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 ( D ) A、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定于价值的大小 B、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使用价值的大小 C、使用价值与价值互相决定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2、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 ( C ) A、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使用价值大小决定的3、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 B ) A、具有使用价值 B、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
2、能够分为若干等份4、资本的本质是 ( D )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 D、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5、资本主义的工资是 ( D ) A、工人的劳动报酬 B、工人的劳动价格 C、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 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B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经济落后的国家之间的矛盾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 A )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3、 D、高涨阶段8、利润率是 ( D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串 B、剩余价值与不变娄本豹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9、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A ) A、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结果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B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必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物质承担者 C、凡是存在价值的东西都不存在使用价复 D、使用价值的存在一定要以价值存在为前提11、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 ( C ) A、具体劳动 B、脑力劳动 C、抽象劳动 D、体
4、力劳动12、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 C )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1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A ) A、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 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14、剩余价值是由 ( C ) A、资本产生的 B、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C、可变资本产生的 D、货币产生的 15、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C )A、按其使用价值的作用 B、按其价值的周转方式 C、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按其物质形式的
5、不同16、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表现为 ( B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V )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M/V)C、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M/CTV)D、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M/C)17、个别资本家所以经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是为了 ( B )A、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B、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D ) A、价值规律 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19、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 ( D )A、提高个别部门的劳动生产率B、把工资提高到劳动力价值以上C
6、、减少剩余价值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的比例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0、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C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C、剩余价值 D、资本家省吃俭用21、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 C )A、生产资料中各部分对价值增殖的作用B、生产资料中各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C、生产资料中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对产品生产的作用不同22、社会资本是指 ( C )A、货币资本的总和 B、社会上所有的资本C、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D、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C )A、有效需求不足B、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C、资本
7、本义基本矛盾D、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二、多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5个选项中,请选出2-5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和少选都不得分)1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 A ) ( C ) (D ) ( ) ( ) ( )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C.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 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2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C ) (E ) ( ) ( ) ( ) (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
8、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E.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3 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 ) ( B ) (C ) ( D ) ( ) ( )A.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B.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E.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4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 C ) ( ) ( ) ( ) ( ) A.价值尺度 B.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5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C ) ( D ) ( E ) ( ) ( ) ( ):A
9、.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 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C.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6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B ) (C ) ( D ) ( ) ( ) ( ):A.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价值 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C.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对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 E.劳动者有人身自由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 ) ( C ) ( E ) ( ) ( ) (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 B.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10、的统一C.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支配 D.工人和资本家共同管理 E.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强制性的8剩余价值( A ) (B ) ( C ) ( E ) ( ) ( ):A.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B.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C.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D.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是公有资本和公共财产的源泉E.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9资本是(A ) ( B ) ( ) ( ) ( ) (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一个历史的范畴 C.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 D.表现为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E.支付雇佣工人工资的货币10相对剩余价值是( B
11、) ( C ) (D ) ( ) ( ) (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E.劳动力价值提高的结果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B ) ( E) ( ) ( ) ( ) ( ):A.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一般基础 D.绝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 E.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12.资本积累是(
12、 A ) ( D ) ( ) ( ) ( ) (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B.资本价值的再生产 C.劳动力的再生产 D.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E.生产关系的再生产1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表现在全部资本中(C ) (E ) ( ) ( ) ( ) ( ):A.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 B.不变资本的绝对减少 C.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偏小 D.可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 E.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14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是(C ) ( E ) ( ) ( ) ( ) ( ):A.人口自然繁殖过多造成的 B.生产资料不足造成的 C.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结果 D.消费资料不足造成的 E.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
13、件15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D ) ( E ) ( ) ( ) ( ) ( ):A.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B.社会财富随资本积累急剧增加 C.财富的增加使劳动者消灭了相对贫困 D.大量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E.广大劳动者处于相对或绝对贫困之中 16.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周期包括以下四个阶段(A) ( B ) (C ) ( D ) ( ) (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E.徘徊阶段三、名词解释(请简要解释下列概念)1、 商品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4、 2、 使用价值答: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3、 交换价值 答: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4、 价值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6、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答: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
