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窦娥冤》导学案(学生与教师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30698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娥冤》导学案(学生与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窦娥冤》导学案(学生与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娥冤》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4、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5、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6、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7、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等。其中《》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予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女主角称()。此外,男配角有次主角叫()、老年男子叫()、少年叫()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老头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窦娥冤》的全剧(即第四折)结尾的“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秉鉴持衡廉访法”是题目,末句“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正名,末句最后三字“窦娥冤”即简名。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元)关汉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 《》——(清)洪升《雷锋塔》——(清)芳成培 5、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元)关汉卿《》——(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二、字词过关 1、给下面的字注准确的读音: 楔子()盗跖()嗟怨()亲眷( ) 前合后偃() 斟酌()罪愆()衔冤()桃杌()湛湛青天() 浣纱()错勘()亢旱()甘霖( ) 鳏寡孤独() 田畴()埋怨()尸骸()哥哥行()古陌( )荒阡( ) 当垆()孛老()蓦过()隅头()苌弘化碧() 绣闼()撚断()祗侯()杳无音信() 2、解释加点词语: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  ③错勘()贤愚枉()作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⑧官吏每()无心正法  ⑨断送()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三、走近文本,整体感知并理清文章结构: 1、对照落实前面介绍的元杂剧知识。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请举例说明,在原文上注明“唱、科、白、宫调、曲牌”,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有哪些角色?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答: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蔡婆)、 2、 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部分的情节: 第一折的情节: 第二折的情节: 第三折的情节: 3、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包括发生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 3岁:7岁: 17岁:约18岁: 20岁: 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的一生。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探究案 1、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2、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3、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 5、对话主人公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良的心灵,请请大家认真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6、请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概括“第三折”的三个情节及结构 ⑴ 情节结构⑵ ⑶ 7、鉴赏【滚绣球】 ⑴概括主要内容 ⑵分析人物感情 ⑶分析写作手法 ⑷讨论: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8、诀别婆婆 ⑴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⑵这一场景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9、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⑴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⑵分别说明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 ⑶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⑷对她的三桩誓愿与前文对天地的指责,你怎样理解? ⑸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巩固案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嗟(jiē)怨罪愆(yún)衔(xián)冤B.亢(kàng)旱刽(guì)子手提(dī)防 C.湛湛(zhàn)阡陌(mò)偃(yàn)旗D.鼓三通(tōng)苌(cháng)弘盗跖(zh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亲眷(juàn) 嗟怨(jiē) 盗跖(zhí) 前合后偃(yǎn) B.古陌(mò) 亢旱(kàng) 绣闼(dà) 杏(yǎo)无音信 C.罪愆(yān) 错勘(kān) 荒阡(qiān) 苌弘化碧(cháng) D.埋怨(mán) 衔冤(xián) 尸骸(hé) 宫商角徵(zhǐ)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喧诀巧倾刻各行其是B.临摹辨别造蘖望帝啼鹃 C.伏法寂寥任性对簿公堂D.迁徙戳穿针砭如愿以尝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忤逆昭障披枷带锁意兴阑珊B、痊济寒喧当垆涤器插科打诨 C、嫡亲顷刻燕侣莺畴金榜提名D、症候造孽苌弘化碧杳无音信 5对加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③⑤⑥D.⑦⑧⑨⑩ 6.选出不是两个错字的一项() A.有日月朝暮旋,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胡突了盗跖、颜源? B.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确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C.地也,你不分好夕何谓地! D.天也,你错看贤愚枉作天! 7.《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磨(摇)旗只合(应该)错勘(判断)罪愆(罪过) B.糊突(混淆)则(只)被亢(极)旱餐(吃,挨)刀 C.枷纽(拘束)天道(规律)生埋怨(深深地) D.笑科(动作)哥哥行(行走)着做公的(命令) 9.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B.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C.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均是曲牌名。 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剧都只能是四折。 10、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11.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一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 12、对文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 D、四个典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 13、对窦娥的三桩誓愿,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手法,表达当时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 B.借助于想象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反映人民群众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的心理需求。 C.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只能靠鬼神来解决他们认为无法解决的矛盾。 D.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决定了作家面对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只能从超凡世界去寻求出路。 14.填空。 (1)关汉卿,号己斋叟,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____、《望江亭》、《单刀会》等。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 (2)元杂剧一般是一本演一完整的故事,每折限用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角色有、、、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女主角称。剧本由、、三部分构成。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 (3)默写【滚绣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天也,!