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学期语文八年级单元知识点模板上学期语文八年级单元知识点模板篇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俨yn然阡陌qinm髫tio诣y间jin隔问津jn此中人语y云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2)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4)悉如外人。悉:都。(5)具答之。具:详尽,详细。(6)问今是何世。世:朝代。(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详细地说出。(8)皆叹惋。惋:惊讶、惊奇。(9)便扶向路。扶:沿、顺着。(10)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11)处处志之。志:做标记。(12)
2、欣然规往。规:计划。(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14)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便要还家。要通邀,解释为:邀请。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
3、。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1)成语: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成语: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3)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上学期语文八年级单元知识点模板篇21、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2、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
4、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3、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
5、做官。4、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亲旧:亲戚、朋友。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俦:朋友,伴侣。觞:酒杯。嗜:爱好,喜欢。5、重点句子翻译:(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4)常
6、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上学期语文八年级单元知识点模板篇3一、文学常识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
7、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二、重点字词(1)拼音竹篙(go)疟(yo)子寒噤(jn)蹿(cun)仄(z)歪飒(s)飒泅(qi)着转弯抹(m)角(2)解释词语。提防:小心防备。央告:央求。能耐:技能、本领。悠闲:闲适自得。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仄歪:倾斜、歪斜。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三、段落划分一(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为情节展开作铺垫)二(919)一天夜里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去芦苇塘。(开端)三(2054)老头子由于过于自信导致大女孩子受伤,决心教训敌人挽回自己的面子。(发展)四(5563)老头子痛打日本鬼子,为大菱报仇。(高潮、结局)四、小说的相关知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等)。4.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把握课文内容时间:一天夜里地点:芦苇塘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