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识图与构造》复习题
一、判断题
( × )1、建筑设计涉及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除大型、特殊的建筑外,仅两个阶段:初步设计---方案图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
( √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超过100m为超高层建筑。
住宅按层数分
( × )3、施工图阶段才应绘制建筑总平面,重要是拟定建筑的建造位置。
各阶段均要总平面图
( × )4、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3~6层为多层,10层以上为高层。
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100米以上为超高层
( √ )5、对于大多数民用建筑而言,日照是拟定房屋正面间距的重要依据。
D=H0×cot h D为日照间距 H0为前栋建筑计算高度(前排檐口与后排低层窗台高差)h为冬至日太阳高度角
( × )6、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高层只有一级和二级,没有三、四级
( √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普通住宅的层高,以2.8米为宜。
住宅净高不低于2.4米,层高不高于2.8米
( √ )8、《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1M表达,数值为100mm。
模数符号为M,1M=100mm
( √ )9、风玫瑰图表白了1个地区1年中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甚至涉及夏季主导风向。
风玫瑰图表达某一地区的风向频率,涉及全年、冬季、夏季
( √ )10、如建筑物设有散水构造,可以在建筑底层平面图中看到。
( √ )11、楼梯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梯段宽度。
平台净宽不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小于1.2米
( × )12、建筑平面图可作为分层、砌筑内墙、铺设楼板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平面图无法作为分层依据,分层数据体现在剖面图、立面图
( × )13、在施工图阶段,建筑设计涉及照明设计、给排水设计。
照明设计、给排水设计属设备专业设计
( √ )14、建筑立面图重要表达建筑物体型和外貌,以及外分构件的形状,位置和互相关系。
( × )15、施工图的总平面加上配景和色彩,更直观易懂。
不应加与施工无关的内容
( √ )16、房屋的剖面图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一般选在通过楼梯间、门窗洞口等部位。
( × )17、中学校普通教室面积的大小,一般由学校决定。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 × )18、位于建筑物下部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叫基础。
土壤层叫地基,基础为结构的组成部分,材料有砖石、混凝土等
( × )19、按照有关规范,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和功能,分为6类。
不同部位对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的规定不相同,分为七类,即顶棚装修材料、墙面装修材料、地面装修材料、隔断装修材料、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及其他装饰材料
( √ )20、地基分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两大类。
二、填空题
1、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建筑构成三要素中,建筑功能居于主导地位,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
3、从广义上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4、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 四 级。
5、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6、建筑物根据 建筑物的性质 拟定耐久年限。
7、拟定建筑耐火极限的三个条件是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
8、模数数列指以 基本模数 、 扩大模数 、 分模数 为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9、我国现行基本模数的数值 100mm ,表达符号为 M ,房屋的开间、进深采用 3M 。
10、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 1~3 层为低层; 4~6 层为多层;
7~9 层为中高层; 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涉及底层设立商业服务网点的建筑)
11、中小学普通教室设计房间面积指标为 1.12 ㎡/人,一般教室办公室,窗地面积比宜
为 1/7 左右。
12、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各空间的平面组合方式有 走廊式 、 套间式、 大厅式 、 单元式 和混合式等五种方式。
三、单项选择题
1、声场分存最不均匀的房间形状为( C )。
A.矩形 B.钟形 C.圆形 D. 扇形
2、一间容纳50人的教室,第一排桌前沿距黑板距离不应小于( A )。
A.2m B.3m C.2.5m D. 1.5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3、当房建面积≥ 60m2,人数≥于50人时,需设计( B )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根据建筑功能规定,( B )的立面适合采用以虚为主的解决手法。
A.电影院 B.体育馆 C.博物馆 D.纪念馆
墙体为实,门窗为虚
5、防火规范规定防建设两个门的条件是( D )。
A. 房间面积大于60平方米,人数多于60人。
B. 房间面积大于50平方米,人数多于50人。
C. 房间面积大于50平方米,人数多于60人。
D. 房间面积大于60平方米,人数多于50人。
6、 通过消防车的道路宽度不小于( C )
A.4m B. 5m C. 3.5m D. 7m
7、套间式组合一般合用于(C )建筑类型。
A.住宅、学校 B.火车站、体育馆
C.展览馆、陈列馆 D.幼儿园、住宅
套间式指各房间之间顺序性较强,不需要单独分隔
8、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重要依据( A )的规定拟定。
Ⅰ.防火安全 Ⅱ.地区降雨量 Ⅲ.地区日照条件 Ⅳ.水文地质条件
A.Ⅰ Ⅲ B.Ⅱ Ⅲ C.Ⅰ Ⅱ Ⅲ Ⅳ D.Ⅲ Ⅳ
9、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 D )来体现的。
Ⅰ.建筑色彩的深浅变化 Ⅱ.门窗的排列组合
Ⅲ.装饰材料的粗糙与细腻 Ⅳ.形体凹凸的光影变化
A.Ⅰ Ⅲ B.Ⅱ Ⅲ C.Ⅰ Ⅱ Ⅲ Ⅳ D.Ⅱ Ⅳ
10、由( D )形成的骨架承重结构系统的建筑称之为框架结构建筑。
A.桩、梁、柱 B.墙、梁、柱 C.梁、柱 D.梁、板、柱
11、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 A )mm 左右。
A.550 B.600 C.700 D.500
12、民用建筑的重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B )。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门厅中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13、已知某建筑三层普通房间标高为6.0m,卫生间标高应为( B )。
