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下载须知】:1,本套练习包含以下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数量关系题、判断推理题和资料分析题等题型;共135道。2、本套试题根据常见招考题总结归纳,主要用于练习答题思路和拓展知识面。3、本套试题非考试真题,且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无关。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落实好劳动教育既是高职院校落实
2、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更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无论是在专业教学特点、教学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设备等内部机制管理方面,还是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外部资源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如果能真正有效地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践实训之中,职业院校“德技”双赢的育人效果更容易显现。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 重视劳动教育,发挥职业院校主阵地功效 B 砥砺劳动姿态,筑梦“德技”双赢 C 浅谈劳动教育体系上的顶层设计 D 劳动教育改造承载职业院校发展的“新希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文段开篇说明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背景,接着介绍高职院校已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
3、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并强调落实好劳动教育对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介绍职业院校具有很强的优势,尾句再次强调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与实践中对职业院校“育人”很重要。故文段主题词为“劳动教育”和“职业院校”,主要强调职业院校要重视劳动教育,以充分发挥其育人效果,对应A项。B项,缺少文段主题词“职业院校”,且“劳动姿态”并未直接体现“劳动教育”,排除;C项,“顶层设计”为国家层面的作为,与文意不符,且缺少文段主题词“职业院校”,排除;D项,文段重点论述“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改造”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重视劳动教育,发挥主阵地功效2、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 _ 的奋斗
4、史。百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始终志不改、道不变奋力向前。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在一穷二白、_ 时发愤图强,在改革探索、风急浪高时挺立潮头,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时砥砺前行,靠的就是 _、愈挫愈勇、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坚韧不拔 百废待兴 百折不挠 B 励精图治 白手起家 迎难而上 C 自强不息 饥寒交迫 锲而不舍 D 风华正茂 一贫如洗 矢志不渝正确答案A第1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
5、“奋斗史”,且根据“始终志不改、道不变奋力向前”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始终坚持、努力奋斗之意,A项“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B项“励精图治”意思是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好,C项“自强不息”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风华正茂”形容青春时期朝气蓬勃、才华横溢,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二空,根据顿号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一穷二白”构成同义并列关系,体现出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条件差,A项“百废待兴”形容许多被搁置的事情等着要兴办,C项“饥寒交迫”指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均可与“一穷二白”构成同义并列关系,符合文意,保留。B项“白手起家
6、”形容在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创立起一番事业或家业,与后文语义重复,排除。第三空,根据顿号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愈挫愈勇”“永不言败”构成并列关系,且根据文意可知此处存在语义上的顺承关系,A项“百折不挠”指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不退缩,形容意志顽强,符合文意,当选。C项“锲而不舍”比喻坚持不懈,做事有恒心,无法与“愈挫愈勇”“永不言败”构成并列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矢志奋斗的党永远年轻3、耕地就那么多,_。必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从抓紧抓实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到深入推进农田农艺品种与农机相适应相匹配,
7、再到持续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面向未来,既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也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技术短板,为粮食丰收更好保驾护航。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 B 提升农村土地生产效力是关键 C 多措并举才能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D 需要确保粮食生产链条的安全性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横线在文段开头,需结合后文进行分析。后文通过“必须认识到”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接着对此展开介绍,进一步论述我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并通过
