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27405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山大学研究生中特考试大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为什么不选择资本主义?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一、近代中国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的中国。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也正是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造成了中国革命的运动和中国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条件和原因。二、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

2、行不通(一)帝国主义不允许。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二)国际社会力量不容。十月革命以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成了这种世界革命的伟大的同盟军,必然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的有力援助。(三)国内封建势力不允许。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是独裁专制的统治,为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必然排斥、镇压一切先进的思想。(四)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

3、妥协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他们在经济上依附于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决定了其政治上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在近代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残酷统治,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残暴的,加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和政策,得不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三、社会主义适合中国(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理想社会观大同思想。“大同”一词最早见于礼记礼运篇。礼运篇托孔子之名系统地描述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几千年来,大同理想深深积淀于中国人

4、的意识中。许多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用不同的语言反当着“大同”思想。(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并没有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列宁同志所指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不管是天平天国、洋务运动还是辛亥革命,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以社会主义救中国的愿望变为现实。(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了旧的体制,建立和完善

5、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体制,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安定,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人民生活得到显著的提高。总之,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条件、阶级斗争状况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答:(1)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

6、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而且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结合,是因为它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是结合各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前

7、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因此,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和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第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作风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马克思

8、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培育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树立一种开放兼容的世界眼光,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当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终究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的文化,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不可能没有矛盾,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其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 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者关于

9、社会主义的理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左翼学者所倡导的理论思潮,它不但以“替代”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面目而出现,而且特别设计和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理论模式。这样的新论证和新探索,对低潮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但往往都是纯粹的乌托邦设计和理想。因此,构想社会主义模式就往往会出现先验的、主观的、脱离现实的倾向。马克思之所以不愿将社会主义模式化,是因为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乌托邦,而是解决现实

10、各种矛盾的现实武器。所以,在社会主义作为现实体制而存在的时代,社会主义者可以而且必须从传统社会主义的成功及失败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从而构想出更加合理的社会主义模式。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就新模式产生地来看,有英国的、有美国的、也有法国等国的;就新模式设计的重点来看,有的是抓住公有制问题来进行设计,有的是着眼于经济效率做文章,有的是突出经济民主、分配平等和社会公平方案,有的认为国家只发挥极为有限的指导作用,有的则认为国家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有的把市场社会主义看作是工人合作社制度,有的则认为市场社会主义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经济管理方法;就新模式的设计者来说,有

11、的是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如施韦卡特(David Schweikart),有的是左翼学者,如罗默(John Roemer)、米勒(David Miller)等。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失败、反社会主义的论调又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积极探索未来的社会主义蓝图,是有着更加积极意义的。他们无所畏惧地回击各种挑战,大胆地构想和设计未来社会主义的种种蓝图,充分反映出了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所以,由这种探索而反映出来的“乌托邦”精神,是当前社会主义运动最迫切需要的。低潮之时的社会主义更需要“乌托邦”的构想和精神。我们应当肯定,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时,它能够提出和倡导这样的市场社会主义

12、模式理论,对于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是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的。我们还应当看到,这种“乌托邦”的模式理论有着现实性的因素和精神。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理论绝不是没有价值的“乌托邦”幻想,而是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从这样的观点和精神来看,我认为,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虽远离现实但又贴近现实。说它远离现实,就是说这些模式一方面具有抽象的理论形式,因为,它们往往是在对现存经济制度优长因素综合的基础上而构想出来的;另一方面,由于其理论构想的抽象性,因而,它缺乏现实操作性的基础。总之,这些模式试图寻求一个既超越资本主义,又超越其它社会主义模式,并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

13、说,市场社会主义的新模式是贴近现实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此,我们应当给予积极的和充分的肯定。毫无疑问,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已经表现出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现实性和作为“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新模式的独特性特点。正因如此,它将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现实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重要的是,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有着重大启迪作用的。4 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当时法国议会组织倒台,资产阶级政党联合起来想统治议会,法国议会中的小资产阶级为了对抗资产阶级的联合,联合工人阶级,产生了民

14、主社会主义的称谓。因此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最初是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联合。它的性质是要求民主共和制度,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极,而是调和与缓解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它的旗号是以民主主义的方法来改造社会,其改造不超过小资产阶级的范围。后来在德国也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最主要的代表是德国工会主席拉萨尔。当时他提倡,工人阶级解决资产阶级的压迫要举办由国家支持的工人合作社。 民主社会主义则完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选择中排除出去,把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对已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主张通过

15、支持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使之认同资本主义,“同资本主义一体化”。在苏东剧变过程中,社会党国际又是“热烈欢迎东欧发生的变化”,又是“希望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取得成功”,加入到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发动和平演变攻势的行动当中。在苏联,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改革,把蛰伏在地下和国际敌对势力培植起来的反共势力召唤出来、组织起来,摧毁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了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步一步地把苏联推向解体。 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主张议会民主选举上台执政,通过改良实现政治“民主”,反对暴力革命。经济方面主张放弃消灭私有制的观念,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而代之,用共同的经济民主来补充

16、议会民主。文化上的指导思想是多元化的。社会方面主张注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民主社会主义试图以超阶级的、抽象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寻求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解决。国内一些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把民主社会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说法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 总之,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从其本质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学说,它是代表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辩护和服务的,它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民主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它只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而中国只有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

17、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有发展。我们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弄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5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60年的经验与教训?新中国六十年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与历史经验新中国60年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总的来看,前30年积累的主要是教训

