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76555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收稿日期:2023 年 12 月 22 日 作者简介:何青青(1994),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研究方向为消化内科。-126-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何青青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年 6 月治疗的 90 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n=45 例)和观察组(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n=45 例)。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四肢乏力、食欲不佳

2、、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四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治疗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实施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能明显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满意度,值得推荐。关键词:关键词:腹部穴位按摩;隔姜灸;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医证候积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24 胃脘痛是指出现在人体上腹部胃脘处的强烈疼痛感现象,是一种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以腹痛、泛酸等为主1。尽管西药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是难以彻底根治,且疾病复发率较高,可能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临床疗效不理想2。中医认为胃脘痛和饮

3、食不规律、寒邪入侵等诸多原因存在密切关系;同时情志不畅、烦恼、忧思等均会造成胃部疼痛3。脾胃虚寒型是一种比较常见、多发的胃脘痛证型,大多数患者伴随存在四肢乏力、食欲不佳等不良症状。临床实践研究表示,中医治疗、中医护理联合应用,对于提高胃脘痛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4。鉴于此,本文通过探索研究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 2022.01-2023.06 治疗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n=90 例),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入选指标:通过 X 线检查、胃肠镜、中西医联合确

4、诊为胃脘痛,且伴随胃脘疼痛或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下降、脉沉缓无力等症状,符合中西医诊断要求;年龄19 岁;无语言交流、精神、认知等功能异常;知情本研究目的、内容,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指标: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组织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存在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等相关疾病;特殊时期的女性,如妊娠等;对穴位按摩、隔姜灸的耐受度较低或者存在过敏反应、禁忌证;因个人原因中途自愿退出本研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 28d。具体如下:1.2.1

5、对照组 运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19),用药方式:早餐前30min口服;服用剂量为 40mg/次,频率为 1 次/d。表 1 基本资料(x s)n,(%)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病程时间(年)男性 女性 对照组 45 27(60.00)18(40.00)26-68(48.744.13)1-8(5.411.33)观察组 45 29(64.44)16(35.56)24-70(48.654.49)2-9(5.491.35)t/2-0.189 0.099 0.283 P-0.664 0.921 0.778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27

6、-在药物治疗期间叮嘱患者保持清淡少油的饮食口味,不宜暴饮暴食;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消除负性心理情绪。1.2.2 观察组 腹部穴位按摩:叮嘱患者在按摩前 120min 不宜进食,防止因进食过多;且保持膀胱处于排空状态中。叮嘱其在病床上维持平卧位,双腿处于屈曲状态中。将适当的甘油、液状石蜡滴至其腹部,均匀涂抹,提高腹部的润滑度;操作者需维持手部温度,重叠双掌,采取顺时针方向对腹部体表持续按压,手掌面进行节律运动,肘关节处于屈曲状态,放松手腕部,双手伸直。选择任脉穴、足太阴穴、天枢穴等重要穴位,采取推揉结合方式进行穴位按摩,力度需以患者耐受程度或者明显感受酸胀为主。循序渐进,不可暴力按

7、摩。按摩时间为 3min/次至 5min/次,频率为 120 次/min。密切关注按摩处局部皮肤颜色,如果呈微红,便可停止按摩。隔姜灸护理:选择新鲜的老姜,将其切片(直径大约为 3cm 至 4cm,厚度 0.3cm),使用细针对姜片中间实施反复针刺,获取多个细微针孔。叮嘱患者在病床上维持仰卧位,使其腹部完全暴露在干预视野下,做好局部皮肤组织的保暖工作。常规消毒、清洁,将姜皮放置于神阙穴、中脘穴上,将艾柱(直径大约为0.8cm、高度为 1cm)点燃,将其放置于姜片上方,在艾柱燃烧尽后再点燃一个并置于姜片上,频率为 3 柱-5 柱/次,频率为 1 次/d。时刻关注患者局部皮肤是否存在红晕现象。1.

