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下载须知】:1,本套练习包含以下题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数量关系题、判断推理题和资料分析题等题型;共135道。2、本套试题根据常见招考题总结归纳,主要用于练习答题思路和拓展知识面。3、本套试题非考试真题,且与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无关。一、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近年来,许多国家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教育改革。这些改革大多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开发和实施先进的课程,以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
2、的优质人才。改革目的本无可厚非,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忽略了教师的想法与能力基础,改革的速度与力度超出了教师的接受能力与适应水平,这就会令教师对于如何做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深感迷惑,这种不确定感可能就会使教师感到一种压力。再者,繁多的教育改革,也会使教师承担的职责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师只能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以便能追赶上教育改革的快速步伐,使自身的压力在无形中变得更为沉重。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A 教育改革要全面衡量教师的能力水平 B 学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 C 教育改革或许会使教师背负沉重压力 D 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文段开篇介绍许
3、多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这种改革没有考虑到教师的综合条件,之后通过指代词“这”指代前文进行总结,指出教育改革会使教师感到压力,接着通过并列引导词“再者”指出繁多的教育改革也会给教师带来压力,故文段从两方面指出教育改革会使教师感到沉重的压力,对应C项。A项,“衡量教师的能力水平”仅对应指代词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文段的核心话题“压力”,排除;B项,“学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缺少文段的核心话题“教育改革”和“压力”,排除;D项,“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2、那黑洞洞的枪口,容易产生
4、一惊一乍的效果,理所当然引发诸多波澜与悬念。但是,枪支这一叙事枢纽因过于贴近生活,出现频率较高,已很难制造_,唯有那扣动枪支的小手指才能带来裂纹、倾斜和震撼,才能在读者脑海中掀起_。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恐怖感风暴 B 恐慌感惊涛 C 陌生感波涛 D 刺激感旋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AB两项,由“贴近生活,出现频率较高”“小手指才能带来裂纹、倾斜和震撼”可知,文段是说由于读者已经见惯了枪支,其无法再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以震撼,而不是为了制造恐怖或恐慌。此外,由“引发诸多波澜与悬念”也可看出,枪支的作用是吸引读者,而非制造恐怖氛围。第二空,由前面的“脑海”可知,此处选用“波涛
5、更为恰当。因此C项正确。3、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路第1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径。我们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进而配套落实政策措施,统筹处理好媒体融合主体之间的关系,打造合理完备的全媒体传播链条,形成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还要坚持内容创新,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探索内容传播途径,引领和实现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这段文字重在说明:A 媒体融合有助
6、于全面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B 实现媒体深度融合必须以创新为着力点 C 制作和传播优秀内容可促进媒体融合 D 媒体发展新格局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段开篇提到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很有意义,接着介绍了我们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机制创新形成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后面用“还”表示并列,介绍了要坚持内容创新,探索内容传播途径,引领和实现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故文段重在说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对应B项。A项,对应文段首句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对应“还”之后内容,表述片面,排除;D项,没有提到内容创新,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7、新格局4、屋外的绿地上,能挡风的只有一行榆树和栗子树,但它们嫩叶尚未长出,只能听凭风长驱直入,_ 了这一方春色。视线越过长满谷物的绿色斜坡,可以看见 _ 的雾气在远处林间缭绕,群山若隐若现。白杨树娇嫩的新叶色泽浅淡发白,尚不能像大片叶子那样哗啦啦作响,只在风中发出 _ 的沙沙声。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捕捉 缭绕 窸窣 B 唤醒 朦胧 柔软 C 惊扰 氤氲 零碎 D 摇动 轻薄 微弱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风对春色的影响,B项“唤醒”、C项“惊扰”、D项“摇动”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捕捉”指迅速或急切地获取信息,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第二空,形容“雾气”,根据“群山若隐若
