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3129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JJF 1506-2015 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高清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5 0 62 0 1 5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A m p l i f i e r s 2 0 1 5-0 1-3 0发布2 0 1 5-0 4-3 0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C a l i b r a t i o n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o n d i t i o n i n gA m p l i f i e r s

2、J J F1 5 0 62 0 1 5 归 口 单 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 草 单 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一研究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声望声学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委托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5 0 62 0 1 5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许 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白 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闫有余(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朱传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一研究所)吴杰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黄 威(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王 欢(上海声望声学工程有限公司)J J F

3、1 5 0 62 0 1 5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4 概述(1)5 计量特性(1)5.1 线性频率响应(1)5.2 级线性(1)5.3 频率计权(1)5.4 高、低通滤波器特性(3)5.5 总失真(3)6 校准条件(3)6.1 环境条件(3)6.2 主要标准器及其他设备(3)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3)7.1 校准项目(3)7.2 校准方法(4)8 校准结果表达(6)8.1 校准记录(6)8.2 校准数据处理(6)8.3 校准证书(6)8.4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6)9 复校时间间隔(7)附录A 校准记录的内容(8)附录B 校准证书的内容(1

4、 0)附录C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1 3)J J F1 5 0 62 0 1 5引 言本规范依据J J F1 0 7 12 0 1 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和格式编制。本规范根据适调放大器的功能,结合声学领域中适调放大器的使用范围,参考J J G1 8 82 0 0 2 声级计、J J G4 4 92 0 0 1 倍频程和1/3倍频程滤波器、J J F1 1 5 72 0 0 6 测量放大器校准规范制定。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5 0 62 0 1 5适调放大器校准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声学测量用适调放大器的校准。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J J G1 8 8

5、声级计J J F1 0 0 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 J F1 0 3 4 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G B3 1 0 2.5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 B3 1 0 2.7 声学的量和单位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J J F1 0 0 1、J J F1 0 3 4和J J G1 8 8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本规范采用G B3 1 0 2.5和G B3 1 0 2.7中规定的量和单位。4 概述适调放大器是一种具有滤波、频率计权、信号放大、为传声器供电等功能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声测量

6、和分析领域,例如传声器校准、听力计校准、噪声测量等。5 计量特性5.1 线性频率响应适调放大器线性输出的频率范围一般为2 0H z 2 0k H z;以1k H z为参考,其频率响应一般不超过0.5d B。5.2 级线性适调放大器衰减或增益通常以1 0d B步进。相对于“1V/P a”或“0d B”挡,所有其他各挡在1k H z时所引入的误差一般不超过0.4d B。5.3 频率计权适调放大器的A、C计权及其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1J J F1 5 0 62 0 1 5表1 频率计权及其最大允许误差频率/H z频率计权/d BAC最大允许误差/d B1 0-7 0.4-1 4.3+2.0;-1 2

7、.5-6 3.4-1 1.2+2.0;-1 6-5 6.7-8.5+2.0;-2 0-5 0.5-6.22.02 5-4 4.7-4.41.53 1.5-3 9.4-3.01.04 0-3 4.6-2.01.05 0-3 0.2-1.31.06 3-2 6.2-0.81.08 0-2 2.5-0.51.01 0 0-1 9.1-0.30.71 2 5-1 6.1-0.20.71 6 0-1 3.4-0.10.72 0 0-1 0.90.00.72 5 0-8.60.00.73 1 5-6.60.00.74 0 0-4.80.00.75 0 0-3.20.00.76 3 0-1.90.00.78

8、 0 0-0.80.00.710 0 00.00.00.712 5 0+0.60.00.716 0 0+1.0-0.10.720 0 0+1.2-0.20.725 0 0+1.3-0.30.731 5 0+1.2-0.50.740 0 0+1.0-0.80.750 0 0+0.5-1.31.063 0 0-0.1-2.0+1.0;-1.580 0 0-1.1-3.0+1.0;-2.01 00 0 0-2.5-4.4+2.0;-3.01 25 0 0-4.3-6.2+2.0;-3.01 60 0 0-6.6-8.5+2.0;-3.02 00 0 0-9.3-1 1.2+2.0;-3.02J J

