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59712 上传时间:2024-08-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2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的 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出现躁动的相关因素,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条件支持。方法 对 2022 年2 月2023 年 2 月阶段内我院受诊的 100 例麻醉复苏室患者开展医学观察,基于数字表的形式进行两组划分,对照组 50 例患者接受普通干预、观察组 50 例患者接受预见性干预,了解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情况,评估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 静息期观察组心率指标均值(72.297.17)次/min、收缩压指标均值(113.865.13)mmHg、舒张压指标均值(81.563.42)mmHg,和对照组比较 p0.05;苏醒期观察组心率指标均值(78.238.26)次/min、收缩压指标均值(1

2、25.695.42)mmHg、舒张压指标均值(83.382.65)mmHg,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4.00%,包含 1 例患者属于导管脱落的情况、1 例患者属于伤口渗血,明显低于对照组 16.00,包含 3 例患者属于无意识拔管的情况,2 例患者属于导管脱落的情况,2 例患者属于伤口渗血的情况,1 例患者属于坠床的情况,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记作 96.00%,较对照组 82.00%高 p0.05.本次医学观察满足赫尔辛基宣言内容。其中纳入条件:接受全麻干预、自愿参与医学观察的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可以主动配合麻醉工作的患者;排除条件:出现心血管病症、凝

3、血功能障碍患者,基本信息不全面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女性人群。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干预指导,即护士要全面掌握患者体征情况,对多个导管进行规范化固定管理,维持管路通畅性等。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指导,进行护理方案的设定,基于患者基本情况,包含认知水平、文化能力、病情等资料开展一系列评估,关联现有的干预经验梳理影响患者麻醉躁动一些因素,明确护理问题,包括心理、疼痛应激刺激、尿管刺激、气管不适等,查找文献,结合最新、权威性科研成果,归纳文献护理依据,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并改进护理方案。进行疼痛护理,护士要间隔三秒钟的时间和患者沟通,呼唤其自己的名字,配合激励和支持的语言,促进患者尽快有思想情感。

4、患者苏醒之后,要引进指令干预,如患者可配合应给予患者充分安抚,降低患者自身产生的紧张感,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以深呼吸的形式降低身体疼痛严重程度。若患者不能主动配合,应结合医生叮嘱进行镇痛药物的使用,发挥镇静和镇痛的作用。必要情况增加用药次数,促进患者得以清醒。其一定鼓励及安抚,缓解其疼痛恐惧感,同时利用注意力分散等方式或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减轻疼痛感;对于无法配合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镇静、制动,必要时可重复用药,直至患者清醒。导管护理:一旦患者表现出躁动倾向,会增加导管有脱落现象的几率,为避免造成尿路刺激应及时对尿管进行全方位固定,促进尿管能够和患者保持同步,避免尿管刺激到患者身

5、体。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76-抚患者情绪,控制不良心理情感所致患者有应激反应出现。需妥善固定尿管,给予适当依托使尿管与患者身体同步,可减轻尿管刺激;加强患者术前宣教,消除负面情绪,以降低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生理应激反应。呼吸护理: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性,严密监测血氧,对于机械通气者注意保证通气畅通性。颅内压护理:针对颅脑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分析患者瞳孔实际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恢复意识。同台有爱了解患者自身的体征情况,在有异常变化时要把信息及时反馈。术后密切观察其瞳孔及意识变化,并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予以处理。安全防护:术后减少人员探视,尤其晚

6、间维持患者良好睡眠状态,让患者可以尽快提高身体质。随时监测:因为麻醉药物等影响,患者可能有呼吸受阻的现象或者呼吸困难的现象。需加强患者体征监测,观察呼吸节律、口唇颜色、肢体末梢血运等情况,提供足够的氧气,让患者可以正常呼吸,护士注意要避免擅自对患者进行镇痛药物的使用。重视不良刺激避免: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可能会有部分残留在患者体内的情况,引出肌肉松弛,因外界刺激容易发生皮损,对此需准备约束带及软垫,必要时固定患者身体,确保约束带松紧度适宜,避免加重患者烦躁心理。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身体指标变化,有血压指标以及心率指标,分别在静息期,即患者安静十分钟之后测定,苏醒期测定,间隔半小时进行一次