8、现”可知,B项“朦胧”、C项“氤氲”、D项“轻薄”均符合文意,保留。第三空,根据“尚不能像大片叶子那样哗啦啦作响”可知,横线处强调娇嫩的新叶无法发出大的声响,D项“微弱”与“哗啦啦作响”表意相反,符合文意,当选。B项“柔软”指软和,不坚硬,无法用来形容声音,排除;C项“零碎”强调不完整,而文段侧重声音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草木味道5、水田不单单是水稻的种植区,也可以是稻香水美、鱼肥虾壮的养殖场。传统矮秆水稻因为追求最大产量,都采用密植栽种,加上植株株秆矮小,水田中空间狭窄,导致空气流通不好,水中有效含氧量降低,不利于开展水田综合种养结合生产,而高秆水稻株型高大、叶茂且冠层高,植
9、株间距较为稀疏,可为蛙、鱼和泥鳅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适宜种养结合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植株过密导致的水田上方空气对流不充分、空间不足的问题。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将极大地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根据这段文字,高秆水稻种植:A克服了传统矮秆水稻种植模式的弊端 B催生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 C将成为未来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第2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 D为稻田养殖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开篇引出
10、话题,指出水田不仅是种植区,也可以是养殖场。随后介绍了传统矮秆水稻因种植方式及自身原因并不利于种养结合生产,紧接着通过介绍高秆水稻的优势,与传统矮秆水稻形成对比,突出强调高秆水稻为一些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种养结合的优势,尾句为补充说明,说明了种养结合生产的意义,即提升经济效益及农民积极性,故文段旨在强调高秆水稻有利于“养殖”,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对应D项。A项,“克服弊端”表述不明确,且“种植模式”偷换概念,应为“种养模式”,排除;B项,文段指出“与现在常见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说明“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已然存在,未提及高秆水稻催生了“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无中
11、生有,排除;C项,文段仅说明高秆水稻的优势,未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6、托尔斯泰创造了小说艺术的巅峰,他能把拿破仑进军俄国的战争史诗般场面驾驭自如,能把安娜的人性刻画得_,像这样的大手笔再也没有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惟妙惟肖 B 妙笔生花 C 入木三分 D 鬼斧神工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末句指出托尔斯泰的小说是“大手笔”,对人物刻画的形象深刻恰当。“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入木三分指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鬼斧神工只用来形容技艺的高超。“入木三分”能上升到见解
12、深刻贴切的意思,贴合句意。因此C项正确。7、与人类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相比,科学的历史并不 。但就在科学有了一席之地的有限历史维度中,人类社会从关系架构、行为方式到思维模式都被科学深刻影响甚至颠覆性 。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 的重要部分,是延续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久远 重构 分割 B深远 解构 分离 C永久 重建 分隔 D长久 创新 分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历史”,且根据“与人类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相比”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漫长之意。A项“久远”指长久、长远,多搭配“年代”“历史”等,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保留。B项“深远”指深刻而长
13、远,多搭配“影响”“意义”等,与“历史”搭配不当,排除;C项“永久”指永远、长久,多搭配“禁止”“损伤”等,与“历史”搭配不当,排除;D项“长久”指时间很长,长远,多搭配“打算”“规划”等,与“历史”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被科学深刻影响甚至颠覆性”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巨大变化之意。A项“重构”指重新构建,可体现巨大变化之意,保留。第三空,代入验证。根据“不可的重要部分”“是延续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分开、分离之意。A项“分割”指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让科学文化 成为社会文化的底色科技日报2
14、022年8月19日刊8、19世纪德国大学在政府资助下,虽然能够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是这种自治犹如温室里的花草,一旦遭遇外部变局,德国大学的自治便日渐 _。可以说,政府资助下的大学,其官僚化管理一直为学界所 _,但又是很难去除的顽疾。在外部官僚化的管理下,大学学术资本运营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在这种境遇下要求大学自主创业,无异于 _。第3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枯萎 揶揄 与虎谋皮 B 凋零 指摘 火中取栗 C 萎缩 抨击 缘木
15、求鱼 D 缩简 诟病 刻舟求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犹如温室里的花草,一旦遭遇外部变局”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形象化地表达出“花草”的特征,并体现出自治日渐衰败之意,A项“枯萎”指干枯萎缩,B项“凋零”指凋谢零落或衰落,C项“萎缩”指草木枯萎或衰退,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缩简”指使所讲或所写缩减成简明形式,无法与“犹如温室里的花草”对应,排除。第二空,根据横线后“很难去除的顽疾”可知,文段感情色彩偏消极且程度较重,B项“指摘”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C项“抨击”指对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进行评论攻击,均可使用在消极语境下,与文段感情色彩相符,保留。A项“揶揄”指耍笑、嘲弄、戏弄,
