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三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1教学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特别是相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对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
2、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引入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 2、揭示课题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 3、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
3、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 三、自学课文 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 生字检查 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课件展示生字) 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 2、再读课文 看,可爱的生字宝宝又跑回了课文,你们还理解吗? 指名读课文。你想读哪段?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4、读了这篇课文,小朋友,现在你们理解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了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问:你觉得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从它的什么动作能够看出小蝌蚪很“快活”呢?用手势协助理解“甩着”。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3、小蝌蚪在快乐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伤心事,你们听! 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每当我看见其它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玩耍时,我羡慕极了。不过,我不知道我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听说班的小朋友最聪明,爱协助人,请你们协助我介绍我的妈妈吧。 4、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
5、的?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头饰上台汇报)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生字 2、小朋友,上节课我们理解了小蝌蚪这群可爱的小动物。你还记得它们的样子吗?(课件)指名说。热心的小朋友还协助小蝌蚪找到了它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青蛙)(出示课件),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自然段。 二、朗读课文,感知青蛙成长过程。 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小朋友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自然段,能够自己读,也能够小组合作读。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
6、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三、学习课文二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协助?(鲤鱼和乌龟) 课件出示鲤鱼图 1、看到鲤鱼妈妈带着小鲤鱼在捕食,小蝌蚪会怎么想呢? 2、随机教学“迎”字,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3、鲤鱼用怎样的语气来告诉小蝌蚪的呢?请你读一读。 个别读-集体读-男女对读(“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 小蝌蚪受了鲤鱼妈妈的指点,又继续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他知道了自己的
7、妈妈长着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游啊游,瞧!他们碰见谁了?(乌龟)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小蝌蚪是怎样做的呢?快速读课文第三段,划出相关句子。 1、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随机教学“追”字)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抓住“追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自由读-个别读 2、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长得怎么样?(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3、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个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五、学习四、五段 过渡:小蝌蚪
8、告别了乌龟,再一次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 1、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嘿,这个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毫不犹豫地游过去,叫道 2、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个次,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3、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你能用“已经”说说话吗? 4、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
9、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5、小青蛙都跟着妈妈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七、分角色朗读全文 八、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九、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1、讲一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说一说说收集的小蝌蚪和青蛙的资料 3、画一画画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4、唱一唱唱小青蛙的歌 5、演一演演课文内容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3个新字。完成课后相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0、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水平。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准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
11、找妈妈)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d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
12、n,13笔,左右结构。灰,hu,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n,三拼音,10笔。嘴,zu,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i,左右结构,13笔,追,zhu,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左右结构,7笔。鼓,g,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
13、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导读第1自然段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 (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协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 (5)(出示鲤
14、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 (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能够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 (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 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
15、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
16、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ngwmmayustiotu,kunkundezuba,gzhedynjing,pzhebldeyshang,luzhexubidedp。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
17、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协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 设计理念 让课堂成为一种享受,教师享受教学,学生享受学习,师生共同享受语文
18、课堂的乐趣,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教学境界!“趣”从何来?一是来自要学习理解的事物本身。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枯燥的、静止的、平面的,如一潭死水,还是鲜活的、灵动的、立体的,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这在于教师的再创造,在于老师的眼,在于老师的心。虽然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妙趣无穷,不过,一年级的学生初学识字、初识课文,未免显得枯燥,如何创造性地“打扮”内容,使每个字立起来,使每篇文章活起来,这就是教师的本事。二是来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如果每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写法等都相似,一眼就能看到底,恐怕再耐心的读者都会厌烦。而我们的课堂是否一成不变?是否已被即成的“模式”一统天下?学生能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也在