8、“面向未来”指出如何通过科技发展智慧农业并补齐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技术短板,从而为粮食丰收更好保驾护航,故后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对于粮食丰收的重要作用,对应A项。B项,“提升农村土地生产效力”后文并未体现,排除;C项,后文主要强调科技对于粮食丰收的重要作用,而非如何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排除;D项,“粮食生产链条”仅是通过科技保证粮食丰收的其中一个环节,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4、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在我国,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害虫和木制品害虫。不论是农作物、树木还是房屋建筑,甚至桥梁堤坝都无法逃过它的侵袭。白蚁分泌的蚁酸可以腐蚀砖木,甚至钢筋混
9、凝土,造成建筑物的倒塌。而且白蚁隐蔽性极强,等人们发现建筑物被破坏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虽然对人类而言,白蚁是害虫,但是在野外,白蚁却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一员。在热带地区,白蚁约占土壤昆虫生物量的95%。在较干燥的生态系统如热带森林、热带草原和沙漠中,白蚁是主要的植物降解者。白蚁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而且偏嗜腐烂的树木,因此可以快速分解死亡树木,加速物质循环,从而为新生植物提供充分的生长空间和养料。另外,白蚁在建造地下宫殿时,会挖掘出很多细小的地下隧道,这些隧道可以极大地改善土壤的通气性,有利于地上水分往下渗透并存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关于“白蚁”,这段文字并未介
10、绍:A 主要危害 B 现实作用 C 生物习性 D 分布地区正确答案D第2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A项,根据“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害虫和木制品害虫其实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可知,介绍了白蚁的“主要危害”,排除;B项,根据“白蚁却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一员。在热带地区,白蚁约占土壤昆虫生物量的95%。在较干燥的生态系统如热带森林、热带草原和沙漠中,白蚁是主要的植物降解者”可知,介绍了白蚁的“现实作用”,排除;C项,根据“白蚁以树木、树叶
11、和菌类等为食,而且偏嗜腐烂的树木”可知,介绍了白蚁的“生物习性”,排除;D项,文段并未介绍白蚁的“分布地区”,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白蚁是“害虫”还是“益虫”5、动力电池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器中。当前,动力电池已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产品中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也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成为当前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航空航天、储能等领域得到应用。然而,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材料很难满足电池降本增效、提高能量密度等需求,例如目前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
12、“天花板”,且其比能量仍然相对偏低,低温性能也有待提高。同时,动力电池市场细分化趋势愈发明显,电池产品的差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创新也能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场景应用需求。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A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有待提高 B 部分传统电池产品已被动力电池替代 C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将在航天领域使用 D 小型电器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较为广泛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项,根据“例如目前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天花板,且其比能量仍然相对偏低,低温性能也有待提高”可知,表述正确,排除;B项,根据“动力电池已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产品中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可
13、知,并非是传统电池产品已被动力电池替代,表述错误,当选;C项,根据“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也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成为当前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航空航天、储能等领域得到应用”可知,表述正确,排除;D项,根据“动力电池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小型电器中”可知,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未来电池产业瞄准全固态电池6、_。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诗人屈原感楚国国运之变,将忧国忧民之思倾注笔端,写下离骚;北宋画家王希孟叹山河之美,把“可游可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融入千里江山图;鲁迅