A.5.80m B.5.98m C.6.0m D.6.02m
14、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属于非承重构件的是( B )。
A. 楼梯 B. 门窗 C. 屋顶 D. 吊顶
有些顶棚为上人顶棚
15、建筑物地下室墙身防潮,应在墙面外侧填( B )。
A.高渗透性土壤 B.低渗透性土壤 C. 任意土壤 D.素混凝土
16、一刚性基础,墙宽240㎜,基础高600㎜,刚性角控制在1:1.5,则该基础宽度为( D )。
A.1800㎜ B.800㎜ C.800㎜ D.1040㎜
600÷1.5×2+240=1040
17、砖基础采用等高大放脚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挑出 ( D )的砌筑方法。
A. 一皮砖 B. 3/4砖 C. 1/2砖 D. 1/4砖
60mm
18、地基中需要进行计算的土层称为( B )。
A. 基础 B. 持力层 C. 下卧层 D. 人工地基
19、混凝土基础刚性角正切值(宽高比)的控制范围为( C )。
A. ≤1:1.5 B. ≥1:1.5 C. ≤1:1 D. ≥1:1
20、地基( B )。
A.是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B.不是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C.是墙的连续部分 D.是基础的混凝土垫层
21、一~六层建筑贴邻一已有三层建筑建造,基础底相差1.5m,则两基础水平距离最小应为( A )。
A.1.5m B.1.8m C.3.0m D.5.0m
尽量不要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当大于时,应保证两基础间间距宜为(1~2)倍基础高差
22、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浅埋,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 B )
A.300mm B.500mm C.800mm D.1000mm
23、墙体按材料分为( A )
A.砖墙、石墙、钢筋混凝土墙 B.砖墙、非承重墙
C.实体墙、复合墙、空体墙 D.外墙、内墙
24、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等透水性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C )
A.室内地面标高±0.00处 B.室内地面以下-0.06m处
C.室内地面以上+0.06m处 D.室外地面以下-0.06m处
垫层为透水材料时,防潮层高于室内地面,反之则低于室内地面
25、为防止雨水污染外墙墙身,应采用的构造措施称为(C )
A.散水 B.踢脚 C.勒脚 D.墙裙
踢脚及墙裙位于室内,散水是防止雨水下渗墙根
26、通常称呼的37墙,其实际尺寸为( A )。
A.365mm B.370mm C.360mm D. 375mm
一砖半墙,240+115+10=365
27、承重墙的最小厚度为( C )。
A.370mm B.240mm C.180mm D. 120mm
28、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1.5米以内时,应尽量采用砖模即( D )。
A. 60mm B. 120mm C. 240mm D. 125mm
115+10=125 墙段长度超过1.5米时,用灰缝8~12调整
29、钢筋混凝土过梁在洞口两侧伸入墙内的长度,应不小于( D )
A.120mm B.180mm C.200mm D.240mm
30、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可采用( A )等措施。
Ⅰ.构造柱 Ⅱ.变形缝 Ⅲ.预制楼板 Ⅳ.圈梁
A.Ⅰ Ⅳ B.Ⅱ Ⅲ C.Ⅰ Ⅱ Ⅲ Ⅳ D.Ⅲ Ⅳ
四、简答题
1、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涉及哪些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解决房间与房间之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联系、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联系。交通联系部分涉及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2、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拟定矩形平面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规定?
家具布置的规定,采光、通风等环境的规定,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施工方便和我国现行的模数制。
3、拟定民用建筑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哪些问题?
室内人流活动特点和家具布置的规定,尽也许缩短室内交通路线,避免人流拥挤和便于家具布置。面积小、家具少、人数少的房间,门的位置最重要考虑家具的布置,争取室内有较完整的空间和墙面。面积大、家具布置较灵活,人数多的房间,门的位置重要考虑人流活动和疏散的方便。
4、什么是层高、净高?举例说明拟定房间高度应考虑的因素?
层高——从房屋楼地面的结构层表面到上一层楼地面结构表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从室内的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如大梁底面之间的距离。
房间高度应考虑的因素:① 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使用规定; ② 通风、采光的规定; ③ 室内空间比例; ④ 结构构件、设备管件及电器照明设备所占用的高度。
5、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有何作用?
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将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体(或柱):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楼板层及地坪层:水平方向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竖向空间。
楼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
屋顶:围护、承重、美观、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
门窗: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的围护构件。
6、影响建筑构造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1)外界环境的影响:指自然界和人为的影响,涉及外力作用的影响;2)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如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施工技术;3)经济条件的影响。
7、增长墙体的保温性能的措施有哪些?
增长墙体厚度;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采用隔热措施。
8、寒冷地区保温墙体为什么要设隔蒸汽层?隔蒸汽层常采用哪些材料?
寒冷地区室内温差大,室内具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传至外墙时,墙体内的温度较低,蒸汽在墙体内形成凝结水导致墙体保温能力急剧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在室内靠高温一侧设立隔蒸汽层,阻止水蒸气进入墙体。隔蒸汽层常采用卷材、防水涂料或薄膜等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