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2072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铁-区间电缆敷设技术交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间隧道电缆敷设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区间隧道动力照明工程交底部位电缆敷设日 期2010年 月 日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材料准备1、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合格证和3C认证标志。2、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褶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和裂纹。4、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5、电缆盖板、电缆标志桩、电缆标示牌、油漆、酒清、汽油、硬酸脂、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二)主要机具电工工具、电气焊机具、钢锯、手锤、扳手、皮尺

2、、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吊链、兆欧表、卷扬机、无线电对讲机、电缆牵引头、电缆滚轮、牵引网套、防捻器、手持扩音喇叭、支架及轴杠等。二、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1、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砖回填土埋标桩管口防水处理挂标志牌2、桥架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沿桥架敷设水平敷设或垂直敷设挂标志牌3、管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穿管敷设水平敷设或垂直敷设挂标志牌4、缆沟内敷设及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电缆沿电缆沟及电缆竖井敷设水平敷设或垂直敷设挂标志牌(二)操作方法1、直埋电缆敷设电缆直埋敷设是沿已选定的路线挖掘沟道,然后把电缆埋在地下沟道内。因电缆直埋在地下,不

3、需要其他设施,故施工简单,造价低,电缆散热好,一般在电缆根数较少,敷设距离较长时多用此法。(1)电缆的埋设要求1)电缆的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作用、振动、热影响、虫鼠等危害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2)电费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家田时不应小于1m,只有在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可埋浅些,但应采取保护措施。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如加套管)。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的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电缆与管道的最小净距管道类别平行净距(mm)交叉净距(

4、mm)一般工艺管道400300易燃易爆气体管道500500热力管道有保温层500300无保温层10005004)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管顶距障碍物不小于1m ,管的两端伸出道路路基边2m,伸出排水沟0.5m。5)直埋电缆的上下方需铺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并盖上混凝土保护槽钢或砖,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2)电缆敷设1)清理沟内杂物,在沟底铺上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准备敷设电缆。2)电缆敷设可用人工拉引或机械牵引,当电缆较重时,宜采用机械牵引,当电缆较轻时,宜采用人工牵引。3)电缆机械牵引:常用慢速卷扬机直接牵引,一般牵引

5、速度为5-6m/min。在牵引过程中应注意滑轮是否翻倒,张力是否适当。特别应注意电缆引出口或电缆经弯曲后电缆的外形和外护层有无刮伤或压扁等不正常现象,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4)人工拉引电缆:电缆的人工拉引一般是人力拉引,滚轮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荷适当,并要统一指挥。电缆展放中,在电缆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轮上,拉引电缆的速度要均匀。5)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及电缆本身的要求。6)电缆放在沟底时,边敷设边检查电缆是否受伤。放电缆的长度不能控制得太紧,电缆的两端、

6、中间接头、电缆井内、电缆过管处、垂直差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并作波浪状摆放。(3)电缆铺砂盖砖1)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再在电缆上覆盖100mm的砂或软土,然后盖上砖(保护板),砖(板)与砖(板)连接紧密,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4)回填土回填土前,应清理积水,进行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分层夯实。(5)埋设标志桩电缆回填土后,做好电缆记录,并应在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处设置明显方位标志桩,直线段每隔100m设标志桩,标志桩可

7、以采用C15钢筋混凝土制作,并且标有规定符号和标志。标志桩露出地面150mm为宜。如下图:电缆标志桩埋设示意图(6)直线电缆进行建筑物处,进入室内的电缆管口低于室内地面者,对其电缆管口按设计要求或相应标准做防水处理。2、桥架内电缆敷设电缆桥架组装如下图:电缆桥架组装图电缆桥架引出装置如下图:电缆桥架引出装置图(1)电缆牵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风直埋电缆牵引方式。(2)水平敷设1)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将电缆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以最大截面允许弯曲半径为准。2)不同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的电缆应敷设在最上层。3)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桥架敷设时,电缆水平的净距不得小于35mm