14、先生关切民族命运,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发出时代的“呐喊”。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搞创作,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当代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B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C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正确答案A第3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
15、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横线在文段开头,故应对后文内容进行概括。后文介绍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并通过诗人屈原等举例论证,接着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指出其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努力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当代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故横线处应体现文艺作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A项“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意在强调文艺作品是与时代的命运密切相连的,没有一天不向着新的方面发展,说明了文艺作品与时代的关系,当选。B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
16、自唐代杜甫的偶题,意思是文学创作是关乎年代久远的事情,但其创作中的成败甘苦只有自己知道,表达了杜甫晚年对文学创作的见解,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意思是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流水中前面的波浪让位给后面的波浪,强调新旧更替,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意思是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守正创新 用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7、大多数半导体器件受到宇宙中各种各样射线的辐射,会发生“单粒子效应”,导致“罢工”失效。更严重者,辐射可能直接让航天器
17、本身出现翻转失控、数据和图像无法传输等情况。“天问一号”的本体是电子产品,也有很多半导体器件,在翱翔宇宙时这些器件难免会受到“太阳风”、紫外线、宇宙射线等的辐射。如果不解决上述的“单粒子效应”问题,“天问一号”就飞不到火星。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是:A“单粒子效应”存在的危害 B 研发抵御宇宙辐射的半导体器件 C 如何解决宇宙射线的辐射问题 D“天问一号”顺利飞往火星的途径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前文先提到大多数半导体器件受到宇宙中各种各样射线的辐射,会发生“单粒子效应”和让航天器翻转失控等一系列问题,而“天问一号”也有很多半导体器件,尾句强调如果不解决上述的“单粒子
18、效应”问题,“天问一号”就飞不到火星,故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后文应指出如何解决“单粒子效应”问题,根据前文可知,出现“单粒子效应”是因为半导体器件受到宇宙中各种各样射线的辐射,故B项“研发抵御宇宙辐射的半导体器件”是尾句问题的解决措施,当选。A项,对应文段首句,是前文介绍过的内容,故后文不会再介绍,排除;C项,“解决宇宙射线的辐射问题”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未体现如何解决文段尾句提出的问题,衔接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重离子加速器如何检测“天问一号”8、太赫兹波,位于电磁波谱的微波和红外光之间,因高频率而备受关注,其在太空探索、安全技术、通信系统以及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巨大应
19、用潜力已被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医学成像领域,太赫兹波有望成为X射线的替代品,因为它能穿过大多数非导电材料且不损伤组织。然而,在太赫兹波广泛应用之前,还要攻克两项技术难题:有效的产生方式和可调谐的传输材料。为了克服传输材料挑战,科学家们利用导电聚合物和纤维素制造出了新型气凝胶,研究结果表明,该气凝胶可通过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调节太赫兹光的吸收,这一特性使得气凝胶可作为太赫兹光的可调滤波器,对于接收来自太空的长程信号或雷达信号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太赫兹波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广泛认可 B 知晓太赫兹波有效产生方式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 C 太赫兹波的高频率特性使其有望替代
20、X射线 D 新型气凝胶能够成为太赫兹光的可调滤波器正确答案C第4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A项,根据“太赫兹波其在太空探索、安全技术、通信系统以及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被广泛认可”可知,表述正确,排除;B项,根据“在太赫兹波广泛应用之前,还要攻克两项技术难题:有效的产生方式和可调谐的传输材料”可知,表述正确,排除;C项,根据“太赫兹波,位于电磁波谱的微波和红外光之间,因高频率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医学成像领域,太赫兹波有望成为X射线的替代
21、品,因为它能穿过大多数非导电材料且不损伤组织”可知,强加因果,当选;D项,根据“这一特性使得气凝胶可作为太赫兹光的可调滤波器”可知,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气凝胶助力太赫兹技术应用9、“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刚刚过去的执法检查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选定检查题目上,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期盼。在确定检查重点上,检查前通过在京召开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等各方参加的调研座谈会,赴地方开展前期调研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对开展执法检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起草执法检查方案。在检查过程中,轻车简从
