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国庆节的手抄报:包玉刚的爱国故事“宁波的面积是香港的十倍。香港550万人口,有4所综合性大学,而宁波500万人中,没有一所大学。在全国向四化进军、宁波要转变面貌的今日,高等训练那么落后,怎么行呢?”1984年10月,包玉刚回家乡宁波探访,发出此番感慨。此时,他已成为世界十大船王之首,海上王国到达了巅峰,实力无比雄厚,而内地也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他着手实现回报家乡投资训练和实业的夙愿。“其实,一开头包玉刚是想在宁波建码头、建钢铁厂的。”宁波市甬港联谊会会长卢良宝告知记者。他当年在宁波市外办、侨办担当领导职务,并担当过宁波市驻港办事处主任,亲历了“宁波帮帮宁波”的这段历史,是发动旅港宁波籍
2、人士支援家乡建立的活泼人物之一。“宁波当时经济上很滞后,港口非常破落。包玉刚想建一个煤矿码头。听说上海正在筹建宝钢,他又乐观活动,争取把钢铁厂造到宁波来。但是,由于国家冶金部没有这项打算,所以包玉刚把目光投向了公益事业。”1984年后,宁波相继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打算单列城市。办大学一事,又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是,那个百废待兴的年月,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亟待进展,想让国家拿出大笔钱,来到宁波这样一座中等城市造起一座全新的大学,好像还是一种奢望。“让海外资本家出钱来办学校,这在当时是肯定不敢想象的。”宁波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外宁波人讨论会常务副会长王耀成说,“1976年,中国遭受到唐
3、山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几十万人伤亡、一座城市被摧毁,都咬紧牙关,硬是没要国际上的一分钱救济。这次不过是造一所大学罢了,怎么能开口向外面的人去要钱?”怎么办?最终是邓小平帮忙宁波人打破了思想的桎梏。1984年8月,邓小平在与时任国务委员的谷牧谈话时说:“宁波人海外侨胞人数不多,但质量较高。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发动起来建立宁波!”邓小平亲接“烫手”支票对旧有观念的突破,最早发生在1981年。“1981年7月6日,包玉刚与父亲包兆龙一起访问北京,首次受到了邓小平接见。邀请并伴随包玉刚的是他的表兄弟、外经贸部参谋卢绪章。然而偌大的一个北京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宾馆款待这位大老板,最终好不简单才在北京饭店
4、安排了一个套间,而包玉刚的大批随从却住不进去,包括他的妹夫他最得力的助手。”王耀成说。在北京,包玉刚向卢绪章提出,他想为国家做点实事,第一件事不是造船,而是要捐 1000万美元给北京造一座像模像样的大饭店。他不要求任何回报,只提出一个条件:饭店以他80多岁的老父亲的名字命名,叫“兆龙饭店”。1000万美元,在1981年是个天文数字。“然而这张沉甸甸的支票却没人敢接。”王耀成说道,“这件事在北京的各个部门争论来、争论去,始终通不过。持反对意见的人发言说:他是一个海外资本家,不过出了点钱,就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永久留名,这怎么行?”这件事,最终还是报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听到此事迟迟办不下
5、来,便生气地说,为什么不同意?人家捐款,那是出于一片好心,留个名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嘛!这张支票,你们不敢接,我来接!”拍板以后,邓小平亲自给兆龙饭店题写店名,他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亲自接过了这张支票,又亲自为兆龙饭店剪彩。一年建成一所大学邓小平此举的鼓励作用是巨大的。在他发表“宁波帮”讲话后不久,包玉刚立刻行动起来,满意家乡的办学渴望。他把建校方案交给卢绪章时,两人一拍即合。在卢绪章的大力促成下,包玉刚当场同意拿出500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1984年12月 20日,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包玉刚。包玉刚提出了在宁波办一所大学的设想,盼望得到支持。“我赞成。”邓小平特别快乐
6、,赞扬包玉刚“爱国爱乡,有见识,这件事办得好!”并欣然同意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宁波大学的建校速度是一个奇迹。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总捐资2022万美元、占地 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他的老家庄市四周进行了奠基典礼。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的大力支援下,仅仅一年后,宁波大学就正式开学,这效率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包玉刚不仅自己倾心建立宁波大学,还乐观主动为宁大的建立穿针引线。迄今为止,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2.5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用于学校的各项建立。在国家资金紧急、无法照看到的状况下,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迫形势下,是等着国家出钱办训练,还是乐观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办学校、搞训练?宁波大学的故事,证明白后者的选择是非常明智而必要的。当观念转变了之后,办学之路豁然开朗。在此之后,宁波这块缺乏传统高校的地方,在训练体制改革方面一次次做出开拓性的创举。其一是全国第一所胜利改制的一般高校浙江万里学院;再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相继在宁波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