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D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C 。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D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D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elim与初拉力0之间的关系为 C 。
A. elim B. elim
C. elim D. elim
11 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 A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 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
C. 带的离心力过大 D. 带的长度过长
12 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B 成反比关系。
A. 带的线速度 B. 带轮的直径
C. 带轮上的包角 D. 传动比
13 一定型号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A 。
A. 的平方成正比 B. 的平方成反比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14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B 。
A. 进人大带轮处 B.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C. 离开大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15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C 。
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16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C 。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 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17 一定型号的V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 C 。
A. 小带轮上的包角 B. 带的线速度
C. 传动比 D. 大带轮上的包角
18 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B 。
A. 传递功率大 B. 传动比准确
C. 传动效率高 D. 带的制造成本低
19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D 。
A. 带的横截面尺寸 B. 传递的功率
C. 带轮的线速度 D. 带轮的直径
20 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B 的增大而增大。
A. 带轮的宽度 B. 小带轮上的包角
C. 大带轮上的包角 D. 带的线速度
21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B 。
A. 工作平稳,无噪声 B. 寿命长
C. 制造费用低 D. 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
22 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
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
D.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
2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 B. 工作平稳,无噪声
C. 承载能力大 D. 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24 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D 。
A. 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B. 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C. 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 D. 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
25 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 A 。
A. 小链轮的转速 B. 传递的功率
C. 传动比 D. 传递的圆周力
26 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多的原因是 D 。
A. 齿数越多,链条的磨损就越大
B.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
C. 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噪声就越大
D. 齿数越多,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27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C 。
A. 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
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D. 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28 两轮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链传动,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面,松边应布置在下面,这样可以使 B 。
A. 链条平稳工作,降低运行噪声 B. 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不致与链轮卡死
C. 链条的磨损减小 D. 链传动达到自动张紧的目的
29 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 A 情况下。
A. 低速重载 B. 高速重载 C. 高速轻载 D. 低速轻载
30 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B 。
A. 奇数 B. 偶数 C. 5的倍数 D. 10的倍数
31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C 。
A. 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B. 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C. 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
D. 避免打滑
二、填空题
32 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 最大值 ,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张紧力 、 摩擦因数 、 包角 和 带速 四个因素。
33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 增大 ,随包角的增大而 增大 ,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 增大 ,随带速的增加而 减小 。
34 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 紧边拉应力 和 小轮处弯曲应力 两种应力组成。
35 带的离心应力取决于 带单位长度的质量 、 带速的线速度 和 带的截面积 三个因素。
36 在正常情况下,弹性滑动只发生在带 离开 主、从动轮时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37 在设计V带传动时,为了提高V带的寿命,宜选取 较大 的小带轮直径。
38 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 定期张紧装置 、 自动张紧装置 和 采用张紧轮的装置 等几种。
39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 不可以 避免的,打滑是 可以 避免的。
40 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是 非对称循环 性质的变应力。
41 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带的线速度为,则它们的关系为 大于 , 小于 。
42 V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 摩擦 力工作的。V带的工作面是 两侧 面。
43 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 计算功率 和 小带轮转速 选取的。
44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松边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 单向 弯曲。为避免过分影响 小 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 大 带轮。
45 V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在 弹性滑动 。
46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打滑 和 疲劳破坏 。
47 V带传动限制带速<25~30 m/s的目的是为了 避免v过大,使离心力过大,而v过小,使受力增大,造成带根数过多 ;限制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1>120°的目的是 防止打滑,保证带传动的传动能力 增大摩擦力,提高承载能力 。
48 为了使V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楔角应 小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小,角度的差值越 大 。
49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 增大 ,因而承载能力 增强 。
50 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 减小弯曲应力 。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 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 。
51 带传动中,带的离心拉力发生在 整个 带中。
52 在V带传动设计计算中,限制带的根数≤10是为了使 带因制造与安装误差,不至于受力不均的情况太严重 。
53 链传动中,即使主动轮的角速度等于常数,也只有当 时,从动轮的角速度和传动比才能得到恒定值。
54 对于高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小 的 多 排链;对于低速重载的滚子链传动,应选用节距 大 的链传动。
55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承载能力 大 ,传动效率 高 ,作用在轴上的径向压力 小 。
56 在滚子链的结构中,内链板与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采用 过盈 配合,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采用 间隙 配合
57 链轮的转速 高 ,节距 大 ,齿数 少 ,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58 若不计链传动中的动载荷,则链的紧边受到的拉力由 工作拉力 、 离心拉力 和 垂度拉力 三部分组成。
59 链传动算出的实际中心距,在安装时还需要缩短2~5 mm,这是为了 保证链条松边有一个合适的安装垂度 。
60 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 水平 平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 铅垂 平面或 倾斜 平面内。
61 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 紧 边布置在上面, 松 边布置在下面。
三、问答题
62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
63 当与其他传动一起使用时,带传动一般应放在高速级还是低速级?为什么?
