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75886 上传时间:2024-08-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8/总第242期/2023/9教学互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王秋香(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6)摘要:构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是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能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促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该文在分析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内涵、课程评价体系重要性和考核评价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理念、方法、原则与内容,构建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劳动教育“四位一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推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词: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2、“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基于职业教育发展基本规律,探索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涉及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的现代化。其最终目标是为促进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发展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国工匠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 (湘政发20215 号)明确要求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组织劳动实践,创新劳动教育考核方式,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业能力考核的一部分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

3、意见,明确指出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是课程,特别强调要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虽然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较为受重视,但劳动教育的落实落地仍是一个难题,劳动教育评价作为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检测劳动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能够增强劳动教育时效性,促进劳动教育落地落实。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劳动教

4、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持续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坚定不移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教育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于 2019 年 2 月出台,吹响了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号角,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战略任务,劳动教育也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使命。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促进学生

5、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能更好地辅助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实现。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主要路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现代化内涵如下: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评价现代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包括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技能表现、工艺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实践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的评估。跨学科融合与综合能力评价现代化:评价内涵应关注课程是否促进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否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技术应用与数字化能力评价现代化:随着

6、行业数字化的趋势发展,评价内涵需要涵盖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素养以及数字化工具的运用能力。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感培养评价现代化:评价内涵需要考虑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情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和评价。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评价现代化:评价内涵应该考虑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支持对劳动教育课程的促进作用,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策略,以及学校提供的实训设施、实习机会等资源。职业发展导向和学习成果评价现代化:评价内涵应关注课程对学生职场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职业规划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不同行业和职场环境;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在职业行业中的认可度的

7、影响评价,包119总第242期/2023/9/教学互动括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专业技能表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在行业内的口碑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引入现代化的评价内涵,劳动教育课程能够更好地贴合当前职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的全面提升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二、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劳动教育评价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均对劳动教育评价作出了原则性要求。对于职业院校

8、劳动教育的评价,要求通过“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和学生劳动素养监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成为新时代坚持“五育”并举的新要求。劳动教育评价可以引导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向,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学

9、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个性化培养。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素养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和学校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调整,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评价结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引导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例如,评价可能显示某些学生在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这可以引导他们选择更适合的职业方向,进一步提升劳动素养。评价结果还可以反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鼓励他们

10、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培养实践能力与劳动素养的结合。劳动教育评价可以改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成效,赋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成长。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学校和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课程实施,挖掘和强化教学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水平。评价结果可以为个性化课程设计提供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改进课程实施。通过不断地分析评价数据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和实践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实现教师

11、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效果的不断提升。三、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工作现状分析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片面化、碎片化。笔者对某省双高校在内的 15 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发现: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缺少顶层设计,模式单一、评价简单。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其中有 13 所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理论课,有 2 所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劳动周、校园劳动、假期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等阶段性、碎片化的劳动形式替代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的 13 所高职院校中,有 10 所学校的评价方式为理论课和实践活动成绩各占 50%,以理论课成绩作为劳动教育课程成绩的学校有 2 所,还有 1 所学

12、校以学生线上学习记录作为劳动教育课程成绩。另外 2 所没有开设理论课的学校,以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评价作为劳动教育课程成绩。以上劳动教育评价均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状况,或仅进行劳动理论课程考试,或仅对劳动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科学、独立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是指挥棒、是龙头,评价不到位,教育效果就无法保证。劳动教育评价跟不上,劳动教育就难以为继或流于形式。在对 15 所高职院校调研结果中发现,各所学校都存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不全面、不完整、不成体系的问题。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功能与目标、课程与资源、教学路径与模式、师资与保障、考核与评价等环节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弱化,尤其是劳动教育

13、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简单、评价方式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可见,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迫切需要补上考核评价这一重要环节。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不够全面。一些评价指标可能偏重于技能或操作层面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指标应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综合能力。为了使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更加全面,需要在评价指标中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实践活动参与、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以更好地评估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情况。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

14、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理念统筹谋划,做好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架构的顶层设计。在进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教育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流程以及支持反馈和持续改进等因素,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这样可以为高职劳动教育提供合适的评价框架,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赋能。协同推进,打好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施“组合拳”。首先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关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将职业相关劳动素养内容列入考核体系。其次是强化过程、多元评价。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全面综合评价取得的效果,对于结果

15、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再次是科学规范、智慧评价。严守课程评价基本规程,在这之上可以引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互联网+劳动教育评价融合创新,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精准。最后要注重的是强化应用、以评促学。评价是过程,不是我们追求的标准,在强调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时,要充分发挥指标的指导提示作用,根据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整,在反馈中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教120/总第242期/2023/9教学互动育教学。强化支撑,筑牢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条件。完善政策文件,明确劳动教育评价的政策和法规,制定相关的评价准则。提供专业培训,为教师和评价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和专业支持,使其具备评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建立评价数据库,建立劳

16、动教育评价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系统,确保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加强资源投入,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包括评价人员的编制和培训、评价设备和工具的更新和维护,以及评价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评价与教学的有效衔接机制,促进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鼓励参与与反馈,营造积极的评价文化,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反馈。通过完善政策文件、提供专业培训、建立评价数据库、加强资源投入、加强沟通与合作以及鼓励参与与反馈等措施,可以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促进劳动教育的质量提高和持续改进。(二)高职劳动教育

17、课程评价指标新时代,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赋予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更为重要的使命任务。提高学校劳动教育质量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劳动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劳动教育评价方面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劳动教育“四维一体”质量评价体系,对于突破高职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难点、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1.本位维度劳动教育本身即劳动教育目标、理念及方法的本位维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大中小学劳动教

18、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可划分为“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一级指标,并进一步划分为“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等二级指标进行评价。2.主位维度学校、家庭、社会及企业的多元评价主位维度。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主体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场域不同,评价主体就不同,学校、家庭、社会及企业等多场域,参与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指导教师、家庭成员、企业导师等都可以成为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的主体。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3.客位维度接受

19、劳动教育的学生群体客位维度。对学生群体客位维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不单纯以分数为学生贴标签,改进结果评价。对劳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记录、评价,形成周期性的反馈机制,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的实际增长和进步幅度,探索增值评价。坚持主体多元、指标多维,健全综合评价。4.他位维度场所平台第三方评价他位维度。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搭建数据采集平台、问卷调查平台、专家评分平台、虚拟仿真平台等,从而设定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工具、数据采集周期、数据分析方法和反馈方式,实现高职劳动教育课程

20、评价的合理、有效。参考文献:1 庄西真.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图景与路径 J.中国高教研究,2023(2).2 张冉,高联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创新路径 J.职业技术教育,2023(16):14-19.3 朱德全,石献记.从层次到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百年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3-117,228.4 汤小燕,魏宁,韩阳.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4).5 张秀再,常建华,刘光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及实施路径探索 J.中国大学教学,2021(7):10-15.6 汤素娥,杨荣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J.武陵学刊,2022,47(4):135-139.7 曲霞,李珂.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规范化建设探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22(6):91-96.基金项目:2021 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21C1626)。作者简介:王秋香,女,湖南湘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劳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