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307539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诸位,作用题是必考的,“内容、结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考虑组织答案,”表达效果“是由“表达技巧”造成的,以下的相关术语是必须背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非常4+1: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也称写作手法)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记叙人称(考点:人称的作用):1、第一人称(我、我们)。可以是作者本人,或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表达效果:真实可信、亲

2、切自然;便于叙述故事、直抒胸臆。2、第二人称(你、你们)。表达效果:拉近距离,直接对话,亲切自然;便于交流,便于(作者直接)抒情。(一拉二便)3、第三人称(他、他们)。表达效果:不受时空限制,自由记叙、客观表达。记叙线索(考点):充当线索的有:(1)人物;(2)事物;(3)事件;(4)时间;(5)地点的转移(游踪);(6)情感。注意有些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判断方法:贯穿全文;在文中反复出现。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记叙顺序的作用(考点):(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

3、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设置悬念,吸引兴趣、引人入胜;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补充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交代的故事背景;引出下文,为做铺垫;插叙的人物,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生动具体饱满。突出中心。(4)平叙(选讲):也叫分叙,即故事围绕两条线索同时进行。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5)补叙(选讲):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

4、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文章内容(实)和中心(虚)(考点:把握文章主题及思想感情)“实”包括事实、场面、环境、相关背景和人物行为;“虚”包括思想情感(认识、看法、观点和情感)。方法:A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人+事)。B找主题句:找首段、尾段或中间的议论抒情句。归纳中心三部曲:一、概括:a要素归纳法:b共性提取法:c捕捉关键词法:二、归纳:在概括的基础上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事件的本质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感等。三、升华:由(二)的内容看社会根源、社会意义,了解作者意图等。如孔乙己通过其预付麻木的性格,看造成的社会根源,明确希望做目的是唤醒民众。考点:概括情节或内容考试方式:补全情节

5、;概括全文情节或故事内容;梳理概括文中事件。(为了增加试题的难度,出题人往往会在题干上设置一些限定性的条件,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后完成)人+事+果(什么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先找主谓宾,再加修饰语。考点:情感1、梳理人物的情感变化考试形式:填空或问答(若为问答,最好答出情感生成的原因)方法:往往在文段中有表达情感的词语可勾画使用,若没有,抓住语段中的关键句子或词语进行体会。例1:“结合全文,概括我对父母情感的变化过程。”(你的计划里有他吗?第1题)幼时,觉得父母无所不能,随父母是无尽的仰视和崇敬;后来,因为家庭的贫穷,羞于提及父母,对他们是疏远、漠视;最后,被七叔

6、的离世所触动,对父母是愧疚,并重新珍视亲情。2、体会句子中蕴含的人物情感人物分析(多方面分析) 1、肖像、神态;2、语言;3、心理;4、动作。5、思想品质与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共有的思想本质。如爱国主义等。性格特点: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体现的心理特点。共性+个性。如镇定、勇敢、坚强等。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运用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表现手法(也称写作手法,考点)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行为、情感”中的一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

7、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2、比喻:喻体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且能给人带来美感。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3、铺垫:指写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作用:1、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2、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

8、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出场就布置了铺垫过程。“伏笔”与“铺垫”有三个方面的不同:1从形式来看,用作伏笔的,言语不多,有隐含性,不注意看不出来,所以,伏笔一般是“细节”;用作铺垫的,语句较多,可以铺陈,如情节高潮的前奏,如一些表现人物的景物环境描写,它没有隐含性,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下文的铺垫。2.从运用来看,伏笔与下文照应的“点”有一段距离,甚至是文首与文尾;而铺垫一般是紧接着,如前面写环境景物,接着就写人物。3.从作用来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比如推动情节,

9、突出人物,等等。使用“伏笔”与“铺垫”应注意以下几点:有伏笔必有照应,伏笔要埋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伏笔要有照应,但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会显得枯燥。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铺垫的作用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铺垫的原则是引而不发、自然合理。4、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

10、与感情的方式。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5、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6、衬托:指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使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作用:,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正侧描写相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

11、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8、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手法如下:一漫画法:鲁迅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夸张是漫画的特点。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其特点也是夸张,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这一侧面的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二对比法:即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上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三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宣传自己的主张、驳难对方时,

12、经常使用这种方法。郑人买履四反说法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9、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作用:先写出的特点,为下文情感变化做铺垫,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人物的形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10、照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照应题目)(写作手法):指文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作用:使文章内容更完整,结构更严谨、紧凑,浑