15、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7、 价值规律答: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8、 货币 答: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9、 资本 答: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0、利润答: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11、工资答:在资
16、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2、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答: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3、剩余价值答: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答: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
17、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5、资本积累答: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16、资本周转 答: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 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增殖,这种运动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地周期性地进行。这样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周转。 17、资本循环 答: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18、经济危机 答: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
18、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9、资本有机构成答: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四、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在括号内指出该命题是否正确,并且简单阐述理由)1、 价值规律是人类各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答题要点:错,价值规律只是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仅适用于商品经济社会;2、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答题要点:错。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
19、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3、既然劳动生产率同单位商品价格量成反比,那么,个别企业只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降低商品的社会价值。答题要点:错。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则会上涨,因此,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
20、求关系决定的。答题要点:错。 价格由价值决定,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决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5、资本是以货币、生产资料等形式存在的。因此,一切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本。答题要点:错。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才是资本,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生产关系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6、相对剩余价
21、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部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因此,两者没有区别。答题要点: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前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者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
22、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7、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人劳动一天得到一天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答题要点:错,工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假象是劳动价值或者价格,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商品。8、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危机是由劳动群众消费不足引起的,只要增加群众消费,经济危机就可消灭。答题要点:错。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五、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
23、是商品?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答: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答: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
24、通手段。其他: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和意义是什么?答:资本的本质: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反映了资本家无偿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关系;资本本身不是物,是物底下反映的一种生产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根据: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意义: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5、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
25、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6、 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答: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一极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一极的贫困积累,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的?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
26、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他形态的劳动的不同之处。”8、 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
27、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
28、本主义积累又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发展的需要;(2)失业工人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剥削压迫。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答;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六、材料题(结合
2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理充分)1.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
30、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答题要点:(1)劳动创造和分配关系。价值形成和价值创造的关系;(2)具体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2. 材料1: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170页) 材料2: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
31、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171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说明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结合你所学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答题要点:(1)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 ;(2)解决矛盾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
32、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3. 材料1:“啃吃饭时间” 英国1850年制定的现行(1867年)工厂法规定,一周平均每个工作日为lO小时,即一周的前5天为12小时,其中包括法定的半小时早饭时间和一小时午饭时间,做工时间净剩1O.5小时;星期六为8小时,其中有半小时早饭时间。为了监督法律的执行,设置了专门的工厂视察员,直属内务部,他们的报告由议会每半年公布一次。让我们听一听这些工厂视察员的报告吧。“狡猾的工厂主在早晨6点前1刻就开工,有时还要早些,有时稍晚些,晚上6点过l刻才收工,有时稍早些,有时还要晚些。他把名义上规定的半小时早饭时间前后各侵占5分钟,一小
33、时午饭时间前后各侵占1O分钟。星期六下午到2点过l刻才收工,有时稍早些,有时还要晚些。这样每周多出来5小时40分钟,每年以50个劳动周计算(除掉2周作为节日或因故停工),共为27个工作日。”“这里捞一点时间,那里捞一点时间,一天多出一小时,一年12个月就变成13个月了”。 资本“零敲碎打地偷窃”工人吃饭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这种行为,又被工厂视察员叫做“偷占几分钟时间”,“夺走几分钟时间”,工人中间流行的术语,叫做“啃吃饭时间”。 材料2: 火柴制造业是从1833年发明用木梗涂磷的办法之后出现的。自1845年起,它在英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它同时也使牙关锁闭症蔓延到各地。工人中有一半是l3岁以下的儿童和
34、不满18岁的少年。谁都知道,这种制造业有害健康,令人生厌,所以只有工人阶级中那些最不幸的人,饿得半死的寡妇等等,才肯把“衣衫褴褛、饿得半死、无人照管、未受教育的孩子”送去干这种活。工作日从l2到l4或15小时不等,此外还有夜间劳动,吃饭没有固定时间,而且多半是在充满磷毒的工作室里吃饭。如果但丁还在,他一定会发现,他所想象的最残酷的地狱也赶不上这种制造业中的情景。在壁纸工厂中,粗糙的壁纸用机器印刷,精致的壁纸用手工印刷。生产的旺季是从1O月初到第二年4月底。在这段时期内,劳动往往从早晨6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O时,甚至到深夜,中间几乎没有休息。 仔细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资本家如何提高对工人的剥削
35、程度?(2)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还有哪些?答题要点:(1)A、延长剩余劳动时间,B、降低劳动力价值也就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者人数。(2)总之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种基本方法。4. 皮尔发财梦的破灭 皮尔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英国资本家。他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发现新荷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物产富饶,所以他预测着到那里投资,一定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于是他把价值5万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斯旺河去,并同时带去了工人阶级的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英国工人一到物产富饶、极易谋生的澳大利亚,就纷纷离开,结果皮尔先生竟连一个
36、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看来,即使拥有货币、生活资料、机器以及其他生产资料,但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丢失了雇佣工人这个补充物,货币、机器以及其他生产资料也就仅仅是一般的生产资料而已,它们不能成为资本。 马克思于是幽默而讽刺地说,“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原来,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及对资本本质的认识。答题要点:(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资本的价值运动形式看,资本具有一般共同属性:一是垫支性;二是运动性;三是增殖性。资本与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不同的社会属性,这体现资本的特殊性质。(2)资本的数量界限保证投资者基本脱离生产劳动,这时投资者才能成为资本家。资本家是拥有足够资本量,以至可以依据其资本额的直接收益满足自身生活需要和扩大再生产或再投资需要的资本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