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08239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卷分析评价报告一、基本数据(以下统计数据不包括0分卷在内)试卷满分100分,模仿高考赋分:第卷选择题22个小题每题2分,共44分;第卷包括5个非选择题,共56分;分值布局合理。全卷满分100最高分78最低分2全市人平分40.23及格率6.28%优秀率0%二、总体评价郴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地理试题,基本考查范围为区域地理与高中地理必修I(即自然地理)。本试题比较贴近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的特点,选材新颖,设问角度新颖,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地理学科教学的综合、全面的特色要求。具体来说,本次考试试卷具有以下

2、几个特点:试题命制能做到依纲据本,无偏题、怪题。能够依据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地理科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解读中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并主要参照湘教版必修地理教材命制试题,杜绝了偏题、怪题的出现。如涉及地球运动的2122这组选择题,没有从“正午太阳高度角定量计算”等考纲外的角度设问,也没有单独用一个知识点命题,而是联系生活实际市况,提高选项的综合性,降低单个知识点的难度,体现了高考选选择题的命题趋势。突出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的主干知识,历来是高考地理卷中出现频率、分值都很高的考点,尤其是必修中所涉及的气候要素分析、地形地貌、河流特征和等值线的知识,在本套试题中占的比重很大,总

3、分值占69%以上。如高频考点气候及相关要素分析的试题包括:选择题第4、5、9、10、11、12、13、14题,共计8题;非选择题23题(10分)。以上试题分值为26分,占整套试卷的26%。区域性和综合性强。整套试卷有18幅图,其中有7幅区域图(3幅中国地图和4幅世界地图),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无图不成题”的特点。对学生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要求极高,均强调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像中蕴藏的地理信息。地理命题组试图通过提供相应的地理图像,要求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对解题有帮助的有用信息,从而考查学生“四项能力”。这与近几年来我们新课改的高考命题趋向是一致的。例如68小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要求学生首先

4、从图中获取表层土壤(02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变化信息,然后解读出与图中信息相关的结论。又如911题从大雾形成为切入点,要求从图中获取有雾的信息,从而判断大雾时间、气温变化、锋面等等的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种命题角度将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解读试题情境,深刻理解试题设问,摆脱“定势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考能力要求。立足于学科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符合近几年高考的题型和结构(没考选做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例如第4题,通过“我国不同地区林线海拔高度范

5、围”,第68题通过“我国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变化”,引导学生提取、分析、综合运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题材料新颖丰富,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理解和把握材料,分析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如第911题通过图示“我国南方某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风向与风速的变化”,并说明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以新的图示方法和新颖的设问角度,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化对信息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创新思维。内容选取富含生活

6、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第21题,通过图示“海口市某高中室外篮球场(局部)”和图示“该篮球场篮板侧面M、N为相隔数日正午时篮板上沿在地面上的影子”,创设情境,从“为提高逆阳光投篮能力,冬季篮球队员在日出后半小时内的训练位置最可能是”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鲜明的时代性。地理高考从来不回避热点知识和热点区域,联系当前的时政热点命制试题为了凸显多年来高考地理关注时政热点、贯彻思想教育的学科使命的教育理念,地理命题组成员能从地理视角解读时政热点。如选择题45题,以2018年双台风为背景

7、;2122题,联系学校篮球场,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这不仅是体现了地理学科的鲜明时代性,而且与新课改理念: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是相吻合的。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生活地理问题的能力。三、考查内容题号(分值)中心问题材料呈现方式13林线的判读文字材料、表格数据45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68土壤退化表现及解决措施文字材料、图形判读我国不同地域土壤分布判读911天气系统的判读文字材料、图形判读气温变化分析1214冰川变化及原因分析文字材料、黑河流域冰川条数不同海拔区间变化图1516河流地貌(心滩坝)的形成分析河流地貌心滩坝形成示意图1718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伊朗亚兹德图19

8、20现代技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2122时间信息、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文字材料与图形判读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3(10分)气候特征类描述降水特征描述南部非洲西海岸区域图气温、降水柱状图影响降水因素分析植物种类丰富原因分析24(12分)自然灾害(旱灾)及成因分析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图河流(郑国渠)对土壤的作用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善25(12分)河流补给及其类型判读文字材料:印度河介绍印度河流域图印度河干支流径流量数据表格从农业灌溉分析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调水对河口三角洲自然灾害分析26(10分)针叶林区土壤、耕地分析文字材料:针叶林介绍火后林下植被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

9、动态变化图火灾后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火灾后对植被的影响分析27(12分)分析盐场区位优势文字材料:盐湖介绍智利区域图分析晒盐场尾卤的处理原因人类生产活动(禁止采矿)的原因四、总体分析本卷结构整体稳定,形式和内容均符合高考的要求,侧重于能力的考查,突出了新课程特点,较好地反映了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本次考试地理科的难度系数0.4,与2017年湖南高考难度系数0.55,2018年湖南高考难度系数0.59相比较,难度系数略高于近两年高考,较高难度系数的题目数量偏多。本次考试分数段分布峰值出现在(3040)分区间,共2672人,占比总人数的27.91%;本次考试最高分数段为(7080