22、、不预设路线,深入居民家中和车间一线等了解实际情况。同时,还引入“外脑”对法律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创新性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关于全国人大财经委,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 多措并举充分保障执法检查过程科学有效 B 始终把回应人民呼声融入执法检查全过程 C 利用执法检查契机把握各类企业迫切需求 D 执法检查需内部监督与外部评估有机融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段开篇指出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接着介绍了执法检查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在选定检查题目上围绕人民群众期盼,在确定检查重点上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检查过程中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最后通过“同时”
23、引导并列指出还引入“外脑”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故文段介绍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在执法检查中始终把握人民的需求和意见,对应B项。A、D两项,均缺少文段核心话题“社会、群众需求”,排除;C项,“把握各类企业迫切需求”仅对应检查重点的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始终把回应人民呼声融入执法检查全过程10、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能力与理论也发生了变化,历法演变成可为大众掌握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张汝舟曾考订出周考王十四年甲寅(前427年)为我国殷历的近距始年。也就是说,从战国早期起,普通大众已经可以摆脱观象授时的限制,自行推
24、演出相应的朔闰干支,如孟子离娄下所云:“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其实,早在春秋后期,象征君主权威的颁朔、告朔之礼就已不再为大众所重视。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吾爱其礼。”这表明,当原本仅有上层贵族才掌握的历法逐渐为大众所熟知时,它的政治色彩也开始消解。这段文字最适合做下列哪一观点的例证?A 丰富的知识经验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B 历法经历了从政治权力向人民权力的转变 C 春秋战国时期大众与历法的关系变化史 D 历法被大众熟知后其政治权威性逐渐式微正确答案D第5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
25、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文段开篇指出历法演变成可为大众掌握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后文通过“张汝舟”“孟子离娄下”“论语八佾”进行举例论证,尾句通过“这表明”指代前文,进一步得出结论,指出历法被大众熟知后其政治色彩开始消解,对应D项。A项,“丰富的知识经验提升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为文段开篇引出话题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从政治权力向人民权力的转变”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为举例论证部分的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春秋至汉代律历关系演变11、仁爱既是教育情感
26、,也是教师的德行。未来的教师培养中,我们不仅要将仁爱作为情感因素,更要将其作为道德价值深植于师范生的心中。儒家的仁爱与教育思想 _。在孔子看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通过“仁者爱人”的 _,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仁爱精神的人,担当修齐治平使命,贡献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相辅相成 事必躬亲 B 若合符节 以身作则 C 密不可分 率先垂范 D 水乳交融 严于律己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仁爱与教育思想的关系紧密。A项“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C项“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D项“水乳交融”指像水和乳汁那
27、样融合在一起,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均能体现仁爱与教育思想关系紧密,符合文意,保留。B项“若合符节”比喻两者完全吻合,仁爱与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吻合的,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仁爱精神的人”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教育的指引、带领作用。C项“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符合文意,当选。A项“事必躬亲”指不管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D项“严于律己”指严格地约束自己,均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12、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应该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通过对历史现象、问题、规律的深刻思考,提升观众的道德素质
28、和思想水平。历史题材作品不能单纯对观众进行感官刺激,要 以“戏说”或“演义”历史题材为借口,“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行为。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拒绝 诬蔑 B杜绝 丑化 C避免 恶搞 D阻止 抹黑正确答案B第6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历史题材作品”对“以戏说或演义历史题材为借口”的行为的态度。B项“杜绝”指制止、消灭(坏事),C项“避免”指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拒绝”指
