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77485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1总第237期/2023/4/教学互动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崔宝月 段博欣(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山东 威海 264504)摘要:在新时代教学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课程思政,该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也给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转型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高等院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是精准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作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创新型策略,目前面临着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教师缺乏育人意识、学生思想政治认知

2、不足等问题。高等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开启教学改革创新之路。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教育部多次向全国高校发布了关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其目的是加强各高等院校育人工作,促使当代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这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开展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力度和扩大其辐射范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动其他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展,形成协同

3、效应1。课程思政理念的出现,促进了高等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财务管理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掌握更多有关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并能助力其深层次地了解思政内容,真正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鉴于此,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正确认识在财务管理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优化教学策略,从而培养出更多时代新人。应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并将课程思政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4、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在学习含有思政理念的课程过程中逐渐内化、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从而形成了“思政引领”这一核心理念。课程思政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高校文化与价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相互融合。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教师的思政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思政认知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应在全面总结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效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背景(一)马克思主义基本

5、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建设课程思政的理论背景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个性、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高等院校将各种专业课程与含有思政元素的课程进行融合的必要性2;课程思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引路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教育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教育思想角度来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强育人工作,通过教育手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初心就是培育更多的可用之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认识理论和课程思政坚持认识规律的理念不谋而合。马克思

6、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认识论认为实践与认识相统一,并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通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来检验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是否正确,可以说明实践认识论与课程思政是同根同源的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高等院校建设课程思政的理论背景之一。(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记在心中。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师生座谈会时指出,要成为一名人民满意、学生敬爱的好老师,自身就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职

7、业操守,这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基本关键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既可以帮助其他专业课程老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找准自身152/总第237期/2023/4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向,又可以深化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的协同发展,并促进多个院校、多种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等院校建设课程思政提供了根本保障和方向指引,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队伍的建设进程。(三)课程文化发展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是在高等院校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成的一种基本理论体系。课程文化汇集了高等院校建设的一切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发展理论和课程文化都包含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8、管理机制以及相关内在精神等多种要素。课程文化发展理论是课程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建设课程文化有利于提高高等院校各课程的育人成效,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推动多种课程开发。既可以丰富高校课程思政文化体系的建设,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工作环节,直接促使高校反思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式方法。课程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西方课程文化凸显的是个人价值,中国课程文化体现的则是集体价值。由于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因此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中心环节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文化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课程建设的内在条件,这

9、也对高校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要求4。就课程文化传播的途径而言,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要以课程文化的管理机制为建设依据。就课程文化的性质而言,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应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这与高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意义高度一致。二、课程思政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课程文化发展理论三种理论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其特征的展现,课程思政也不例外。课程思政具体特征如下。(一)融合性课程思政的融合性,是指课程思政能够融入高等院校的各种专业课程。首先,其目的是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领悟能力。其次,教师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进行实践教

10、学,能够完善育人工作,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最后,将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能进一步体现校级领导层面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从而使教育工作者肩负起职责,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课程思政的融合性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指引前进的方向。(二)潜在性课程思政的潜在性,是指课程思政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存在于日常教学中,赋予了专业知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授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将恰当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并传授给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潜在性为高校有序开展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三)适用性课程思政的适用性,是指课程思政能够打破专

11、业壁垒,与各种专业有效结合。在各种专业领域中都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体现出了课程思政的适用性。这一特性拓宽了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渠道,能够为育人工作添砖加瓦。三、推进新时代教学改革,形成课程思政协同效应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融入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各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深入每一名学生的心中。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对学生合理开展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呼吁每位专业课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承担起育人的使命,为思想政治

12、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2017 年 12 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实施纲要主要阐述了要从学校和社会层面以最大力度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实施纲要中强调,大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是其主要奋斗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设计教学方案,加强教学管理,严格修订专业教材,凝聚各类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内容,探索教学改革中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日常课堂教学各环节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功能,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5。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结合当代教育现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向和教学改革发

13、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高等院校也要充分落实课程思政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使二者实现协同发展。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路径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鲜明的育人特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其前进方向愈加明朗。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需持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系统,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且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成为高校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6。但目前高校在课

14、程思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管理层面,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第二,在建设层面,由于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专业课教师应主动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肩负起建设课程思政的职责,但现实是部分专业课教师未能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观念的充分融合,缺乏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识。第三,在学生层面,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思想认知存在偏差。(一)课程思政发展现状1.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高校制度体系的建设是学校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首先,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上缺乏规范性,导致出现了不合规范的制度内容。其次,部分高校

15、教学管理工作未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准衔接,一些政策法规无法上传下达,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理想。最后,高校课程思政一定要与教育教学紧密贴合,高等院校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最终办学目标,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的相关制度过于刚性,缺乏人文精神。在人事奖惩等方面,153总第237期/2023/4/教学互动未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其中,未能发挥出制度育人的作用。2.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淡薄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时未能体现出自身的职能。一方面,部分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16、只是一味地灌输式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并且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同时,当前各院校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会出现以下几类问题:第一,部分任课教师意识不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专业的任课教师未能掌握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第三,部分教师的专业课课堂没有充分融合思政元素。3.学生政治观念思想认知不足部分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政治观念认知缺失、心理素质较差、社会责任感缺乏、功利主义思想较强等问题。就政治哲学而言,西方意识形态和诸多来自现实世界的不利因素导致人们很难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认知。就道德观念而言,利己主义

17、和功利主义思想导致学生出现了不良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因此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多数学生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太过计较得失而把个人发展放在了首位,忽略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些学生只追求物质层面的快乐,而牺牲了精神文明,在关键时刻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7。(二)课程思政发展对策建设课程思政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高校各个层面齐心协力才能实现。第一,高校应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对专业教师的教育管理,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应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积极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为高校

18、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第二,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自身所学为基础,将知识传授与育人进行结合。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内容。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守“五育并举”的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同时应将课堂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课

19、程思政意识。最后,教师也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不断学习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高校应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课程思政改革奠定坚实基础。第三,高校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通过隐性教育方法如营造学术氛围、宣传校园文化、举办演讲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政引领”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逐渐深化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中,从而产生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积极影响。五、结语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顺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

20、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要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方式方法、内容等,将其融入日常工作教学,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工作体系。首先,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其次,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课程,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格局。最后,要加大学科课程与“思政”内容的融合力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成才与学校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全国

2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09(1).2 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 J.重庆高教研究,2019,7(1):112-120.3 王仕民,汤玉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探析 J.思想教育研究,2018(5):86-89.4 王明慧.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5 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N.光明网,2017-12-07.6 张博.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22.7 文学禹,韩玉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147.作者简介:1.崔宝月,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管理科学;2.段博欣,男,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化学学科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