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引言.1 1(一)数据说明.3(二)指标体系.5(三)核心发现.71.总体结论.7(1)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产业.7(2)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相对集中.8(3)职位竞争程度加剧.8(4)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8(5)学历匹配和经验匹配程度不足.92.分产业主要结论.9(1)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规模扩张放缓.9(2)能源/环保/矿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最高.10(3)汽车产业规模增长强劲.10(4)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平均职位薪酬高.10(5)制造业职位薪酬涨幅居前列.11(6)专业服务业人才供需数量逆势上升.11(7)金融业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12(8)其他服务业薪酬偏低增长分化
2、.12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总体分析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总体分析.1313(一)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13(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排名.16(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构成.20三、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分析三、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分析.2323(一)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排名.23(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人才基础.25(三)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产业基础.29四、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程度分析四、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程度分析.3232(一)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程度排名.32(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程度:规模匹配.36(三)粤港澳大湾区产才
3、融合程度:结构匹配.39(四)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程度:效率匹配.43五、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成效分析五、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成效分析.4545(一)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成效排名.45(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成效:人才吸引力和产业吸引力.47六、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产才融合分析六、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产才融合分析.5252(一)互联网/IT/电子/通信.52(二)能源/环保/矿产.62(三)汽车.65(四)生物医药/医疗.67(五)制造业.70七、七、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对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对策建议.7474(一)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以提供高价值职位.74(二)扶持基础产业发展以支持产业
4、链建设.74(三)加强金融产业发展以助力资金链建设.75(四)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助力人才链完善.75(五)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壮大现代产业体系.76 1 一、引言产才融合是指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优秀人才助力产业升级,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汇聚的一种发展模式。以才兴产,通过将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转化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以产聚才也非常重要。产业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合作,积极吸引和聚集各类人才,通过融合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和经验,推动产业创新和进步。因此,一个地区产才融合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互动。一方面,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为产业提供创新和竞争优势。另一
5、方面,产业的需求和机遇也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其中。产业和人才的相互融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从产业发展情况角度,考察产业发展是否健康、稳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从人才供给角度,了解人才供给是否充足,是否符合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才结构和素质是否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从人才流动角度,关注人才流动的方向和频率,以及人才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情况;从产业与人才互动角度,分析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匹配程度。总之,产才融合是促进产业发展、优化人才布局、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推进产才融合的深入发展。2 产才融合研究
