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31603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边界(主权纠纷)问题地缘政治 (geopolitics)指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称地理政治学。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 邻国众多 情况复杂 关系微妙陆地14个,海上6个(8个),非接壤但关系密切国家4个, 我国处在一种“强邻环绕,四面来敌”的环境之中中印边界谈判难以取得成效的原因1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很大,缺乏互信与共识 2两国民族主义情绪上涨,边界问题非常敏感 3两国在边界地区的一系列举动为谈判增加了不信任感南海争端与中国安全1影响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完整性。 2影响中国战略安全利益 3黄金水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交

2、通要道 4国防安全:关系中国战略防御纵深和南部出海口 5影响中国的经济利益 6渔业、矿产资源丰富 7油气资源相当可观 中国在南沙问题的困境1东南亚国家结盟,联合抗衡中国 2美日印等大国插手,暗中支持周边国家 3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的限制 4中国缺乏对争议岛礁的实际控制(1)客观界定中国的边界范围 (2)看到解决边界问题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维护中国的边境安宁 , 为中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 (3)新形势下维护主权有了新变化: 弱小国家并不一定就挨打 ,大国不一定能通吃对于个人来讲,可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是对于国家来讲则是不可取的。国家外交重的是利益,仅仅只是表现强硬是不够的。思考题: 1、试分

3、析地缘政治环境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2、南海问题上中国的困境与对策?两核问题三、伊朗核问题的实质美伊之间的战略博弈 伊朗核问题表面上看是国际防核扩散争端问题,实质上是伊朗国家利益与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战略利益的严重冲突。美国为什么阻止伊朗核开发? 1、借机削弱伊朗,遏制伊朗崛起。 2、借机打压甚至改变伊朗现政权,竭力把伊朗这个中东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 3、从能源战略考虑,控制伊朗的石油。 4、担心在海湾地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伊朗为什么坚持核开发1实现民族复兴,恢复大国地位2维护国家安全对付美以,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伊朗可打的牌有1、石油牌:手中有油,心中不愁 2、地利牌:扼守世

4、界油库大门 3、人和牌:民众支持政府核开发 4、盟友牌:不是一个国家在战斗 5、法理牌: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6、天时牌:重病在身的世界经济和麻烦缠身的美国 中国和伊核问题1关系到中国的大国形象 2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 石油,经贸,政治与安全3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和伊核问题一、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 二、中国与伊朗的双边关系不受损; 三、世界和平不因伊核问题而遭破坏。朝鲜为什么要拥核1突破战略安全困境的需要2 对抗美国敌视政策的需要 3摆脱国际孤立处境的需要 4改变同韩国较量不利态势的需要 5作为换取国际经济援助筹码的需要 美国为什么同朝鲜谈判?战略:美国战略重点在中东 力量:战胜奉行“先军

5、政治”的朝鲜不易 地缘政治:中、俄、韩的牵制 核污染的威胁:朝鲜有6-8枚核弹头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1中朝关系迟早要恶化,由准同盟关系过度到正常国家关系。 2防止朝鲜半岛局势失控,对中国相对有利。 3战术层面:用六方会谈控制朝鲜 4战略层面:鼓励朝鲜开放 当前国际核安全形势严峻1、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主的国际防核扩散机制本身存在不公正性。 2、NPT规定无核国家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有意制造核武器的国家留下了活动空间。 3、美国在核扩散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也促使某些国家产生了发展核武器的冲动。友好国家敌对国家 4、核能利用的普及为核原料非法买卖打开方便之门。两核问题中,伊朗和朝鲜各自的立场

6、和动机是什么? 国际核安全问题前景如何? 两核问题对中国有何影响?中国能源问题的主要表现第一,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能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加剧供需矛盾。 第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第四,能源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构成严重制约。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1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会继续增长2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高碳能源3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对策1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总量2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3鼓励煤炭清洁利用,努里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利用4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石油安全问题1供给安全石

7、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外油依存度不断增大。 资源争夺激烈,进口石油难度加大。对策:解中国石油供给安全(开源节流)1加大石油勘探力度,适当增加国内石油产量; 2积极开拓海外石油市场,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提倡公共交通,控制石油消费过度增长。2运输安全运输通道和运输方式安全问题突出马六甲海峡,中国石油的咽喉 三成石油,经索马里海域 国内油轮运量不足,雇佣外国船队对策:化解中国石油运输安全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境,构建多元化石油进口通道。 加强海军远程作战能力,保护石油通道安全。 努力实现国油国运,建立自己的油轮船队 3价格安全国际油价波动剧烈,影响国内油价及经济我国

