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教育学学科的简称。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揭示或探讨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或探讨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指反映到人们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科学、教育学科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构成的学科总体。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到十七世纪初叶。发展特征:(1)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2)教育学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代 表 作: 我国思孟学派学记(世界最早);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 韩愈的师说; 朱熹的语录; 颜元的存学篇。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划了出来,标志着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
3、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时间跨度:十七世纪十九世纪中叶发展特征:(1)提出了“教育学”概念;(2)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3)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康德 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代表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独立学科代表作);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儿; 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德国的康德第一次把教育学搬上大学讲台(哥尼斯堡大学)。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时间跨度:十九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斯宾塞、拉伊、杜威、凯洛夫。特 征:(1)研究视野开阔,打破了以前就教育论教育的封闭状态;(2)开
4、创了教育研究的诸多新领域;(3)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流派。代 表 作:斯宾塞的教育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洛夫的教育学。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时期时间跨度:20世纪中叶以来代表人物:美国的布卢姆、布鲁纳、前苏联的赞可夫、巴班斯基等。代 表 作: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三、教育学发展的中国道路1、“教育学”学科的设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教育学的译介与编著(19051920) 3、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的传播(19201949)4、教育学的苏化与改造(19491965) 5
5、、教育学的“革命化”阶段 (19661976)6、教育学中国化的探索(1977)四、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和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开始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元教育学。五、教育学的价值与学习 1、教育学的价值(1)认识教育活动,领悟教育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教师、甚至是教育家打下基础。第二章一、教育的定义(一)字源界说
6、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第一次合用)。 日本留学生将翻译而来的“教”和“学”的活动及理论称为“教育”和“教育学”。 我国:教、学、教育倾向于指有学识、有经验的长者对年轻一代的教导,注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训练。西方:侧重于由内而外的引导,注重的是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在形式和内容上比较趋向于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二)权威工具书界定中国大百全书教育卷: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
7、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大辞典总论:“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活动。”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国教育百科全书:“作为一个活动或过程,教育可能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私人的或公共的,个人的或社会的,但是它总是在于用一定的方法培养各种倾向(能力、技能、知识、信仰、态度、价值及其品格特征)。”(三)中外教育家、思想家论教育古希腊柏拉图:教育使个人
8、身心得到圆满发展。卢 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德国现代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是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参加生活和从事为保证社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劳动。英国斯宾塞: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教育并不是为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生活
9、即教育。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袁振国: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柳海民: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施行的、以发展受教育者身心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综述,可以肯定:教育是一种活动或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认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既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更狭义的教育,主要指思想教育活动或德育,是对受教育者思想认识产生影响的活动。(四)我们的理解 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
10、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在品德、知识、技能、身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活动。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它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人的发展。 第三,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负有专门职责的教育工作者具体实施。 第四,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二、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代 表 者:所有的宗教主要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评 价: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二)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利托尔诺 英
11、国沛西能主要观点:人类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它根植于人的生物本性;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形式没有本质差异。评 价: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三)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评 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四)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苏联、我国的部分教育家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具体而言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般认为,教育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形态的教育和现代形态的教育三个阶段。(一)原始形态的教
12、育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贫乏性,表现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的简单、粗糙和低水平;3、教育的同一性。(二)古代形态的教育 古代形态的教育含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1、学校教育、教师的产生。2、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森严等级性。3、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实际。4、学校教育形式得到发展,内容逐渐丰富。5、学校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三)现代形态的教育现代教育是指从现代工业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先后建立,直到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直接为现代科技、生产发展所制约。2、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3、教育具有普及性。4、教育制度日趋完善。5、教育形式多样化。6、教育具有科学与发展性。
13、7、班级授课制为现代学校主要教育模式。四、教育的本质(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二)教育的本质特性(质的规定性) 培养人的活动或社会活动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经验的活动。(4)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五、教育的基本要素要素,即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宏观上: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要素构成;微观上: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组织)四要素构成。本 书:指微观上的构成要素。(一)教育者:教的主体 教育者:凡是对受
14、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人。 直接教育者:教师、教育管理者。 间接教育者:家长、长辈、社会其他人员等。(二)受教育者:学的主体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对象。 广义上: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狭义上: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三)教育内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影响物。而学校教育内容是典型的经过教育者加工整理的具有特殊价值的内容,表现在具有更高社会价值、更高的教育价值、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四)教育手段(组织):教育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形式 教育活动中所借用的各种形式与条件的总和,
15、它既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六、本世纪教育的展望教育的国际化重视教育公平协调政府与市场在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多样化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重教育现代化构建学习化社会第三章一、人的本质与发展一)人的本质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活动总是受制于社会关系。人的主体活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的现实本质决定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是具体的。具体理解:第一,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人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特性(天生)社会性:人作为社