16、一般多用于玩笑之语,置于此处程度较轻,排除。第三空,根据横线前“无异于”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与“大学学术资本运营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在这种境遇下要求大学自主创业”对应,体现当大学在外部官僚化的管理下,是无法达到“自主”的目的的,C项“缘木求鱼”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符合文意,当选。B项“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为别人冒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文段并未体现出大学为政府冒险之意,且根据“政府资助下的大学”可知并非得不到好处,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从依附走向自主学术资本运营视角的创业型大学兴起之路9、印象派画家用激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们沉迷于空气中 _ 的一个个光点,在
17、他们眼中,这些游离的光影如同宝石般珍贵。画家用红色、蓝色、紫色等等丰富生动的色彩 _ 这个世界的画面,让人蓦然发现,平时看起来 _ 的风景,却有着变化多姿的面目。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漂浮 观察 亦真亦幻 B 闪烁 勾勒 司空见惯 C 定格 描绘 一成不变 D 悬浮 捕捉 千篇一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光点”在“空气中”的状态。A项“漂浮”比喻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B项“闪烁”指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D项“悬浮”指在天空或液体中漂浮,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定格”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搭配“画面”。B项“勾勒”指
18、用线条画出轮廓,D项“捕捉”指捉住,抓住,均符合文意,且与“画面”搭配恰当,保留。A项“观察”指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与横线前“色彩”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根据横线后转折“却有着变化多姿的面目”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与“变化多姿”语义相反,表达没有什么变化之意。D项“千篇一律”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符合文意,当选。B项“司空见惯”指某事物经常看到,不觉得奇怪,与横线前“看起来”语义重复,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春天的“印象”10、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 _ 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
19、办理程序,实现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增强 _ 和公正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畅通 透明度 B 疏通 法制化 C 融通 标准化 D 联通 公开性第4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表达渠道”,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该表达渠道没有阻碍可以顺利表达诉求的意思,A项“畅通”指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B项“疏通”指疏导通达,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融通”指融合通达,D项“联通”指联系通达,均与“渠道”搭配不当,排除。
20、第二空,根据前文“阳光信访”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表达信访信息是公开的,大家可以看到的意思,A项“透明度”指事情的公开程度,符合文意,当选。B项“法制化”强调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体系,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11、哲学与诗歌之争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二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其实,哲学与诗歌之间的联系往往比它们表面看起来更为密切。人类早期文化和思维显示,哲学与诗歌常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界限并没有那样泾渭分明。随着人类文化发展,各学科之间的分化逐渐显现。但是,在认识和感受世界以及思考和描述人生命题上,哲学与诗歌其实承担着共同的任务,只是
21、在思维和表现上采取了不同形式,这种表面上的差异和对立使得人们往往误以为哲学与诗歌完全相反。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 哲学与诗歌都源于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 B 哲学与诗歌之间的发展存在着历史渊源 C 哲学与诗歌的内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D 哲学与诗歌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开篇引出哲学与诗歌的关系话题,接下来通过转折关联词“其实”强调哲学与诗歌的联系是密切的,接着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指出早期的哲学与诗歌是紧密结合的,后期虽然在发展中出现分化,但两者承担着共同的任务,故文段为分总分结构,重在强调哲学与诗歌关系密切,对应D项。A项,“人们对于世界的思考”无中生有,排除;B项,“历史渊
22、源”表述不明确,排除;C项,重在强调两者表现形式不同,而文段重在强调哲学和诗歌关系密切,偏离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哲学与诗,从不曾真正分离12、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是一种极富活力和魅力的文明交融和创新。交流的过程是 _,交流的结果是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以形成全球多元文明的高度繁荣。因为不同的文明本来就各具本色,吸取外来文明的内容、分量和方式又不相同,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是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美美与共 异彩纷呈 B 取长补短 千姿百态 C 求同存异 流派纷呈 D 正本清源 百花齐放正确答案B第5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