8、3 评判标准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运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估量表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改善进行评估。主要症状包括四肢乏力、食欲不佳、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分数范围为 0-5 分,分数上升表示症状加重。临床有效率评估:干预后胃脘痛相关症状完全消失且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85%为显效;干预后胃脘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85%,45%为有效;未满足上述要求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分组例数100%。治疗护理满意度评估:使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估量表在干预后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评分范围为0-100 分。根据分数高低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分组例数

9、100%。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 SPSS25.0 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 a=0.05。计量数据(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2 检验。2 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组内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四肢乏力、食欲不佳、胃脘疼痛、胃脘痞满四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表 2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x s)组别 例数 四肢乏力(分)食欲不佳(分)胃脘疼痛(

10、分)胃脘痞满(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5 4.380.64 2.960.44*3.890.31 2.450.56*3.620.85 2.850.69*3.531.21 2.521.41*观察组 45 4.440.69 1.240.59*3.880.43 1.150.42*3.670.79 1.190.65*3.511.11 1.420.34*t-0.428 15.677 0.127 12.458 0.289 11.747 0.082 5.088 P-0.670 0.000 0.900 0.000 0.773 0.000 0.935 0.00

11、 注:*P0.05,同组干预前后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四肢乏力,t=12.265、P=0.000;食欲不佳,t=15.092、P=0.000;胃脘疼痛,t=4.718、P=0.000;胃脘痞满,t=3.647、P=0.000。观察组:四肢乏力,t=23.645、P=0.000;食欲不佳,t=30.467、P=0.000;胃脘疼痛,t=16.262、P=0.000;胃脘痞满,t=12.077、P=0.000。表 3 临床有效率评估n,(%)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5 13(28.89)24(53.33)8(17.78)37(82.22)观察组 45 18(40.00

12、)25(55.56)2(4.44)43(95.56)2-4.050 P-0.044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28-表 4 治疗护理满意度评估n,(%)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5 15(33.33)23(51.11)7(15.56)38(84.44)观察组 45 19(42.22)26(57.78)0(0.00)45(100.00)2-7.590 P-0.006 2.2 临床有效率评估 观察组干预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2.3 治疗护理满意度评估 观察组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

13、(P0.05),见表 4。3 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发生明显的改变,胃脘痛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脾胃虚寒型作为胃脘痛较为多见的疾病类型,通常是由于机体中气不足、胃失温养所导致的,同时患者食用刺激性、辛辣、生冷等食物会对脾阳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导致脾阳孱弱、寒邪入侵,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坚持温胃止痛、温经散寒等原则5-6。常规西药、饮食干预尽管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长时间服用药物可能会对机体带来毒副影响,且难以根治,疾病复发较高,不利于改善预后。穴位按摩是一种临床使用率较高的中医特色疗法,通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身体穴位窘相按摩,能起到疏经通络、调和营卫等诸多作用7。中医

14、理论表示,对体表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可以有效调节脏腑组织,联合采取推、指揉或者按摩等方式可以刺激局部组织,提高胃肠道平滑肌组织的兴奋度,具备通调脏器,加快胃肠道运动等积极作用,能够实现培元补虚的治疗目的8。天枢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对提高胃肠病症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任脉穴分布在腹部正中物质,通过人体肠胃,对其实施按压,可加快胃肠的蠕动速度;足太阴穴作为保障脾脏器官运化的重要驱动,能明显减轻腹胀、胃脘痛等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表示,艾灸可以提高血液流动中的铜、锌等有机物质的含量,对胃黏膜组织发挥保护作用。隔姜灸操作便捷,具备无创性、经济实惠等优势,其中生姜具备温经止痛、温经驱寒等作用,能有效调节机体

15、脏腑功能,在干预过程中发挥艾柱、生姜的协同作用,能够发挥扶正固本、补脾益胃等积极作用9-10。本研究:观察组干预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有效率、满意度均更高。由此可以看出,腹部穴位按摩和隔姜灸结合的护理介入,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和治疗工作的满意度,这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临床上,将腹部穴位按摩和隔姜灸相结合,可以减轻病人的病情,提高病人的临床效果,同时也能增加病人对病人的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参考文献 1杨惠生,周华红,危椠罡等.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23)

16、:149-154.2杨璐.腹部推拿配合神阙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1):99-100.3沈璐,沈倩,陶以理.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干预在胃脘痛患者中应用对症状改善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23,22(02):37-40.4廖子鹏,潘红霞,陈航言等.恒温雷火灸配合姜汁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疗效及体表温度的影响J.护理学报,2022,29(09):11-15.5王绮云.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4):101-102.6许小敏,许辅德,黄冬梅等.基于子午流注理论择时中药封包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影响

17、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6):129-131.7段静,赵建华.耳穴压豆 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有效性观察J.内蒙古中医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29-药,2020,39(01):118-119.8谢学文,余益群.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0):87-89.9刘军,沈灵娜,钱赟达等.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06):238-242.10陆小娟,谢芳芳,汤玉楠.疏肝健脾方治疗胃脘痛(肝郁脾虚型)的临床价值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2,35(03):175-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