64 与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有何优缺点?
65 在相同的条件下,为什么V带比平带的传动能力大?
66 普通V带有哪几种型号?窄V带有哪几种型号?
67 普通V带截面角为40°,为什么将其带轮的槽形角制成34°、36°和38°三种类型?在什么情况下用较小的槽形角?
68 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69 什么是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引起带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原因是什么?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带传动性能有什么影响?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的本质有何不同?
70 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打滑?打滑一般发生在大轮上还是小轮上?为什么?刚开始打滑前,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1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72 带传动工作时,带内应力如何变化?最大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由哪些应力组成?研究带内应力变化的目的是什么?
73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是根据什么准则确定的?
74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带的速度vmin和vmax以及带轮的最小基准直径min?
75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amax和最小值amin?
76 在设计带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77 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开口带传动,为什么应将其紧边设计在下边?
78 带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张紧轮?张紧轮应装在什么地方?
79 带传动中,若其他参数不变,只是小带轮的转速有两种,且两种转速相差3倍,问两种转速下,单根带传递的功率是否也相差3倍?为什么?当传递功率不变时,为安全起见,应按哪一种转速设计该带的传动?为什么?
80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
81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
82 为什么小链轮的齿数不能选择得过少,而大链轮的齿数又不能选择得过多?
83 在一般的情况下,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为什么不等于常数?在什么情况下它才等于常数?
84 引起链传动速度不均匀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85 链传动为什么会发生脱链现象?
86 低速链传动(v<0.6 m/s)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准则是什么?
87 链速一定时,链轮齿数的大小与链节距的大小对链传动动载荷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88 为避免采用过渡链节,链节数常取奇数还是偶数?相应的链轮齿数宜取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89 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两轴中心距的最大值amax和最小值amin?
90 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有哪些优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齿形链?
91 链传动为什么要张紧?常用张紧方法有哪些?
92 链传动额定功率曲线的实验条件是什么?如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验条件不符,应作哪些项目的修正?
93 水平或接近水平布置的链传动,为什么其紧边应设计在上边?
94 为什么自行车通常采用链传动而不采用其他型式的传动?
95 链条节距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小节距的多列链?在什么情况下宜选用大节距的单列链?
96 在设计链传动时,为什么要限制传动比?传动比过大有什么缺点?
四、分析计算题
97 已知单根普通V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6 kW,主动带轮基准直径= 100 mm,转速为 = 1 460 r/min,主动带轮上的包角= 150°,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 0.51。试求带的紧边拉力,松边拉力,预紧力及最大有效圆周力(不考虑离心力)。
98 设计一减速机用普通V带传动。动力机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P = 7 kW,转速
= 1 420 r/min,减速机工作平稳,转速= 700 r/min,每天工作8h,希望中心距大约为600 mm。(已知工作情况系数KA= 1.0,选用A型V带,取主动轮基准直径= 100 mm,单根A型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1.30 kW,功率增量= 0.17 kW,包角系数= 0.98,长度系数= 1.01,带的质量q = 0.1 kg/m。)
99 已知V带传递的实际功率7 kW,带速v = 10 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2倍。试求圆周力和紧边拉力的值。
100 V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7.5 kW,带速v = 10 m/s,现测得张紧力。试求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
101 单根带传递最大功率4.7 kW,小带轮的= 200 mm,= 180 r/min,= 135°,。求紧边拉力和有效拉力(带与轮间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摩擦力)。
102 由双速电机与V带传动组成传动装置。靠改变电机转速输出轴可以得到两种转速300 r/min和600 r/min。若输出轴功率不变,带传动应按那种转速设计,为什么?