23、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形容文化的交流过程,且需体现“各具本色”,A项“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B项“取长补短”指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均体现了对其他文化的学习,保留;C项“求同存异”指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体现了“各具本色”,保留;D项“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源上加以整顿清理,文段没有从根源上整顿之意,排除。第二空,根据“本来就各具本色”和“吸取外来文明的内容、分量和方式又不相同”可知,侧重的是文明的不同,B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
24、同,体现了不同,当选;A项“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C项“流派纷呈”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很多,均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熔古铸今 革故鼎新13、_。农业职业教育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即以农业技术技能教育为主。但随着现代产业技术复杂性的增强,其背后的科学支撑需要跟上,因此农业职业教育的高等理论教学需要增强。为了应对未来快速发展的职业变化,农业职业教育也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为背景,国家层面印发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及改革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等要求。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农业职业教育
25、的农业技术技能无法应对职业变化 B 国家大力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到高级技术院校 C 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D 职业教育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理论支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开头,需结合后文内容进行分析。横线后首先提出农业职业教育自身特点鲜明,接着通过“但”转折指出,其背后的科学支撑也需要跟上,随后通过“因此”得出结论,农业职业教育的高等理论教学需要增强,随后表明农业职业教育也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通过国家政策强调本科教育应向职业教育、应用教育转型,故文段重在强调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普通高等教育,对应C项。A项,“无法应对职业变化”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
26、有,排除;B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到高级技术院校”表述片面,排除;D项,“职业教育”范围扩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乡村振兴需要更高质量农业职业教育14、丹枫呦鹿图中的树叶或明黄,或紫红,铺满了整个画布,灵动的群鹿点缀其中。这些鹿 _,有的立于林际,有的隐于林内,有的站立,有的蹲伏。突然,远处似乎传来一阵可疑的声响,长着美丽鹿角的领头雄鹿警觉地竖起耳朵,昂首远望,观察是否有威胁袭来。静谧的山光秋色与这 _ 的一惊,构成颇具情趣的动静对比。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绰约多姿 猝不及防 B 姿态各异 突如其来 C 活灵活现 出其不意 D 千状万端 始料未及正确答案B第6页2
27、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鹿”,根据“有的立于林际,有的隐于林内,有的站立,有的蹲伏”可知,横线处应体现画中鹿的形态多样。B项“姿态各异”指人或物姿势或形态各不相同,与“鹿”搭配恰当,且符合文意,保留;C项“活灵活现”形容非常生动逼真,使人感觉好像亲眼看到一样,置于此处能体现画的逼真之意,可与前文“灵动的群鹿”构成对应,保留。A项“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与“鹿”搭配不当,排除;D项“千状万端”形容极为愁苦,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根据“突然
28、远处似乎传来一阵可疑的声响观察是否有威胁袭来”可知,横线处应体现这一惊吓来得很突然之意。B项“突如其来”指突然发生,与文意相符,当选。C项“出其不意”指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文中并无趁对方没有料到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这幅一千多年前的中国画 为什么“很不中国”?1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产业结构的 _、优化升级。十年来,通过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_抓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焕发出全新生机。近年来,一个个“顶天立地”的领先企业 _,一大批优质的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它们既是我国制造实力显著提升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生力军。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
29、最恰当的一项是:A 推陈出新 高瞻远瞩 一鸣惊人 B 精益求精 严阵以待 厚积薄发 C 破旧立新 持之以恒 脱颖而出 D 与时俱进 抗尘走俗 异军突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空,顿号表并列,横线处所填成语与“优化升级”语义相近,即产业结构变得更好,B项“精益求精”意为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C项“破旧立新”指破除旧的,建立新的,D项“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推陈出新”意为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但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与“产业结构”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搭配“抓技术”,且根据前文“十年来”可知,技术改造升级持续时间较久,C项“持之以恒”
