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09630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高考文化常识习题精编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监察御史,官名,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陆军,品秩不高而权限广。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B.轩辕,姬姓,名伯荼,号轩辕氏。曾战胜炎帝于阪泉,战胜蚩尤于涿鹿,诸侯尊其为天子,后人把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C.钟,金属制成的响器。编钟,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万钟,概指编钟数目很多,代指大贵族。D.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他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

2、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办法和名额相同。B除,授予官职。“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指南录后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中的“除”与文本中“除”的意思相同。C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D鹰扬将军,武官名,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3.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分)A公、侯、伯、子、男,是自从周朝就开始沿袭的古代爵位,天子以下,公爵最大。B“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扬,如晋文公。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史记在体例、叙事、史论等方面对左传都有继承和发展。D“春秋三传”:是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一般认为,“春秋三传”即是对春秋的注解。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八行是周礼中提倡的八种行为: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如果想进学校读书,首先个人品德必须符合“八行”的基本要求。B.庐墓是指

4、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这与“褒之庐冢也”中的“庐冢”相同。C.一般来说,文言文中的“季”指的是兄弟排行中的第三个兄弟,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则泛指弟弟。D. 春官为古官名,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后世以春官为礼部的通称。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做状元、榜眼、探花。B礼部,古代官署,掌管祭祀、典礼、外宾、科举取士、学校接待等事务,为官员办理丁忧守制手续也归礼部管辖。礼部的最

5、高长官是礼部尚书。 C三司,又称三公。常见的解释,一指司空、司徒、司马,二指太傅、太保、太师。而宋朝的三司指盐铁、度支和户部。D服除,意思是脱掉丧服,即守丧期满。根据传统孝道观念,官员遭逢父母去世,一般都要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B. 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6、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C. 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D.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辟:征辟,一种选官方式。中国汉代人才选任就是征辟制,征辟制是以皇帝的名义选拔地方有名望的人士入京任官。

7、B. 传:传车,古代驿站中的专用车辆,多供信使乘坐。古代还有公车,是为到京城应试、上书的官民服务的皇家车辆。C. 路:宋元时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唐代的“道”、明清的“省”。“道”和“路”最初属监察区的性质,后转为行政区。D. 榷:设立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各在边界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知县,明、清时指主管全县的行政官员。因官阶多是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B. 中原,文中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的“中土”“中州”与其同义。C. 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得名,多指中央政

8、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D. 勤王,文中是指在封建时代中,君王有难,而臣子起兵救援君王。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职事,长官为兵部尚书。 B.福王:王爵名。一般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是开国的元勋,或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王。C.疏:文中指古代的一类文书,是封建社会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属于上行公文。D.劾: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与现代社会的“弹劾”的含义有所不同。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 分) A.锦衣卫经历:锦衣卫

9、,明代官署名,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等事。经历,锦衣卫设有经历司,掌管文牍之事。 B.馘:古代战争中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这里指所割的左耳。 C.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是周民族叙事性史诗,生于庙堂之上。内容就是歌颂从后稷到武王之间王公贵族的历史功绩。小雅多属贵族的作品。 D.采风:也称为“采诗”;风,民间歌谣。古代有采风制度,朝廷派出官员到民间采集歌谣,从中考察民风和政令得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朔,农历每月月中。古人用“晦”“朔”“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10、C衣冠,“衣”指衣服“冠”指帽子。“衣冠”指士大夫的穿戴,借指士大夫、官绅。D经传,原指经典和注释、阐述经义的著作,后来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1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C.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D.印绶:

11、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D“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14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3分)A“国子监”指当时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入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称国子生。B“迁”在古代可指官职的调动,多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升等。C“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D遵摄省事,此中的“摄”意思为代理。明代千古奇才张居正曾说过:“吾非相,乃摄也。”此中的“摄”也是代理的意思。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翰林院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两种,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在翰林院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B“制举”是唐朝科举中的一种,是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一般由

13、皇帝亲自提出问题,策问应举之士。可随时设科,名目繁多。C丁忧,“丁”,人丁,这里指得力的人,重要的人;“忧”,忧愁,遇到困难而发愁。丁忧,指的是重要的人去世,为人丁减少而发愁。 D“宫官”是太子属官,如太子舍人、太子门大夫、太子洗马等。是负责太子的教育或杂事的官员,一般不允许参与国家政事的讨论。1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

14、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擢”意为提拔、挑选人员使其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与“拔”意思相近。B“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是负责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C文中“致仕”和“释褐”“起家”一样,都是开始做官的意思。D“乘传”指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也指乘坐驿车或奉命出使。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长

15、方形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B.丁忧,也称“丁艰”。在我国古代,官员的父亲或母亲去世,官员则必须停职守制,处于丁忧期间的人皆不得为官,概无例外。C.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政、休致等名称,都指官员辞职归家。D.谥号是一般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颁赐的一种称号,带有评定性质。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B丁母忧,是指遭逢母亲去世,遭逢父亲去世旧称“丁父忧”“丁外艰”等。C天子,是臣下

16、对皇帝的敬称,此外还可以用“陛下”“皇上”“万岁”“皇帝”等。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的和人世的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借指童年时期。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表示官职升迁,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除、转、召为、补等,其中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除

17、宫表示宫中太监等人职务的任命。B隆安是年号,汉世宗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比如康熙、乾隆都是年号。C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D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文中的官职名还有:鄢陵县史、宁蛮校尉、寻阳太守等。2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18、。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2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檄书”指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官方文书,本文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臣子的文书。 B“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坐”指定罪、获罪。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D“从子”是亲属称谓词,原本将血缘隔得较远的子侄辈笼统地称为从子,后将亲兄弟之子(即侄子)称为从子。24.下列对文中加点

19、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传”指儒家经典和史书中的传记,与韩愈师说中“经传”意思相同。B.“登进士第”指考中进士,“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的称谓。C.“翰林学士”是官职名,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文书,侍奉皇帝出巡,充任顾问。D.“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所著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右衽。参考答案1C【解析】万钟指丰富的粮食。钟,古量器名。2A【解析】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3.B【解析】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并非是单一的褒扬。4.C【解析】季是排行最小的。5.B【解析】为官

20、员办理丁忧守制手续属吏部。6. C(C“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7A【解析】“中国汉代人才选任就是征辟制”说法片面。8.C【解析】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9.C【解析】“大臣向帝王或上司进言”错,不包括“上司”10.C【解析】“就是”错误,应该主要是歌颂,大雅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从文本中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可推断出。) 11.B【解析】朔,农历每月初一。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

21、学常识的能力。C项,“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有误;“西汉”改为“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皇帝。13.C14.B【解析】“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15.C【解析】“丁”,遭逢,遇到;“忧”,居丧。丁忧,即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16.C【解析】“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17C【解析】“致仕”是辞官的意思。18. B【解析】处于丁优期间的一些人由于国家需要,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19. A【解析】殿试是皇帝主持的。20 A【解析】“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21 A【解析】A项,除宫表示宫中易主或清理宫殿,错误;B项,汉世宗即汉武帝首创年号,正确;C项、D项的表述均正确。22 D【解析】“宿儒”的意思是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23C【解析】连坐,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 24.A【解析】“传”指解释儒家经典的传,如春秋左氏传。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