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家庭教育不能缺少陪伴与关爱.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2978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不能缺少陪伴与关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不能缺少陪伴与关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不能缺少陪伴与关爱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不可或缺阶段,那就是——陪伴。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非智力方面,是需要通过家长的言传深教来完成的。比如:情感培养、性格塑造、习惯养成、以及责任、自信的养成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其实又是一种职业,遗憾的是很多这个职业是不称职的,虽然他们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奉劝家长们,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放弃陪伴、在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不可挽回的责任和遗憾。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或东西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 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也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0-6岁是人的生命最初的根基:根基是要承受一生重量的,重视根基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宝宝在长大后一定是人格健全的,是德才兼备的,才可以适合未来社会的。 在孩子生长早期、关键期通过高品质陪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知道怎样读懂孩子行为背后需求,知道感受孩子背后情绪并且有效沟通,经过合适的引导,知道协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正确的。 今天的教育多数都在重视外在知识积累、技能训练和资讯搜集,这些是不够的。如果这些知识、技能、资讯的搜集是硬件,那么生命是需要软件的,有外必有内。就像电脑一样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电脑是没有办法工作的,那孩子的软件是什么? 如果只重视孩子的知识而忽略孩子的心灵,这个孩子很容易成为经济动物,变成目标性很强,就会执着做一件事,会问划算不划算、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从来不问自己对这件事开心不开心。 我们很努力培养孩子学习知识、技能那到底为什么?只是将来谋生,生活过的更好,是否有房有车就是幸福,住在豪华房子那是否能睡着,那每天早上起来后内心是否平静,还是一睁眼心慌慌的。所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宝宝,很重要。 只有帮助宝宝养成阅读习惯、独立习惯、专心习惯、自律习惯、坚持习惯,塑造孩子健全人格,这样才会培养出高情商和高智商的宝宝。健全人格就是社会我和自我平衡一种状态。早期育儿教育第一目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人格。 一个孩子的人格是否健全取决于爸妈人格是否健全和完整,这就好比一个模具,如果模具残缺,那造出来产品就会残缺,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就是让家长不断地成长自我,只有成长型父母才能带出健全人格的孩子。 要做到让孩子有健全人格,就要父母做到高品质的陪伴,就要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关注到孩子的行为、想法、情绪、感受,用尊重、理解以及鼓励的方式和孩子互动。这样才能给足孩子心灵营养。 (1) 要培养宝宝做事认真的习惯,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意识 (2) 培养宝宝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 (3) 让宝宝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即不骄傲、不自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4) 培养宝宝热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 (5) 要鼓励宝宝积极与伙伴交往,和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6) 培养宝宝广泛的 (7) 兴趣爱好 (8) 增强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人们常说,“适者生存”,适应性强的人能迅速调整自己与新环境不一致的行为习惯,在新的生存环境中发展。 (9) 培养宝宝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宝宝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把握好人生的航程。 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到了成长所需的东西。 ——布洛迪博士 陪伴孩子,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陪伴孩子,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陪伴孩子,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陪伴孩子,是一件学问很深的事情。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在更高的境界生活。孩子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给了你,不要辜负他。 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对于成功的要素,无论是西方研究的情商大于智商,还是东方智慧中的人品大于能力,其实都说明,对于孩子的培养,核心在于精神人格的塑造。这种塑造,广泛认可的观点是,身教大于言传。再好的学校教育,都比不过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的方法 (1)研究表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端正自身态度,规范言谈举止,树立榜样。孩童期是孩子模仿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这时候父母的举手投足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 (2)营造积极阳光的环境。在家里,亲子之间的交流可以增添一些幽默诙谐的话语;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郊游,散步。从而使孩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3) 对待孩子要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的爱好,习惯,以及零花钱,当然,必要的时候也要给予一些适当的指导。切不可扼杀孩子天赋,打消孩子积极性,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没有好处的。 (4)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多和孩子促膝长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真正的情感需求,用心沟通,关爱孩子,心灵成长。 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孩童时期生长发育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父母要注意为孩子全面足量的补充营养,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有好的精神。 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有事可以商量着来,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这会使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曼恩:习惯就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劳不可破。可见,培养好习惯时紧持下去不间断的重要,持之以恒可以形成意想不到的新习惯和新能力。 很多年轻父母都有这样的感慨,孩子太调皮了、好动不听话、多动闹心、吃饭要喂,睡觉靠哄,作业靠骂。这些行为日久成了一个个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坏习惯。甚至有的更成为了危害孩子生命安全的杀手,每有报导说哪个孩子被车轧了,被拐了,被砸伤了,走失了等等。我们心痛之余,不禁要问,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学习习惯: 每天坚持预习·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 ·自觉阅读课外书 生活习惯: 爱护环境·热爱运动·早睡早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交友习惯: 关心帮助朋友·热情大方·友好真诚 健康习惯: 坚持锻炼·衣服干净整洁·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 行为习惯: 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使用文明语言与人交往·自然大方 其他习惯: 爱家人·同学·爱学校·为父母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从“养”到“教”身教大于言传: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 (1)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很多时候真的能引导感染,无力回天!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交给孩子更多的是课本知识,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涉及一生的品质都是主要靠父母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如果你忽略了,那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5)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高品质陪伴有效方式: 亲子共读和亲子游戏,这才是最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陪伴方式。 家长就是孩子一面镜子,只有你深深爱着孩子,陪伴孩子才能给于孩子足够营养。所以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高品质陪伴。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待。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教育专家认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相信家长给与孩子高品质的陪伴,将会拥有一个好阅读、好习惯、好专注、好情商、好懂事的五好宝宝。希望让千万个家庭幸福和谐、教子轻松,让千万个孩子真正拥有好未来!想拥有优秀的宝宝,想给孩子高品质陪伴的家长,我们一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