30、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符合文意,保留。B项“严阵以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文段并无“来犯的敌人”的语境,排除;D项“抗尘走俗”指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不符合文意,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本领全部显现出来,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16、红色,是强军文化最鲜亮的底色。展开历史画卷,红色基因犹如一条红线 历史,孕育了我党我军特有的忠诚品质、胜战精神、优良作风。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应站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事业 的高度,与优良传统对接,汲取信仰力量,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让强军文化在红色
31、上生发新枝叶,使这些超越时空限制、富有永恒魅力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更加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弘扬起来。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标记 继往开来 基因 B穿越 承上启下 底蕴 C纵贯 薪火相传 根脉 D联通 大展宏图 土壤正确答案C第7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红线”,根据文意可知,文段将“红色基因”比喻成“红线”,故横线处应体现红线的作用,C项“纵贯”指笔直通过去,D项“联通”指互相连接起来,均可体现红线连接贯通的作用,且与“红线”搭配恰当
32、保留。A项“标记”指标注上记号,做出标志,B项“穿越”指跨过、越过、穿过,均与“红线”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搭配“党的事业”,根据“、”可知,横线处与“永不变色”构成同义并列关系,应体现时间之久,永不改变之意,C项“薪火相传”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或比喻师生授受不绝,或种族、血统、文化精神的传承,绵延不尽,可体现时间之久的意思,符合文意,且与“党的事业”搭配恰当,保留。D项“大展宏图”指放手实施宏伟的计划和设想,与文意不符,且“大展宏图”通常搭配人,与“党的事业”搭配不当,排除。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根脉”与“枝叶”构成形象化对应,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让强军文化释
33、放强大活力17、民政部每年公布的结婚率与离婚率,实际上是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即以结(离)婚对数除以当期平均人口数。这两个指标数据容易获得,计算简便,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人口婚姻事件的发生频率。但是,因而计算结果会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如果非适婚年龄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那么即使适婚年龄人口中的结婚水平和离婚水平没有发生变化,也会使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指标计算时未考虑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 B这种指标并不能反映人口真实的婚姻状况 C婚姻事件只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口中发生 D这种计算方法并未排除当期非适婚年龄人口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需
34、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段开篇引出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这一话题,并阐述其优势,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横线内容,根据转折前后语义相反可知,横线处应体现之前的计算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并且横线后通过“因而”得出结论,强调横线处的问题与人口年龄结构有关,随后对其受到的影响展开具体的解释说明,即非适婚年龄人口的比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故横线处应体现粗结婚率和粗离婚率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且与人口年龄结构这一客观规律有关,对比选项,C项“婚姻事件”对应前文话题,“一定年龄范围内”对应后文“人口年龄结构”话题,符合文意,当选。A项,“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不能反映
35、人口真实的婚姻状况”表述不明确,后文指出这种计算方式会被非适婚年龄人口的比重影响,与后文衔接不当,排除;D项,“非适婚年龄人口”对应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中国人离婚率高达63?!真实的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18、任何时代的文艺实践都在呼应历史的风云际会。没有改革开放的如火如荼,就没有改革文学的横空出世;没有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就没有网络文学的 _。换言之,中国历史的独特性造就中国文艺实践的独特性。用英诗分析法分析汉语诗句,难免生搬硬套,而用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解读中国小说,则容易 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纵横捭阖 舍本逐末 B 蔚然成风
36、挂一漏万 C 异军突起 隔靴搔痒 D 星火燎原 无所适从正确答案C第8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根据“没有就没有;没有就没有”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横空出世”呼应,“横空出世”形容优秀的人或物突然出现。B项“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置于横线处可体现网络文学出现,符合文意,保留;C项“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力量突然出现,符合文意,保留。A项“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侧重于强调政治谋略高超