16、会一员进行活动时的特性(后天) 第二,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受动:人发展受制于多种因素能动:主动适应社会,并创造社会第三,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具社会成员共同品质(教育成为可能)个性:具有各自的特性(教育需因材施教)(二)人的发展1、作为物种的人的发展,考察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过程。2、个体的发展,是随时间的推进个体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二、人的身心发展六个理论三、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对教育的制约四、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观 1、单因素论 2、二因素论 3、三因素论 4、多因素论与综合因素论 5、二层次三因素论遗传、教育、环境、主观能动性本章小结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17、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它们分别起着生物前提、客观条件、主导作用和动力作用。 同时,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从动态上来把握。第四章 自己动手总结哦,有两对关系,一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二是社会对教育的很重要哦。第五章一、教育的目的概述(一)概念一般认为,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
18、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方针即目的论 方针非目的论(1)方针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而目的是教育基本理论范畴。(2)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提出的,主要从最宏观、最根本的方面规定一个国家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人才发展的内容和质量要求;目的则是针对个人而言的,是对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做出的具体规定。(3)目的一般来讲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方针除此之外,还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三)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1倒向2选择3激励4调控5评价二、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的依据三、相关
19、理论几种相关的目的观(一)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 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主要观点:其一,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其二,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其三,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二)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普 法国的涂尔干主要观点:其一,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其二,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它目的;其三,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率加以衡量,教育的 结果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培养的人对 社会起了什么作用。(三)生活本位论代表人物:斯宾塞、杜威主要观点:其一,教育应为
20、未来的美满生活做准备。其二,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教育不能离开生活,生活为教育提供具体的内容(四)辨证统一论代表人物:马克思主要观点:教育目的应当把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密切相连、不可分割,一方面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另一方面人是归属于一定社会的,只有在社会中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教育目的的确立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既重视人的价值又重视社会的需要,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四、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何为全面发展的人? 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 充分的、 自由的发展。(1)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发展(量的特征)“
21、多方面” :欲求广泛和全面;“尽可能”:在考虑社会条件、自身实际及与他人的差异等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努力,尽其所能地去达到多方面的程度。(2)个人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的发展(质的特征)一是: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发展;二是:智力与体力的“自由”发展;三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3)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的发展(度的特征) 统一的表现在:统一于个体;统一于物质生产过程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五、我国的教育目的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
22、人才3、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1)正确认识教育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2)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3)规范教育行为,在实践中落实教育目的第六章一、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 何谓制度? 制 度: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包括教育的各种施教机构与组织,而且包括教育的各种管理机构与组织。(教育学原理)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定、条例等。(教育管理学)(二)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5个(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二、
23、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在教育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便没有学制。 古代社会有古代学制。但,与现代学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现代学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阶级性、生产性、群众性和普及性为一体)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双轨学制 出现最早,19世纪开始定
24、型,以英国的双轨制典型为代表,还有法国、前西德等。 一轨是为上层社会、贵族与高级僧侣的子弟而设,初中毕业后可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一轨是为平民子弟而设,小学毕业后只能就业或接受初等与中等的职业教育。优点:有利于培养社会高层次的人才。缺点:丧失从中下层劳动阶级中选拨人才机会;不利教育逐级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普及。2、单轨学制 这种学制普遍运用于北美各国。 结构:自上而下,小学、中学和大学 特征: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 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优点: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现代科技和生产更适应;阶级对立与差别不明显。缺点:对如
25、何提高教育的质量、如何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人才缺乏有效措施。3、分支学制 前苏联的学制是典型的分支型学制。 该学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并不分轨,只是中学毕业后又开始分,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进入对口的高校学习,中学毕业生可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特点: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壬寅学制壬戌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癸卯学制 1902年1903年1912年1922年癸卯学制 该学制将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阶段分为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三级;中学教育阶段仅中学堂一级(5年);高等教
26、育阶段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三级。 从横的方面看,还有与各段平行的各类学堂。 学制还详细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必修课程、学时及达到的标准。学制的年限比较长,从初小到通儒院共需约26年。 壬戌学制 该学制是1922年11月由当时的留美归国人员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它把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修业年限分别规定为6年、3年、3年,所以人们又把该学制称为“六三三”学制。与中学平行的还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四至六年。 基本思想:注重初等教育的普及和中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集中于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实行选科制和学科教育,兼
27、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1、1951年新学制的建立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等,此外,还有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和特殊学校。1951年的学制特点:(1)发扬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保证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和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使各种干部有学文化,提高业务的机会;(4)体现方针的统一
28、性和方法的灵活性。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1958年学制改革的要点是:(1)制订了发展教育事业“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即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在具体的办学形式上,各地要采取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这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2)发展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和业余学校。3、1
29、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对“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决定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其中关于学制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4)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纲领性文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提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思想,同时又对教育制度提出了一些新的规定。(1)关于中国教育发展总目标“两基”、“两全”、“两重
30、”(2)关于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3)关于办学体制(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1995年3月18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1724条规定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四)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第七章一、教育