9、F1 5 0 62 0 1 55.4 高、低通滤波器特性适调放大器一般具有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滤波器在截止频率处的衰减一般为3d B,其最大允许误差一般为+1.3d B和-0.3d B。高通滤波器的低频衰减斜率和低通滤波器的高频衰减斜率一般不小于1 8d B/o c t。注:也可按制造商提供的滤波器特性测量。5.5 总失真适调放大器在1k H z时的总失真一般不大于0.2%,在2 0H z和2 0k H z时的总失真一般不大于0.4%。注:由于校准无需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因此上述技术要求仅供参考。6 校准条件6.1 环境条件适调放大器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校准:温度:(2 02 6);相对湿度

10、:(2 57 0)%。6.2 主要标准器及其他设备a)正弦信号发生器:在使用频率范围内,输出电压范围应满足校准要求;以1k H z为参考,幅频特性不应超过0.2d B,总失真不应大于0.1%;校准期间的幅值漂移不应超过0.0 2d B。b)频率 计:在 校 准 频 率 范 围 内,测 量 频 率 或 周 期 的 最 大 允 许 误 差 不 应 超 过0.0 1%。c)数字电压表:在使用频率范围内,测量交流电压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0.2%。d)失真度测量仪:在使用频率范围内,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过1 0%(满度)。e)精密衰减器:最小衰减步进值不应大于0.1d B。在校准频率范围内,1 0d B

11、步进误差不应超过0.0 5d B,1d B步进误差不应超过0.0 2d B,0.1d B步进误差不应超过0.0 1d B。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 校准项目适调放大器的校准项目见表2。实验室应根据适调放大器的型号及客户的要求,选择相关的校准项目。表2 适调放大器校准项目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的条号校准方法的条号1线性频率响应5.17.2.22级线性5.27.2.33频率计权5.37.2.44高、低通滤波器特性5.47.2.55总失真5.57.2.63J J F1 5 0 62 0 1 57.2 校准方法7.2.1 校准前检查适调放大器应具有清晰的标志,包括制造商的名称、型号和序列号等。

12、目视或手动操作适调放大器,不应有影响校准工作正常进行的机械损伤,开关等控制器件应定位准确、接触可靠。7.2.2 线性频率响应适调放大器频率响应的校准装置示意图见图1。图1 线性频率响应校准装置示意图按下列步骤校准适调放大器的线性频率响应:a)将适调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置“线性”,如有多个线性频率响应挡位,应选择频率范围最宽的一个。并将其输出增益置于“1V/P a”或“0d B”挡。b)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为1k H z,使适调放大器输出为上限以下3d B,并记录数字电压表B的示值UB。用数字电压表A监视正弦信号发声器的输出,保持其输出幅度不变。依次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置于适调放大

13、器的上、下限频率及上、下限频率之间的每个倍频程频率上,通过改变精密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数字电压表B的示值保持为UB。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改变量即为适调放大器该频率下的响应,按式(1)计算:f=A(1)式中:f 线性频率响应,d B;A 精密衰减器相对于1k H z时的衰减,d B。7.2.3 级线性适调放大器级线性的校准装置示意图见图2。图2 级线性校准装置示意图4J J F1 5 0 62 0 1 5级线性的校准步骤如下:a)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置于1k H z,适调放大器的输出增益置于“1V/P a”或“0d B”挡,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使适调放大器输出为上限以下3d B。分别将

14、开关K置于“1”和“2”,用数字电压表记录适调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0和输出电压Uo u t。b)逐挡改变适调放大器输出增益的挡位,将开关K置于“2”,并通过调节精密衰减器,使数字电压表测得的适调放大器输出电压Uo u t保持不变。将开关K置于“1”,记录适调放大器的输入电压Ui。c)以“1V/P a”或“0d B”挡为参考,其他挡位的级线性误差按式(2)计算:i=2 0l gUiU0-Ai(2)式中:i 级线性误差,d B;Ui 其他挡位下的输入电压,V;U0 参考挡位下的输入电压,V;Ai 其他挡位相对于参考挡位的标称增益,d B。7.2.4 频率计权频率计权特性的校准装置示意图见图1。校准步