37、与文意无关,排除;D项“星火燎原”比喻新生事物虽然开始时力量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与文意无关,排除。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用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解读中国小说的效果,且应与“用英诗分析法分析汉语诗句,难免生搬硬套”对应,体现使用外国方法解读中国小说并不合适,效果不佳。C项“隔靴搔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符合文意,当选。B项“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更好用中国文艺理论解读文艺实践19、关于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提及最多的是气候变化的后果,其次是解决方案。报道中负面情感的使用可提升读者对气候变化的
38、重视度,但若以愤怒的方式讨论气候变化,反而会令读者感觉这个问题不重要。研究人员还发现,政治立场对公众如何看待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在某些国家,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高度政治化。有专家表示,对于气候变化等重大公共事务议题,新闻媒体有责任以恰当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信息,加入情感后,新闻报道会提升对公众意见的影响力。但研究结果显示,呈现事实更重要,因此媒体应该注意把握报道的平衡性。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前主流的气候变化报道方式过于激进 B 气候变化报道中无需过度渲染负面情绪 C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重要的政治问题 D 气候变化的报道有必要体现充沛的情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项,“当前主流的
39、气候变化报道方式过于激进”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由文段“报道中负面情感的使用可提升读者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度,但若以愤怒的方式讨论气候变化,反而会令读者感觉这个问题不重要”可知,说法正确,当选;C项,文段仅提及“在某些国家,气候变化问题已经高度政治化”,“已成为国际重要的政治问题”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仅提及“报道中负面情感的使用可提升读者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度”,“充沛的情感”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媒体影响民众对气候问题意见20、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特定乃至全部历史的 _,其中所包含的人物、建筑、故事等都是游客喜闻乐见的优质内容。但这种内容贵在真,重在实,
40、切不可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趣味而篡改历史,这样的旅游体验是 _,终将被历史所淘汰。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积淀 弄虚作假 B 缩影 因小失大 C 折射 饮鸩止渴 D 映照 哗众取宠正确答案D第9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不易判断,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前的“这”指代的是前文“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趣味而篡改历史”,所填成语与之对应,D项“哗众取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符合语境,保留。A项“弄虚作假”指耍花招,欺骗人,侧重强调
41、以虚假的来欺骗别人,不能体现“迎合部分游客的趣味”,排除。B项“因小失大”指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C项“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均不能体现“迎合部分游客的趣味”,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所填词语表示历史文化资源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出特定乃至全部历史,所以是历史的“映照”,符合文意,D项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发展旅游用好历史文化(旅游漫笔)21、浮空器是一种古老的航空器,是人类想要翱翔天空、征服蓝天最早使用的航空器。气球、飞艇出现的时间比飞机要早很多,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浮空器因为技术因素和时代因素等种种原因,一
42、度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里。但浮空器具有大载重、驻空时间长、易于布置、控制和操作成本低等明显优势,是其他航空器所不具备或不可比拟的。因此,部分科学家一直在潜心研究、积累技术,等待它的再次蝶变。随着时代进步,浮空器相关领域的各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赋予了浮空器新的活力,对浮空器的研究又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接下来最可能论述的是:A 当前浮空器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 B 浮空器迎来蝶变的相关时代背景 C 浮空器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具体案例 D 介绍浮空器研究背后所蕴藏的先进技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浮空器出现的背景,及其逐渐消失的原因和独特的优势,从而使得部分科学家一直等待它的再次蝶变
43、尾句指出浮空器相关领域的各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赋予了浮空器新的活力,对浮空器的研究又进入了新时代发展的“快车道”,故后文应对“浮空器相关领域的各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展开详细论述,对应D项。A项,文段尾句未提及“当前浮空器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无法衔接,排除;B项,“时代背景”与文段尾句话题不一致,无法衔接,排除;C项,文段尾句介绍的是相关领域的各项科学技术发展对浮空器的影响,话题衔接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浮空艇:空中“大白鲸”,科考新平台22、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他的江山,从此,他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那些自然界“欣欣然睁开了眼”的“臣民”。作者用的修辞是:A比拟 比喻