7、测定。在苏醒期研究患者躁动表现,选取 SAS 量表进行研究。其中 1 分代表患者能够平稳入睡、2 分代表患者清醒平静、3 分代表患者情绪容易激动、4 分代表患者有哭闹或者严重躁动倾向。对比躁动情况和评分实际情况;对比麻醉安全性,即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包含伤口渗血情况、无意识拔管情况、坠床情况和导管脱落情况等;满意度: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Cronbach系数为0.865,信度为 0.961),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技能、安全防护方面,按照百分制形式记录,超过 90 分代表患者满意干预工作、小于75 分代表患者不满意干预工作,在 76-89 分之间代表患者相

8、对满意干预工作。将满意率+相对满意率记作总满意率。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获取数据利用 SPSS24.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 x2 检验。P0.05;苏醒期观察组心率指标均值(78.238.26)次/min、收缩压指标均值(125.695.42)mmHg、舒张压指标均值(83.382.65)mmHg,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 1。2.2 两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比较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6.00%(3/50)及躁动评分(1.910.92)分低于对照组22.00%(11/50),(2.96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x2=5.315,P0.01;t=5.863,P0.01)。见表 2。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4.00%,包含 1 例患者属于导管脱落的情况、1 例患者属于伤口渗血,明显低于对照组 16.00,包含 3 例患者属于无意识拔管的情况,2例患者属于导管脱落的情况,2 例患者属于伤口渗血的情况,1 例患者属于坠床的情况,p0.05。见表 3。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变化对比 s 组别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静息期 苏醒期 静息期 苏醒期 静息期 苏醒期 观察组(n=50)113.865.13 125.

10、695.42 81.563.42 83.382.65 72.297.17 78.238.26 对照组(n=50)113.785.06 131.2286.36 81.493.51 89.462.32 72.327.21 84.428.82 t 值 0.079 4.686 0.101 12.207 0.021 3.622 P 值 0.938 0.001 0.920 0.001 0.983 0.001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77-表 2 两组躁动发生率与躁动评分对比n(%)/s 组别 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分)观察组(n=50)3(6.00%)1.910.92 对照组(n=50

11、)11(22.00%)2.960.87 t/x2值 5.315 5.863 P 值 0.001 0.001 表 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组别 导管脱落 伤口渗血 无意识拔管 总发生率 观察组(n=50)1(2.00%)1(2.00%)0 2(4.00%)对照组(n=50)2(4.00%)2(4.00%)3(6.00%)8(16.00%)x2值-4.000 P 值-0.045 表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50)26(52.00%)22(44.00%)2(4.00)48(96.00%)对照组(n=50)20(40.00%)21

12、(42.00%)9(18.00%)41(82.00%)x2值-5.005 P 值-0.001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记作96.00%,较对照组82.00%高 p0.05。见表 4。3 讨论 躁动是全麻苏醒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意识障碍,引发患者出现高血压、心律不稳定的现象,同时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交感神经不正常的问题,致使肢体不协调。进行手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直接危害患者身体各项性能,再加上在手术期间出现大出血,大大提升了麻醉苏醒期风险概率。因此,临床应对以上情况格外关注及加强管理,预防及控制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出现自伤、坠床等情况。对既往病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发生的高危因素:年龄

13、: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由于对外部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而烦躁不安的概率较高,而婴幼儿由于对外部激励的敏感性较低而发病率相对较高。疼痛:手术切口疼痛、导尿管、胃管、引流管等操作会导致患者剧烈疼痛,引起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和其他情绪乌拉管刺激:乌拉管刺激导致患者无法排尿,引起全身不适或尿道疼痛,烦躁不安。气管不适:在麻醉过程中,涉及的气管插管项目,会直接刺激到机体咽部功能,在患者耐受力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烦躁感。其他不舒适的症状,比如呼吸受阻现象、口渴现象或者腹部不舒适现象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预测性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躁动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麻醉复苏过程中

14、实施预测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预防和减少麻醉复苏中躁动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的原因如下:预测性护理指导,从现代化的服务视角出发得以创新,存在着一定针对性和全面性优势。凸显患者主体地位,及时处理护理实践的不足,落实与此相关护理指导计划,最大化规避风险出现。预测控制护理问题,不间断提高预后质量。在此护理方式的应用之下,患者可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护士的耐心服务,触动患者心灵,稳定患者情绪,缓解负面情绪对患者对干预工作的配合程度,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效果。并通过分散注意力、情绪安慰和鼓励、深呼吸、皮肤触摸等方法缓解疼痛。如有必要,遵循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以减少不良应激

