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杜甫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把握、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2、了解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了解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3、掌握表现手法和、掌握表现手法和背诵全诗。背诵全诗。咏怀古迹简介1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2 2、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内容:每首各咏一人一事 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 3、主旨:借古抒怀、主旨:借古抒怀 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同时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咏怀古迹(其
2、三)咏怀古迹(其三)杜甫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分明怨恨曲中论。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生长明妃尚有村。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赴赴”本是普通字眼,但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本是普通字眼,但作者用拟人手法把“群山万壑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陡然间写活了如同接到指如同接到指令的将士,整齐步伐奔赴荆门
3、。令的将士,整齐步伐奔赴荆门。(1)“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运用了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什么修辞手法?这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开篇写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开篇写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赴”字用了拟人的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手法,诗人要借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诗人要借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这个这个“窈窕红颜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说明在作者的心目,昭君不只是一个明眸皓说明在作者的心目,昭君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弱女子,而是具有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齿的弱女子,而是具有坚强性
4、格的奇伟女性。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一去”对对“独留独留”:生前寥落、死后孤寂生前寥落、死后孤寂 “紫台紫台”对对“青冢青冢”:富丽繁华;荒凉冷落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朔漠朔漠”对对“黄昏黄昏”: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和北方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空旷凄清!清!“黄昏黄昏”也可以做也可以做空间空间解释:解释:“黄黄”指漫漫黄指漫漫黄沙;沙;“昏昏”写出黄沙扬起,大漠昏天暗地,写出黄沙扬起,大漠昏天暗地,“独留独留”的的“青冢青冢”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更显凄凉、孤寂,让人同情。生前生
5、前 不幸与孤苦不幸与孤苦死后死后 孤寂与冷落孤寂与冷落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环珮珮空归夜月魂。空归夜月魂。西京杂记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画工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帝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延寿弃市。”虽骨留青
6、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美丽的女子沦落到如此下场,怎强烈啊!一个美丽的女子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 “空空”字,将诗人的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环珮珮空归夜月魂。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怨恨”两字两字点明全篇主旨点明全篇主旨。难怪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难怪千百年来
7、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何况远嫁匈奴。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何况远嫁匈奴。据据后汉书后汉书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
8、直至最后身死异国。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2 2)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朔漠”却封却封为阏氏,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为阏氏,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语?你)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是怎样理解的?诗眼是“怨恨怨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夜月魂归,远嫁异邦,远葬他乡,夜月魂归,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中体现了中体现了“怨恨怨恨”。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夜月魂环珮空归夜月魂(4)结合下面诗句概括出王昭君的结
9、合下面诗句概括出王昭君的形象。形象。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 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夜月魂环珮空归夜月魂分明怨恨曲中论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的形象特点王昭君的形象特点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美丽美丽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孤独环珮空归夜月魂环珮空归夜月魂思乡思乡分明怨恨曲中论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怨恨(5)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法?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手法来
10、写王昭君的悲剧。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去去”与与“留留”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生生”与与“死死”的对比,生时可以的对比,生时可以“识识”却没却没能能“识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惨命运。惨命运。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6)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寄寓了怎样的情感?背景: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
11、史之乱爆发后,他前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马。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马。昭君昭君 诗人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怨怨 恨恨 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
12、不得施展的怅惘不平之情。展的怅惘不平之情。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悲昭君以自悲也以自悲也”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咏史诗咏史诗是以吟咏和评论是以吟咏和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怀古诗是由是由凭吊古迹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发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由于这类诗歌都以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
13、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怀古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接点。鉴赏咏史诗步骤鉴赏咏史诗步骤弄清史实弄清史实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体悟感情体悟感情 写古人往事的用意和表现的态度写古人往事的用意和表现的态度 分析技巧分析技巧 运用的表达方法或技巧运用的表达方法或技巧背诵全诗背诵全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分明怨恨曲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