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要准确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3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在 0和 100之间平均分成 100等份,每一份表示 1。2、温度计(1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2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3种类:按用途分为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寒暑表;按里面的测温物质分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 度计和煤油温度计。(4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侧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 度计的量
2、程。如果超过它所能侧的最高温度会损坏温度计;如果低于它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读不出温度 值。 认清它的分度值,即温度计每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否则就不能迅速而准确的读数。使用时:手持温度计的上部,不能触及温度计的玻璃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同时不 能靠在容器底或者容器壁上。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这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 测液体后并不能马上与被测液体的温度相同。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并且视线要与温度 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如果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示数会发生改变,使得测量结果不准确。 把观测到的温度记录下来,不要忘记写
3、单位。(5体温计用途 :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量程为 35-42,分度值为 0.1 .特点 :在存储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 缩口 ,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通过细小的缩口上升,当体 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因温度降低而收缩,水银柱便在缩口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不能退回到玻璃泡中, 因而可以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读数。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温度计的液柱是否在 35以上,若在 35以上,一定要用手抓住温度计 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毛细管内的水银先退回到玻璃泡内。(6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的方法:温度计的细管越细,玻璃泡越大就越精确。 玻璃泡越大,玻璃泡内的 液体越多,温度变化时液体的
4、体积变化越大,而液体的体积变化 V 一定时,玻璃管的横截面积 S 越小,玻 璃管内液柱长度的变化就越大,这样温度计的精确程度就越高。(7摄氏温度规定的应用:给出刻度均匀但示数不标准的温度计,或给出只有刻度而没有标出温度值的 温度计,让学生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确定实际温度。方法是根据实际 0和 100的位置找出每小格表 示的实际温度,再求出对应刻度的实际温度。(8例:有一支刻度均匀 , 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 , 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 示数是 4 把它放在 1标 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 , 示数是 94.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 , 示数为 22,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当把该 温度计放入实际温
5、度为 40的温水中 , 温度计的示数是(解析:0指在 4的位置; 100指在 94的位置 , 即:100对应 94-4=90格 , 每格的温度:t 格=100 /90 =10/9。当指在 22时 , 实际从 4格(0起点到 22格 , 共 18格 , 实际温度为:18t格=1810/9 =20.当实际温度为 40时:40=nt格=10n/9解出:n =36, 起点是 4, 所以 , 指示温度:36+4=40,即温度计此时是准确的 .二、熔化和凝固1、 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的三种常见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 程叫作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6、。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是熔 化的相反过程。2、晶体和非晶体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如冰、海波、各种金属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3、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1 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 晶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熔化:一是温度必须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热。(3晶体的凝固:有确定的凝固温度 凝固过程中放热 但温度保持不变(4晶体形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须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热。4.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1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7、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2非晶体的凝固:没有确定的凝固温度 凝固过程中放热 温度降低注意: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和非晶体的共同点是: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物质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其可能是固态的, 也可能是液态的,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的。(1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有:(1利用冰镇的方法给饭菜降温,防止饭菜变质, (2冬天 向麦田里浇水,水凝固放热,防止冻坏秧苗。(2不利的影响有:(1在北方初春融雪的日子,天气寒冷,要多穿衣服防止感冒; (2炼钢厂在浇 铸钢锭时,钢水凝固时放热容易将人烧伤,应尽量
8、远离一些,可以防止烧伤。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逆的物态 变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沸腾: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结论: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现象剧烈。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即温度要达到沸点,要继续吸收热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跟大气压和液体的种 类有关 . 在 1个标准大气压下,
9、水的沸点为 100 注意事项:水温还未达到 100,水就开始沸腾的原因实验地点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也可能水中含有 杂质。 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减少烧杯中的水量、给烧杯加盖(可用纸板、用较热的水加热 或增大火力。 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水的沸点就越低。(2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3、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注意:凡有如下字样的相关物态变化都是液化现象:雾、露、“白气”、“冒汗”
10、或“出汗”“冒气”等 通常是由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产生的。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2、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利用升华吸热致冷,用来获得低温,有三个应用(1“人工降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升华是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利用飞机或大炮 把干冰播撒在积雨云上,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降低云层中环境的温度,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落 到地上,形成降雨。(2制冷防腐:干冰就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可以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从而创造低温环境,来储存食品或 药品。(3制作舞台烟雾:向舞台上喷撒干冰时,干冰升华要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 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3、物质在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俗话说“下雪不冷融雪冷”是因为下雪是凝华放热,化雪是熔化吸热。 “霜”,“雾凇”,“窗花”的形成都是凝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