合起来,就出现一个新义的指向; 武:上边是戈,下边是脚趾,表示开步执戈,动武征伐。旅、

3、聂、安等。8、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合形成的字; 左形右声:江、河、松、枫等。9、转注:建立同一类的字有统一的部首,如果字义相同则可互相注释;条件:部首相同或字义相同。 考、老属同一部首,又都是年老的意思,可以互相注释。10、假借:词语中没有这个字,但是也不用新的字,而是借用现成的字去表示。 令、长、我、自、耳、且等。11、孔孟之道:又称“孔孟之学”,算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讲的是“入世之学”,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12、老庄思想

4、: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讲的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13、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代表人物墨子。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思想理论方面: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14、法家学说:战国时代后起的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将“法、术、势”合为一体,集法家之大成。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术”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

5、知人用人,听言察实;“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15、经学:由先秦进入汉代,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经学”,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学、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16、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在庄子一书中被称为“六经”,这六部经典经过孔子删订,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因此也称为“六艺”。17、今文经:到汉武帝设立“太学”时,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

6、,后来才采用汉代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18、古文经:使用“古 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和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19、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20、朴学: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而这种训诂和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21、乾嘉学派:朴学以清代为盛,成就超过古人,尤以

7、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乾嘉学派”。22、四存之学:颜元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所以著述很少,一生只写了四篇文章,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称为“四存之学”。23、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24、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25、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

8、)、(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26、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27、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28、三武一宗: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争的一种表现。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29、大藏经: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30、石经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31、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32、符录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33、番坊: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

9、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起,形成“番坊”。34、释菜: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35、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36、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37、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38、六学二

10、馆:唐代中央设立的学校分直系和旁系两类,通称“六学二馆”,六学属于直系,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它们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三者属于大学性质,后三者属于专门学院性质,二馆属于旁系,都是大学性质,一是“弘文馆”,二是“崇文馆”,直归太子东宫管辖。39、察举:就是由公卿、列候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40、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41、策问:被察举的人,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42、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当政,采用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又称“

11、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43、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44、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45、生徒: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46、乡贡: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人称为“乡贡”。47、三舍法:宋神宗时采用的取士方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48、恩科: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

12、加一次考试。49、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50、编年体: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51、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52、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创始者是南宋史学家袁枢。53、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54、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55、训诂:“训”是以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诂”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语或以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56、文字学:东汉许慎

13、的说文解字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照“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57、类书:记录各个门类和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58、版本学:版本最初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书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典籍不断增加,不同时间、地点、纸张、字体印刷的同一种书大量出现,于是版本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容包括了书籍抄印的时代源流、纸墨刀法、装帧形式以及书籍的优劣等。59、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

14、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配。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60、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61、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62、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月变化的方法。63、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15、、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64、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65、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

16、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66、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67、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6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侯纸”。69、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

17、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以准确。70、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71、城池:封闭式的防御性设计,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72、陵寝: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的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前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和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73、方上: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采取这一形式。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

18、陵”74、宝山宝顶: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是晚期陵冢,以明清为代表。例:明十三陵、清东陵75、关隘:长城的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扇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关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贸易,检查货商出入,因此称为关卡。76、碑碣:古代的碑分长方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前者叫“碑”,后者叫“碣”,合称“碑碣”。77、表闾:古代某个里坊的居民在伦理道德或科举方面有什么值得表彰的地方,就张榜于门首,叫“表闾”。78、照壁:又叫“影壁”,多建于府门、宅门、庙门及园林大门内外,设在外的叫“照壁”,设在内的叫“影壁”,古时统称为“屏

19、”。79、衙门:又叫“衙署”,是封建官吏施政的场所,它的功能是政治性的。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与“衙”二字同音,后世通称“衙门”。80、会馆:即聚会之馆。是文人和商人活动的场所,它的功能是经济和文化性的。81、骚体: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又叫“楚辞”,公元前4世纪在楚国的文化氛围里孕育出来,深受南方自然山水和巫术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乐曲的诗句长短不一,形式自由,极易表达奔放的感情。82、建安风骨:建安时期,以曹操、曹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人把五

