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

上传人:宇*** 文档编号:4165185 上传时间:2024-08-08 格式:PDF 页数:304 大小:6.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4页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4页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4页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4页
202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摘要: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 1%左右。2020年,全球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总负责人: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执行负责人: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与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执笔人: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

2、评价等;汪红驹,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监测、货币金融政策等;冯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货币财税政策分析等;娄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系统分析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预测、经济模拟分析等;李双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宏观经济、国际贸易等;张彬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经济蓝皮书有望出现温和回升,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 0%左右,CPI 上涨

3、3 4%左右。建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就业在合理水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加快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增长内生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治理攻坚战。2020年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挖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词:中国经济逆周期调节增长动力高质量发展 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就业比较充分,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4、。一国际经济环境和基本走势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波谲云诡,英国脱欧延宕不决,金融市场脆弱性累积,企业和私人债务高企,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一)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 年全球化进程持续受挫,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遭遇生存危机,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受到拖累,全球价值链遭到破坏,全球经济增长愈加疲软。英国脱欧久拖不决,“硬脱欧”风险加剧,欧洲在一体化岔路口徘徊难行。年 月以来,全球制造业 一直维持在荣枯线以下,世界经济活动存在萎缩风险。预计 年世界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比 年回落 个百分点。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一致下行,

5、经济增速均不及 年,美欧经济增速降幅较大。预计 年美国经济增长,欧元区经济增长,均比 年回落 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在金砖国家中,除南非或与 年持平外,印度、俄罗斯、巴西经济增速均同步回落。印度经济增速降幅明显,预计 年增长 ,比 年回落 个百分点。东盟五国除马来西亚外,经济增速普遍下降。年,全球贸易回升进程受挫,贸易紧张局势拖累全球贸易增速同比显著回落,国际贸易增速可能降到 ,比 年大幅回落 个百分点。(二)2020年全球经济有望温和回升,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在 年 月发布的报告认为,年各经济体增长步调预计将出现分化,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从 年的低谷中温和回升 个百分点到。但由于

6、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该预测值面临着下行风险,下行风险可能来自贸易情势恶化、英国脱欧干扰以及金融市场突然涌现避险情绪等。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发达经济体 年整体增速预计和 年持平。美国随着财政刺激措施解除,年增长预期将小幅减缓至 。日本消费税率增长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年增速预期降至 。随着德国汽车产业受到欧洲新环保标准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以及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回升,欧元区经济增速 年有望企稳回升。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然分化依旧,但是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绝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速有望实现同步回升,加之陷入经济动荡国家逐渐走出困境,将可能拉升整体经济增速至 ,并对全球经济形成一定

7、程度的支撑。金砖国家中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经济增速预期同步回升。亚洲整体经济增速走势保持平稳,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则会企稳。非洲国家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复苏,中东石油输出国和欧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反弹,土耳其、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金融稳定受挫的新兴经济体预计将逐渐走出困境,经济恢复性增长或衰退显著收窄。然而,由于经济增长主要来经济蓝皮书源于欧元区及新兴经济体的恢复性增长,且各国政策空间收窄,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缺乏稳定基础,面临着下行风险。二国内经济环境和基本走势 年,全球经济增速较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加深,叠加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和既有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风险明显增多

8、。我国在加快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加强逆周期调节等政策综合作用下,预计 年经济增长 左右。(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行压力加大当前美国大选逐渐升温,中国“十三五”规划面临收官,中美经贸谈判即使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双方的根本分歧难以消除。美方已经采取的加征关税措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对美出口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链的消极影响持续显现,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在加大逆周期调节以及“六稳”政策作用下,预计 年中国经济增长 左右。(二)就业情况好于预期,潜在压力犹存 年各类就业优先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实现,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 左右的预期目标。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国际贸易环境前景不确定

9、,制造业对美出口显著下降,临时性用工和常规性用工均持续回落。部分企业生产基地外迁,导致就业机会外移。近年来,我国出口依存度明显回落,出口增速减弱对就业的影响有所降低;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下降,就业压力相对减轻;经济规模显著扩大,服务业占比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吸纳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显著提高;稳就业政策对特定群体发挥了很好的效应,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群体日益扩大。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对美出口企业生产收缩及企业外迁产生的就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业压力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就业韧性较好,就业情况总体好于预期。年,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就业的潜在影响。(三

