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来看待“传统媒体”转型向“新媒体”的发展前景?.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32146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来看待“传统媒体”转型向“新媒体”的发展前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来看待“传统媒体”转型向“新媒体”的发展前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东软学院 《决胜移动互联网》课程结课报告 姓名 钟杪 系部 信管系 成绩 学号 14320120536 班级 14级电商五班 指导教师 刘世平 日期 12.3.2016 报告名称 如何来看待“传统媒体”转型向“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不得少于3000字) 首先我得说,报纸是一定会死去的,但是它的内容将会永远保存下来。 1.纸媒现在所面对的问题: 80后的一代人现在已经习惯了去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最新的资讯。目前看来纸质媒体的消费者主力大多是我们父辈的那些人了。如果新媒体继续发展,那么阅读纸质媒体的人群将会大大的缩小,甚至到最后将会消失。虽然报纸、杂志、书刊的这些形式不会直接消失在市场上,但是到最后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像黑胶唱片收藏纪念,但绝对不是社会上所通用的主要媒介。传统媒体上,新闻的发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是网络媒介却缩短了印刷销售的时间,纸质媒介对于自然资源也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纸质媒介被网络媒介所取代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时间问题。 纸媒需要面对提升行业水平的要求,通过更加迅速、更大的受众面、更高的品质将信息传播给大众才是最后全媒体发展的目标。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目前通过做资讯的方法,以及资金收入过于依赖广告商的模式终将改变。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矛盾,媒体产生了内容,这便有了最早媒体的出现,但是随着信息载体的不断发展,再到纸张印刷术的出现,这一矛盾逐渐也开始减轻,如今,电视、电影的发展使得矛盾更加变小。而最终随着互联网载体的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传播得到了彻底的解决。但是纸媒的载体为报纸,它与互联网比较,在速度上是更本无法比较的,这就会产生与受众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纸媒对热点新闻进行现场还原以及详细的报道,最后将自己的内容销售给网站。现在纸媒提供给商业网站的内容的价格是极为低廉的,但是信息的售价并不应该低廉甚至免费,其实一旦采用新闻稿就付费,这就和各大媒体采用新华社稿件和CFP图片一样,不付钱和签协议就不行。现在网站随意使用纸媒的内容并且不付费,但其内容如果不依托网站传播的话,传播效果又达不到一个理想的程度,这也是很矛盾的。商业网站与纸媒间的利益平衡,这个需要所有纸媒的共同努力,而这个问题必须思考。 2011年12月26日,《财新传媒》的总编辑胡舒立向腾讯、搜狐、新浪统一发出停稿通知,要求门户网站禁止使用他们的内容。财新传媒保护其原创的内容以及版权的做法,可以做到高品质的内容不会被贱卖,这是媒体的权利,同时这样做有利于培养阅读者的习惯,培养高品质内容付费阅读的意识,但是这样做同时缺乏了通过门户推广的渠道。这会是一场赌博,这是内容制造单位直接跳过了门户网站开始对阅读者传播。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媒介是王道,但它不会完全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取而代之。当然没有转变原有的模式的传统媒体可能会被网络取代。虽然现在的纸媒是媒体,但是媒体不等于媒介。在将来,也许纸媒不会再印刷纸质版读物,而是通过互联网变成一种小众的传媒,新的大众传媒是互联网,可能在互联网上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互联网载体绝对不是“媒体”二字可以概括的,同样也不可以单纯将互联网看成是除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之外的一个新诞生的媒介,它将是一个可以把所有的媒介融合在一起的新式媒介。 2.什么是新媒体? 这里引用南都视觉中心总监王景春的观点是:“我个人的理解是从形式上看,流媒体是集合了静态照片、动态影像(包括视频)、声音(现场同期声,后期编辑等声音元素)、立体图表、FLASH等综合多种传播媒介的集合体,是基于多平台发布的立体视觉传播方式。” 在我看来新媒体是指包括了各种新式传播方式,内容上有视频、图片、文字等;而它的传播手段是通过网络平台,比如微博、网站、手持设备(包括ipad、kindle、手机等)。所以推进视频作品、图片、文字的质量提高是新媒体发展极为重要的内容;另外尝试使用新的传播手段也是很重要的。 3.如何发展新媒体 提高视频作品、图片、文字质量手段: 提高整体的思维。在新媒体的发展中,目前很多报社的摄影记者因为报社的习惯都是注重拍摄技巧和结果,反而忽视了采访和对事件的整体理解;而文字工作者则没有经历对视觉以及技术方面的训练。