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牛顿第肯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转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缘由; 3、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打算;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转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其次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一样。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逝而消逝;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全都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高二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2 1.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看者感
3、到频率变化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发觉的。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向外发出一个波长的波,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因此波源的频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而观看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是由观看者承受到的频率,即单位时间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打算的。 3.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有的特征,不仅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也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4.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现代医学上使用的胎心检测器、血流测定仪等有很多都是依据这种原理制成。 依据汽笛声推断火车的运动方向和快慢,以炮弹飞行的尖叫声推断炮弹的飞行方向等。 红移现象:在20世纪初,科
4、学家们发觉很多星系的谱线有“红移现象”,所谓“红移现象”,就是整个光谱构造向光谱红色的一端偏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多普勒效应加以解释: 由于星系远离我们运动,接收到的星光的频率变小,谱线就向频率变小(即波长变大)的红端移动。科学家从红移的大小还可以算出这种远离运动的速度。这种现象,是证明宇宙在膨胀的一个有力证据。 高二物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3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外形相对于所要讨论的问题可以忽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
5、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样。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试验)原理:v?x。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t 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依据实际状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的沟通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a?v,其方向与v的方向一样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样。?t (3)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