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322373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四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雅尔塔体系的概念,美国强大的表现及影响。2.难点: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自学: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_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2含义:雅尔塔体系是指二战后,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形成的以_两强为首,东西方政治、军事集团对峙,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的国际关系体系。3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_和_,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2)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3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_的部分权益也交给苏联。(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4实质:按_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5评价(1)积极性: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_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出现提供了条件。(3)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1)政治上罗斯福:1943年4月,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杜鲁门:1945年在致国会的咨

3、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2)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_经济体系。(3)军事上:成为头号_,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2西欧的衰落(1)英国战后,工业生产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日益降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的强大(1)军事上:成为仅次于_的世界军事强国。(2)政治上: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军队帮助一些东欧国家摆脱了_统治,并于战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2)为抗衡以美国为首的_

4、,苏联积极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3)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和支持亚洲新兴社会主义国家。(4)1950年2月_的缔结,标志着以_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思维拓展:1. 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2. 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和美国的参战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在这场大战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通常所称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欧洲”现已死去,而且无复活希望。哈乔霍尔本(1951年)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

5、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例如,1860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72%到1960年下降到25%。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斯塔夫里阿诺斯(1999年)(1)材料一中“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指的是什么?(2)应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提到的西欧的衰落?(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期形成的新的世界体系有何特点?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仅居第16位,排在南斯拉夫与波兰之后,其武装力量总数在1939年只有33.5万人,1941年

6、参战前增至200万人,1945年时已达1 217.5万人,一跃而成为头号军事强国,仅1943年的军火生产产值就等于苏、德、英的总和,而且已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材料二 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三基辛格博士在其所著大外交中说:“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法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角色来维持和平每个体系都能反映出企图透过有共同价值观的胜利者同盟,来维持平衡。”材料四谁解放领土,谁就把

7、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斯大林(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20世纪国际格局中心的变化,评论材料三的观点。(4)简述材料四的含义。该时期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参考答案:知识自学:法西斯 美苏 军国主义 纳粹主义 中国 美苏 大国强权 资本主义 军事强国 美国 法西斯西方阵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苏联思维拓展:1. 形成过程: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评价: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8、。它把东欧和希腊分别划为苏联、英美的势力范围,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可见,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2. (1)不同点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四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至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性质不同:前者具有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性质,后者具有反法西斯性质及实行民主政治、大国称霸的性质。主要国家不同:前者是英法在欧洲、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斗争,后者是美苏在全球各地的角逐。影响不同:前者影响时间相对较短(20年的休战),范围相对较小(在局部地区)。后者相对较长,达半

9、个世纪之久,范围相对较广,在全球各地。瓦解方式不同:前者是伴随着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后者是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瓦解的。(2)相同点背景相似:都是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格局。结果相似: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相互妥协的产物。3. (1)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瓦解。(2)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体现,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在起作用。(3)划分了美国与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为形成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奠定了基础。4. (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2)美国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3)变化:在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格局。评论:基辛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国际关系的中心自然会随之变化,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达成的某种妥协,都是讨价还价的产物,都是实力决定一切。(4)含义:在占领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局面:两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