44、引用 B引用 比拟 借代 C比喻 引用 双关 D双关 借代 比拟正确答案A第10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A项,“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根据“春天总算坐稳了他的江山”可知,此处将春天拟作人,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只有人才能发出“坐”的动作;“引用”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文中“欣欣然睁开了眼”出自朱自清写的春一文,使用
45、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指打比方,即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文段最后将自然界中的生命比作了“臣民”,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述正确,当选;B项,“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而文中的“王者”“臣民”与“惊蛰”“春天”并无关系,不属于“借代”的修辞手法,排除;C、D两项,“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文段并未使用该修辞手法,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惊蛰,春天的号令23、目前来看,依然有很多人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很多优秀的传统艺
46、术现场门可罗雀,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还 _,亟待更多的有心人去发现并 _。传承与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让“流量”成为引子,借助这些IP和网红的力量进一步跟进做好_ 的普及宣传,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活力,吸引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去深入了解自身民族文化体系中的瑰宝。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鲜为人知 挖掘 立体化 B 门庭冷落 弘扬 全方位 C 人迹罕至 传承 长效化 D 无人问津 传播 持续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根据“有很多人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很多优秀的传统艺术现场门可罗雀”可知,横线处成语应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受大多数人关注之意,
47、A项“鲜为人知”指知道的人很少,D项“无人问津”指无人探问、尝试,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门庭冷落”形容来的人极少,无人拜访,无人出现,C项“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的地方,二者多形容环境场所,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A项“挖掘”、D项“传播”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搭配得当,保留。第三空,根据后文“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长久活力”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体现出时间长之意,D项“持续性”符合文意,当选。A项“立体化”多指全方位和各个角度,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仅靠“出圈”是不够的24、雷暴是夏季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在一般人眼中,雷暴意味着电闪雷
48、鸣、暴雨倾盆,常常造成严重的。但在热爱天象的摄影师眼中,雷暴是融“声、光、电”为一体的独特。尤其是充满压追感的雷暴云,云团犹如巨大的飞碟悬浮于天空,旋转凝聚的同时云中闪电不断、雷声滚滚,彰显着大自然的威力。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自然灾害 自然景观 B 自然灾荒 自然景况 C 自然灾变 自然景象 D 自然灾患 自然景物正确答案A第11页2024年山西省农业机械公司介休市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考前押题,上岸必备编号:5be0ea50de2d5f014d1451f4c12c0097答案解析第一空,搭配“雷暴”,A项“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
49、D项“自然灾患”指自然方面的灾害、灾难,均与“雷暴”搭配恰当,保留。B项“自然灾荒”指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歉收、土地荒芜、物品严重缺乏等状况,侧重饥荒,不符合雷暴天气带来的结果,排除;C项“自然灾变”指因自然现象反常而引起的灾害,与文段“最常见”表述相悖,排除。第二空,搭配“雷暴”,A项“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与“雷暴”搭配恰当,当选。D项“自然景物”中“景物”指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与“雷暴”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中国国家地理2022年第08期25、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经过一代又一代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50、将文化、文明精神代代传递下去。清明节既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可以外出踏青游玩、曲水流觞,又是传统文化中的寒食节,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礼敬祭奠、慎终追远。但是,节日在流传过程中,也会越来越淡化其文化意义,而增加更多世俗内容,比如,近年来,每到清明节,到处青烟燎烧,烧纸、烧冥币,甚至烧纸冰箱、纸房子等,远离了这个节日应有的诗意文化,走向世俗化、庸俗化,非常不利于优秀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批判性继承才是传统节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B 传统节日需要摆脱世俗化增强其文化内涵 C 传统节日“雅起来”有利于其继承和传播 D 近年来我国的清明节日趋世俗化、庸俗化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