15、骤如下:a)将适调放大器置于A计权,输出增益置于“1V/P a”或“0d B”挡。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k H z,适调放大器输出置于上限以下3d B,记录数字电压表B的示值UB。b)依次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置于适调放大器频率范围内的每个1/3倍频程频率上。用数字电压表A监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保持其输出信号幅度与1k H z时相同,调整适调放大器的挡位和调节精密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数字电压表B的示值UB保持不变,则适调放大器与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改变量之和即为适调放大器该频率下的A计权。按式(3)计算:f=M+A(3)式中:f A计权,d B;M 适调放大器输出增益挡相对于1k

16、H z的衰减,d B;A 精密衰减器相对于1k H z时的衰减,d B。c)C计权校准参照以上步骤。注:精密衰减器只用于1 0d B内的衰减微调。7.2.5 高、低通滤波器特性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特性的校准装置示意图见图1。设置适调放大器的截止频率,参照7.2.4的方法,对高通滤波,测量其截止频率和1/2倍截止频率时相对1k H z的衰减;对低通滤波,测量其截止频率和2倍截止频率时5J J F1 5 0 62 0 1 5相对于1k H z的衰减。用式(4)计算衰减量:L=-M-A(4)式中:L 衰减量,d B;M 适调放大器输出增益挡相对于1k H z的衰减,d B;A 精密衰减器相对于1k

17、 H z时的衰减,d B。高通滤波在1/2倍截止频率处和截止频率处的衰减量之差即为低频衰减斜率;低通滤波在2倍截止频率处和截止频率处的衰减量之差即为高频衰减斜率。7.2.6 总失真适调放大器总失真的校准装置示意图见图3。图3 总失真校准装置示意图失真度测量仪连接在适调放大器的输出端,适调放大器的输出增益置于“1V/P a”或“0d B”挡,分别在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为2 0H z、1k H z、2 0k H z和上、下限频率时,调节信号幅度使适调放大器满量程工作,测量其总失真。8 校准结果表达8.1 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尽可能详尽地记载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校准记录的格式见附录A。8.2

18、 校准数据处理所有的数据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校准数据按如下方法修约:a)以下项目的校准数据应修约到1/1 0分贝:线性频率响应;级线性;频率计权;高、低通滤波器特性。b)总失真的校准数据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8.3 校准证书经校准的适调放大器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包括的信息及推荐的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附录B。8.4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适调放大器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按J J F1 0 5 9.12 0 1 2的要求评定,不确定度评定的实例见附录C。6J J F1 5 0 62 0 1 59 复校时间间隔适调放大器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然而,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仪器的使用情况(

19、使用部位的重要性、环境条件、使用频率)、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因此,客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的时间间隔。7J J F1 5 0 62 0 1 5附录A校准记录的内容 适调放大器校准记录的内容及推荐的格式见图A.1。适调放大器校准记录共1页 第2页 记录编号出具证书编号送校单位仪器名称型号序列号制造厂1.外观2.线性频率响应(参考1k H z)频率/H z1 01 63 1.56 31 2 52 5 05 0 0响应/d B频率/H z10 0 020 0 040 0 080 0 01 60 0 03 15 0 05 00 0 0响应/d B校准结果不确定度:3.级线性:(频

20、率:1k H z,参考“1V/P a”或“0d B”挡)挡位误差/d B校准结果不确定度:4.频率计权频率/H z频率计权/d BAC频率/H z频率计权/d BAC1 05 0 01 2.56 3 01 68 0 02 010 0 02 512 5 03 1.516 0 04 020 0 05 025 0 06 331 5 08 040 0 01 0 050 0 01 2 563 0 01 6 080 0 02 0 01 00 0 02 5 01 25 0 03 1 51 60 0 04 0 02 00 0 0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图A.1 校准记录的格式8J J F1 5 0 62 0 1 5

21、适调放大器校准记录共2页 第2页 5.高、低通滤波特性 高通滤波器在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1/2倍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低频衰减斜率为d B/o c t 低通滤波器在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2倍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高频衰减斜率为d B/o c t 校准结果不确定度:6.总失真:频率/H z2 010 0 02 00 0 0总失真/%校准结果不确定度:校准依据:使用的基标准装置:使用的基标准装置不确定度:校准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校准员核验员校准日期年月日图A.1(续)9J J F1 5 0 62 0 1 5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B.1 适调放大