6、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合作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报告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情况,有利于优化人才供需结构,提高产业和人才发展的匹配度,优化产业发展状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本报告围绕大湾区全产业、重点产业,以以产引才、以才助产、产才融合为目的,从大湾区重点产业需求侧出发,分析人才供给侧在数量、质量、结构、流动及增长等方面的情况,为大湾区打造人才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本报告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和智联招聘大数据中心共同完成。北京大学汇丰
7、商学院在指标体系搭建、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和结论建议方面给予学术支持。报告基于智联招聘平台产业大数据和人才供给大数据,围绕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产才融合成效三个方面,搭建包含17 项指标的产才融合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不同产业产才融合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沿着指标体系的不同层次,分别呈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全产业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产才融合成效、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水平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3(一)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平台数据及相关公开统计数据。数据说明:数据说明:提取智联招聘平台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12 月期间企业端的招聘职位数、招聘需求
8、人数、招聘薪酬数,以及求职者端的求职人数、投递简历数、期望薪酬数等。产业划分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依据智联一级行业分类一是依据智联一级行业分类进行划分进行划分,以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全部产业产才融合排名情况。智联一级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教育培训/科研;金融业;能源/环保/矿产;农/林/牧/渔;批发/零售/贸易;汽车;生活服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专业服务。二是依据智联二级行业分类进行划分二是依据智联二级行业分类进行划分,选择与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近的互联网/IT/电子/通信、能源/环保/矿产、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和制造业
9、等 5 个重点产业的二级行业进行分析,以掌握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情况。5 个重点产业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和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4 5 个重点产业包含的二级行业见表 1.1.1。表 1.1.1 重点产业行业一级名称行业一级名称行业二级名称行业二级名称互联网/IT/电子/通信IT 服务;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商务;光电子行业;互联网;计算机软
10、件;计算机硬件;企业服务;区块链;人工智能;社交网络;通信/网络设备;网络/信息安全;物联网;消费电子产品;新零售;新媒体;游戏;云计算/大数据;运营商/增值服务;在线教育;在线生活服务(O2O);在线医疗;在线音乐/视频/阅读;在线招聘/求职;智能硬件生物医药/医疗IVD;生物工程;卫生服务;医疗检测;医疗设备/器械;医美/健康服务;医药批发/零售;医药制造;医院能源/环保/矿产电力/水利/热力/燃气;化工;环保;矿产/采掘;石油/石化;新能源汽车汽车 4S 店/经销商;汽车后市场;汽车零部件;汽车研发/制造;汽车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船舶/航空/航天/火车制造;电气机械/电力设备;电子
11、设备制造;纺织业/服饰产品加工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工业自动化;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机器人;家具制造;金属制品业;军工制造;摩托车 5/自行车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燃料资源加工制造;日化产品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文体/办公设备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新材料;仪器仪表制造;印刷/包装/造纸;专用设备制造(二)指标体系产才融合指标体系由 3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17 个三级指标构成。其中,3 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和产才融合成效。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基础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作指导构建完成,包括“以才兴产”“以产引才”
12、两种维度。大规模人才集聚能够吸引产业集聚,大规模产业集聚同样能够吸引人才集聚。因此,产才融合基础设计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 2 个二级指标。其中,人才基础由产业人才供给数量和产业人才供给质量 2 个三级指标构成;产业基础由产业职位供给数量和产业职位供给质量 2 个三级指标构成。产才融合程度:产才融合程度:产才融合程度借鉴规模、结构和效率等 3个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维度构建二级指标,包括规模匹配、结构匹配和效率匹配等 3 个二级指标。规模匹配反映人才供需关系在总量上是否平衡,采用数量匹配和质量匹配 2个三级指标衡量。结构匹配用于判断人才供需关系不匹配的来源,包括学历、经验和技能等 3 个方面。效率匹配
13、展示职位供给和人才供给的效率,使用匹配速度和沟通效率 2个三级指标构建。产才融合成效:产才融合成效:产才融合成效反映产才融合对人才和产业的吸引力,故以人才吸引力、产业吸引 6 力等 2 个二级指标构成。人才吸引力构建时突出新就业人才和产业间人才流动。除此之外,人才吸引力和产业吸引力还包括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增速,以及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质量的增速。产才融合指标体系如表 1.2.1 所示。表 1.2.1 产才融合指标体系序号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三级指标1产才融合基础人才基础产业人才供给数量2产业人才供给质量3产业基础产业人才需求数量4产业人才需求质量5产才融合程度规模匹