31、内容概括(一)教育内容概述1、教育内容的涵义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所要传授和学习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包括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活动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和行为习惯;有物质、精神、符号、行为的等表现形态,具有发展人的品德、智慧、体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作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是指教育所要进行的价值观、心智、体能等方面的培育等等。2、学校教育内容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定性 (2)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 (3)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4)构成组织化、有序化(5)承载方式具有多样性(6)连续性(7)兼具认识价值和形成价值3、教育内容的意义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资料
32、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准绳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二)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 化学 生教 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三)教育内容的改革和发展趋势1、教育内容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基础化3、教育内容的综合化4、教育内容的实用化5、教育内容的人本化6、教育内容关注道德教育7、教育内容重视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四)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1、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和技巧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1)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 (2)爱国主义教育 (3)理想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劳动教育 (6)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 (7)社会公德教育
33、(8)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3、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 (1)体育运动(2)卫生保健4、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艺术美的教育自然美的教育社会美的教育5、劳动技术 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农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第三产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公益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管理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留意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第八章一、教师的职业与劳动(一)教师的基本含义一般来讲,“教师”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指一种社会职业,即由社会分工而形成的社会职业,其鲜明特征就是承担着教育学生的社会劳动任务。其二,指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从广义上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从狭义上看,教师指学校中的专职
34、教育者。本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需把握几点:1、教师是从事专门职业的人员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3、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程1、非专门化教师职业的产生人类社会初期,教师职业并未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1)教师主要由氏族中的首领或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担任;(2)教师的教育活动与生活、生产劳动相融合;(3)教师的劳动成果体现为年轻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能力。2、独立的、专门的教师职业的出现和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为专门教师职业的出现创造了基本条件。教师职业
35、在走向独立、专门化的过程中,经历了兼任教师和专任教师两个基本阶段。兼任教师,由社会中其它职业的人员兼任教师。专任教师,是指由通过一定训练,或具备一定资格的人专门担任教师。这种阶段的教师职业主要是随着学校教育独立性日益增强而在近代来出现的。3、走向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职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师范教育转向教师教育,教师的培养日益走向专业化、系统化、全局化,成为人类社会职业中一个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权力,提供专业服务,具备专业道德的职业。我国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 教师的劳动都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脑力
36、劳动。 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死的自然资料,也不是无意识的动植物,而是有各种独特品质的社会成员。 其次,一种以知识信息传递和转化为主要形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运用、消化、传递、发现知识和技能的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再次,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多方面的。2、创造性 首先,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其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再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巧妙地加以解决的能力)。 3、示范性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
37、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4、时间连续性和空间广延性 无时间和空间界限5、长期性 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其次,教师对学生影响不会随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在学生长期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6、集体性和个体性 教师劳动过程 个体性 劳动结果 集体性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一)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职业声望等四个方面构成:1、专业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种专业地位。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就是必须拥有专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而衡量教师专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准就是一系列的教师权利
38、和义务的保障和落实的程度。2、经济地位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状况,以及待遇、生活水平、行业吸引力。3、政治地位教师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包括教师参政的深度、广度、幅度和专业权限、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4、职业声望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具体体现在职业形象的优劣,职业吸引力的大小、职业的稳定性和威信等方面。(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是术业有专攻,闻道在先的人,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2、在教育
39、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育这一劳动实践中,教师处于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对劳动对象学生所起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受教师自身条件和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教师的权利教师权利,是指法律对教师在履行国家教育教学职责时,必须享有的权利,是得到法律的许可和保障的,具有不可侵犯性。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管
40、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四)教师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的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2、现代教师的主要角色(1)知识的传授者 (2)教学管理者 (3)心理保健者 (4)学生的朋友 (5)学生的榜样 (6)父母的代理人 (7)研究者 (8)学习者3、教师角色冲突
41、 角色冲突是指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或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2)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3)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4)“权威”与“朋友”角色的冲突(5)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角色冲突(6)价值观念与角色职责要求的冲突四、教师的四大素质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职业与专业职业:泛指用以谋生、有金钱酬劳的工作,它是一种经验。专业:指一群人从事一种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完成。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如:工程师、审计师、会计师、医生等。2、教师职业是专业的由来及含金量低的原因(1)由来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和国际劳工组织“应把教育工作视为
42、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业知识和特别技术。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5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指出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必须重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统一性和教师培养终身化。3、教师专业发展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4、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六、我国教师的资格、任用及考核制度(2)教师资格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
43、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3)教师资格认定1)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和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高等学校,负责认定在本校任职的人员和拟聘人员。2)教师资格认定程序提出申请 受理 颁发证书2、教师的任用制度(1)教师职务制度1)职务设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教师职务设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中学教师职务、小学教师职务、技工学校教师职务五个系列。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中等专业学校设教员、助教、讲师、高级讲师;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