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有效教学探究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在课文后编排思考、练习的做法由来已久,作为课文的“尾巴”,其实也体现了编者的思想。但是在一些老师眼中,课后练习这个“尾巴”仍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这就使得课后练习这一重要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的流失势必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重视“课后练习”,积极利用它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和有效的积累,使得教学更趋于规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现象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课后练习时效的方法,让课后练习成为有效教学。关键词 课后练习 有效教学 方法 一、症状分析1擎伞又戴笠多余审视当前课堂教学,“走进文本,研读教材
2、”等诸如此类的话已屡听不鲜。很多老师都谈到研究教材,走进文本,与人物、作者对话,但是我们只是一味地注重钻研文本却忽略了与编者的对话。语文教材在课文后编排思考、练习的做法由来已久,作为课文的尾巴,其实体现着编者的思想,涵盖着编者的意图。而这恰恰是许多教者忽视的地方,没有把课文后面练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教材组成部分和教学资源,习惯性地在教学末尾带着学生枯燥地完成,造成了课后练习可有可无的现象。2换汤不换药无知识拓展课后练习从最初让学生只是做些习题到现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可是这两方面由于受到旧认识、旧经验地干扰,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形式上做些工作,真正需要强化、巩固的
3、知识却如过场一样,一扫而过,内容也是一成不变,无非把“学后感想”变成了“课堂小练笔”,把“背诵课文第几段”变成了“读一读,抄写课文中你最感动的语句”只换形式不换内容,毫无知识拓展的痕迹。读论语而不知论语只为做而做。 无论现在翻开哪一版本的教科书,几乎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练习。针对低、中、高不同年段,练习的内容、形式各不相同,像低段,主要突出读、背、识、写这几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为以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后练习这样安排,正是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可是,许多教师教学时,仅仅局限于练习本身,为了练习而练习,忽略了课后练习本身的意义,使课后练习题的价值大打折扣。3空
4、中楼阁上下脱节“课文”与练习的关系实质上是“学”和“习”的关系,两者之间应该密切联系、相辅相成,而非相互分离:练习是辅助学生理解、巩固、深化“课文”的工具;“课文”则是练习设计的源头,对练习提供基础和指导。有些老师认为“课后练习”即上完课后去练习,所以,仅把课文后练习当作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结果就导致了这样的现象: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课后的事,讲完课文再来练似乎成了一种定式,这种“讲”与“练”脱节,课文与练习“两张皮”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知识掌握和课堂教学的时效。二、他山之石国外课后练习的教学方法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国外小学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做像模像样的研究性阅读、文学分析,写像模像样的研究
5、报告、小论文,而我们的大学生有许多直到毕业,还没学会带研究的阅读(阅读等于记住、考出),也没学会基本的论文规范(论文等于刊物里同话题文章的剪辑),这不是我们的学生水平低,人家水平高,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那种方法教过那种样式的阅读、那种样式的写作。世界各国母语教材的基本内容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文化传统和文化政治因素的差异,其练习系统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也各具特色,主要采用以下集中方法:1重视与文本结合,边学边做边研究国外教科书的练习系统十分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视生活情景的设计,练习题题材时常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常采用边学边做边研究的方法,文本与课后问题相结合,将
6、课后问题在文本中解决、渗透、提升,使文本和课后问题有效地整合,避免了教师空洞说教和“讲”与“练”脱节现象。例如日本小学国语(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一年级下“朋友篇”的练习“大家一起来做,一起来玩”(1)上面的图画里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商店呀?你知道这个商店里摆放着的商品的名称吗?(2)这幅画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商店呀?这家店里出售的商品当中,哪些是你能叫出名的?教师在处理这两道课后练习题时就穿插于课文中进行讨论解决,没有在课文后单独一个个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边学边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变单一为多样,变枯燥为有趣 小鹰学飞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
7、,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后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编者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主要通过朗读,体会小鹰心情的变化,读出心情变化的语气。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教师往往只是单一的让几个同学站起来读一读,练习里要求是读,他也就照搬书本让学生读。再来看一看英、美、法、俄这样类似的课后练习也比比皆是,可是他们相当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生动有趣性,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课文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文中的“事”好象是自己做的,文中“话”好象是自己“说”的,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练习的效率。3以学生为中心,变“你要
8、我做”成“我要去做”国外的母语教科书大多强调母语学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参与。所以,他们在练习的安排上,具有点拨和引导的特征,其练习题呈开放式,即使再难的答案也是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参与、观察、分析和感悟得出。在英国教科书中,有些练习直接把学生推向社会去锻炼、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如设计专题“新产品上市”,这一综合训练从调查市场需求到考虑商品生产、商标确定、包装设计,再到发动媒体推销产品,大做广告宣传等等,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就需要老师充分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权利。在人教版第九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课后也有类似的习题: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吧!你可
9、以把它写下来,然后通过办手抄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面对这样的一个课后练习题,或许还有很多老师无从下手,最多布置学生回家编个小报,挑选几张优秀的展览一下,就当是完成练习了。学生也觉得这是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而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三、课后练习,真的可以成为无足轻重的“尾巴”吗-重新认识课后练习的地位与作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执教者对于课文的重视远远胜过课文后练习。不少教师将课文后练习的处理置于教学环节的末尾,或匆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后,说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或把课文后练习当作书面作业,让学生课外完成。针对课后练习简单甚至流于形式的处理,使这一重要教学资
10、源白白流失这一现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课后练习自身其独特的价值。通过人教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修订要点可以看出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增,增加了新的训练项目。新增加的项目有“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重视语言的积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选做题”。这些项目突出了良好读写习惯的培养,突出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与积累,突出了引导独立思考,读书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调,调整了练习形式。原教材的思考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题型比较单调,如学习积累词语的题目,主要就是“读读写写”这一种形式。修改后的练习,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且都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
11、择,主动积累。例如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词句的练习有:“把课文中新学到的词语抄写下来”(开国大典),“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比如,写翠鸟羽毛颜色的,写翠鸟样子的,写翠鸟捉鱼动作的,写好后再读一读。”(翠鸟)“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先抄下来,再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找出描写童弟周发愤学习的词句,再抄下来”(一定要争气)“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梅花魂)朗读、背诵也是学习、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修改后的练习,加强了朗读、背诵,而且除了安排一定规定背诵内容外,还增加了自由度,不少课文都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如“把你觉得写得好的段落背下来( 颐和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2、开国大典)”等。(一)课前,引领作用。1是教师备课的指南针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具有指导性,统整性,操作性,预演性,突显性等特点。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书面体现,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我们总结优秀教师教案的特征可以发现,一份好的教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必须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并构成一个整体,是教材编者针对课文特点设置的能力训