20、言诗推上一个高峰,他们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在诗中抒发丧乱之情,感叹身世之遇,吐露了忧国治世的思想和愿望,形成一代诗风,即文学史上所称的“建安风骨”。83、永明体: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重大转变时期,其标志是“音律”的出现,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他们依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新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84、隶书: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隶书”。85、隶变: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

21、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86、颜肥柳瘦: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的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也称“颜体”;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横竖画都写得匀称硬瘦,把点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也称“颜肥柳瘦”。87、帖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师法于帖。88、梨园:唐玄宗时在宫廷禁苑里选择了“梨园”作为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选数百人在此学习歌舞,通晓音律的唐玄宗亲加矫正,这些艺人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因此后世称戏班为“梨园”,称演员为“梨园弟子”。89、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

22、、“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90、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91、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贬称为“花部”。92、没骨法: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93、金碧山水: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94、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

23、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95、院体画: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96、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在其次。97、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是中国画的创作原则,以造化为师,造化本指自然界,后指一切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画家创作的源泉,画家要向自然和生活学习,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作品。98、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是中国画创作的方法,在作画前,画家要观察、揣

24、摩、体会,叫“迁想”,之后经过分析提炼才有“妙得”。99、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100、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101、对联:又叫“楹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将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艺术很重视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但它所蕴含的仍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楹联艺术的作

25、用,在于美化客观环境,激荡人的心灵。好的楹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102、下茶和受茶:男女定亲后,男方用茶给女方送聘礼,叫做“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做“受茶”。103、品色衣:就是以服装的颜色分辨官位的品级,即把颜色引入服饰等级制度。104、对偶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血缘婚姻的危害,并逐渐产生明确的婚禁,即禁止一切血缘亲属之间的性关系,而到血缘以外的氏族寻找婚配对象,这就出现了氏族之间的“对偶婚”,即“同姓不婚”。特点是非同一血缘氏族的男女方的婚配;男女之间的结合尚不固定,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主要的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归女方,从母姓,血统按母

26、系计算,财产由女子继承。105、转房婚: 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为妻;姐死,妹代姐为妻;父死,子以异母为妻。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曾较长时间的流行过。106、阿注婚:流行于云南的一支纳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纳西语,意为“伴侣、朋友”。只要不是同一母系血统的成员及其后裔,都可以互为阿注。他们之间的性关系非常自由,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专用放里过夜,天明赶回家去劳动,这种阿注关系时间可长可短,每人除一个长期阿注以外,还有许多临时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归母家。107、抢夺婚:云南地区的景颇族、傣族、苗族都曾实行过强夺婚,是男子通过强夺手段与女子成婚。是一种民俗,民间的“抢夺

27、婚”其实只是一种形式,在此之前,双方早已换过婚礼,选定成亲日子,但在迎亲那天,男方还是要组织一帮人,隐蔽在约定的地点,等新娘一到,一拥而上,捆绑回家,新娘则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108、石棺葬:就是用石板或石块构筑成长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为墓地。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流域以及云南境内的一些地方。时间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战国到两汉,延续到明代。据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对石的崇拜。109、悬棺葬:就是把棺木高悬于崖壁的木桩上或洞穴里。这种悬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其中武夷山的悬棺已有3800年之久。这些悬棺离地面有的几十米,

28、有的上百米。悬棺形似小船。据认为,采用这一葬法的少数民族,迷信灵魂升天,认为把棺木放得越高,灵魂就越容易升天。110、龟龙:比喻人中英杰。111、龟龄:比喻高龄。112、龟钮:汉代时规定,凡列侯、丞相、大将军皆以金铸印,制为龟形,称为“龟钮”,以后遂以龟为官印的代称。113、授龟绶:就是授予官印盒缓代,是授予官职的意思。114、灯节:即正月十五放花灯,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遗风,跟天地崇拜有一定关系。115、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

29、节。因相传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被焚死于绵山,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寒食节。后来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116、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结果饿得骨瘦如柴,因此决定放弃苦行,这时他遇见一位牧女送他一些乳糜吃,吃后恢复体力,端坐于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家称之为“成道节”。117、家讳:封建士大夫们为其尊者自行避讳)。118、国讳:统治者运用国家权力强令臣民们为之避讳。119、避讳:为了表示对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须避免直接说出他们的名字而采用别的方式加以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