8、。4)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10m设固定点。(3)垂直敷设1)垂直敷设电缆时,有条件的最好自上而下进行敷设,敷设前,选好位置,架好电缆盘,电缆的向下弯曲部位用滑轮支撑电缆,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区域应设制动和防滑措施,敷设时,同截面应先敷设低层,再敷设高层。2)自上而下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麻绳人力牵引敷设,上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4)电缆的排列和固定1)电缆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不应有交叉现象。2)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3)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及每隔5-10m设固定点。4)对于敷设在垂直桥架内的电缆,每敷设

9、一根应固定一根,全塑型电缆的固定点间距为1m,其他电缆的固定点间距为1.5m,控制电缆的固定点间距为1m。5)敷设在竖井及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做好防火阻隔。(5)电缆挂标志牌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及起始位置。3)沿电缆桥架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加标志牌。3、电缆沟内及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1)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缆在电缆沟内及竖井敷设前,应先进行电缆支架的安装,电缆敷设在沟内壁的角钢支架上,电缆支架间距平行距离不宜大于1000mm,垂直距离为了150-20

1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距沟底的距离不小于100mm,如下图:2)电缆在竖井内敷设,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地面距离不小于50-100mm。3)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接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支架应横平竖直。(2)电缆牵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与直埋或桥架电缆牵引方式相同。(3)电缆敷设1)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沟及电缆竖井、电缆沟的尺寸、电缆支架间距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电缆沟内应清洁干净,应有适量的积水坑。2)电缆在支架上敷设,应按电缆等级排列,高压在上面,低压在下面,控制电缆在最下面。如两侧装设

11、支架,则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别安装在沟的两侧。3)在支架上敷设电缆时,其水平间距不得小于下列数值:电力电缆最小间距为35mm,但不小于电缆外径尺寸;不同等级电力电缆间及其与控制电缆间的最小间距为100mm;控制电缆不作规定;电缆支架间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1000mm,垂直距离为150-200mm。4)电缆在支架上敷设,拐弯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序号电缆种类最小弯曲半径1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10D2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20D3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4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5多芯控制电缆10D注:D为电缆外径(4)电缆固定1)垂直

12、电缆敷设或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2)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3)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架点间距不大于下表3中的数值:表3 电缆固定间距表电缆种类敷设方式水平(mm)垂直(mm)电力电缆全塑型4001000除全塑型以外的电缆8001500控制电缆8001000(5)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的电缆沟和竖井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防火封堵。(6)电缆挂标志牌:要求同桥架敷设。4、管道电缆敷设(1)检查管道1)金属导管严禁溶焊连接;防爆导管不应采取倒扣连接,应采用防爆活结头,其结合面应紧密。管口平整光滑,无毛刺。2)检查管道内

13、是否有杂物,在敷设电缆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2)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长约5m)的同样电缆作模拟牵引,然后观察电缆表面,检查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3)敷设电缆1)将电缆盘放在电缆人孔井口的外边,先用安装有电缆牵引头并涂有电缆润滑油的钢丝绳与电缆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电缆管道,拖拉电缆力量要均匀,检查电缆牵引过程中有无卡阻现象,如张力过大,应查明原因,问题解决后,继续牵引电缆。2)电力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孔内,同一管孔内可穿入至多3根控制电缆。3)三相或单相单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导管内。(4)电缆人竖井:电缆在管道内敷设时,为了抽拉电缆或做电缆连接,电缆管的分支、拐弯处,均

14、需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设置电缆人手孔井,电缆人手孔井距离一般在直线部分每隔50-100m设置一个。(5)防火措施:敷设电缆的电线管,在穿越防火区时应进行防火封堵。(6)电缆挂标志牌:与桥架敷设电缆相同中。5、预分支电缆在竖井内敷设(1)安装附件见表4:表4 预分支电缆安装附件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挂钩个/根与电缆吊头挂接的附件,直线固定在建筑物上2金属网套个/根用于连接的电缆头,作为牵引电缆和挂装电缆用3电缆支架若干用于固定电缆4马鞍线夹若干将电缆紧固在支架上(2)施工方法1)检查电缆通道,确认预分支电缆是否能通过贯通孔洞。2)将电缆放在线架上,通常将电缆放在下方,安装时将电缆提拉上去。3)分支电