14、配数量匹配6质量匹配7结构匹配学历匹配8经验匹配9技能匹配10效率匹配匹配速度11沟通效率12产才融合成效人才吸引力初次就业比例13产业人才供给数量增速14产业人才供给质量增速15产业间人才流动16产业吸引力产业人才需求数量增速 7 17产业人才需求质量增速(三)核心发现1.总体结论(1)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产业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汽车等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居前列。其中,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 4 个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一级产业前 4 位,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
15、第 7 位。产才融合指数居第 5 位和第 6 位的产业分别为房地产/建筑业和金融业。从二级产业维度来看,重点产业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才融合水平普遍较好。其中,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内部产才融合指数前 10 的产业为计算机软件产业、IT 服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硬件、运营商/增值服务。能源/环保/矿产下的二级产业中,新能源产业产才融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与第 2 位相比高出 0.11 分。汽车产业中汽车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处于领先地位。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中医药制造、医疗设备/器械和生物工程产业产才融合
16、指数位居本产业前 3,产才融合指数分别为 0.73、0.71 和 0.64。制造业中产才融合指数居前 7 的均为高技术制造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工业 8 自动化、仪器仪表制造、电气机械/电力设备、船舶/航空/航天/火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2)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相对集中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等 3 个产业职位供给占全部职位供给的比重达 56%。互联网/IT/电子/通信、房地产/建筑和专业服务业等 3 个产业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达 57%。从单个产业来看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和职位供给均远超其他产业,产业人才供
17、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为32%,职位供给占全部职位供给的比重为 30%。(3)职位竞争程度加剧从总量来看,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供给上升2%,同时职位供给下降 20%,职位竞争加剧。另外,分产业来看,粤港澳大湾区 14 个一级产业中有 11 个产业职位供给数量下降。与此同时,有 8 个产业人才供给数量上升。其中,汽车产业职位供给增速和人才供给增速最高,分别为 13%和 31%;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产业人才供给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为 16%;房地产/建筑产业职位供给数量下降幅度最大,为 41%。(4)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所有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均下降,10 个一
18、级产业的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其中,平均期望薪酬方面,教育培训/科研产业下降 0.2%,下降幅度为全产业最小,农/林/牧/渔业下降幅度最大(6%)。平均职位 9 薪酬方面,专业服务业降幅最大,为 6%,生活服务业则增长 7%,增长速度居全产业第一。10 个一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下降的同时平均职位薪酬上升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旺盛需求。(5)学历匹配和经验匹配程度不足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供给占比达 52%,同期本科及以上学历职位供给占比仅为 35%。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供给占比为 4%,职位供给占比为 2%。经验匹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 60%的求职人才工作经验在 5
19、年以上,其中又有 60%工作经验在 10 年以上。然而,仅 13%的职位需要 5 年以上工作经验。另外,53%的职位要求 13 年工作经验,而 13 年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占全部求职人员的比重仅为 20%。2.分产业主要结论(1)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规模扩张放缓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和职位供给数量均为全产业第一,但是其人才供给和职位供给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 9%和 34%。其中,区块链产业人才供给和职位供给数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 62%和 59%。另外,多项指标反映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职位竞争加剧。一是单个职位投递简历人数明显上
20、升,由 30 个上升到 41 个,上升 37%。二是期望薪酬和职位薪酬双下降,其中期望薪酬下降 3%,职位薪酬下降 5%。10 三是学历匹配程度下降,由 92%下降到 88%。(2)能源/环保/矿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最高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环保/矿产产业平均期望薪酬达到 12254 元/月,为全产业第 1 位,平均职位薪酬也处于全产业第 2 位,为 13165 元/月。其中,新能源产业人才供给为 245 万,职位供给近 5 万,处于能源/环保/矿产内最高水平;职位薪酬达 14938 元/月,居第 1 位,期望薪酬为12842 元/月,居第 2 位。(3)汽车产业规模增长强劲2023
