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303947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末附答案)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文末附答案)2022)2022 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超级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精简版 单选题 1、“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

2、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3、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2 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4、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 5、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

3、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 0以下 D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 5 6、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1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 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37 7、小铭发现,对着手吹气时会感觉凉爽,对着手哈气时,会感觉暖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对着手吹气时,加快了空气流速和汗液的升华 B对着手吹气时,是放热过程,有致冷作用 C对着手哈气时,使环境中的水蒸气在手中液化 D对着手哈气时,物态变化与露的形成相同 3 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4、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升华现象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夏天坐开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水珠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9、下表给出了几种液态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上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水 酒精 水银 铁 铅 凝固点(C)0-117-38.8 1535 328 沸点(C)100 78.5 357 2750 1740 A铁块掉进液态铅中一定会熔化 B用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的温度 C气温很低的北方冬季,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温度 D用铁锅能够煮沸其中的水银 10、

5、图所示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A冰雪消融 B草叶水的露珠 C山间形成的雾D玻璃上的冰花 综合题 11、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 0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如图),这就4 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请你回答:(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2)请你根据短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_;(3)文中谈到:初冬的夜晚,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

6、枝叶上出现小晶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意思是说“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_。12、小华漫步兴凯湖边见景生情写到:“青山云雾绕山尖,水面如镜树影现,晶莹露珠酒碧盘,太阳升起都不见。”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雾和露珠的形成原因。(2)说明太阳升起后雾和露珠都消失的原因。5 2022 届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_02E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 A 错误;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 B 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是液化现象,故 C 错误;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B。2、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3、答案:A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 A 正确;B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是液态变为了固态,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 B 错误;C露珠是水蒸气变为了液态的水,故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 C 错误;D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D

8、 错误。故选 A。6 4、答案:C 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 C。5、答案:A 解析: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 A 正确;B雨是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B 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当气温等于 0时,雨是液态的水,向外放出热量也会形成固态的冰晶(雪)。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 5,但因夜晚温度普遍低于白天,故夜晚温度不可能达到

9、 5。故 D 错误;故选 A。6、答案:D 解析:A人觉得舒适的室温大约 23,所以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 23,故 A 不符合题意;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略高于 0,约为 2,故 B 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 38左右,故 C 不符合题意;D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7 7、答案:D 解析:AB对着手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手面上水蒸气的蒸发,而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手感觉到凉爽,故 AB 错误;CD对着手哈气,哈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液化放出热量,于是手感到温暖,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体形成的

10、,所以与哈气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相同,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8、答案:CD 解析:A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啤酒瓶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吸附在啤酒瓶上,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由于车内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外侧,会看到车窗玻璃外表面有小水珠,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CD。9、答案:BCD 解析:A由图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铁的熔

11、点比铅高,但低于铅的沸点,液体铅的温度可能在 328C 1740C,所以铁块掉进液态铅中不一定会熔化,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故 B 正确;8 C北方冬季有的地方可以达到-40C 的低温,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是-38.8C,所以在北方冬季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室外温度,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沸点是 357C,铁的熔点是 1535C,高于水银的沸点,所以可以用铁锅能够煮沸其中的水银,故 D 正确。故选 BCD。10、答案:BCD 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12、,故 A 不符合题意;BC露珠和雾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 BC 符合题意;D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玻璃,在玻璃上直接变成了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BCD。11、答案:凝华 见详解 见详解 解析:(1)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2)2只有空气较湿润且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会凝华为冰晶霜。(3)3 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 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霜”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人们常说的“下霜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12、答案:见解析 解析:9 (1)夜晚或凌晨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漂浮在空中或附着在树叶上形成雾和露。(2)太阳升起后温度升高,小水滴蒸发(汽化)为水蒸气所以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