22、器的校准证书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适调放大器的型号、规格及序列号;g)进行校准的日期;h)本技术规范的名称及代号;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溯源性及有效性的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l)校准证书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m)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n)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B.2 推荐的适调放大器校准证书的内页格式见图B.1。01J J F1

23、5 0 62 0 1 5校准结果共2页 第1页 1.外观2.线性频率响应:(参考1k H z)H z k H z d B校准结果不确定度:3.级线性:(频率:1k H z,参考“1V/P a”挡)挡位误差(d B)校准结果不确定度:4.频率计权频率/H z频率计权/d BAC频率/H z频率计权/d BAC1 05 0 01 2.56 3 01 68 0 02 010 0 02 512 5 03 1.516 0 04 020 0 05 025 0 06 331 5 08 040 0 01 0 050 0 01 2 563 0 01 6 080 0 02 0 01 00 0 02 5 01 25

24、 0 03 1 51 60 0 04 0 02 00 0 0校准结果不确定度:5.高、低通滤波特性 高通滤波器在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低频衰减斜率为d B/o c t低通滤波器在截止频率H z处的衰减为:d B,高频衰减斜率为d B/o c t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图B.1 校准证书内页的格式11J J F1 5 0 62 0 1 5校准结果共2页 第2页 6.总失真:频率/H z2 010 0 02 00 0 0总失真/%校准结果不确定度:校准依据:使用的基标准装置:使用的基标准装置不确定度:校准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图B.1(续)21J J F1 5 0 62 0 1 5附录C

2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C.1 引言本附录以线性频率响应、级线性、频率计权、失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为例,说明适调放大器各校准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因为高、低通滤波器特性的校准方法和所用仪器设备与线性频率响应相似,所以其不确定度评定也是类似的。C.2 线性频率响应的不确定度评定C.2.1 测量模型线性频率响应是适调放大器在不同频率时的输出信号级相对于1k H z时的输出信号级的差值。根据本规范设计的方法,线性频率响应按式(C.1)计算:f=A(C.1)式中:f 线性频率响应,d B;A 精密衰减器相对于1k H z时的衰减,d B。C.2.2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校准线性频率响应时,A类方法评定

26、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适调放大器的线性频率响应重复测量6次,得到的结果见表C.1,取标准偏差的最大值,可知uA为0.0 3 3d B。表C.1 线性频率响应的测量数据频率H z线性频率响应/d B123456平均值d B标准偏差d B1 00.0 20.0 2-0.0 5-0.0 1-0.0 2-0.0 4-0.0 1 30.0 2 91 2.50.0 30.0 4-0.0 4-0.0 10.0 2-0.0 30.0 0 20.0 3 31 60.0 20.0 20.0 0-0.0 10.0 0-0.0 10.0 0 30.0 1 42 00.0 30.0 50

27、.0 40.0 20.0 20.0 20.0 3 00.0 1 32 50.0 20.0 20.0 10.0 00.0 10.0 10.0 1 20.0 0 83 1.50.0 20.0 30.0 20.0 20.0 10.0 20.0 2 00.0 0 64 00.0 20.0 30.0 20.0 20.0 20.0 20.0 2 20.0 0 45 00.0 20.0 20.0 20.0 10.0 10.0 20.0 1 70.0 0 56 30.0 20.0 20.0 10.0 20.0 10.0 20.0 1 70.0 0 58 00.0 20.0 30.0 10.0 10.0 10.

28、0 10.0 1 50.0 0 81 0 00.0 20.0 40.0 10.0 10.0 10.0 00.0 1 50.0 1 431J J F1 5 0 62 0 1 5表C.1(续)频率H z线性频率响应/d B123456平均值d B标准偏差d B1 2 50.0 20.0 40.0 10.0 10.0 10.0 10.0 1 70.0 1 21 6 00.0 20.0 4-0.0 20.0 20.0 10.0 10.0 1 30.0 2 02 0 00.0 20.0 20.0 00.0 10.0 10.0 10.0 1 20.0 0 82 5 00.0 20.0 20.0 20.0