29、不答应,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D项“阻止”指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均常形容对于别人做法的态度,文段表达的是“历史题材作品”自身不去做某些行为,而非不答应别人或使别人不能行动,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搭配“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且由“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可知,横线处需体现刻意歪曲之意。B项“丑化”指把本来不丑的事物弄成丑的或形容成丑的,符合文意,当选。C项“恶搞”指在已有资源(如新闻图片、文艺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使原来的格调和气氛大变,包含各种搞笑元素,文段并未体现“搞笑”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与民族文化复兴13、党员干
30、部要想干事创业,就要经受住考验。有时要面对群众一时的不解甚至 _,有时要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寂寞,有时要面对大风大浪的冲击。但是,只要 _ 了目标,就要横下一条心向前冲,面对危险不畏惧不退缩,面对失败不气馁不灰心,面对挑战敢斗争勇冲锋,面对压力顶得住能扛事。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诋毁 树立 B 埋怨 铆定 C 困惑 笃定 D 责备 指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空,横线前“甚至”表示递进关系,故横线处所填词语要比“不解”程度更重,A项“诋毁”指污蔑,毁谤,B项“埋怨”指抱怨,责备,D项“责备”指埋怨他人或自责,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困惑”指感到疑惑,不知怎样办才好,与“不解”程度相
31、近,排除。第二空,搭配“目标”,且根据“就要横下一条心向前冲面对压力顶得住能扛事”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之意,且程度较重,B项“铆定”原指通过将铆钉等金属材料固定在工件上来连接两个或多个金属工件的过程,此处可引申为对目标坚定不移的追求,且“铆定目标”属于热词搭配,当选。A项“树立”指建立,程度较轻,排除;D项“指明”意思是指点明白,多搭配“方向”“道路”等,侧重于为他人指出方向等,而文段则强调党员干部的主动行为,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大兴担当实干之风14、蓝莓为什么是蓝色的?研究人员发现,尽管蓝莓果皮中的色素是深红色的,但其蜡质层中的微小结构使
32、它们呈现蓝色。研究人员解释说,这适用于许多颜色相同的水果,包括西洋李子、黑刺李和杜松子。它们的蓝色是由包裹在水果周围的一层蜡质层呈现出来的,蜡层由分散蓝色和紫外线的微型结构组成。这使得蓝莓对人类来说是蓝色的,对鸟类来说则呈现出蓝紫外光的颜色。研究人员表示,蓝莓的蓝色不能通过挤压来“提取”,因为这种颜色并非来自从水果中榨出的有色汁液。大多数植物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层。蜡质具有多种功能,作为一种疏水、自清洁涂层,它非常有效。但直到现在科学家才意识到,这种结构对植物呈现的颜色也非常重要。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A 蜡质层对植物的呈色有重要影响 B 植物表皮的蜡质可实现自我保护 C 蓝色的水果表面均
33、包裹一层蜡质 D 蓝莓的蓝色来自果肉的有色汁液正确答案A第7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A项,根据“但直到现在科学家才意识到,这种结构对植物呈现的颜色也非常重要”以及前文论述的“它们的蓝色蜡层由分散蓝色和紫外线的微型结构组成”可知,表述正确,当选;B项,根据“大多数植物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蜡质层。蜡质具有多种功能,作为一种疏水、自清洁涂层,它非常有效”可知,“可实现自我保护”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根据“这适用于许多颜色相同的水果,包括西
34、洋李子、黑刺李和杜松子。它们的蓝色是由包裹在水果周围的一层蜡质层呈现出来的”可知,文段仅介绍了几种水果呈现蓝色的原因,并不等同于所有蓝色水果表面均包裹一层蜡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根据“蓝莓的蓝色不能通过挤压来提取,因为这种颜色并非来自从水果中榨出的有色汁液”可知,“蓝莓的蓝色来自果肉的有色汁液”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科学家揭示蓝莓呈蓝色之谜15、翻看“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几乎每一个“上榜”的特色小镇,“死法”都是无特色、无根基。例如成都龙潭水乡号称清明上河园,但却缺乏应有的文化灵魂和亮点;有的明明缺乏文化基础,却人为造个远离群众生活场的“高大上”的电影小镇。这
35、些问题,从技术上而言,是盲目规划、互相攀比、急于求成、胡乱定位,导致特色小镇千篇一律、脱离实际、丧失特色;从意识上说,是受政绩主义、官僚主义等思维影响,导致拍脑袋工程、朝令夕改工程成了主角。但说到底,无论是一哄而上、无序发展,还是千镇一面,都是和群众意愿、群众审美相背离的必然结果。这段话旨在强调:A 特色小镇真正“特起来”才能“走得远”B 摆脱速成观、政绩观对特色小镇至关重要 C 特色小镇的“死亡”源于忽视了群众意愿 D 让群众成为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主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首先引出“特色小镇”这一话题,并指出特色小镇的“死法”都是无特色、无根基,接下来围绕问题进行举例说明,随后从“技术”
36、和“意识”两方面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转折词“但”强调特色小镇“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背离了群众。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即要让群众参与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来,对应D项。A项,“特起来”无法解决文段的问题,为无关对策,排除;B项,“速成观、政绩观”对应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C项,“源于忽视了群众意愿”属于原因分析,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的最大警示16、雨停了,云缝中透出几缕光柱,阳光所照处,树的轮廓,花的颜色,全都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远处群山 _,由于云的飘动,光柱不断变化,群山不断被化整为零,变成了电影中的蒙太奇,一帧帧画面展示在大家面前