8、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进口中东石油要付出更多的外汇成本对策:化解中国价格安全争取石油定价权,建立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 减缓石油进口的增长速度 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如何看待中国能源威胁论?从现在事实来看,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能源问题。第二,从未来看,中国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第三,中国也不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有问题找中国”,西方人的惯性思维。 “中国能源威胁论”的根本原因,缘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源必然日益激烈。 中国能源威胁论虽然危言耸听,但也是一种警示。中国进口石油量仅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左右,距美国、日本的比重相差甚远,中国不可能左

9、中国即是石油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右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更不会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首先,我国国内能源供给的潜力仍然很大。 其次,我国节能降耗潜力很大。 最后,中国将建设五大能源工程。中国能源自给率原因(一)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是能源生产大国 (二)中国有特殊的能源结构所决定的。 (三)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进口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你对中国能源战略有何思考? 2、我国石油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如何看待中国能源威胁论?台湾的战略价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要冲(连接两大海域) 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海上长城 中国大陆东出大海的桥头堡、进入太平洋的门户 增

10、加中国国土面积 有利于解决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地理上来说,台湾位于中国的大陆架上。 从民族构成上来看,台湾人和大陆人拥有共同的祖先。 从行政管辖上看,中国最早发现台湾并对其实行有效行政管辖。 从国际法来看,国际文件有过明文认定。 从外交实践看,国际社会基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500年左右,典籍尚书中已有对台湾的记载。 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卫温、诸葛直远征台湾。 隋朝时期,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南宋时期,台湾已划入中国的行政区划。 元、明时期,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重新建制,实行全面治理。 1683

11、年,清政府收复台湾. 1684年,在台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派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1943年中美英开罗宣言宣布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台湾、满州、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1945年7月中美英苏菠茨坦公告 重申日本必须将台澎归还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的投降书中第一条明确承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款。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惟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台湾当局

12、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国与各国建交的三个前提条件:1、只有一个中国,不接受两个中国的政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3、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所保留)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产物。 1,挑选强人主管台湾。 2,抢运各种战略物资。 3,重视台湾防卫力量。 (二)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结果。美国的对台政策发展的两个阶段: 70年代末之前美国的对台政策: 公开介入,共同防御 70年代末之后美国的对台政策: 双轨政策,一中一台 1943年开罗会议到抗战胜利积极主张台湾归还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介入台湾 1950.6.25,朝鲜战

13、争爆发后,开始军事介入台湾问题 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宣称日本放弃台湾、澎湖列岛,没有说明归还中国。(台湾地位未定论) 1954年12月,正式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从此美国政府公开介入了台湾问题 从1950年-1978年的28年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赠予、出售(66年之前是赠予,66年之后转为出售)台湾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援助达1亿美元。按现今美元比值计算,每年均在4亿美元以上,累计110亿美元。 1951-1965,美国给台湾的经济援助达14.82“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权力”,故美无意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总统杜鲁门,1950年1月5日 “当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时候,没有

14、人对此提出过律师的疑问。这是被认为符合过去的承诺的。” -国务卿艾奇逊,1950年1月5日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美国宣布与台湾当局“断交”、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并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1979年4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82年8月17日,中美发表 “八一七公报”。(从1979-2008,近30年间美国向

15、台湾出售了近50余次,价值高达700多亿美元。军购金额逐渐加大,进攻性武器增多,而且武器种类涵盖陆海空、导弹等各个军种。)声称为了维护台湾的安全,“美国将向台湾提供使其能保持足够自卫能力所需数量的防御物资和防御服务”,并宣布“凡当美国法律提及或涉及外国和其他民族、国家、政府或类似实体时,上述各词含义中应包括台湾。” 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并重申美国“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追求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 。 八

16、.一七公报2010年1月,美国售台武器64亿美元。 2011年9月,美国售台武器58.52亿美元。 2012年5月22日,美众议院再次决定向台出售66架F16C/D战机 一方面发展与中国大陆的正式官方关系,另一方面又保持与台湾的非官方实质关系;一方面公开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另一方面又不断售台武器。 维护台海“不统、不独、不武、不和” 以台制华 当前“防独”转向“防统”台湾当局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变迁 1、蒋介石(1945(49)1975):坚守一个中国 2、蒋经国(19781988):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3、李登辉(国)(19882000):逐渐放弃一个中 国政策,最终公开走向台独 4、陈水