10、)分区间,占比总人数的0.44%。从本次知识点得分率来看,名校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外力作用于地表形态、天气系统与异常的天气变化、河流地貌堆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评价水利工程产生影响的方法、风速”等上面得分较高,而在“局部环境和洋流、森林自然带的分布、锋与天气、中国的人口数量与分布、光照图的季节变化规律、全球变暖的影响”等知识点上得分率偏低。从本次考试地理试卷所涵盖的知识点来看,基本紧靠本学科划定考试范围中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并将高考常考知识点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五、考生答题情况及典型试题分析(一)考生答题情况分析在重点分析宜章一中、汝城二中、

11、湘南中学三校学生的答题情况基础上,学生存在以下不足:1.原理性知识判断不清。2.知识迁移能力不强。3.习惯性错误多,如审题不清,阅读不明,书写习惯不良等。4.读图能力差,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5.答题不规范,地理术语掌握情况差。6.不能紧密结合材料解读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此外,还存在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1.未能及时把答案转到答题卡上;2.有的考生用非2B铅笔随意填涂,填涂不规范;3.选择题的填写出现错填或错位现象,答题卡上涂涂改改;4.卷面不整洁;文字书写不工整,字迹不清,文字涂改过多;5.答案没写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二)典型试题分析 森林界线简称林线,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

12、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降水等条件影响下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林线海拔高度范围”。据此完成13题。地区纬度位置海拔高度(米)天山42N2800长白山41N2400四姑娘山(四川)31N4200色季拉山(西藏林芝)29N4600玉山(台湾)23N34001.影响林线的最主要温度条件是A.年积温 B.年均温C.夏季最高月均温 D.冬季最高月均温2.据表可知A.纬度越高,林线越低 B.纬度相近,海拔越高林线越低C.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D.纬度相近,降水越多林线越低3.西藏林芝的色季拉山是全世界林线最高的山,与此相关的是A.冰雪融水多 B.暖湿气流的影响C.太阳辐射强 D.垂直地带

13、性显著全市得分率的情况是:第1题15.64%,第2题42.04%,第3题17.67%。本题组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并应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第1题,由材料林线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降水等条件影响下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及表格材料可知,纬度较低,林线较高,说明热量是影响林线的重要因素。表中显示,天山纬度比长白山高,雪线却比长白山高,二者都位于温带,冬温较低,林木生长缓慢,夏季林木生长较快。但夏季时,天山比长白山的昼长要长,位于大陆内部,夏季的温度更高,导致天山的林线比长白山高,这也说明夏温是影响林线的最主要温度条件,故选夏季最高月均温(C正确)。

14、第2题,据表可知,一般情况下,纬度越高,林线越低,但并不是绝对,如天山林线海拔高于长白山,A错;同一纬度,林线高度与降水关联度更明显,B错。长白山降水多于天山,但雪线却低于天山,C错;但同一纬度,热量条件相似的前提下,降水越多林线越低,D对。第3题,亚热带、热带的热量差异较小,林木生长的关键性因素是降水条件。西藏林芝位于藏南谷地,谷口敞开,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入在此降下地形雨,导致色季拉山森林茂密,成为全世界林线最高的山,据此结合选项选B。 大雾天气易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下图示意该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风向与风速的

15、变化,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据此完成911题。9.下列时段中,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的是A.26日20时27日16时 B.27日20时28日16时C.29日20时30日16时 D.30日20时31日16时10.下列时刻中,该机场气温最高的是A.31日10时 B.29日15时 C.28日14时 D.26日22时11.导致该机场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期间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准静止锋 B.反气旋 C.冷锋 D.低压中心全市得分率的情况是:第9题58.79%,第10题39.48%,第11题20.05%。本题组考查的是学生获取并解读信息,应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16、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11题难度较大。第9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从图中可以看出,27日20时28日16时,该地风向为东北风且较稳定,风速小于4米/秒,因此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段为27日20时28日16时,故B项正确。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9日15时该地风向变化最大,风速最大,最可能是气温最高的时间,故B项正确。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7日20时28日16时,该地风向为东北风,29日15时后表现为时间长短不一的西南风与东北风的转换,说明该地处于东北风与西南风的反复交替控制下,结合地点和时间,可以判断出该天气系统为云贵高

17、原冬、春季节的昆明准静止锋。故A正确。伊朗亚兹德(下图)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风塔”来通风。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1718题。17.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A.地理环境闭塞 B.定期维护修理 C.地质构造稳定 D.气候条件干燥18.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主要是由于当地A.风沙侵袭频繁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土壤直立性强 D.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市得分率的情况是:第17题27.99%,第18题9.46%。本题组通过学

18、生获取、解读信息,结合设问的关键词,考察学生辨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第17题,该地地理环境闭塞,人口少,受外界影响小,是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定期维护修理,所以B不符合题意;伊朗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质构造不稳定,故C错;气候干旱不是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第18题,影响房屋建设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文、地质、气候、土壤等,从材料信息中获知,伊朗亚兹德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风沙侵蚀频繁不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故A错;沙漠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不丰富,所以B错;沙漠地区土壤直立性差,故C错;沙