13、练点和教学难点,编者在选文时已经先对文本做了研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在文本的教和学,而课后练习正式编者考虑的结晶,只有弄清楚编者的意图,着力挖掘练习的价值,才可能理清教学脉络,优化备课思想,帮助学生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使课堂教学事倍功半,课后练习应该是教师备课的指南针。2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引领者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先进行揣摩,为课堂教学做铺垫,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1)课后习题能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汉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两千五百个常用汉字,为了能使学生在六年中能正确地读准字音,认识字形,辨析字义,课文后的习题往往把生
14、字词语归列到“我会写”、“我会读”、“读读认认”“找找说说”、“我的发现”等题目类型之中。让学生在预习中达到了不教自通的效果。 (2)课后习题能够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句子含义 在教材中,关于理解句子或段篇含义的问题,对学生预习课文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挖掘好内涵,有很大帮助。如落花生课后习题三: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学生通过做这个练习,就能较快地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后习题能够促使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掌握主要内容课后很多练习题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
15、的习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接收任务( ) ( ) ( ) ( ) 跳下悬崖。这样的题目,能引导学生感知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二)课中,辅助作用1用作课堂教学的主线课后练习往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设计,体现教材的重、难点,它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发展学生思维。我们可以将有价值的课后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提高课堂时效。例如新型玻璃就可以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课文教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根据这一练习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能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再解读
16、课后练习二: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对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又有了初步的了解,应该说只要抓住了这两个课后练习也就初步掌握了这篇文章所要传授的知识。又如詹天佑课后练习: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围绕这一课后问题,从“杰出”、“爱国”两方面探究就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呀。2用作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课文后练习中,往往将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分成若干训练重点,在课堂上分布完成基础性的课后练习,进行及时检测,查漏补缺。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欢庆课后练习一“我会认”认识“庆、献、帜、洁、奏、曲 、忆”七个生子;练习二“我会写”描红
17、并掌握这几个生字;练习三“读读背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四“读读写写”给“洁 、庆、曲”三个字组词。课后练习根据文本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训练,为语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3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突出语文实践活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比如长城是“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第8课古诗二首是“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第3课小摄影师是“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第7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有很多像西沙群岛这样美丽富饶的地方。请你收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或文章,在同学之间交
18、流,说一说你收集的是什么地方的资料,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然后办一期墙报。”第10课一定要争气是“课外找一个我国科学家发愤学习的故事,读一读,再讲给别人听”。再如六年制第七册安排的实践活动,第4课爸爸和书是“讨论:你觉得读书有乐趣吗?举个例子说一说”等等。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语文活动资源,有声有色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容量和空间,让学生到生活圈中去历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和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三)课后,促进拓展作用1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课后练习中富有创意的题目既扣住教学重点,又适度地向课外辐射,巧妙地利用这类题目就可以成为课堂教学
19、的兴奋点,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例如搭石课后练习题: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学生通过语句寻找,体会到有些事物虽然并不起眼也不美,但它的内心却非常美,山里的人就像这搭石一样,外表朴实但心灵很美。从而让学生明白考虑事情,对待事物应从各个角度出发,不能一概而就,由此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也学会了辩证思考。在完成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既要动口、动眼,也要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所以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跃跃欲试,变“不愿“为“情愿”。它立足于课内,要求联系学过的知识或生活实际来发表意见
20、,教师在教学中有机把它引入课堂,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2利用课后练习,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生成源于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领悟质疑的方法,而课后练习往往能引发课堂生成。我在上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时就碰到了课后练习生成课堂资源的情况。题目是这样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给课文换个题目不是一件难事,怎样让这个练习点成为一个新的知识点呢?有句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于是,我首先启发他们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给文章定题目。学生讨论后接着再启发学生思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21、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要换题目,可以换成什么题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大家踊跃发言:“可以从朋友角度出发特别的朋友。”“可以从作者情感角度出发情系故友、特别的爱,特别的人。”等等,使原本一个简单课后的练习题成为了升华课文主题思想桥梁,提高了课堂的有效生成。3利用课外练习,进行课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是的,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谓教材只是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真
22、正学会学习后,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资源,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例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通过学生收集、大量阅读诗歌后,自己动手写一写,课外合作编本小诗集。这一练习不仅让学生了解诗歌,感受了诗歌魅力,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写诗的方法,激发了他们文学创作的欲望,同时合作编本小诗集,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使课后练习得到了广泛地拓展。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它就像一座丰富而亟待开发的“宝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外练习的设计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牢记“生活处处皆语文”,拓展语文学习资源,创新课外练习的设计,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那定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课文后练习是课文的副产品吗? 江苏教育2008年第20期 课文后练习应是课文后完成的吗? 葛敏芸2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室 2006年第2期3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4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32页-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