10、)消费物价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弱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高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走弱分化背离,年这一态势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影响消费物价的因素包括: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仍然低于正常值,猪肉供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紧张,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一段时间,替代性产品牛肉、羊肉、禽肉、水产品等的价格也相应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玉米等农产品去库存导致价格走高,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可能存在上涨风险;医疗、房租等服务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导致 走弱的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油价保持相对低位,进口规模收缩等。这些因素趋向压低我国进口价格,投资需求疲弱和增速回落抑制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上看,年经济

11、增长存在下行压力,总需求不会大幅扩张,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但推动 上涨的供给冲击因素仍不容忽视。(四)外贸增速趋缓,外汇储备基本稳定 年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我国对美进出口显著下降(以美元计),下降幅度超过预期。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收窄,国际收支整体趋于改善。年,国际经济可能温和回升,但仍存在下行风险,需要继续实施稳外贸和稳外资政策。预计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以美元计)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五)货币流动性基本适度,金融市场信用分化 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扭转了自 年下半年开始的快速持续下降态势,出现了恢复性上行。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边际上有所放缓。贷款市场利率

12、并轨改革启动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现一定幅度下调。金融市场信用分化明显,在政策利率基本稳定、高等级信经济蓝皮书用债利差下行的同时,中低等级信用债利差仍有所扩大,主要原因在于中小银行和影子银行信用收缩、传统行业和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较为艰难。三2020年中国经济预测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年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较多。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综合作用下,预计 年中国经济增长 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预计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 万亿元,名义增长,增速比 年提高 个百分点。其中

13、,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名义增长 ,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长 。预计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 万亿元,名义增长,增速比上年回落 个百分点。预计 年进出口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货物贸易顺差有所收窄。预计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核心 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 。预计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际增长 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持续 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预计 年我国财政收入 万亿元,增长,财政支出 万亿元,增长 。表 列出了 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结果。表 12019 2020 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指标名称2018 年统计

14、值2019 年预测值2020 年预测值1 总量GDP 增长率(%)6 66 16 02 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3 53 33 2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续表指标名称2018 年统计值2019 年预测值2020 年预测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5 85 55 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7 67 06 93 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45680678610715930名义增长率(%)5 95 15 5房地产投资(亿元)120260132170142740房地产投资名义增长率(%)8 39 98 0基础设施投资(亿元)176180183230193300基础设施投资名义增长

15、率(%)1 84 05 5制造业投资(亿元)212010217950226660制造业投资名义增长率(%)9 52 84 04 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80990411850444050名义增长率(%)9 08 17 85 外贸进口总额(亿美元)213602021020760进口增长率(%)15 8-5 42 7出口总额(亿美元)248702477025140出口增长率(%)9 9-0 41 5货物贸易顺差(亿美元)3510456043806 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率(%)3 5-0 4-0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率(%)2 12 83 4核心 CPI 上涨

16、率(%)1 91 82 0投资品价格指数上涨率(%)5 42 82 9GDP 平减指数(%)2 91 71 97 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5 65 45 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6 66 46 28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亿元)183350189770195910财政收入增长率(%)6 23 53 2财政支出(亿元)220900240790259860财政支出增长率(%)8 79 07 9经济蓝皮书续表指标名称2018 年统计值2019 年预测值2020 年预测值财政收支差额(亿元)-37550-51020-639509 货币金融新增贷款(亿元)161650167

17、690180940各项存款余额(亿元)177523019192702073160各项存款余额增长率(%)8 28 18 0M2(亿元)182674019801902142570M2 增长率(%)8 18 48 3各项贷款余额(亿元)136297015306601711660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13 512 311 8社会融资总额(亿元)19258022474023035010 运输与能源铁路货运量(亿吨)40 342 744 9铁路货运量增长率(%)9 16 05 2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684507139074190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8 54 33 9四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的政

18、策建议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着力提升增长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增强底线思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促进就业稳定增长,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心聚力、化危为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要善于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