37、,转眼间,这些画面又被精巧地 _ 到了一起,组成动人心魄的巨幅山水画。这画中有溪流,有鸟鸣,有幽香,真真实实,虚虚幻幻,将青山绿水的精气神 _ 得如歌如诗。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连绵 组合 描述 B 环绕 堆砌 诠释 C 朦胧 拼接 演绎 D 掩映 汇聚 打造正确答案C第8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对应“组成动人心魄的巨幅山水画”,A项“组合”、C项“拼接”、D项“汇聚”均有“组”的特点,符合文意,保留。B项“
38、堆砌”比喻文章里使用大量无用而华丽的词语或罗列不必要的材料,与文段感情色彩不符,排除。第三空,根据“电影”“巨幅山水画”等语境可知,横线处应体现一种表演的特点,C项“演绎”指铺陈、表现,与文段语境相符,保留。A项“描述”指描写叙述,与“如歌”搭配不当,排除;D项“打造”侧重的是制造,强调从无到有,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搭配“远处群山”,C项“朦胧”指模糊不清,隐隐约约,与“远处群山”搭配恰当,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芙蓉村的芬芳17、县域作为一个学术范畴是缺失的。截至2023年9月,在知网社会工作主题下检索篇名包含“县域”的文章,仅有15篇,聚焦“县域社会工作”这一概念
39、进行系统分析的更是 _。换句话说,县域社会工作的学术价值、概念定位、分析维度、作用空间等缺少系统阐述和建构,这是理论 _ 不足。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少之又少 塑造 B 凤毛麟角 主动 C 寥寥无几 自觉 D 微不足道 诠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更是”可知,横线处应与前文语义相近且程度更重,前文“仅有15篇”表达数量很少,故横线处应体现对“县域社会工作”这一概念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章数量更少、特别少之意,A项“少之又少”指很少很少,C项“寥寥无几”指数量很少,没有几个,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凤毛麟角”原义是指传说中的珍异动物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后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
40、的人或事物,与“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章”搭配不当,排除;D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这是”指代前文,根据横线前“县域社会工作的学术价值、概念定位、分析维度、作用空间等缺少系统阐述和建构”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我们对县域社会工作认识不充分、理解不到位之意,C项“自觉”指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符合文意,且“理论自觉”为热点规范词搭配,当选。A项“塑造”指用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描写人物形象,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何雪松 侯利文:县域社会工作的范式自觉18、中国教育失配现象的宏观变迁趋势,深深植根于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双重变迁轨迹之
41、中。就经济制度变迁来看,中国持续推进的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创造了大量高等技能职业岗位,整体职业结构不断趋于高级化,有力提升了劳动力市场消化高等教育文凭的能力。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教育失配现象很有可能会继续减少。教育制度变迁对教育失配的影响不同于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A 导致教育失配现象产生的经济变迁背景 B 教育失配现象对未来经济制度产生影响 C 从教育制度变迁角度分析教育失配现象 D 教育领域如何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正确答案C第9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
4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指出教育制度变迁对教育失配的影响不同于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且前文已经论述过经济制度,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文段接下来最有可能从教育制度变迁角度进行分析,即教育制度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失配现象,对应C项。A项,“经济变迁背景”文段已论述过,故接下来不会再次论述,排除;B项,文段论述的是经济制度对教育失配现象的影响,而非教育失配现象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排除;D项,与文段讨论的核心话题“教育制度变迁”衔接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高能低就:我们的教育失配了吗19、家长希
43、望 _ 地摘掉近视孩子的眼镜,这种心理经常被不良商家所利用。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称:“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所谓“恢复”“近视治愈”等表述,纯属 _。对家长来说,与其 _ 地去寻找视力矫正产品,莫如努力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 欺骗 争先恐后 B 循序渐进 迷惑 想方设法 C 多管齐下 谣言 不遗余力 D 一劳永逸 误导 急功近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后“近视不能治愈”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家长对于治愈孩子近视的心情或想法,A项“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D项“一劳永逸”指费一次劳力