13、然一体;加深印象,突出强调了内容、人物形象、情感;点明主旨、升华中心。11、设置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12、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13、埋伏笔(写作手法):指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作用:吸引读者兴趣;为下文将出现的人物或情节做铺垫,交代含蓄,使行文不突兀,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有联系。果然,第三

14、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一显一隐;一前一后;一浓墨重彩一点到为止。14、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塑造形象、表现主题。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15、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15、,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16、渲染: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十分具有感染力,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烘托: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17、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16、属于借古抒怀。作用: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佐证作者的观点。19、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20、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2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22、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23、寓庄于谐: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24、点面结合: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

17、全面的效果。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的多为面,细笔描绘的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为面,后两句为点。25、句式:指倒装、被动、感叹等,在表情达意上常常起到特殊的作用,如倒装,常表示强调,鲁迅祝福中“内中一个破碗,空的”就是运用倒装句强调了祥林嫂生活无着且无人同情的悲惨遭遇。文章使用整句,显得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散句则显得灵活生动,富于变化;整散句连用则既有整齐美,又有灵动的美。26、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人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

18、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27、一语双关:即指又指,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人深刻印象。其他:谐音、一语双关;贬词褒用(方法:贬词的含义+文中含义+表达效果,作用关键词:喜爱),褒词贬用(讽刺+针砭)例:鸟儿们卖弄婉转的歌喉(写出鸟儿的欢快鸣叫的情景)词性:动、形、副。例:他重重地拍了他一下。干净(副词,写他动作的用力,表达对他的同情怜悯)词类活用、词性转化 例: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形动)叠词:生动形象具有韵律感、朗朗上口便于抒发情感、有亲切感表强调。(重重、暖洋洋)拟声词:生动形象,使人产生联想、身临其境(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化无形为有形或化抽象为具

19、体+修辞(笑声飞溅,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比喻)化静为动+修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拟人)化用诗句、词语/成语、武功招式(余爱绕梁,梅花糕无影手,我寤寐求之、辗转发侧)调动感官、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双重否定表肯定:不是不想修辞方法作用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生动形象类修辞:比喻、拟人。作用的关键词: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结构类修辞:排比、对偶(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语意相关)。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一气呵成、说理透彻、抒情淋

20、漓等;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富有音乐美;表意凝练集中,概括力强。3、语气类修辞:设问、反问。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启发的思考,引出下文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突出强调类修辞:对比、反复、夸张。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强调了突出了 ) 反复:突出强调了内容/情感,增强旋律美等。5、借代的作用: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文章结构、思路1、重要语段的作用(考点):A开头语段的作用:(概括所涉及语段的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情节

21、发展做铺垫。介绍人物性格品质,总领全篇;介绍人物特点,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若开头语段是环境描写,则按照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答)交待了下文的的时间、地点、背景、原因;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埋伏笔);含蓄点明文章中心主旨;写了内容,总领全文。B中间语段的作用:写了内容;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插叙(插叙的作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设置某一情节;为下文做铺垫/埋伏笔/对比/相照应/突出中心主旨. C结尾段的作用:写了内容,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揭示/点明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中心/升华文章主旨;点题(直接出现题目)、照应题目(与题目

22、相关)、首尾呼应、前后文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警醒警示人们,引起对问题现象的重视,呼吁人们D特殊结尾:揭开悬念,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思考空间,回味无穷;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出人意料,震撼人心,回味无穷;发出倡议,卒章显志。2、过渡、照应。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间发生变化、由倒叙转入顺叙、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均需要过渡。照应:文题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伏笔照应。3、层次、段落。(一)理清层次结构(选讲):A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记叙的顺序,二是记叙的线索。B善于捕捉过渡句、照应句、总起句、小结句等重要语句。C自然段组成:领起句(中心句)扩展句(可能不止一层)收束句。

23、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按事情发展的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二)归纳段意(强调):.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4、文章标题记叙文题目作用(考点:含义+作用)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引人深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交代文章主要内容

24、、写作对象、主要事件;3)含蓄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情感;4)作为线索,贯穿全文;5)若用了手法,抓手法(比喻、拟人、一语双关、象征、引用化用诗词)的效果。6)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7)丰富人物的形象。怎样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5、记叙文结构、思路(选讲)一、纵式结构:时序、事件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二、横式结构:空间、地点转移或事件分类安排。三、纵横交错式:时空交互式。全文或文章主体: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6、材料组织特点(选

25、讲)回答要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句子理解:(一)、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A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行文线索、照应前文。 B内容方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2、内容上、结构上的作用要看句子的位置。(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引出人物,埋下伏笔、后有照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辅垫;总领话题、引出下文;开门见山、点明中心。(2)、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承接上文;为后文埋下伏笔。(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升华)主题;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主题突出。考点:赏