19、力。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就业在合理水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总体充分,但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加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性就业压力犹存。为使经济增长和就业继续保持在合理水平,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优化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债券发行。一是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减税降费政策的传导机制。二是适当提高赤字率,将名义赤字率从 年的 提高到 年的 左右,重点支持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以及科技、生态补短板。三是增加一般债券和专项

20、债券发行,将专项债从 年的 万亿元提高到 年 万亿元以上,适度扩大专项债资金充当重大基建项目资本金的项目范围,发挥杠杆效应,重点支持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储气储油设施、可再生资源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冷链物流、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四是以绩效为导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制定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五是增加对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对在去产能、环保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受负面影响较大的群体,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加以扶持,帮其度

21、过转型困难期。第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在合理水平,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一是管好货币总闸门,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相适应,既要保证流动性合理稳定,又要防止宏观杠杆率明显上升。二是综合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周期、价格变化和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利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契机,通过 改革引导基础利率下行,顺周期降低各类融资主体的实际融资成本。三是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识经济蓝皮书别、定价、管理能力,推动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在实质性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相吻合。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三,实施就业优

22、先政策,优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稳岗增岗扩就业。一是着力优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研究产业链跨区域转移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一部分成长前景好、就业带动力强的拟外迁企业继续留在国内或优先向中西部或东北地区转移,避免制造业及其就业机会过快流出国门。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应对局部地区因出口和生产下滑而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持续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振兴,增强其就业创业带动能力。(二)加快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增长内生动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要加快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调

23、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的活力,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第一,深化国企国资和市场准入改革,调动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要完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办法。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严格保护各类产权,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要按照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调动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加快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第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地方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大胆进行改革探索的积极性。按照有利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要求,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管

24、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地方税体系。推进增值税改革,落实增值税中央地方五五分成比例,降低和简化税率;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资源税改革。第三,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研发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积极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水平,提高国家研发资金使用绩效。对一些重要的卡脖子环节、领域、产品及颠

25、覆性技术以及具有弯道超车性质的核心技术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处罚力度。按照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促进有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发展。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全方位调动各主体和研发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第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动城乡居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发展乡村工业及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服务业。研究探索试点农村宅

26、基地在更大范围农村地区居民中流转,探索农村富余宅基地用于城乡合作建房的新模式和改革路径,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着力调动城乡居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治理攻坚战第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年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深度贫困问题实质性减轻。针对冲刺阶段仍然存在的深度贫困问题,持续投入各方面力量,创新扶贫方式和机制,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全面脱贫无人掉队。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以真正

27、脱贫和精准脱贫为原则,扎实开展扶贫攻坚成果验收工作。密切关注新脱贫群体、经济蓝皮书贫困边缘群体收入增长情况,以巩固内生发展动力为着力点确保扶贫成果持续性,脱贫不返贫。第二,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把握好风险处置的节奏和力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妥善应对财政收支压力。在金融领域,建立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机制,加快银行业补资本工作。一是把握好处置中小银行风险的节奏和力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底线。在有序化解中小银行存量风险、规范公司治理的同时,避免中小银行自身及其下游相关主体出现信用收缩从而引爆更大范围的流动性风险。尤其须要防范中小银行信用收缩向非银金融机构、城投公

28、司和地方政府传导转移。二是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以及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管控,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化解,加快银行业补资本工作。遵循金融机构经营规律,鼓励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小微企业,不搞行政命令一刀切。三是健全资本市场风险处置机制,做好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和场外配资等风险防范化解。建立针对民企的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市场化处置机制。健全新型风险监测和处置机制,打击新型非法融资。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警惕并有效防控跨境资金大进大出风险。在房地产领域,把握好处置房地产风险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刺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继续落实好“房住不炒、分城施策”。既不能大水漫灌,又要优化房

29、企融资需求,满足合理融资需求,人地挂钩增加住房供给。一是跟踪研判重点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风险情况,避免融资收紧政策导致房地产企业大面积出现现金流风险。二是针对中小房企出现的困难,基于“多兼并、少破产”的原则,推动龙头企业对其实施兼并重组,防止引发金融风险。三是加强对房价的跟踪监测,稳妥做好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把握好处置房地产风险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刺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在财政领域,多措并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一是以“三保”为底线,将保障基本工资发放、保障基本民生资金和保障政府机关运转作为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依法依规增加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