103 设计一套筒滚子链传动。已知功率kW,小链轮转速= 200 r/min,大链轮转速。载荷有中等冲击,三班制工作(已知小链轮齿数,大链轮齿数,工作情况系数,小链轮齿数系数;链长系数)
104 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矩mm,单排链传递的额定功率kW,小链轮齿数,大链轮齿数,中心距约为800 mm,小链轮转速,载荷平稳。小链轮齿数系数,链长,双排链系数,工作情况系数KA = 1.0。计算:
(1)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链条的长度。
五、结构题(图解题)
105 如题105图所示,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小带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f、g和h所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题 105图
106 题106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3种位置,试指出哪一种位置正确?
题 106图
107 如题107图所示链传动的布置形式。小链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与f所示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注:最小轮为张紧轮。)
题 107图
例解
1. B型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带轮基准直径d1=180mm,从动带轮基准直径d2=180mm,两轮的中心距α=630mm,主动带轮转速1 450 r/min,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10kW。试求:V带中各应力,并画出各应力、2、b1、b2及c的分布图。
附:V带的弹性模量E=130~200MPa;V带的质量q=0.8kg/m;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fv=0.51;B型带的截面积A=138mm2;B型带的高度h=10.5mm。
解题要点:
V带传动在传递最大功率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的关系符合欧拉公式,即F1/F2=。
带速
有效圆周力
V带中各应力:
紧边拉应力 MPa
离心力 N
离心拉应力 MPa
弯曲应力 MPa
最大应力 MPa
各应力分布如图所示。
2.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其最小中心距和最大传动比?
解题要点:
(1)中心距愈小,带长愈短。在一定速度下,单位时间内带的应力变化次数愈多,会加速带的疲劳破坏;如在传动比一定的条件下,中心距越小,小带轮包角也越小,传动能力下降,所以要限制最小中心距。
(2)传动比较大及中心距小时将导致小带轮包角过小,传动能力下降,故要限制最大传动比。
3. 在下图中,图a为减速带传动,图b为增速带传动。这两传动装置中,带轮的基准直径d1=d4,d2=d3且传动中各带轮材料相同,传动的中心a,带的材料、尺寸及预紧力(或张紧力)均相同,两传动装置分别以带轮1和带轮3为主动轮,其转速均为n(r/min)。
4. 试分析:哪个装置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大?为什么?
即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 有效拉力Fe和预紧力F0(忽略离心力的影响)。
解题要点:
因为 P=(F1-F2)υ/100
将P= 7.5kW代入上式,得
(F1-F2)υ=7500
又因为 F1=2F2
联立求解式(1)和式(2),可得
F1=1500, F2=750 N
有效拉力 Fe=F1-F2=720N
预紧力 F0= F1–F2/2=1125N
5. 已知一V带传动的主动轮基准直径d1=100mm,从动轮基准直径d2=400mm,中心距a0=约为485mm,主动轮装在转速n1=1 450r/min的电动机上,三班制工作,载荷平稳,采用两根基准长度Ld=1 800mm的A型普通V带,试求该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解题要点:
(1)根据题意可知
传动比
带长
mm
实际选用标准长度` Ld=1800mm
小带轮包角
根据带传动工作条件,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KA=1.2;
查表可得单根普通A型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1.30kW;
查表可得单根普通A型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1.7kW;
查表可得包角系数;
查表可得长度系数。
(2)根据,可得该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为