26、析加点词语/句子加点词常常归属于以下几种类型:运用某种修辞;以定语/状语的形式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词语带有感情色彩;生动传神的动词;值得玩味/形式独特的短语/词组.1、有手法:点明手法+手法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写出了,表现了,表达了)2、赏析没有手法的句子/加点词语;结合语境体会字词的表达作用如叠词、拟声词的作用。词语理解:(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二)一句话中某

27、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考点:含义词语或短语的含义:本义+语境义+情感(表达了/表现了)题目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可能不止1点;深层含义往往和情感、主旨有关)句子的含义:分层抓取关键词解释关键词将关键词的解释放入句中表达成句(有情感答情感)引用诗文的作用(考点):概括诗文内容;增加文学色彩,吸引读者兴趣;表达情感或升华(深化)主旨。如何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体会或给了你什么启示(考点:拓展题)回答时注意以下几点

28、:(1)联系背景,读懂内容;(2)针对话题,选取角度;(3)联系实际,具体阐释;(4)中心明确,思想正确;(5)简明扼要,准确无误。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考点:拓展题) (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结合上下文来写。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考点)记叙的作用:把文章的内容有序组合在一起,让读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

29、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说明的作用: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对象的什么特点。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从描写对象上分类:1、人物描写:A(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2)动作描写透露人物内在的心灵世界。(3)语言描写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的身份经历、习惯爱好(区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4)心理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变化,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丰富人物形象。答法: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外貌;反映了人物心理、

30、性格、精神品质;反映了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丰富了人物的形象。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考点):A从内容上考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渲染了气氛。写出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B从结构上考虑:引出下文情节;为做铺垫;为埋下伏笔;与相照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C、从人物和主题上考虑: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文章主题;定下感情基调3、场面描写(场景描写)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作用:感情表达直露、真切动人、质朴,引发读者情感共鸣。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寄情于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作用:感

31、情表达含蓄委婉、隽永,回味无穷,引人深思。散文阅读 4、细节描写(要件:细枝末节、典型、生动、具体,最能打动人心)。其他:描写的表现手法:A人物描写方法(工笔和白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B景物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粗笔勾勒(白描: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

32、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考点:人物形象问法:结合全文,分析的人物形象(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的人物形象(不用分析 )方法:在文中找到和人物相关的事件或对人物的描述;从事件和描述中概括人物形象。2一、散文特点:1、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2、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可谓“形散神聚”。二、散文种类:(1)咏物散文:通过对景或物的环境和外表特征的记叙和描写,反映景或物的本质特征,进而揭示主题,咏物散文通常采

33、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及托物言志、象征等表现手法,托物喻人。(2)抒情散文:或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抒发对人或事物的情感。多采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3)哲理散文:通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明道理。三、散文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欲扬先抑、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四、如何把握散文的主题。方法:(1)找文章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3)同时,学会从象征中把握作者的“志”。特别是要抓住文中的议论2、抒情的句子。五、如

34、何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答题的基本思路:选材上典型新颖;结构严谨,剪裁详略得当;综合运用了哪些(具体指明)表达方式;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语言上六、怎样评价文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法:这类题一般要求写出从文中所获得的人生启迪,或者模仿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类似的片段。重点抓住文中的形象,把握其象征意义,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突出其蕴含的精神内涵。答题格式:本文写了的内容,表现了,告诉了我们,从中我们学到了。小说阅读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情节构成:

35、(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设置某一情节的作用(考点)内容上:概括这一情节叙述的主要内容;结构上:考虑埋伏笔或做铺垫;刻画人物形象;情感主题。如何分析人物心理:首先,结合具体的语境,锁定相关的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从而分析出人物此时的心理。其次,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的心理。再次,抓住关键词,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内心。如何挖掘小说的主题一般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的环境描写,从小说精彩的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

36、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全文情节安排评价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悬念设疑)式。作用:制造悬念。结尾的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的作用: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的作用。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

37、,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令人喜悦的大团结结局的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的作用。作用:余音绕梁,发人深思。传记: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新闻 特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新闻概括的方法:首先要抓住导语,读懂该新闻或消息的主要内容。然后,如果是拟写标题就根据导语进行缩写,其方法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或什么事怎么样了。如果是概括主要内容或写一句话新闻,就要弄清:什么时间、谁、干了什么事、结果如何(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答题格式:1、拟写标题:谁+干什么(怎么样)。2、内容概括(一句话新闻):谁+时间+地点+事件+结果。1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