30、业上缴利润,多渠道缓解财政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收支压力,增加中央政府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三是确保到期债务兑付,与金融市场相关主体充分沟通,防止局部性财政压力向金融市场传导扩散。四是立足于从中长期视角来看财政收支平衡问题,加强中长期预算滚动编制和动态平衡分析,在容忍赤字周期性扩大的同时,保持财政收支的长期可持续性。第三,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严格依法依规督察执法,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要注重统筹协调,防止顾此失彼。一是巩固已有成果,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立大气污染预防、监测、治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鼓励煤炭、

31、钢铁、化工、电力等传统行业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产能绿化。研究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企业产能绿化加以支持。三是继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对河流、湖泊、近海海域水污染的预防、监测、治理。将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治结合起来,构建良性循环,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四是把土壤质量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提到更高的层面。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较为显性,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治理成效也较为明显;相比之下,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较为隐性,因而在一些地方受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从长期来看,土壤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而且会间接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年及“十四五”时期,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应

32、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视。五2020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为了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年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一)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年经济工作应当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密切关注内外环境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经济蓝皮书化,强弱项补短板,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任务高质量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一系列相辅相成的衡量指标,且需要同时满足优良条件,其中经济发展是中心,其显著特征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普遍更加殷实。要兼顾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供给侧约

33、束以及稳就业和保稳定的内在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底线思维,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要以更扎实的举措推进经济领域改革,为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提供动力保障。借助财政、金融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等措施,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性,持续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要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扎实推进 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深化落实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全面落实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巩固乡村振兴成果,并力求在建设美丽乡村、壮大农村产业、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等领域再上新台阶。立足于“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经济社会基础,系统

34、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呈现的优势、暴露的不足、克服困难的经验,展望面向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加快研究“后”新致贫因素和潜在风险冲击背景下的持续减贫战略和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增长策略。(二)深挖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当前,我国人均 已接近 万美元,总体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人均收入继续提高,市场需求潜力会进一步扩大。要深挖内部需求潜力,壮大新动能,要根据新需求,布局新供给,通过创造新供给,引导新需求,精准施策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深挖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最终需求。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少用加杠杆方式透支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提

35、高居民消费信心。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提供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个性化教育、医疗、养老、文体、旅游等服务业。完善社会诚信制度,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提升各类产品质量,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称心、用得舒心,倡导优质优价,有效促进境外高端消费回流。调整汽车限购政策,推动汽车限购向限用政策转型,满足居民汽车消费需求,支持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电。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快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活跃城乡线上线下市场。加大高品质服务供给力度,加快“中国服务”品牌的培育和标准建设。要挖掘投资需求潜力,发挥

36、投资关键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完善法制,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民企投资信心。落实外商投资法、负面清单管理和竞争中性原则,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让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放心投资。把稳定制造业投资作为稳投资的重点,适当降低项目投资资本金比例。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重大技改升级工程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倾斜,强化中央财政支持。加快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加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地方在省级负总责前提下

37、,完善专向债券管理和项目安排协调机制,加大专项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适度下调部分领域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完善水电气路光纤及电梯等配套设施和养老托幼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人口净流入多的大中城市租赁住房和商品住房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是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当前制约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症结在于科研创新体制不活跃,研发效率低,基础研究占比过低,国家创新体系不完善,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美经济蓝皮书经贸摩擦前景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进一步凝心聚力,

38、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为式”创新型企业。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要强化市场运作。要有效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及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创新资金运营机制和监管方式方面探索新模式。要主动运用各种新型风险投资基金、创新基金以及产业引导基金来培育和布局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企业在关键产业领域和重点产业链环节的基础和引领作用,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支持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工程。要推动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双赢。当今全球

39、产业价值链存在匹配的分工链体系,创新链也存在全球分工链体系,各国在不同产业累积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产业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均有着各自的核心优势和比较优势,借此机会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合作,从中不断获得技术溢出效应。要构建企业创新链协同体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布局颠覆性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在基础研究领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制定国家基础研究指导战略,显著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集中突破关键基础理论;在技术创新领域,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需求为导向,发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势,瞄准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要按照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

40、求,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充分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积极发展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科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技创新的金融体系。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强化监管和服务能力。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完善科创板和注册制的相关制度。要