6. 设计由电动机至凸轮造型机凸轮轴的V带传动,电动机的功率P=1.7kW, 转速为=1430r/min,凸轮轴的转速要求为=285 r/min左右,根据传动布置,要求中心距约为500mm左右。带传动每天工作16h。试设计该V带传动。
解题要点:
(1)确定计算功率Pca
根据V带传动工作条件,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KA=1.3,所以
Pca=KAP=1.3×1.7=2.21 kW
(2)选取V带的型号
根据Pca、,由图确定选用Z型V带。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1、d2
取主动轮基准直径为
d1=400mm。
验算带的速度:
故带的速度合适。
(4)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根据0.7(d1+d2)<a0<2(d1+d2),可得a0应在336~960mm之间,初选中心距a0=500mm。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1 805.2 mm
选取带的基准长度Ld=1800mm。
计算实际中心距:
=497.5 mm
(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α1
α1=
=
=
故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6)计算V带的根数z
由n1=1430r/min,d1=80mm;i= d2/d1=5,查表得
P0=0.35kW, =0.03kW
Ka=0.9, KL=1.18。
所以 z=2.21/[0.35+0.03] ×0.9×1.18]=5.48
取z=6根。
(7)计算预紧力F0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FQ
(9)带轮结构设计(略)。
7. 已知一单排滚子链传动,其主动轮转速 n1=960r/min, 从动轮转速n2=320r/min,主动轮齿数z1=21,中心距α=762mm,滚子链极限拉伸载荷为31.1kN, 工作情况系数KA=1.0。试求该链条所能传递的功率。
解题要点:
(1)由滚子链极限拉伸载荷等于31.1kN, 查表得滚子链型号为12A,链节忠p=19.05mm。
(2)确定链条链节数Lp
(3)确定链条链节数Lp
查图得12A型号的链条在小链轮转速n1=960r/min时,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0=17kW。
(5)确定链所能传递的功率P
所以
8. 设计一电动机至螺旋输送机用的滚子链传动。已知电动机转速n1=960r/min,功率P=7kW,螺旋输送机转速n2=240r/min,载荷平稳,单班制工作。并设计链轮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和轮齿宽度。
解题要点:
(1)选择链轮齿数z1、z2
假定链速=3~8m/s,由表选取小链轮齿数z1=21;大链轮齿数,根据链轮齿数最好为奇数的要求,取z2=85。
2)设计功率Pca
由表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A=1.0,所以
(3)确定链条链节数LP
题目对中心距无特殊要求,初定中心距a0=40p,则链节数为
故取Lp=136节。
(4)确定链条的节距p
由图按小链轮转速估计,本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链板疲劳破坏,链荼在功率曲线的左侧,由表查得小链轮齿数系数:
选取单排链,由表查得多排链系数Kp=1.0,故所需传递的功率为
kW
根据小链轮转速n1=960r/min和功率P0=5.8kW, 由图选取链号为10A的单排链,同时也说明原估计链工作在额定功率曲线左侧是正确的。再由表查得链节距p=15.875mm。
(5)确定链长L及中心距a
中心距减小量
=1.3~2.6
实际中心距
故取a=641mm。
(6)验算链速
=[960×21×15.875/(60×1000)]
=5.33 m/s
与原假定相符。
(7)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FQ=KQFe
有效圆周力
按水平布置取压轴力系数KQ=1.15,则
KQ=1.15××1313.3N=1510N
(8)确定润滑方式
由链速。和链节距p查图,确定润滑方式为油浴或飞溅润滑。
(9)确定链轮直径
链轮分度圆直径
mm
mm
链轮齿顶圆直径
mm
mm
链轮齿根圆直径
因d1=10.16mm(滚子外径)
所以96.35mm, 419.46mm
链轮齿宽
0.95b1,因b1= 9.4mm(内链节内宽)
所以8.93mm
六、习题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A 4 D 5 A 6 C 7 D
8 D 9 D 10 C 11 A 12 B 13 A 14 B
15 C 16 C 17 C 18 B 19 D 20 B 21 B
22 C 23 D 24 D 25 A 26 D 27 C 28 B
29 A 50 B 31 C
2、填空题
32 最大值;包角;摩擦系数;张紧力及带速
33 增大;增大;增大;减小