19、于教师的“创造”。选择最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满怀激情地走上课堂,让学生无法预知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什么的情况下,却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识字、朗读、体会、表演一句话,教师享受的是“创造”,学生享受的是“学习”,本节课力图做个尝试。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2.识字目标。 要理解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3.读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相
20、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2.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相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略) 设计理念 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体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
2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很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协助学生简述课文。 设计理念 一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水平! 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
22、。“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充足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玩”中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就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啊!有几个“小淘气”想和大家捉迷藏,你们敢不敢?好,请看黑板上这些字(出示14个生字)已经藏进课文中了,我喊“预备开始”,你们拿起笔,开始找,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马上用笔把它圈起来,别让它跑了! 学生圈、读生字词。(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别稍慢的学生要适当协助指导)教师出示卡片,实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学生给每个生字编个谜语(可从
23、音、形、义各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形式应多样活泼,用说出来、画出来动作表演出来等形式都能够。 (3)个别竞猜:编谜语的同学“单挑”同学猜谜语。 (4)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1)各组成员分头准备,在集中到组里,确定发言同学,其他同学可准备补充。 (2)各组比赛,教师相机调控。 4.“句子选美” 教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最后全体参与评出“最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识字、学词、说句的层次性,步步为营,比较扎实。学生如何理解字?其实正如理解人,见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这个环节中,字单独出现过,在
24、词中出现过,又在句中出现,反复出现,使学生和它逐步“熟悉”;二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学生们既在“玩”,又在学,而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在“玩”中发展学生听说的水平,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水平,在“玩”中又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水平,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生字书写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 附参考:“女”:一个美丽的女孩,跳完舞后做优雅的谢幕动作。 “亻”:一个身子挺拔的同学,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口”:一张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样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规! 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
25、写的规律。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实行鼓励表扬!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宽,它(氵)太宽了“可”就过不去了。 “姐”“姐”是个美丽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写美丽。 “呢”、“呀”、“哪”注意那张美丽的小嘴(口)。 此处宜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使许学生对难点、重点更易接受,更直观。 如“河”、“借”左右两部分,好比两个朋友照相,谁胖些,谁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让,胖的略出。)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26、 (3)“小小书法家”评选。 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 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 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 设计理念 灵活、新鲜的语言设计,力求把“死”的变成“活”的,“枯”的变“荣”!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或活泼,或俏丽,能静会动!汉字有魅力,更应该有魔力!让每个孩子从心里爱它,看它时怦然心动,写它时心旷神怡!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促读 师:同学们,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假如被拍成动画片,你们愿意看吗?好!下面我宣布:小蝌蚪找妈妈演员选拔赛现在开始了!请各位参加预选的选手先做好以下准备: 熟悉一下故事的情节和“台词”,现在开始! 1.学生自己先进一步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和对话部分要反复读
27、、揣摩、记忆。 2.学生自由结合对台词。 设计意图 此环节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抓住学生的心,以“选拔演员”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如饥似渴”地主动记忆、消化课文内容。时间要充分,教师可相机巡视。这个环节下来,学生可把情节熟记于心,“台词”出口可诵! 二、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1.学生按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分开来坐。 “蝌蚪”坐在一处;“鲤鱼”坐在一处;“乌龟”坐在一处;“青蛙”坐在一处。座位的摆放可方可圆。 2.师:各位选手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将对大家实行一些测试,只有最终通过测试的演员才能出演你想演的角色。 请听题。第一道:请你评价一下自己想扮演的角色! 3
28、.汇报交流对角色的理解。 设计意图 对角色的理解也就是对课文的理解,关键是启发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理解。比如有的孩子说喜欢鲤鱼妈妈,因为她漂亮,爱自己的孩子(教小鲤鱼捕食),还有的孩子会认为鲤鱼妈妈有缺点,因为她没有像小蝌蚪说清楚青蛙妈妈的样子,害得小青蛙误认了乌龟叫“妈妈”!还有的孩子会说不喜欢青蛙妈妈,因为她扔下自己的孩子,让宝宝好难找!还有的孩子会说小蝌蚪理解鲤鱼怎么不理解乌龟啊!在这个环节汇报交流中,既有孩子们的想象,又有很多疑惑,关键是既要充分发挥想象,组织语言,又要帮孩子们了解一些科普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滋润孩子多彩的童心。比如在了解“青蛙妈妈”产卵后丢下“孩子”这个自然现象后,
29、是不是要补充一点,问问孩子: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定是她要让宝宝从小就坚强,一定是她让宝宝自己学游泳,多运动,这样前腿和后腿才能长的快!身体才棒!总之,要发展语言,发展想象,更要“发展心灵”! 三、读 1.师:好!下面实行第二题测试语言测试,主要测试旁白朗读和对话。先从“小蝌蚪”开始。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出现了三次,你能找到吗?(小蝌蚪游哇游)哪个“小蝌蚪”来说一说这三处“游”得一样吗? 2.汇报总结。 3.(第一次:高兴,快活。第二次:比第一次用力,着急。第三次:更艰难,游的时间更长。) 4.出示第二幅图(试读第二段) (1)一位同学读旁白,一位同学读“小蝌蚪”的话,一位
30、同学读“鲤鱼阿姨”的话。 (2)分角色读后,学生评价优缺点,师生总结后提示下一组注意:读出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热情。 (3)分组反复读。 (4)多种形式读,齐读,多人读,最后脱离课本带表情诵读。 (5)表扬和评选演、读最形象的两组 5.出示第三幅图(读课文第三段)。 (1)自由结合,分角色练读。 (2)轮流汇报读,师生共同评读,试读。 (3)评选组合:谁读出了小蝌蚪奋力游的样子和它的着急?谁读出了乌龟的“摆动”、“悠闲”、“有趣”和被小蝌蚪误叫“妈妈”后的笑? 6.出示第四、五幅图。 (1)师:小蝌蚪人错妈妈,它很不好意思,所以这个次它要看清楚呦!请各组练习一下。学生练读第四、五段。 (2)汇报演读,重点指导: 第四段中读出小蝌蚪看到青蛙的样子时心里的判断(把这种又高兴有肯定的感觉读出来)。 第五段中“妈妈!妈妈!”的叫喊的兴奋应比前一次更强烈。 7.出示第六幅图(读最后一段)。 指导读出小蝌蚪的开心、幸福、自豪。 设计意图 用多样的形式朗读、体会。读出“语气”,读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读出孩子自己的理解,读出表情、动作,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语言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