19、漠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大,所以修建地下房子比地上房子温差低,故D正确。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是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它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郑国渠对渭河平原(又称关中平原)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到:“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地关于郑国渠的歌谣云:“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灌且粪,长我禾黍”。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1)

20、说出史记.河渠书中关中平原“凶年”所指代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3分)(2)简述郑国渠对改善渭河平原农业土壤的作用。(4分)(3)描述郑国渠渠首地理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的主要原因。(5分)本题三问平均得分4.98分,得分率为41.49%。其中第(2)(3)小题难度较大,主要因为学生不能准确表达所述内容。(1)史记河渠书对郑国渠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渠成才无凶年,说明凶年是旱灾。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凶年夏季风弱,关中平原降水少,造成干旱。区域内年降水量较

21、小,且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气温回升,雨季未到,蒸发量大,形成春旱。(2)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土壤水分。郑国渠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泾河来自黄土高原,含沙量大,郑国渠为渭河平原提供肥沃的土壤。溉泽卤之地(盐碱地)四万余顷,郑国渠引泾河水冲洗渭河平原的盐碱地,缓解了土壤盐渍化问题,使关中为沃野,盐碱土壤变成肥沃土壤。(3)根据图示先秦以来郑国渠渠首的位置和修建时间,可以看到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位置,郑国渠渠首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原因是郑国渠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引泾河水缓缓流入洛河,渠首附近的泾河下蚀作用强,泾河水位不断降低,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郑国渠泥沙淤积,

22、输水渠河床不断抬高,使泾河水难以自流入渠。在上游河段的海拔高,在海拔高处设置新的渠首,即取水口,便于泾河水能自流入渠。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l)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4分)(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23、。(4分)(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2分)本题三问平均得分为4.58分,平均得分率为45.85%。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学生在分析和表达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学生的得分显示难度较大。整题分析:本题以针叶林为材料背景,考查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

24、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此题可借鉴热带迁移农业的知识来进行作答。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25、六、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1.注重日常积累,夯实知识基础基础知识是备战高考的前提。高三的老师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提高对于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基础知识的重视,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对每年重点考查的知识内容做到了然于心。地理基础知识相较于其它学科更加琐粹和零散,所以对知识的广度有所要求,更加注重考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2.搭建知识体系,培养综合思维近几年高考全国I卷较为重视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往往以道题中会联系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对于知识体系的搭建提出了要求。在高三地理的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知识框架的构建,帮助和引导学生整合、总结所学知识内容,试着构建每个知识点、知识点与知识

26、点之间的思维导图,发现和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性思维。3.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多思多想,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多年来,高考地理命题坚持从生活实践出发,关注日常出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因此在高考备考时,适当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周围环境及其变化,了解社会和时政热点问题并进行积极思考。针对高三时的各次考试,积累考试中出现的新鲜热点素材,了解考查方向、把握命题思路,全面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学会深挖,学会细究,学会沉淀。4.保持一定练习强度,锻炼学生图像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高考复习教学中,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练习强度,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逻辑思维水平,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知识

27、的漏洞,一定强度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由于地理学科鲜明的学科特点,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练习时着重针对一些典型题型,进行重点练习和反思,对提升学生的图像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具有较大的作用。5.把握“面向全体”的复习指导思想进入高三复习时,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思路上应该很好地把握“面向全体”的方针。在备课中不能只注重优秀同学而忽视差生,如果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差生根本接受不了必然导致他们的放弃,有可能导致整体军心泛散。因而在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中应该深入浅出,保证差生能够听懂,设计的课堂或者课后练习应该保证差生大部份能够独立解决。同时对

28、那些差生或学习地理有一定难度的同学通过谈话等方式多鼓励,使其树立信心。6.采取合理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组织形式上,必要的讲授是需要的,但“讲练结合”可能是最适合大部分学生的组织形式。因为通过“讲”可以解疑明惑,通过“练”可以学以致用。如果只“讲”而不练,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很难保证注意力自始自终集中;如果单练不讲,学生解题效率低下,就算会解此题,不见得会解彼题,“练”应该是“讲”的延伸。至于“多媒体”课堂虽然不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但它也有它的优势。高三复习多媒体课中花俏的少了很多,都是些很实在的东西。它能够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各知识点,能够展示设计的题目,真正做到大容量,这一点是其它形式不能做到的

29、。但是如果用多媒体不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生将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恨乌及屋。比如有些重要的知识点展示时间过短,学生做笔记来不及;多媒体效果不好;教师操作失误,频繁翻页等等。因而复习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安排些多媒体课还是可行的。7.鼓励学生多向老师请教从学生对待难题的态度中,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来向老师请教,因为老师可以讲解得更透彻,也可以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解放被问的同学,使他们获取更多的复习时间。而要使学生找老师问题目,必然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能让他们对老师产生畏惧感。多数同学不来问老师是因为认为题目太简单了,怕老师讽刺、挖苦、打击,因而教师平常和学生交流或者解题时一定得注意平易近人。执笔人:吴小龙(宜章一中)罗祖辉(汝城一中)熊晓东(市教科院) 2019年元月2日精品资料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