4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和探索试点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五)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要充分利用开放作为促改革的动力源泉,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进一步开放金融、商务服务等中高端市场,引入更多竞争,激发市场活力。要持续更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基础能源、汽车、金融、教育、医疗等市场准入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要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增强民事司法保护和刑事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削减进口环节成本,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扩大进出口贸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快制定 外商投资法 配套法规及实施细则,积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42、外针对外资的限制性措施。在商品、要素开放基础上,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制度体系。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早日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快达成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落实与欧盟和东盟的务实合作。积极参与推进 改革,尽早加入 谈判,扩大多边合作范围,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继续推进中美经贸磋商,稳定中美关系,赢得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优化国内营商环境,综合统筹“一带一路”建设节奏,防止产业过快向外转移。企业向海外转移在拉低国内经济增速的同时,带来了产业空心化风险,且加剧了同本土企业的竞争。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国内营商环境,将出口企业的“母工厂”和核心产业留

43、在国内;另一方面,要综合统筹“一带一路”建设的节奏,防止产业过快向外转移。经济蓝皮书(六)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是我国经济长期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为当前形势下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提供了空间。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若干重大区域性发展规划,基本完成了谋篇布局工作。应加快推进有关战略落实落地,全面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要优化要素资源和产业分工在全国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根据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变化的新形势,适

44、时引导支持东部地区的部分行业和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雄安新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源集聚提前布局。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确保三大地区发挥“火车头”的作用,成为引领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着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优化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关系,探索建立以城市圈、城市群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等原则,实施长江和黄河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协同全流域治理

45、,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构建适应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型城乡关系。在中小城市和一般性大城市户籍政策放开之后,及时加强相关政策配套,提升市政管理水平,确保新落户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到位。加快乡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在人口流出较快的乡村,率先探索“后城镇化”时期的乡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七)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投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促进民生持续改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改善性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要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一工作思路,

46、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新方式方法,促进既定措施细化落实,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岗位转换工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为重点,确保就业稳定。坚持以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实现就业均衡。针对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逐渐显露的新问题,需要有的放矢,增强就业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破除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大力实施劳动者职业技能改善提升计划,增强劳动者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完善失业风险预警机制,根据劳动力市场特征不断优化防范失业风险预案

47、系统。努力保障劳动者收入得到合理增长,千方百计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要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多措并举促进增收增长,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大力增进老百姓消费能力。将“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强化居民获取更高质量公共服务的便捷性。针对社区养老服务、婴幼儿照料、教育文化等领域需求的扩大,要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建立覆盖全国的“保基本”社会安全网。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 年底前完成省级统筹的目标。抓紧研究制定方案,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异地结转,增加便利性,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

48、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给付水平,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民为基础,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深化全民医保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充实基层医护人员队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经济蓝皮书共享机制,重点关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教育质量提升,保障低收入家庭学龄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尽快提高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取向,保证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村居民获得感。要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对猪肉等重点民生物资加强逆周期调节。密切监测非洲猪瘟疫情传播情况,加强疫情防控,特别是防止疫情跨地域传染

49、扩散。稳定养殖企业和农户的情绪,给予生猪养殖户适当补贴,加强正面引导。推广生猪养殖险等农业保险,增强养殖企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坚决打击游资炒作和囤积行为,防范猪肉价格异常波动。给予低收入阶层适当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增加猪肉及其替代品牛肉、羊肉、禽肉等进口。出台政策支持生猪、猪肉等农产品的仓储物流企业发展,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加成。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适当增加替代性产品供给。同时加强对牛、羊、禽类养殖以及海产品、水产品价格走势的关注和供给端的政策支持。参考文献,:,:,外部持续冲击、经济减速与稳定政策的选择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篇 外部持续冲击、经济减速与稳定政策的选择张 平 杨耀武

50、 倪红福摘要: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背景下,中美这两个当今世界贸易占比最高、经济体量最大国家之间持续的经贸摩擦造成的影响已大大超乎人们的预料。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 持续数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并创多年来的新低,同时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等先行指标也出现连续下滑。面对这种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增长、宏观政策和上市公司研究等;杨耀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动力学、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等;倪红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国际经济学、服务经济学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