17、扁 (民)(20002008.5):加紧走向台独 5、马英九(国)(2008.5 ): 不统不独,推行两岸和解政策 1947.12,反对“联合国托管论” 1950.6,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 1954.9,反对“外岛停火论” 1958.8,反对“金马撤军论” 1974.5,西沙海战默许大陆海军通过 “一国两府”论:1990年 台湾与大陆是对等的政治实体:1991年 中华民国在台湾:1993年 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两国论):1999年7月 正名运动的恶果 台湾民众大多以“台湾”称呼自己的国家 越来越多的台湾人自称是台湾人 台湾人开始以“中国”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 只有一成认同自己是纯粹中国人,

18、超过五成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 武力解放台湾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阶段(70年代末至今):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武力解放台湾大事记 1949年3月,毛泽东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社论 1950年前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武力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 1954年7月,人民日报社论重申解放台湾 1954年9月,第一次台海危机发生 1954年12月,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订和平解放台湾大事记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声明 1955年月,一届人大常委会15次扩大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

19、主张。 1956年,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鲜明地亮出了“和平解 放台湾”的原则、方针和政策。 1963年,周总理进一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 纳为“一纲四目”。 一纲四目:1963年“一纲”: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目”: 1、台湾回归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2、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的不足部分,全部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条件成熟,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再进行。 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的事情。 和平统一大事记(一)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20、1981年月30日,叶剑英发表“叶九条” 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邓六条”。 叶九条1、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分裂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海峡两岸各族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经济、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

21、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9、统一祖国,人人有责。我们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邓六条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22、。 2、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和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不允许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3、不赞成“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自治应有一定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损害 4、“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是不现实的。 5、坚持一个中国,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6、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

23、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和平统一大事记(二) 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 交流基金会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 1993年月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建立 。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江八点”。 当前中国政府对台政策新思维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发表“胡四点”。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07年10月17大报告,一个中国原则下,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 2008年12月,胡锦涛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讲话,提出推

24、动两岸和平发展6点意见。 江八点 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 是,我们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所谓 “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 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 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 6、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

25、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7、两干一百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胡四点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四个“有利”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五、台湾问题现状(一)当前台湾当局(马英九)两岸政策 基本原则:接受九二共识,两岸一中 两岸定位:一国两区 两岸往来: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 军事上:放弃挑衅,建构和

26、平 (三)当前台当局两岸政策存在的问题 具有相当大的保守性(维持现状) (事实台独或和平独立论者) 具有相当大的功利性(经济倾中,政治倾美) 具有相当大的妥协性(四)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主要因素1、美国因素已然是影响台海问题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2、“台独”分裂活动仍然是影响台海和平的最大现实威胁。 3、台湾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意识呈淡化趋势。 台湾民众“台湾认同”加强的原因 内部因素:多年的分离,加深了隔阂 国际因素:国际社会不承认“中华民国”,国际活动受限;身为“台湾人”的特殊荣耀。 大陆因素:台湾民众对大陆社会制度的不满 如:1994年千岛湖事件 1995-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

27、大选对“台独”的警告 日本50年的皇民化教育 两蒋40年的高压统治(白色恐怖) 李扁20年的去中国化教育 马英九的维持现状政策中日关系1、当代中日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2年以前日本追随美国反华反共时期(民间交流频繁)。 第二阶段:1972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的全面发展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矛盾和摩擦开始增加。2、中日复交三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政府; 2)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3、中方: 普遍接受了“把一小撮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即“区分论”)以及

28、“中日世代友好”的观念。 日本: 日本各界表现出的对侵华历史的“负罪感”和对中国宽容姿态的“回报心理”。4、江泽民访日:历史问题仍未了结,但是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5、2001-2006.10中日关系处于建交以来的最低谷时期(1)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高层交往中断,政治互信缺失。 (2)“政冷经热”,并向“政冷经冷”转化。 (3)两国民众相互厌恶情绪不断增加。6、野田佳彦上台,中日关系更加复杂2011.12访华,承诺加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加强了钓鱼岛的防卫;介入中国南海问题;加强日美同盟。7、中日关系好比玻璃工艺品看起来好看;做起来不易;毁起来非常容易。8、

29、当前中日之间一些敏感问题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资源之争;冲鸟礁之争。 9、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主要就是指历史认识问题,即日本如何认识和对待侵华战争这段历史。10、历年来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演变:中日复交谈判时的历史摩擦;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日间的“历史问题”逐渐浮出水面;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再次出现倒退;21世纪以来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公然全面倒退.11、近年来日本历史倒退的主要表现: (1)不顾受害国人民感情,日本政要坚持参拜靖国神社。(2)右翼势力在历史教科书上篡改、歪曲历史 。(3)在承担战争责任问题上,拒绝中国民间索要战争赔偿。(4)日本自卫队一步步挑战和