15、缆的顶端处理:将电缆的顶端用专用PVC材料制成的封头帽做防水处理,再用热缩管加强;将金属网套固定在电缆顶端。4)将安装金属网套的电缆顶端通过回转接头同卷扬机钢丝绳连接;检查吊装电缆的各个环节是否准备好,检查无误后,启动卷扬机将电缆提升上去,提升过程中,不要对分支线施加张力,使用电缆重量4倍以上强度的提升用钢丝绳,边提升,边检查,以免电缆损伤。5)提升用的电缆网套到达顶部时,将网套挂在预埋的吊钩上;对中间部位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为1.5-2m,单芯电缆用马鞍线夹固定。6)将支线电缆端头进行连接。7)行主干线电缆连接。8)将电缆洞口用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堵。9)电缆的首末端、分支处挂电缆标志牌。三、质

16、量标准(一)主控项目1、电缆敷设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二)一般项目1、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2、电缆与管道的间距应符合表1的要求。3、敷设在电缆沟、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区的电缆桥架处、电缆管道处时应作隔断处理。4、桥架内、支架上电缆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每隔2m处设固定点。(2)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处等做密封处理。(3)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固定点间距应符合表3的

17、要求。5、电缆固定(1)垂直电缆敷设或大于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2)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相电缆,固定用的夹具和支架,不形成闭合铁磁回路。(3)电缆排列整齐,少交叉,电缆固定点的间距应符合表3的要求。6、电缆支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电缆支架最上层至竖井顶部或楼板的距离不小于150-20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至沟底或地面的距离不小于50-100mm。(2)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 电缆支架层间最小允许距离电缆种类支架层间最小距离(mm)控制电缆1500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1000(3)支架与预埋件焊接固定时,焊缝饱满;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

18、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支架应横平竖直。7、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缆后,管口应密封。8、电缆的首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标志牌。四、成品保护1、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保管应符合产品的使用说明要求。2、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及电缆盘受到损伤,禁止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平放储存。3、运输及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4、电缆及附件如不及时安装,应按以下要求储存:(1)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盘上注明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否则盘下应加垫),易于排水;橡胶套电缆应有防日晒措施。(2)电缆

19、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置于干燥的室内。5、电缆在保管期内时,应定期进行检查。木盘应完整,标志应齐全,封端应严密,铠装无锈蚀。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五、安全和环保措施1、架设电缆盘的地面必须平实,支架必须采用有底平面的专用支架,不得用千斤顶代替。2、采用撬杠撬动电缆盘的边框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将身体伏在撬棍上,并采取措施防止撬棍脱落或折断。3、人工拉电缆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平稳,不可猛拉猛跑,看护人员不可站于电缆的前方。4、敷设电缆时,处于电缆转向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半径的外侧,切不可站在内侧,以防挤伤事故发生。5、敷设电缆时,电缆过管处的人员接迎电缆时,施工人员的眼及身

20、体的位置不可直对管口,防止挫伤。6、拆除电缆盘木包装时,应随时拆除随时清理,防止钉子扎脚或损伤电缆。7、人工滚动电缆盘运输时必须做到:(1)推盘的人员不得站在电缆盘的前方,两侧人员站位不得超过电缆盘轴心,防止压伤事故发生。(2)电缆盘上下坡时,可采用在电缆盘中心孔穿钢管,在钢管上拴绳拉放的方法,但必须放平稳,缓慢进行。为防止电缆滚坡,中途停顿时,要及时在电缆盘底面与地面之间加木锲制动。人力滚动电缆盘的坡度不得超过15度。六、区间施工注意事项1、安装区域必须保证在行车区域外。2、区间施工前应确定施工所在区间的种类,以确定标高3、标高不能轻易改动。4、预分支电缆敷设时注意分支处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专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