44、而得到永久的安逸,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循序渐进”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多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或多种方法同时使用,文段并未体现出家长寻求多种治疗近视的方法,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横线前“近视不能治愈”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恢复”“近视治愈”等说法是错误的、假的,不符合实际的,A项“欺骗”指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D项“误导”指不正确的引导,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三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要想矫正视力,应注重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习惯,不能急于求成,D项“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眼前的
45、成效和利益,符合文意,当选。A项“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文段并未体现出许多家长争先恐后地寻找视力矫正产品,而是强调家长对于治愈孩子近视的心态过于急于求成,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近视矫正市场需“矫正”20、牙周膜,又称牙周韧带,是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一种致密结缔组织所构成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医院检查牙齿拍X光片的时候,也只能看见一条细如发丝的线。内含神经、血管、淋巴、上皮细胞和纤维束,其纤维插入两边的牙根骨质和牙槽窝,像胶水一样把牙齿和牙槽相连,有固定作用。除此之外,牙周膜细胞还有保护作用:缓冲咀嚼食物时牙齿对牙槽窝的压力,保护牙根不受外力的伤害。所以,牙周膜
46、细胞对整个牙齿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根据以上文字可以推出的是:A 牙周膜细胞对于牙齿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B 牙周膜纤维缺乏活性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 C 牙周膜细胞是一种连接牙齿和牙槽的胶水 D 牙周膜非常薄甚至比一根头发丝都还要薄正确答案B第10页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县纸坊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e21afc719ef1b05b792e3273766dea42答案解析A项,根据“牙周膜细胞对整个牙齿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知,牙周膜细胞是“非常重要”而非“最重要”,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其纤维插入两边的牙根骨质和
47、牙槽窝,像胶水一样把牙齿和牙槽相连,有固定作用”可知,牙周膜中的纤维具有固定牙齿的作用,故其缺乏活性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表述正确,当选;C项,根据“像胶水一样把牙齿和牙槽相连,有固定作用”可知,文段强调牙周膜细胞只是像胶水一样具有粘合功能,并非是一种胶水,偷换概念,排除;D项,根据“在医院检查牙齿拍X光片的时候,也只能看见一条细如发丝的线”可知,文段只是说拍X光片时,看见牙周膜的样子,并未提及牙周膜实际上比一根头发丝都要薄,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头秃了长不回来,但牙磕掉了还能再接回去呀21、食物呈酸性或碱性,不代表摄入体内后pH值也会呈现酸碱性。多数碱性食物摄入体内表现为
48、碱性,但也有的碱性降低,甚至变为酸性。以牛奶为例,钙离子燃烧之后的灰分,遇水生成氢氧化物,是强碱。可是在人体中,90%以上的钙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的,碱性虽强,却体现不出来。调节人体体液(血液)酸碱度的器官主要是肺脏和肾脏。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的体液(血液)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pH值是非常稳定的,在7.35至7.45之间,即呈弱碱性。人体的血液通过在肺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在肾脏进行过滤等,保证pH值的稳定。这两个器官才是影响其pH值的关键,而食物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碱性食物或碱性水更健康的说法,根本就是在忽悠人。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A 食物酸碱性直接决定人
49、体体液的酸碱性 B 调节人体血液酸碱度的器官主要是肝脏 C 人体中的钙全部都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D 人体血液pH值的稳定性或受到肾脏影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项,根据“这两个器官才是影响其pH值的关键,而食物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微乎其微”可知,“食物酸碱性直接决定人体体液的酸碱性”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调节人体体液(血液)酸碱度的器官主要是肺脏和肾脏”可知,“肝脏”表述错误,排除;C项,根据“可是在人体中,90%以上的钙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的,碱性虽强,却体现不出来”可知,“全部都是以液体的形式存在”表述错误,排除;D项,根据“人体的血液通过在肺部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在肾脏进行过滤
50、等,保证pH值的稳定”可知,表述正确,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识别5个谣言传播伎俩,远离谣言的侵害科学24小时2022年6期22、巴赫生前创作过400多首包含颂赞歌的合唱作品,这些作品的社会功能性及时代性甚强,在当时并不是作为一种不朽的艺术供人欣赏以巴赫为例,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受难曲、清唱剧等乐种都是为德国路德教派的教会仪式而作的功能性音乐可能巴赫也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作品会流芳百世,到现在还有人在音乐厅里以艺术音乐的形式安静、专注地欣赏这些音乐是教会仪式中敬拜、颂赞上帝的途径,需要会众参与其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音乐的发展都是由以教会为核心的宗教音乐主导虽然欧洲最早的歌剧院于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