30、平宪法。12、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1982年第一次审定“侵略华北”成了“进出华北” ;1986年第二次审定只字不提日本曾侵略過別的国家;2001年第三次审定將太平洋战争标榜为正义;2005年第四次审定全面歪曲历史; 2009年审定新编新历史教科书合格,横滨中学采用了这部教科书 ;2012年,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死难30万人 13、1951年旧金山和约“盟国及其国民”“兹放弃一切赔偿要求”; 1952.4日蒋条约条约追认所谓对日索赔要求“放弃”原则;1972.9中日联合声明:第五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14、司法解决转

31、向政治解决无奈的选择:2008.11全面政治解决掳日劳工问题讨论会在京召开;政治解决的核心:承认事实、谢罪、补偿。15、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倒退的原因:(1)美国人埋下了让日本倒退历史的祸根。(2)战后天皇制的部分保留为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留下了精神支柱。(3)受日本文化独特的生死观念的影响。(4)新生代政治家产生谢罪疲劳症。16、中日台湾问题的演变: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占据台湾50年。追随美国联蒋反攻大陆。中日恢复邦交后,日本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 。 9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涉台消极动向不断增多。 新世纪以来,日台关系明显提升。(2008.3,日防卫省高官称“台海如出事也是日本问题”;209.5

32、,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发表“台湾地位未定论” ;2009.11,日媒报道台湾驻东京大使馆(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将于12月在札幌设立领事馆(札幌分处)17、中日问题钓鱼岛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东北约90海里处,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一些小礁石,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由来:895年,日本窃取钓鱼岛,后更名尖阁群岛 ;951年旧金山和约,日本将钓鱼岛交由美国托管;1971年美日签署琉球返还协定,1972年5月美国将钓鱼岛“归还”日本;1972年中日复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问题。18、90年代,中日开始不断发生摩擦。尤其是1996年夏秋之际,日本右

33、翼势力四次登上钓鱼岛修建灯塔等设施。日本政要多次在各种场合声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包括首相桥本龙太郎。2002年10月,日本政府秘密与声称拥有钓鱼岛所有权的国民签订了所谓租借合同,租借钓鱼岛及南小岛、北小岛。2005年2月日本政府决定把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建造的灯塔作为“国有资产”由海上保安厅加以接管。2006年以来,美日多次在钓鱼岛附近举行联合军演。2008年12月,中日钓鱼岛矛盾升级。2009年7月初,日本宣布将向靠近钓鱼岛附近的与那国岛派兵。2010年9月中日撞船事件后,美国宣布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19、日本:“买岛”、“夺岛”阴谋不断,对钓鱼岛急不可耐;搁置与俄韩岛争, “西南

34、诸岛”扩军矛头直指中国。 中国:最新导弹驱逐舰入役东海舰队,中国备战钓鱼岛紧锣密鼓;中国领导人敦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20、日本为什么争夺钓鱼岛:领土争夺 ;资源争夺 ;战略价值 ;国内政治21、“关于中日东海问题的原则共识”(2008.6.18)肯定共同开发的立场。达成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 关于日本法人依照中国 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开发的谅解。 22、中日东海问题如何求解?一、武力解决;二、国际仲裁;三、和平的双边谈判。分歧共识协议解决 日本专家森下正一:中国在逗日本玩23、中日问题冲之鸟礁之争:位于日本最南端,距日本本土1740公里,地质构造属于珊瑚礁,有淡水,没有

35、植物。中国密切监视冲之鸟礁海域2009年6月,中国海军首次在冲鸟礁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 2009年8月,中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正式提出反对意见。2010年4月,中国海军在冲之鸟礁附近绕行一周示威 。2011年6月,中国海军再次出现在冲之鸟礁附近演练。 2012年5月,中国外交部驳斥日本曲解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议。 24、如何看待和把握中日关系(一)正确认识当前中日关系所处阶段: 1.“强弱型” 2.“弱强型”关系 3.“强强型”关系(需要互相适应磨合)4. 日本不能适应中国崛起25、中国威胁论:军事:中国的核武器威胁日本.经济:日本经济低迷归咎中国26、正确认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态势:1、我转占战略主动,趋势有利,日本有巨大的压迫感。 经济上、 政治上、地缘文化因素 2、中日矛盾焦点的转移,从历史认知到战略。27、其他影响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1)日本的政局动荡,一年一相; 2)中日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世界老二、东亚主导权); 2)中日国民感情严重对立,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3)美国因素的影响(抵强扶弱,拉二打一 )。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