29、00.0 00.0 10.0 1 20.0 1 03 1 50.0 20.0 10.0 10.0 10.0 00.0 10.0 1 00.0 0 64 0 00.0 20.0 10.0 00.0 10.0 10.0 00.0 0 80.0 0 85 0 00.0 10.0 20.0 00.0 10.0 10.0 00.0 0 80.0 0 86 3 0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 00.0 0 08 0 00.0 10.0 00.0 00.0 10.0 10.0 00.0 0 50.0 0 510 0 00.0 00.0 00.0 00.0 00.0

30、10.0 00.0 0 20.0 0 412 5 00.0 00.0 00.0 00.0 10.0 20.0 20.0 0 80.0 1 016 0 00.0 10.0 00.0 10.0 10.0 10.0 10.0 0 80.0 0 420 0 00.0 00.0 10.0 10.0 10.0 10.0 20.0 1 00.0 0 625 0 00.0 00.0 10.0 10.0 20.0 30.0 20.0 1 50.0 1 031 5 00.0 10.0 10.0 10.0 30.0 30.0 30.0 2 00.0 1 140 0 00.0 10.0 00.0 10.0 20.0

31、20.0 20.0 1 30.0 0 850 0 00.0 10.0 10.0 10.0 30.0 30.0 30.0 2 00.0 1 163 0 00.0 20.0 20.0 20.0 40.0 40.0 40.0 3 00.0 1 180 0 00.0 20.0 20.0 20.0 40.0 40.0 40.0 3 00.0 1 11 00 0 00.0 20.0 20.0 20.0 40.0 40.0 40.0 3 00.0 1 11 25 0 00.0 30.0 30.0 30.0 50.0 50.0 50.0 4 00.0 1 11 60 0 00.0 40.0 30.0 40.0

32、 50.0 50.0 50.0 4 30.0 0 82 00 0 00.0 60.0 60.0 60.0 70.0 70.0 70.0 6 50.0 0 52 50 0 00.0 80.0 80.0 80.0 90.0 90.0 90.0 8 50.0 0 53 15 0 00.0 90.0 80.0 90.0 90.0 90.0 90.0 8 80.0 0 44 00 0 00.1 00.1 00.1 10.1 10.1 10.1 10.1 0 70.0 0 55 00 0 00.0 90.0 80.0 70.0 70.0 70.0 70.0 7 50.0 0 8C.2.3 标准不确定度的B

33、类评定线性频率响应校准时,B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1)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41J J F1 5 0 62 0 1 5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优于0.0 2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则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为0.0 1 2d B。2)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在1 0 H z5 0k H z的频率范围内,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约为0.2%,约等于0.0 1 7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大约为0.0 1 0d B。3)精密衰减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适

34、调放大器线性频率响应通常在0.5d B内,而精密衰减器在1d B内的误差优于0.0 2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精密衰减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大约为0.0 1 2d B。4)数值修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报告的数据修约至0.1d B,按均匀分布估计,则:u4=0.0 2 9d B。C.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线性频率响应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汇总于表C.2中。表C.2 线性频率响应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序号来源符号数值/d B1重复性uA0.0 3 32信号发生器稳定度u10.0 1 23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u20.0 1 04精密衰

35、减器u30.0 1 25数值修约误差u40.0 2 9 由于表C.2中各分量独立无关,故线性频率响应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 4 9d B。C.2.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线性频率响应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20.0 4 9d B=0.0 9 8d B,取U=0.1d B(k=2)。C.3 级线性的不确定度评定C.3.1 测量模型级线性是适调放大器的输出增益置于不同挡位相对于参考挡位的改变量与该挡位增益标称值之差。根据本规范设计的方法,级线性误差按式(C.2)计算:i=2 0l gUiU0-Ai(C.2)式中:i 级线性误差,d B;U0 参考挡位下的输入电压,V;Ui 其他

36、挡位下的输入电压,V;Ai 其他挡位相对于参考挡位的标称增益,d B。51J J F1 5 0 62 0 1 5C.3.2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校准级线性时,A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适调放大器的级线性重复测量6次,得到的结果见表C.3,取标准偏差的最大值,可知uA为0.0 4 3d B。表C.3 级线性的测量数据挡位V/P a级线性/d B123456平均值d B标准偏差d B0.0 10.0 10.0 20.0 10.0 00.0 20.0 10.0 1 20.0 0 80.0 3 16-0.0 1-0.0 10.0 00.0 00.0 00.0