34 紧边拉应力;小轮处弯曲应力
35 单位长度的带质量,带的线速度;带的截面积
36 离开
37 较大
38 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采用张紧轮的张紧装置
39 不可以;可以
40 非对称循环
41 v1>v;v2<v
42 摩擦力;两侧面
43 计算功率;小带轮的转速
44 松边;单向;小;大
45 弹性滑动
46 打滑;疲劳破坏
47 避免v过大,使离心力过大,而v过小,使受力增大,造成带根数过多;增大摩擦力,提高承载能力
48 小;大
49 增大;可提高
50 防止弯曲应力过大;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
51 整个(全)
52 带因制造与安装误差,不至于受力不均的情况太严重
53 z1= z2,且中心距等于链节距的整数倍
54 小;多;大
55 大;高;小
56 过盈;间隙
57 高;大;少
58 有效圆周力;离心拉力;悬垂拉力
59 保证链条松边有一个合适的安装垂度
60 水平;铅垂;倾斜
61 紧;松
3、问答题
(参考答案从略)
4、分析计算题
97 解题要点:
(1)因为,所以
(1)
其中:
m/s
= 7.64 m/s
根据欧拉公式
(2)
联立求解式(1)与式(2),可得
(2)因为,所以
98 解题要点:
(1)确定计算功率:
(2)确定从动带轮基准直径
mm = 202.9 mm
按标准取= 212 mm
(3)验算带的速度:
<25 m/s
带的速度合适。
(4)确定V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根据 0.7()<<2()
可得应在218~624 mm之间,初选中心距= 600 mm。
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取标准基准长度
计算实际中心距a:
(5)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 170.2°>120°
(6)计算V带的根数:
= 7.0/[(1.3+0.17)×0.98×1.01] = 4.81
取根。
(7)计算预紧力:
(8)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9)带轮的结构设计(略)。
99 解题要点:
(1)带的有效圆周力:
(2)带的松边拉力:
根据受力公式有,由题意有及。
联立解以上各式,得
(3)带的紧边拉力:
100 解题要点:
(1)有效圆周
(2)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
联解以上两式,可得
101 解题要点:
102 解题要点:
(1)带传动应按转速300 r/min设计,最好使带速在10 m/s左右。
(2)因为带速低时所需有效圆周力大,则所需带的根数也多,若按高转速设计,则不一定能满足低转速的工作要求,会引起失效。(功率一定,其他条件不变时,转速越低,相应转矩越大,轴的最小直径也越大。)
103 解题要点:
(1)计算功率:
(2)确定链条链节数:
题目对中心距无特殊要求,初定中心距,则链节数为
= 111.3节
故取偶数= 112节
(3)确定链条的节距p:
选取单排链,则多排链系数,故得所需传递的功率为
根据小链轮转速= 200 r/min和功率,选取链号为16A的单排链,查得链节距。
(4)确定链长L及中心距:
= 1 024.9 mm
中心距减小量为
=(0.002~0.004)a =(0.002~0.004)×1 024.9 mm
=2.05~4.10 mm
实际中心距为
[1 024.9-(2.05~4.1)] mm = 1 022.9~1 020.8 mm
取 。
(5)验算链速:
(6)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有效圆周力为
按水平布置取压轴力系数,则
104 解题要点:
(1)确定链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确定链长:
链条链节数:
= 106
则链长
5、结构题(图解题)
105 解题要点:
在题3—105图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
(1)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避免了反向弯曲降低带的寿命)。同时张紧轮还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带在小轮上的包角。故图a、b、c、d四种布置中,图b最合理。
(2)此外,张紧轮也宜安装于松边外侧并靠近小带轮,这样可增大包角。故图e、f、g、h四种布置中,图e最合理。
106 解题要点:
题106图中所示V带在轮槽中的三种位置,其中图a位置是正确的。
107 解题要点:
在题107图示的六种链传动的布置方式中,b、d、e是合理的;a、c、f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链传动的紧边宜布置在传动的上面,这样可避免咬链或发生紧边与松边相碰撞。另外,采用张紧轮张紧时,张紧轮应装在靠近主动链轮的松边上,这样可增大包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