15、刺激,并控制烦躁不安的发生率。正确固定导尿管,避免尿路刺激,协助患者翻身使导尿管与患者同步,提高患者身体舒适度,避免烦躁。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告知患者气管插管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增强患者耐受力,严格控制拔管指征,及时缓解和缓解不适或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以降低烦躁不安的风险。3.1 关注重点人群,及时识别高危因素 全麻复苏期护理重点关注人群是小儿、老年患者。小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不健全,术后因全麻药物、手术、插管等刺激,麻醉复苏期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据报道,每年大约有 400 万儿童采取全麻,而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为 10%80%。婴幼儿全麻术后复苏期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系统护

16、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保证患儿顺利苏醒。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小儿的解剖、生理等特点,严密观察、准确把握患儿复苏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识别高危因素。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常合并各种基础疾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78-在全麻术后容易发生误吸、呛咳,甚至急性呼吸道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达 6.2%。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严密观察其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对于存在的潜在并发症及时作出护理诊断,执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减少意外的发生。3.2 针对不同手术类型,优化护理方案 全麻复苏期热点手术类型包括开胸手术、腹部手术。研究表明,复苏期躁动在胸科

17、手术的发生率高达55.67%,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喉痉挛、心动过速等,不利于术后恢复。开胸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主要与疼痛、气管导管、麻醉药物残留等因素有关,是术后复苏期高危人群。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早评估和筛查,进行有效干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镇痛护理等,避免躁动等发生。而腹部手术因长时间体腔暴露、麻醉药物等影响,40%60%患者复苏期发生寒战,阻碍了患者麻醉后意识的及时恢复,容易降低患者免疫能力,增加应急反应出现率。还可能引出患者有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因此,重视围手术期患者保温,对保证手术安全,减轻各种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3.3 减少麻醉复苏期并发症,提高复苏质量 全身麻醉复苏过程中出现的体

18、温过低、烦躁不安、恢复迟缓等并发症在护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全麻手术后,患者受到麻醉药物代谢率、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药物仍在体内积聚,导致患者无法恢复生理功能和保护性反射,极易出现呼吸阻塞、烦躁不安等因素,从而影响身体的有效循环。一些研究表明,全麻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预防性护理。老年患者低氧血症和延迟苏醒的发生率较高,而年轻患者为低血压;儿童术后烦躁不安和少量发烧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对于全麻复苏过程中的老年患者来说,首要目标应该是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确保康复质量;儿童应重点预防术后烦躁不安,加强体温管理,确保其安全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

19、生率。3.4 做好围手术期应激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疾病治疗手段之一,其创伤性侵入性治疗会对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一系列级联效应后,可导致术后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感染增加。目前,快速康复手术的关键点是降低手术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避免患者有应激反应,让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康复。基于快速康复手术概念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促进术后康复。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患者的心理问题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患者心理情绪,会对其自身的生活状态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医护工作者要基于患者的内心情绪表现实施个

20、性化心理咨询,确保每位患者都能接受科学的心理咨询,提高治疗依从性。4 结论 临床上全身麻醉干预,主要是对患者身体进行麻醉药物的注射,使得其自身的神经系统反应过程受阻,降低患者疼痛感和思想意识的表现,降低肌肉松弛现象,增加患者对手术干预的配合程度,作为手术期间应大力推广的有效模式。麻醉复苏期,代表着患者以麻醉情况朝向苏醒情况转变的流程,更是围术期要重点思考的事情。此时患者因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因素更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低氧血症及复苏迟缓等并发症,需及时采取复苏期护理,为其提供持续监护,减少并发症,提高复苏质量。参考文献 1马庆林,袁世新,李明月.“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2022,26(5):28-30.2程智刚,王云姣,李靖怡,等.加强麻醉恢复室管理提高围术期患者安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5-8.3李慧,杨宇峰,曲超,等.基于 Citespace 的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8):52-55.4杨立杰,刘芳丽,秦莹,等.基于 CiteSpace 的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6):485-489.5高振霞.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1):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