21、年,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为全产业第 7 位,主要原因是其规模相对较小,人才供给和需求规模分别为第 11 位和第 12 位。但是汽车产业增长强劲,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分别上升 31%和 13%。薪酬水平方面,汽车产业职位薪酬上升 2%,期望薪酬下降 4%,反映出汽车产业对人才质量需求在提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快于汽车产业平均值,其人才供给数增加了 59%,人才需求数增加了 129%。(4)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平均职位薪酬高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医疗产业平均职位薪酬达到了 12945 元/月,而同期平均期望薪酬为 10836 元/月,平均职位薪酬比平均期望薪酬高出 1
22、9.5%。薪酬增长方面,职位薪酬和期望薪酬增长分化,职位薪酬上升 2%,而期望 11 薪酬下降 4%。生物医药/医疗产业薪酬情况反映出其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旺盛。生物医药/医疗产业的所有二级产业平均职位薪酬均比平均期望薪酬高。其中,医院平均职位薪酬与平均期望薪酬之比最大,达 1.37;医药批发/零售平均职位薪酬与平均期望薪酬之比最小,为 1.12。(5)制造业职位薪酬涨幅居前列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职位供给居一级产业第3 位,人才供给居一级产业第 4 位。职位薪酬方面,制造业平均职位薪酬上升 3%,居一级产业前 3 位。但制造业平均职位薪酬绝对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居一级产业第 10 位。
23、期望薪酬方面,制造业平均期望薪酬下降 3%,期望薪酬绝对值居一级产业第 7 位。电气机械/电力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产业职位薪酬增速高于制造业其他二级行业,薪酬增速分别为 7.8%和 6.5%。(6)专业服务业人才供需数量逆势上升2023 年,专业服务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大产业,其职位供给数居全产业第 2 位,人才供给数居全产业第 3 位。在新冠疫情冲击、贸易战、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专业服务业人才需求和供给数量均逆势上升,分别上升11%和 21%。但是,专业服务业薪酬水平出现下降,职位薪酬和期望薪酬分别下降 6%和 5%,期望薪酬和职位薪酬分 12 别为全产业第 11 位和第 13 位,处于
24、较低水平。(7)金融业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平均职位薪酬最高,达到 15323 元/月,平均期望薪酬也处于全产业第 2 位,为12170 元/月。从薪酬匹配来看,金融业职位薪酬与期望薪酬之比高达 1.26,超过所有一级产业。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金融业职位薪酬均远超其他产业,反映出金融业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8)其他服务业薪酬偏低增长分化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教育培训/科研、批发/零售/贸易、生活服务等 5 类服务业,人才供需排名普遍高于薪酬排名。其中,生活服务业平均期望薪酬和平均职位薪酬均最低,分别为8998 元
25、/月和 9547 元/月;批发/零售/贸易业平均期望薪酬最高,为 10395 元/月;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平均职位薪酬最高为 11744 元/月。另外,5 类服务业人才数量供需增长和薪酬增长出现明显分化:教育培训/科研、批发/零售/贸易、生活服务等服务业人才数量供需增长较慢,但薪酬增长较快。其中,教育培训/科研产业期望薪酬增幅为全产业第 1位,生活服务业职位薪酬增幅为全产业第 1 位。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产业人才数量供需增长和薪酬增长均较慢。13 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指数总体分析(一)粤港澳大湾区基本情况1.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全国第三大产业人才需求和供给市粤港澳大湾区拥
26、有全国第三大产业人才需求和供给市场。场。2022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职位供给和人才供给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群第三位,仅次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职位供给方面,2022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的 15%,与职位供给最多长三角城市群相比少了 10 个百分点。劳动供给方面,2022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占十四大城市群的 15%,相较于劳动供给最多的京津冀城市群少了 6 个百分点。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数量供需相对平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数量供需相对平衡。从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之间,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职位竞争程度处于中等水
27、平,供需相对平衡。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为 33 个,京津冀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单个职位劳动供给数分别为 44 个和 24 个。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等 10 个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参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加了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城市群 4 个城市群。14 图 2.1.1 十四大城市群职位数量供给
28、分布图 2.1.2 十四大城市群人才数量供给分布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相对集中。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相对集中。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超 50%人才供需集中在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 15 务和制造业。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专业服务和制造业人才供给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32%、11%和 10%,合计 53%;职位供给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为 30%、16%和 10%,合计 56%。产业人才供需相对集中,既是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也是成果。另外,房地产/建筑业岗位供给占全产业的比重为 10%,略低于制造业,人才供给