37、1-0.0 0 20.0 0 80.10.0 00.0 00.0 10.0 00.0 00.0 10.0 0 30.0 0 50.3 1 6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 0 20.0 0 41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3.1 6-0.0 10.0 0-0.0 1-0.0 10.0 00.0 1-0.0 0 30.0 0 81 0-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 00.0 0 03 1.60.0 10.0 00.0 1-0.0 10.0 2-0.0 10.0 0 30.0 1 21 0 00.0 00

38、.0 00.0 10.0 00.0 00.0 10.0 0 30.0 0 53 1 6-0.0 50.0 20.0 40.0 3-0.0 40.0 50.0 0 80.0 4 310 0 0-0.0 60.0 20.0 10.0 20.0 10.0 30.0 0 50.0 3 3C.3.3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校准级线性时,B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1)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优于0.0 2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则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为0.0 1 2d B。2)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数

39、字电压表示值误差优于0.2%,约等于0.0 1 7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大约为0.0 1 0d B。3)数值修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报告的数据修约至0.1d B,按均匀分布估计,则:u3=0.0 2 9d B。C.3.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级线性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汇总于表C.4中。61J J F1 5 0 62 0 1 5表C.4 级线性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序号来源符号数值/d B1重复性uA0.0 4 32信号发生器稳定度u10.0 1 23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u20.0 1 04数值

40、修约误差u30.0 2 9 由于表C.4中各分量独立无关,故级线性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 5 5d B。C.3.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则级线性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2 0.0 5 5d B=0.1 1 0d B,取U=0.2d B(k=2)。C.4 频率计权的不确定度评定C.4.1 测量模型频率计权是适调放大器在不同频率时的输出信号级与1k H z时的输出信号级的差值。根据本规范设计的方法,A计权应按式(C.3)计算:f=M+A(C.3)式中:f A计权,d B;M 适调放大器输出增益相对于1k H z的衰减,d B;A 精密衰减器相对于1k H z时的衰减,d B。C.

41、4.2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校准频率计权时,A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测量的重复性,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适调放大器的A计权重复测量6次,得到的结果见表C.5,取标准偏差的最大值,可知uA为0.0 8 2d B。表C.5 A计权的测量数据频率H zA计权/d B123456平均值d B标准偏差d B1 0-7 0.8 7-7 0.9 9-7 0.9 6-7 0.8 6-7 0.7 8-7 0.8 3-7 0.8 8 20.0 7 91 2.5-6 3.7 1-6 3.8 4-6 3.8 5-6 3.9 0-6 3.8 5-6 3.7 6-6 3.8 1 80.0 7 01 6-5 6.5

42、 1-5 6.5 2-5 6.5 2-5 6.5 2-5 6.5 2-5 6.5 2-5 6.5 1 80.0 0 42 0-5 0.3 6-5 0.4 2-5 0.5 2-5 0.4 4-5 0.5 2-5 0.4 2-5 0.4 4 70.0 6 32 5-4 4.7 7-4 4.8 1-4 4.9 1-4 4.9 7-4 4.9 4-4 4.8 1-4 4.8 6 80.0 8 23 1.5-3 9.4 7-3 9.5 1-3 9.5 2-3 9.5 6-3 9.5 4-3 9.5 0-3 9.5 1 70.0 3 14 0-3 4.4 4-3 4.4 7-3 4.4 5-3 4.5 6

43、-3 4.5 3-3 4.4 8-3 4.4 8 80.0 4 75 0-3 0.2 6-3 0.2 1-3 0.2 7-3 0.2 2-3 0.1 9-3 0.2 1-3 0.2 2 70.0 3 16 3-2 6.0 9-2 6.1 9-2 6.1 5-2 6.1 9-2 6.1 6-2 6.1 4-2 6.1 5 30.0 3 771J J F1 5 0 62 0 1 5表C.5(续)频率H zA计权/d B123456平均值d B标准偏差d B8 0-2 2.2 9-2 2.3 3-2 2.3 6-2 2.3 3-2 2.3 0-2 2.3 3-2 2.3 2 30.0 2 51 0

