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造成这种猛烈的赢利势头的最主要的外部条件是()年份19151916191719181919盈利指数4.387.6136.9321.4370.56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 D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解析:选B。本题考查造成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外部原因,A、C、D都属于内部原因,故选B项。2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二人是因为他们() 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都是民族
2、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ABC D解析:选A。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张謇是民族工业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排除、;两人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都为中国经济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故选A。3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产值比重(%)产值比重(%)19201936年平均增长(%)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
3、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解析:选B。A、C、D三项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B项符合题意。4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图中瑞蚨祥销售额日趋下降的原因不包括()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侵略C长期战争的破坏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图文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客观上为其发展可以提供一定的条件,所以D项叙述不正确。5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下图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柴火花。依据下图火花商标,回答下列问题。(1)从商标内容分析
4、,当时商品营销有何特点?(2)上述火花商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解析:第(1)问,要结合商标图片及文字信息,如“中国兴”“振兴国货”等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可;第(2)问,结合中国的社会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答。在双重压迫之下,民族资产阶级体现了革命性的一面。答案:(1)宣传国货;注重商品品质宣传;宣传爱国,或将商品宣传同爱国结合起来。(2)爱国。反映的现实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饱受欺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业救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觉醒,借商标宣传救国、爱国思想。一、选择题1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
5、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这一时期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鼓励与推动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时间上看“19世纪末”是突破口,B项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是一战期间,D项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2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的艰难发展历程。大染坊能够在20世纪初期有较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的大力推动欧洲列强侵略的暂时放松工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
6、业救国思潮的鼓舞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是轻工业,而且布局结构都不合理,是畸形发展的,可排除。3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民族工业结构不合理B中国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C中国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中国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解析:选C。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使民族工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只能是没有前途的短暂的经济奇迹。41934年6月荣宗敬在一封信上说:
7、“弟经营纺织业三十余年,困难未有甚于今日者。外厂竞争,农村破产,纱销呆滞,而所担负之统税、利息两项,年在千万以上。现状如斯,何能持久?”你从中能得到的信息符合史实的有()外国资本操控市场国民政府征收重税农村手工业纷纷破产民族工业空前艰难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外厂竞争,农村破产”和“统税”看出、正确。民族工业空前艰难应在国民党统治后期,而1934年属于国民党统治前期,故排除。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们的不同点是()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
8、限制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地域分布不平衡和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特点,且都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都促进近代社会的进步,故A、B、D三项属于相同点,C项是其不同点。6国外报刊曾有一段评论:“这是一个大而强的国家,摧毁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的每一道防线,而且这就是支援卖国的和反动的政府从事内战以达到掌握这个国家经济命脉的代价。”这件事指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C日本以“军管理”办法吞并中国民族企业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选D。
9、从题干中“支援卖国的和反动的政府从事内战”“掌握这个国家经济命脉”等信息可以得出是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对他发动内战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使得美国取得在华政治和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摧毁了中国的民族经济。7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中国银行”,由此可以看出该材料反映的是官僚资本对民
10、族工业的侵蚀与压制。A、B两项也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但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8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材料反映的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中,资金、投资方式、劳动力素质不是主要原因,资金可以积累,投资方式可以模仿、劳动力可以培训,但由于外国的严格限制,中国企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是难以改变的,这是出现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原因。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
11、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4056003151019121919600多13000751625材料2: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请回答:(1)简要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情况。(2)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3)简述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4)结合材料2说明近代中国轻重工业比例
12、的变化以及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解析:通过材料1的图表可以明显看出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不同特征。战前发展较慢,战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19121919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增长迅速。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畸形发展,即使在发展比较快速的一战期间,重工业的发展仍然很缓慢,这是由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答案:(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3)辛亥革命的鼓舞;企业利润的刺激;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等。(4)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无力投资重工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对矿产资源的掠夺。附:课内答疑站探究与思考(教材P34)1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影响中国面粉业兴衰的主要因素。2政府的政策:政局的稳定;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