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24328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两课时)安溪一中地理组 刘素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标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举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本节以河谷和冲积平原为例,重点解释了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该部分还以聚落为例,再次解释了地貌对人类生活和生产

2、活动的影响。由于河流地貌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大地貌单元之上,所以,教材分三段阐述了河流地貌对所在大地貌单元,即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目的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它外力对地貌影响的学习中。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

3、”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8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也做了简要介绍。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部分,河流地貌总是发育于一定的地貌单元之上,而地貌单元有大有小。这里选择的是大地貌单元,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河流地貌对所在大地貌单元的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从三方面阐述了文中已经涉及到的河流堆积地貌,即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对所在的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对分析

4、与聚落分布有关的地理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可把该部分的教学在讲述“外力作用”这一内容后进行,适宜安排2个课时,至于每个课时的具体内容、进度可根据课堂实况灵活调节。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特别是高一年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流水侵蚀地貌

5、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理解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能力目标: 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河谷的演变过程;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解决办法: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将

6、河谷的演变、作用形式动态地展示出来;通过表格比较法将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特点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归类、区别出来,便于学生记忆;通过读图分析、学生活动参与及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熟识河流现状去化解难点。五、学法和教法分析1、学法:收集资料法(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峡谷图片、家乡的土壤、不同河段堆积物标本等材料,运用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入手学习地理)、讨论探究法(课堂上通过与同桌的讨论,相互交流,探究学习,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培养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观察对比法(课堂上观察图片并进行对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归

7、纳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2、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板图分析法(利用板图边讲边画,图文并茂,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绘图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有条理,对教材的顺序进行适度调整:先学习河流的形成过程,再顺着学生思路把河流的侵蚀方式及形成的侵蚀地貌糅合在河流演变过程的学习之中;通过分析河流两岸的外力作用进入河流堆积地貌的学习。六、教学用具1、多媒体课件。2、

8、国际互联网(主要用于运行Google Earth软件)。七、教学实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轻音乐蓝色多瑙河。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回忆家乡或见过的河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以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为依据充分发挥想象力,训练学生把感性知识转为理性知识的能力。信息交流鼓励学生围绕自己熟识的河流或小溪的地貌特征踊跃发言。学生认真回忆,简介河流名称、流经地区的地形和植被情况、河谷的大致情况(宽度、形状、水量大小等)。新课教学:河流侵蚀地貌1、提出问题:河流是怎样形成的?2、课件演示:(1)、大气降水在山区的汇集情况。(2)、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的过程。3、讲解河谷

9、的形成过程。4、引导学生推测并描述河谷形成后的发展过程:(1)、帮助学生理解河流的下蚀作用及形成的河谷形状。(2)、播放安溪县号称“闽南第一瀑”的雄师瀑布的录像,帮助学生理解溯源侵蚀。(3)、板图分析侧蚀发生的河岸及河床、流域的演变过程。5、课件演示:(1)、横断山脉山河相间分布图片。(2)、峡谷图片。(3)、河谷演变过程图片。6、以图片为依据让学生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态。7、小结: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是由多种侵蚀方式共同作用而成,但是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的侵蚀方式不相同。1、一边观看图片,一边讨论河谷形成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区别河谷与沟谷。3、结合见过的河流、课文、图片、录像等资料,探究

10、学习以下内容:(1)、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 2)、不同发育阶段的主要侵蚀方式及对河谷的影响。(3)、侧蚀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规律。(4)、河流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形态。在表中填出不同发育阶段河流的地貌特点(详见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表)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地理条件,让学生在巩固学习外力作用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流水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新课教学:河流堆积地貌1、课件演示:(1)、冲积扇图片;(2)、洪积扇图片;(3)、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河漫滩平原图片;(4)、三角洲平原图片;(5)、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2、引导学生把握地貌形成过程的主线进行分析,加深认识。1、用Google Earth软件展

11、示晋江河流(主要展示通过安溪本县的河段,如:蓝溪),了解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比较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区别。2、观看软件图示,结合板图,讨论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3、归纳出各堆积地貌分布的河段。4、判断安溪县县城位于河流的哪种堆积地貌上。1、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从现实生活和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本地区的河流来分析各种地貌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新课教学: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青藏高原、泉州平原、安溪山区聚落分布特点。2、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

12、原因。通过观察现实河流地貌类型与聚落的关系,总结聚落分布的一般规律。利用Google Earth软件搜索可视化的、完整的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兴趣。课堂小结1、用Google Earth软件展示:长江水系图。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板书,形成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的教学提纲。1、 以长江水系图为例,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提问学生,要求明确回答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锻炼学生对问题重点、非重点的处理能力,学生自主处理整节课的知识,效果更好。课堂练习请同学完成课本P86的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各尽所能,各施其才,构建一幅幅农业生产的蓝图。运用探究性学习促使知识再现,既深化本节课的重点,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总

13、结能力。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表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V型河流在凹岸侵蚀,再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横剖面呈槽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七、板书设计 溯源侵蚀 侵蚀地貌 下蚀侧蚀河流地貌洪积冲积平原堆积地貌 河漫滩冲积平原 (影响聚落分布)三角洲平原点评:本节教学设计采用师生互动、网络与课堂链接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电脑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参与。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注重结合本土地理的实际,并选择吸收为有效教学资源,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溪一中 刘朝旭) 联 系 人:刘素梅 手机:13808531430通讯地址:福建省安溪一中地理组邮政编码:362400QQ:48936030、285002972E-mail:lsm245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