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初次观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是在2019年上半年。该片当时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在全国公映,我第一时间拖家带口去电影院观看,接受精神洗礼。再次观看周恩来回延安是在今年秋季,我作为南通市委党校秋季班主体班学员参加集中收看“四史”教育片活动,锤炼党性。这一次观影,影片中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延安的历史片段再次触动我心灵深处,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全片没有惊心动魄的紧张情节,也没有惊险刺激的战争场面,仅以叙事方式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谓细微之处见精神,正是影片中看似平铺直叙的真实故事中真实流露出的军民鱼水情,让所有观众热泪盈眶。这次再观周恩来
2、回延安时,我又从影片中得出了三点新的体会,是我们应该一生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的。一是严守“三大纪律”的清廉本色。影片中,周总理离开延安之际,很多老百姓纷纷表达自己的情意,给主席送点土特产。周总理详细问工作人员:“延安送的土特产都清点了没有?”“都付费了吗?”“回去之后向小超大姐交帐”“下个月从我工资里扣除”,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处处体现出周总理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态度与决心。周总理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戴,正是周总理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关爱和在人民群众面前展现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让群众心服口服。二是严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影片中,周总理合书而睡,醒来后,在上厕所的路上,工作人员
3、一路跟随并汇报工作,当汇报到有外交事务时,周总理立即质问道:“为什么才送来?”“我说过多少次了,主席有事要立即报、国内有灾情要立即报、外交有任何事情要立即报,决不允许拖延。”不管何时何地,周总理心系三件事情,要求工作人员不管任何情况立即报告。这种全心全意为工作,来不得半点拖拉的工作作风,正是给我们当下干部的示范,要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群众,必须拥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三是严守“联系群众”的初心使命。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方得始终。影片中,带领百姓撤退延安的总理,冒着生命危险帮牛娃找到了牛,总理知道,“牛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就是这孩子一家人未来生活的希望。周总理无论多忙也要坚持去看望曹大嫂,帮曹大嫂穿针引线,把自己的老花眼镜给曹大嫂戴上;几次经过乡村,总理都对百姓恋恋不舍,关心他们是不是吃得饱、穿得。尽管延安百姓的日子依然艰苦,但他们坚信跟着共产党走,一定会过上好日子。正是这种信念让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落脚点”与“出发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为党的事业严守纪律、一丝不苟、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不断发扬延安精神,立足本职、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