44、0-1 9.0 5-1 9.1 2-1 9.0 8-1 9.1 0-1 9.0 8-1 9.1 0-1 9.0 8 80.0 2 41 2 5-1 6.1 1-1 6.1 2-1 6.1 4-1 6.1 8-1 6.1 2-1 6.1 5-1 6.1 3 70.0 2 61 6 0-1 3.1 8-1 3.1 8-1 3.1 8-1 3.2 5-1 3.1 8-1 3.2 5-1 3.2 0 30.0 3 62 0 0-1 0.7 9-1 0.8 4-1 0.8 1-1 0.8 4-1 0.8 1-1 0.8 4-1 0.8 2 20.0 2 12 5 0-8.6 5-8.6 9-8.6 6-

45、8.7 0-8.6 7-8.7 0-8.6 7 80.0 2 13 1 5-6.6 1-6.6 6-6.6 3-6.6 7-6.6 3-6.6 7-6.6 4 50.0 2 54 0 0-4.7 6-4.8 0-4.7 9-4.8 0-4.7 9-4.7 9-4.7 8 80.0 1 55 0 0-3.2 4-3.2 8-3.2 7-3.2 8-3.2 8-3.2 8-3.2 7 20.0 1 66 3 0-1.9 0-1.9 4-1.9 4-1.9 3-1.9 4-1.9 3-1.9 3 00.0 1 58 0 0-0.7 9-0.8 2-0.8 3-0.8 3-0.8 3-0.8 3-0.

46、8 2 20.0 1 610 0 00.0 0-0.0 4-0.0 4-0.0 4-0.0 4-0.0 4-0.0 3 30.0 1 612 5 00.5 80.5 40.5 40.5 40.5 40.5 40.5 4 70.0 1 616 0 01.0 00.9 60.9 60.9 60.9 60.9 60.9 6 70.0 1 620 0 01.2 11.1 71.1 71.1 71.1 61.1 71.1 7 50.0 1 825 0 01.2 81.2 41.2 41.2 41.2 41.2 41.2 4 70.0 1 631 5 01.2 11.1 71.1 71.1 71.1 71

47、.1 71.1 7 70.0 1 640 0 00.9 60.9 20.9 20.9 20.9 20.9 20.9 2 70.0 1 650 0 00.5 60.5 20.5 20.5 20.5 20.5 20.5 2 70.0 1 663 0 0-0.1 1-0.1 5-0.1 5-0.1 5-0.1 5-0.1 5-0.1 4 30.0 1 680 0 0-1.1 5-1.1 9-1.1 9-1.1 9-1.1 9-1.1 9-1.1 8 30.0 1 61 00 0 0-2.5 0-2.5 3-2.5 3-2.5 3-2.5 3-2.5 3-2.5 2 50.0 1 21 25 0 0-

48、4.2 6-4.2 9-4.2 9-4.2 9-4.2 9-4.2 9-4.2 8 50.0 1 21 60 0 0-6.7 2-6.7 4-6.7 3-6.7 3-6.7 3-6.7 4-6.7 3 20.0 0 82 00 0 0-9.3 4-9.3 5-9.3 5-9.3 5-9.3 5-9.3 5-9.3 4 80.0 0 4C.4.3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校准A计权时,B类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1)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优于0.0 2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则正弦信号发生器稳定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为0.0 1

49、2d B。81J J F1 5 0 62 0 1 52)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在1 0 H z2 0k H z的频率范围内,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约为0.2%,约等于0.0 1 7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大约为0.0 1 0d B。3)精密衰减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精密衰减器在1 0d B内改变,误差优于0.0 5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精密衰减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大约为0.0 2 9d B。4)适调放大器输出增益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适调放大器的级线性优于0

50、.1d B,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按均匀分布估计,包含因子k=3,则级线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大约为0.0 5 8d B。5)频率不稳定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频率计误差及正弦信号发生器频率不稳定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5为0.0 0 2d B。6)数字修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要求报告的数据修约至0.1d B,按均匀分布估计,则:u6=0.0 2 9d B。C.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A计权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汇总于表C.6中。表C.6 A计权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数值序号来源符号数值/d B1重复性uA0.0 8 22信号发生器稳定度u10.0 1 23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