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测试题(世界地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极洲和北冰洋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同点是
A、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大洋 B、极圈内均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
C、分别是世界7月、1月世界最冷的地方 D、都有企鹅、海豹和磷虾
2、图1是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其中A、D是亚洲的两个国家,B、C是拉丁美洲的两个国家,在这四国中依靠经济力量成为强国的是
3、读图2“世界着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图3为某大洲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4、该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5、有关该洲的正确叙述是
A、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B、分布有世界最广的热带草原
C、有着名的纽芬兰渔场 D、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6、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正确判断是
A、甲地气候湿润,乙地气候干燥
B、甲地水温和盐度都比乙地高
C、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D、甲地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地则相反
7. 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
A. 顺风顺水 B. 逆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逆水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9、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0、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12.图示月份,下列河流中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 )
A.巴拉那河 B.刚果河 C.湄公河 D.莱茵河
1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判断第14-15题.
14.X、Y两地位于( )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15.位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富士山????????B.大分水岭?? C.巴拿马运河????? D.硅谷
16. 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图排序一致的是:
65°
20°
15°
66.5°
20°N
110°E
36°N
36°E
82°E
8°N
A. 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 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 冰岛、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海南岛 D. 海南岛、冰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读下列一组图,据此回答17—20题:
17. 四幅图中位于亚洲与北美洲边界的图是:(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18. 四幅图中符合右图气候类型的图是:
A、a图 B. b图 C. c图 D. d 图
19. 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
C.b、c、d D.a、b、c、d
20. 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乙河流域主要位于( )
A.位于高原地区 B.位于平原地区 C.温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2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B.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 读下图回答23-24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与粮食人均产量图
23.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粮食总产量来看,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低于发达国家
B.从1955年到1991年,发达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增长速度小于发展中国家
C.从1955年到1991年,发达国家粮食总产量增长速度小于发展中国家
D.1991年,发达国家的粮食总产量超过发展中国家
24.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大力开荒种田?????????????②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③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④努力控制人口的增长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02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从1992年到2001年十年间,全世界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呈现上、下3%波动;全球营养不良的人口约8.21亿人,与1992年相比,非洲中部、西部地区饥饿人口增长了4800万。据此判断25—26题。
25.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大量进口粮食的重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无法从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地运进粮食
B.长期殖民统治使这些国家形成单一经济,经济落后,没有足够外汇购买粮食
C.非洲居民不习惯以水稻为主食
D.美国等发达国家控制了国际粮食市场,粮价使非洲国家无法接受
26.马里、尼日利亚、乍得等都是非洲缺粮国,近10年来,这几个国家粮食总产量并未出现大幅度减产,但饥饿人口却在迅速增多,主要原因是( )
A.为发展经济,大量粮食用作工业原料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 C.为换取外汇,国家将大量粮食出口
D.干旱、蝗虫等自然灾害严重,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粮食增长不快
27、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B、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煤和铁矿石主要运销巴西
C、澳大利亚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
D、发源于大分水岭的墨累河,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
28.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咖啡、甘蔗、香蕉、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B.农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
C.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D.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亚马孙平原地区
29.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形以乌拉尔山脉为界,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和山地
B.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C.这里有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黑海
D.乌拉尔工业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主要发展新兴的军事工业
30.下面四幅海湾图中,沿岸地区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的是( )
二、综合题(40分)
31.读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7分)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2分)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2分)
(3)乙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2分)
(4)甲、乙两岛中,乙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2、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⑵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该国纬度400-600沿海地区的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是
____ _____ 。
⑶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⑷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图 “俄罗斯地形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加强___________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进口石油,比从中东地区进口有哪些优越性?
⑵D是____________港,终年不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河流自南向北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⑷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西伯利亚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每年3~4月,当西伯利亚三条河流的上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0C以上时,三条河流都会发生河水泛滥,河流两岸形成大片沼泽地,这时河水不会全部流入北冰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分析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高二地理测试题(世界地理部分)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封……………………………线……………………………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 综合题
31. (1) 半球。 洋。(2分)
(2) 岛。 风。(2分)
(3)乙岛的地势特点是 ,
判断依据是 。(2分)
(4) 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2、 ⑴ 气候类型是________ ____。
⑵(按自上而下顺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 _______,
原因是____ _____ 。
⑶ 主要因素有:
⑷ P2地的气候特点是__ ___,
洋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3、(共17分)
⑴
优越性: 。(4分)⑵ (3分)
⑶ (2分)
⑷ (2分)⑸ (2分)
⑹有利条件: ; 不利条件: 。(4分)
参考答案
1-5:BADCA 6-10:CDCCB 11-15:ACCCD 16-20:ADCBD
21-25:DACBB 26-30:DACBC
31、(8分)(1)西 印度(2分) (2)乙 东南(2分)
(3)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2分)(4) 地形(2分)
32、(共16分)⑴热带季风气候(2分)⑵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气流无法东进(8分)⑶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分)⑷温凉湿润 秘鲁寒流(2分)
33、(共17分)⑴石油、天然气、森林等 能源 优越性:中国与俄罗斯接壤,可以减少进口石油的运输费用,而且安全性更好。(4分)⑵摩尔曼斯克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3分)⑶地势南高北低(2分) ⑷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多沼泽,无法耕作(2分)⑸下游纬度高,气温低,仍旧结冰,阻塞水流。(2分) (6)有利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阔; 不利条件: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农业生产不稳定。(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