29、则占全产业的 14%,高于专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图 2.1.3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供给和需求分布 16(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排名产才融合指数从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和产才融合成效三个维度,综合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情况的 17 个方面,反映产业产才融合的整体情况。产才融合情况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十分重要,通过分析不同产业产才融合指数排名,可以掌握产业产才融合的差异,从而为相应人才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重点产业产才融合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指数排名指数排名居前列。居前列。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
30、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要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2023 年,涵盖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产才融合指数排名均较高。其中,能源/环保/矿产业,互联网/IT/电子/通信,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前 4,汽车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居第 7。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产业产才融合指数情况如下:1.能源能源/环保环保/矿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居第一。矿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居第一。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中,能源/环保/矿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位于第 1 位。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产业的崛起势头显著。清洁能源、
31、环保科技、绿色制造等领域的企业 17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不仅为大湾区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南方电网作为大湾区的主要电力供应商之一,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2023 年向香港输送 100%清洁能源。2.互联网互联网/IT/电子电子/通信产业产才融合水平高,支撑作用通信产业产才融合水平高,支撑作用强。强。从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总指数来看,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位列全产业的第 2 位。互联网/IT/电子/通信主要包含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IT 服务、
32、通信/网络设备、网络/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现代服务业。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大湾区 8 个万亿级产业集聚群之一。2023 年广东省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继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好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3.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产才融合水平高,新兴产业势头医疗产业产才融合水平高,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强劲。生物医药/医疗产业是大湾区重点布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医疗产业产才融合指数位列全产业第 3。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聚集区,
33、具有完备的产业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其中香港医 18 疗服务水平高,生物科技研发能力强并与全球接轨,澳门中医药产业基础雄厚,广州、深圳、珠海已经初步完成生物医药产业集聚。4.制造业产才融合水平居前列,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产才融合水平居前列,转向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产才融合指数排第 4 位。随着深圳市在2022 年提出,将连续 5 年每年建设不少于 2000 万平方米“工业上楼”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把制造业的根基扎得更牢、更稳,持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粤港澳大湾区内广州、东莞、珠海等城市相继出台“工业上楼”政策,扶持制造业发展。湾区内高品质、低价格、定制化厂房的大量供
34、应,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产业空间,同时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5.汽车产业产才融合势头强劲,处于中上水平。汽车产业产才融合势头强劲,处于中上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全国重要汽车制造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一直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深厚的传统汽车工业基础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超前布局,广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上走出了一条串珠成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优势。比亚迪和广汽扎根大湾区,小鹏汽车和埃安也顺势而生,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等合资车