新闻的前期策划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需要记者的“内涵”,以及对整个事件的还原能力,而不仅仅是技术和结果。培养一个“全能的记者”不但需要重视视觉和新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内涵”,这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对事件还原的思维。 提高作品艺术性。在普通的媒体发展的时候,主要的采编人员是摄影记者的转型,在提出“全能的记者”和“全媒体”概念的同时应该将电视新闻以及与电影艺术与之相结合。纸媒目前的作品主要还是沿用电视台原有的方法去拍摄新闻,这样做缺少艺术性,缺少优秀的审美(优秀的镜头语言和好的故事叙述能力等)。在做全媒体作品的时候应该将新闻采编和艺术结合起来,冲破原有的电视新闻的条条框框,做成更好的作品。 增加新媒体的编辑。在纸媒盛行的时代,有一个工作是图片编辑。引用一句摘自网上的话“摄影者与读图者极易处于不同的解码平台上,而图编负责为摄影者与读图者提供一个‘通用解码平台’”。因为新媒体作品的作者的想法和阅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报刊的定位是很容易产生偏差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新媒体编辑。他不仅需要对成品进行整合以及修改,同时更需要在记者的前期准备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到其中,在后期编辑时参与其中帮助其即时修改等。编辑与采编记者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组合为生产出好的成品奠定了基础。 整个企业内资源的交流也应该和顺畅,跨部门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这就是“融合媒体”。比如不同部门都可以为记者提供信息来源;同时文字记者也可以参与到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中,为他们提供文案上面的支持或帮助,视频记者可以负责理清整个新闻事件的逻辑和后期编辑的思路;同时视频记者的记录也可以为文字记者提供现场的资料等。 使用新的传播手段 网络和纸媒相结合、增强社交网络的互动、手持设备客户端的优化是我想到的三个方面。 4.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给阅读者提供信息的来源主要有手机、电脑、手持阅读器(如ipad等平板)、纸书阅读等几个方面。纸媒应该发挥它自身最大的努力,结合新媒体推动自身的发展。 大卫.克拉克在大理国际影展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多媒体主要有三大优势。第一是互动,阅读者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在旧的传播媒介上是不可能的,它是一对多的形式,而新媒体是多对多的形式,就像微博,接受媒介的同时自身也可以作为传播媒介,使信息的传播不断叠加。二是声音、图像、视频等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媒介中,多种形式的结合使信息更加丰富。三是每一个人的信息都可以联系起来进行交流。 的确纸媒未来的发展很难想象。以美国为例,大部分都已经死掉了,发展得好的只剩下有甘尼特集团、纽约时报、TIMES等几个。 其次,从长远看有线与无线到最后要合二为一,所以不用去区分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或第四媒体与第五媒体,统一称为网络媒体就可以了。 最大的一种可能,对于纸媒而言,将来还是会有一小部分人购买纸质的媒体,但报纸、杂志、书刊的种类将会大大减少。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将有很多的人仍然用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但是他们看的是互联网电视,因为电视台现在已经开始互联网化了,而不是局限于接收由电视台直接发射的电视信号。至于广播电台,目前除央广和个别省台外,他们的市场价值已在快速的丧失,如果不靠广告苟延残喘的话。未来,人们将不再使用收音机、MP3等收听原有的电台节目。未来电台的主要存在方式,一是变成车载电台,但是这种电台也不是会和之前一样直接接收由传统广播电台发射的信号,信息的来源将是互联网。二是变成网络电台,用户通过手持终端收听节目。传统的广播电台也许将彻底的消失。 总之,在我看来“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或“新媒体将替代传统媒体”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最初提出来时那样,这将只是一个新旧媒体更替的简单的问题了。新媒体原本可能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互联网的一些载体,但互联网载体绝非“媒体”二字可以涵盖得了的。 还是让我们全身心地去关注互联网载体的发展吧,把所谓的新媒体、网络媒体都尽快忘在脑后,如果媒体人一直念念不忘“媒体”,就永远不能明白互联网载体的奥义,因而也把握、驾驭不了互联网载体的规律与发展方向。 但不管怎样变,内容为王的规律是不会变的,传统报业在向新媒体的转型中,从最初的报网互动到如今的报网融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呈现报网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