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 1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周德清(元)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 ①“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②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 16、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题。 “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 (1)翻译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我老,久累丁壮,奈何?翻译: ②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翻译: ③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 翻译: (2)试简要分析《汉书》中“东海孝妇”和《窦娥冤》中的“窦娥冤”两者人物形象有何区别? 《窦娥冤》导学案 (教师版)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硕癘鄴颃诌攆檸攜驤蔹。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本学案“拓展阅读”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阌擻輳嬪諫迁择楨秘騖。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窦娥冤》的全剧(即第四折)结尾的“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秉鉴持衡廉访法”是题目,末句“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正名,末句最后三字“窦娥冤”即简名。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 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雷锋塔》——(清)芳成培 5、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二、字词过关 1、给下面的字注准确的读音: 楔子(xiē)盗跖(zhí)嗟怨(jiē)前合后偃(yǎn)亲眷(juàn) 斟酌(zhēn)罪愆(qiān)衔冤(xián)湛湛青天(zhàn)杳(yǎo)无音信 浣纱(huàn)错勘(kān)亢旱(kànɡ)鳏寡孤独(ɡuān)甘霖(lín) 田畴(chóu)埋怨(mán)尸骸(hǎi)哥哥行(hánɡ)古陌(mò)荒阡(qiān) 当垆(lú) 孛( bó)老蓦(mò)过隅(yú)头 绣闼(tà) 撚(niǎn)断祗(zhī侯桃杌(wù) 苌(cháng)弘化碧 2、解释加点词语: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甚、深)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咱”相当于“吧”)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荐”意为“祭,超度亡灵”)  ⑧官吏每(“每”同“们”)无心正法  ⑨断送(“断送”意为“发送,指殡葬”)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这)不是我媳妇儿 三、走近文本,整体感知并理清文章结构: 1、对照落实前面介绍的元杂剧知识。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 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 括号里面的小字是科介 括号外的小字是宾白 不带括号的大字是唱词 【仙吕】、【南吕】、【正宫】是宫调 【一枝花】、【滚绣球】等是曲牌名。第三折10个曲牌都属正宫调。 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蔡婆)、冲末(窦天章)、正旦(窦娥)、净(赛卢医)、副净(张驴儿)、孛老(张父)、外末(监斩官)釷鹆資贏車贖孙滅獅赘。 2、 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窦娥抵债、窦天章应试序幕 第一折:父子强住蔡家、窦娥据理抗婚开端 第二折:药死亲爹、嫁祸窦娥发展 第三折:贪官滥施刑罚,窦娥含冤死去高潮 3、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包括发生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 3岁——丧母7岁——父女分离 17岁——与夫成亲 18岁——遭遇丧夫打击 20岁——被流氓欺压,遭遇贪官污吏屈打成招,被处决。悲惨的一生 通过主人公窦娥无辜被杀的冤狱,愤怒地控诉了元代社会冤狱横生的残酷现实,同时也通过窦娥从屈从于命运走向觉醒最终奋起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怂阐譜鯪迳導嘯畫長凉。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窦娥冤》通过主人公窦娥无辜被杀的冤狱,愤怒地控诉了元代社会冤狱横生的残酷现实,同时也通过窦娥从屈从于命运走向觉醒最终奋起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谚辞調担鈧谄动禪泻類。 探究案 1、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是善良孝顺,有主见,刚强,有反抗精神。 2、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①流氓恶棍张驴儿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认罪。 ③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3、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①放高利贷的现象。 ②流氓恶霸的横行。 ③官吏的贪赃枉法。 ④下层知识分子的穷困潦倒。 ⑤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⑥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 4、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 (分小组合作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 通过主人公窦娥无辜被杀的冤狱,愤怒地控诉了元代社会冤狱横生的残酷现实,同时也通过窦娥从屈从于命运走向觉醒最终奋起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反抗。嘰觐詿缧铴嗫偽純铪锩。 5、对话主人公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良的心灵,请请大家认真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熒绐譏钲鏌觶鷹緇機库。 6、请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概括第三折的三个情节及结构 (一) 概括第三折的三个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或: 1.不分好歹 一.指天斥地(怨) 2.欺软怕硬(对封建统治者的否定) 3.错勘贤愚   1.避见婆婆 二.决别婆婆(悲) 2.倾诉真相(淳朴、善良的心灵) 3.微薄要求   1.血溅白练 三.三桩誓愿(愤) 2.六月飞霜(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3.亢旱三年 7、鉴赏【滚绣球】 ⑴概括主要内容 窦娥在绝望中的悲愤抗议,揭露人间普遍的不合理,否定掌握人间的贫贱富贵、生死寿命的天地鬼神的公正性。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元代社会的控诉,对封建统治的否定。鶼渍螻偉阅劍鲰腎邏蘞。 ⑵分析人物感情 人物感情:这段曲词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满腔怨恨,体现了古代戏曲的曲词富于抒情性的特点。⑶分析写作手法纣忧蔣氳頑莶驅藥悯骛。 写作手法: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 作用:不仅使主人公的(满腔怨恨)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⑷讨论: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1、窦娥诉说自己犯法受刑的冤情,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 2、窦娥冤情的制造者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颖刍莖蛺饽亿顿裊赔泷。 3、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濫驂膽閉驟羥闈詔寢賻。 4、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的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銚銻縵哜鳗鸿锓謎諏涼。 (三)决别婆婆 1.学生表演 2.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悲彻痛楚,哀婉凄恻。 3这一场景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善良、孝顺。 作者以善良孝顺,揭露社会的黑暗,窦娥越是善良孝顺却被无辜冤枉,越有助于表达主题。 (四)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挤貼綬电麥结鈺贖哓类。 2分别说明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表明窦娥的冤屈的深重、反抗的强烈,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赔荊紳谘侖驟辽輩袜錈。 3、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不能。因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容变动 4.你怎样理解她的三桩誓愿与前文对天地的指责? 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塤礙籟馐决穩賽釙冊庫。 5.提问: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裊樣祕廬廂颤谚鍘羋蔺。 明确:浪漫主义手法。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仓嫗盤紲嘱珑詁鍬齊驁。 -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