18、:过早地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统制一切,不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没有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大搞阶级斗争。后30年昭示的主要是经验:思想解放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尊重知识与尊重劳动相结合;强化国家观念与培育市民社会相结合;增强综合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与渐进的改革相结合;独立自主与融入世界相结合;模仿与创造相结合;保持党内活力与发挥党外积极性相结合;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理想和现实相结合。无论是教训和经验都是对历史研究所构建的历史的一种认识。新中国六十年辉煌成就的取得,与我国人民的努力创业、团结奋斗是分不开的。仅从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就可以看出,同样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新中国取得的

19、成就要超越同时期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无论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还是后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都遵循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并结合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社会实践进行理论认识的发展和创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新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确立中国发展与改革的理论指导,是一个十分艰巨与复杂的过程。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看,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关系2、从实际出发,重视发挥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摒弃

20、新自由主义的主张5、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二、新中国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几点启示1、在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中发展社会主义2、落实改革任务的两个方面,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3、必须着力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应客观地看到我国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应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碰到的障碍。首先,要重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和民生问题,使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扭转前一时期“重资轻劳”的倾向。其次,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

21、方式,转变为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方式。三是要真正和有效地转向科学发展,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央在着手解决。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上下配合、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总结历史的教训和经验,不纯粹是一种历史研究,而主要是对目前历史研究所构建的历史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明显的现实关怀或未来关怀,因此,难免见仁见智。从这一点上说,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及其所构建的历史的丰富和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人们所认识的教训和经验,也将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只有从真实的历史中才能总结出真实的教训和经验;实际上有时教训和经

22、验也无需总结,因为真实的历史本身有着其自在的启示和鉴照,当然这需要有眼光才能看出来。6、如何看待中国模式?你认为目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中国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凝聚力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培养了我国人民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这使中国人能够最大程度地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应对各种挑战。我国集全国之力成功举办奥运会、共同应对汶川大地震的行动集中体现了中国模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而这在一个多党竞争、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对立的模式下是很难做到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财力弱小,需要的正是能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模式,这样才能加快本国的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正是

23、中国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青睐的重要原因。二是效率高。这种效率在应对重特大事故时更能得到完美的体现。三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大大降低了改革成本,确保了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及局限性。中国模式被世人热议,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模式并非完美无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发展模式,中国模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种经验、一种需要完善的模式,中国模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绝不会一帆风顺,它面临国际国内多种势力和多种因素的严峻挑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三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还多局限于经济上,认为

24、在充分肯定我国经济改革成就的同时,应看到,政治体制的滞后而造成的权力过分集中和腐败问题等,将是影响中国模式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障碍。四是社会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诸如两极分化、社会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表示了极大关注。我们说“中国模式”优越,并不是说它完美无缺。优越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前的“中国模式”同苏联模式相比,同一些资本主义的模式相比,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相比,在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至于在某些方面和部分,未必比其他模式好。由于“中国模式”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起来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因而缺陷不少。中国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给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以便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5、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而言,我认为中国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应当是收入分配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相关机制和法制的不健全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作为反映收入分配最重要指标基尼系数,我国从1990年的0.35上升到2013年的0.473。而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表现,首先,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偏低。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2011年为44.9,低于世界重要经济体的50到57之间标准。其次,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制度缺陷导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城乡间、行业间、阶层间收入差距扩大,以及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突出,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

26、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再次,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占比偏低。目前,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合计只有三分之一,大大低于同收入水平的其它国家。另外,在新一轮的收入差距扩大化进程中,尚未完全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灰色收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后果已经远远超越分配领域,对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5.(1)如何理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2)赤溪村脱贫致富之路对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启示?(1)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

27、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贫困地区经济有所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了长足进展。但是,我国仍存在众多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需要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因此,坚持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发展和现代化是关键,而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是瓶颈。(2)精准扶贫意味着将扶

28、贫工作单元从区域瞄准转向农户瞄准,在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加注重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同时,精准扶贫方略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与扶贫开发的增收作用相结合,并通过精准扶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此外,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6. (1)为什么说长征的胜利既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

29、的出发点”?(2)如何理解“长征永远在路上”?(1)首先,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其次,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党在长征胜利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

30、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可以说,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2)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始终处在进行时。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也面临着有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此外,形

31、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定程度地影响着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更需要发扬不怕险阻、不怕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长征精神。坚持长征精神,才能在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情况下增强软实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精神基础,“才能走好新的长征路”。 (1)从铁腕治污引发广泛讨论看,我们应如何认识发展同环境治理的关系?(6分)(2)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1)第一,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以铁腕治理。从铁腕治污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

32、就,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第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第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2)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

33、启示有: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根深蒂固。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要加快立改废进程,尽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

34、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四,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35.【参考答案】(1)坚持让大猫和小猫都有路走说明发展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的重要性。大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

35、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相反,如果小微企业发展不起来,国民经济也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两者兼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公有制经济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有条件的私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非公有制

36、经济发展。(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5分)(2)如何让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5分)【参考答案】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第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官僚资本主义还存在;全国性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等。第三,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面临执政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如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第四,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近代以来,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7、结果大多以失败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政党建立以后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2)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1) “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如何理解

38、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答案要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开始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实践条件。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认识不足,所以作出了一些错误方针。例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放弃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2)不同之处:一是实现理想社会的方式有不同之处,孔子没提出实现大同社会的手段和方式,而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39、,不能“虚构”或“一步可以跳到”,而是要通过实践,尤其是要经过社会革命重新分配社会财富;二是对待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两者关系上有不同之处,相比于财富创造,孔子更重财富分配的均衡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安定,而马克思不仅强调财富分配的合理,同时也要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相同之处:一是实现理想社会上的一致性,双方都憧憬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二是财富创造重要度问题上的一致性,孔子和马克思都强调产业发展和财产富足,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研究生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