35、企也都在大湾区都部署了工厂。19 6.房地产房地产/建筑业产才融合建筑业产才融合水平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克而瑞对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表现总结如下:2023 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收入预期下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三线城市尤为明显),各地方积极出台政策救市,但政策持续效果不佳,楼市保持低迷。大湾区商品住宅市场供需跌至近十多年来低位,全年表现先扬后抑,政策刺激效果有限,持续动力不足,低位盘整将为常态。低迷市场与较高产才融合水平得益于房地产劳动力供需市场的规模,作为以前的支柱产业,其劳动力存量非常庞大。7.金融、教育培育金融、教育培育/科研和专业服务等产业产才融合处科研和专业服务等产业产才
36、融合处于中等水平。于中等水平。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专业服务和教育培育/科研产业产才融合指数分别为第 6 位、第 8 位和第9 位,处于中等水平。建设现代服务业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较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等现代金融服务平台。专业服务业方面,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官网发出天河区高端专业服务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初稿)(下称规划),将打造高端专业服务业集群,实现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产业基础和政策扶持将助力现代服务业产才融合水平提高。8.批发批发/零售零售/贸
37、易,农贸易,农/林林/牧牧/渔,交通运输渔,交通运输/仓储仓储/物流,物流,生活服务生活服务,广告广告/媒体媒体/文化文化/体育等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偏低。体育等产业产才融合水平偏低。20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总指数排名结果中,批发/零售/贸易,农/林/牧/渔,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生活服务,广告/媒体/文化/体育等产业占据了后 5 位,处于较低水平。在大湾区的发展愿景下,升级传统产业是一个关键的发展方向。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和创新模式,可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效率、质量和竞争力。例如,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客户体验和服务交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定制化的服务
38、;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化平台,可以促进产业创新和跨界合作。图 2.2.1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总指数排名(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构成产才融合总指数由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和产才融合成效等 3 个方面构成。不同产业在不同维度存在不 21 同的优劣势。其中,产才融合基础反映了产业人才供需规模和供需质量;产才融合程度反映了产业人才供需在不同维度上的匹配情况;产才融合成效反映了产业吸引力和人才吸引力。分析产才融合总指数构成主要发现以下结论:1.互联网互联网/IT/电子电子/通信产业产才融合成效大幅拉低其产通信产业产才融合成效大幅拉低其产才融合水平。才融合水平。对比互联网/IT/电子/
39、通信和能源/环保/矿产产业发现,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在产才融合基础、产才融合程度上均优于能源/环保/矿产产业,但是在产才融合成效上的得分明显低于能源/环保/矿产产业,得分仅为能源/环保/矿产产业的 40%。2.能源能源/环保环保/矿产、生物医药矿产、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汽车等重医疗、制造业、汽车等重点产业在产才融合基础、程度和成效方面均处于中等及中点产业在产才融合基础、程度和成效方面均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等偏上水平。其中,能源/环保/矿产产业产才融合基础、程度和成效分别为第 3 位、第 3 位和第 1 位,产才融合表现最佳。汽车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和程度水平略低,分别为第 9位和第
40、 8 位,但其产才融合成效较好,居第 4 位。3.房地产房地产/建筑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好,但产才融合程度建筑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好,但产才融合程度和成效欠佳。和成效欠佳。房地产/建筑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居全产业第 2位,但其产才融合程度和成效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第10 位和第 14 位。4.生活服务产业产才融合成效较好,产才融合基础和程生活服务产业产才融合成效较好,产才融合基础和程度仍需提升。度仍需提升。生活服务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居第 13 位。生 22 活服务产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排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其产才融合基础和程度得分低,分别仅为总指数贡献了 0.12 分和0.09 分。然而,在产才融合成效方面,
41、生活服务产业产才融合成效为总分贡献了 0.15 分,为全产业第 2 位。5.金融业产才融合程度偏低。金融业产才融合程度偏低。在金融业产才融合总指数构成中,产才融合程度仅贡献了 0.12 分,比该项指标最高得分 0.3 分低了 0.18 分,位列全产业第 12 位。金融业在产才融合基础和成效方面表现相对较好,分别位列全产业第 3位和第 5 位。图 2.3.1 产才融合总指数构成 23 三、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分析(一)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排名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传统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传统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具有更好的产才融合基础。具有更好的产才融合基础。其中,重
42、点产业中的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在产才融合基础方面得分最高,该项得分对总分贡献率超过 50%,达 59%,反映出其在产才融合基础方面具备优势。其他重点产业中能源/环保/矿产业,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产才融合基础排名均居前 6,汽车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居第 9 位。传统支柱产业房地产/建筑业产才融合基础排名第 2 位。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产业产才融合基础排名靠前,分别为第 4 位和第 7 位,教育培训/科研为第 10 位。传统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产才融合基础排名靠后,均未进入前 10。互联网互联网/IT/电子电子/通信,房地产通信,房地产/建筑,金融业,交通运建筑,金融业,交通运输
43、输/仓储仓储/物流等物流等 4 个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对产才融合总指数贡个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对产才融合总指数贡献献较高较高。产业产才融合基础对产才融合总指数贡献反映其在产业基础或人才基础具备优势。其中,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产业在产业基础方面具备优势;房地产/建筑业在人才基础方面具备优势;金融业在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均具备优势。人瑞人才联合德勤中国最新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指出当前数 24 字人才总体缺口约在 2500 万至 3000 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数字人才不足反映在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产才融合上为产业升级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到满足,表现
44、为产业优势大于人才优势。而像传统支柱产业房地产,人才优势远大于产业优势,则说明其发展进入瓶颈,劳动力投入过多,应向其他产业转移。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带来人才需求。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带来人才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广告/传媒/文化/体育,生活服务,教育培训/科研等 4 个产业的产业基础相对人才基础优势更大,表现出对人才的旺盛需求,反映产业正在产业升级的时期。重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的人才和产业基础较为平衡。人才和产业基础较为平衡。粤港澳大湾区
45、制造业,生物医药/医疗,汽车等重点产业人才基础和产业基础水平相当。重点产业中能源/矿产/环保产业人才基础相对较高,这与能源/矿产/环保产业既包含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还包含电力/水利/热力/燃气等传统产业有关。例如,能源/矿产/环保产业的二级产业中,电力/水利/热力/燃气职位薪酬和职位供给数相对较低,拉低了平均值。金融业和专业服务业产业基础和人才基础表现为双高特征。25 图 3.1.1 产才融合基础一级指标排名图 3.1.2 产才融合基础二级指标散点图(二)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基础:人才基础人才基础包含:产业人才供给数量,即简历投递数量;26 产业人才供给质量,为人才期望薪酬。分析各产业人才供给数量
46、和质量的主要发现如下:1.人才供给最多的人才供给最多的 3 个产业分别为互联网个产业分别为互联网/IT/电子电子/通信、通信、房地产房地产/建筑和专业服务建筑和专业服务业业,三者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达 57%。从单个产业来看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远超其他产业,其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比重达 32%。2.能源能源/环保环保/矿产业和金融业期望薪酬高。矿产业和金融业期望薪酬高。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环保/矿产业期望薪酬达 12254 元/月,比期望薪酬最低的生活服务,高出 36%。人民日报2023 年报道了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发展的成果: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5%,清洁能
47、源电量占比 59%。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优秀人才的供给。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期望薪酬居第 2 位,达 12170 元/月,与能源/环保/矿产业差距小。另外,能源/环保/矿产业和金融业人才供给数量均不足 1000 万,分别位于第 7 位和第 8 位。3.房地产房地产/建筑业集聚大量高质量人才。建筑业集聚大量高质量人才。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建筑业人才供给超过 2500 万,与此同时,人才平均期望薪酬达 11796 元/月,仅比能源/环保/矿产产业低 4%。尽管房地产业持续低迷,但产业内求职人才数量和 取自人民日报 2023 年 01 月 19 日第 10 版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建成清洁能源
48、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27 薪酬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房地产/建筑业已集聚了大量高质量人才。4.互联网互联网/IT/电子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数量多。通信产业人才供给数量多。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人才供给占全部人才供给的 32%,远高于其他产业。期望薪酬方面,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期望薪酬为 10683 元/月,处于中等水平。尽管人才市场为互联网/IT/电子/通信产业供给了大量人才,但是多数人才质量仍有进步空间,这也是数字人才缺口大的重要原因。5.汽车、生物医药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平均期望医疗、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平均期望薪酬处于中上游
49、。薪酬处于中上游。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平均期望薪酬分别居全产业第 5位、第 6 位和第 7 位,处于 10700 元/月11200 元/月之间,为全产业中上游。6.服务业平均期望薪酬普遍较低。服务业平均期望薪酬普遍较低。粤港澳大湾区平均期望薪酬排名结果中,后 6 位均为服务业,包括:生活服务;广告/传媒/文化/体育;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专业服务;教育培训/科研;批发/零售/贸易。7.农农/林林/牧牧/渔业期望薪酬高、人才供给少。渔业期望薪酬高、人才供给少。2023 年,粤港澳大湾区农/林/牧/渔业期望薪酬居一级产业第 4 位,高于汽车、生物医药/医疗、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人才供给数量方面,农/林/牧/渔业人才供给数量仅占全部人才供给的千分之六。28 图 3.2.1 期望薪酬(单位:元/月)图 3.2.2 人才基础:产业人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