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统治统治第第9课课第1页第2页北北 洋洋 军军 阀阀 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清末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称为北洋,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省称为北洋,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18951895年,清政府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年,清政府派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归北洋大臣节制。1919袁世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建军队即为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建军队即为北洋军,所以把袁世凯建立政权称为北洋北洋军,所以把袁世凯建立政权称为北洋军阀政权。军阀政权。第3页 1、时间:193月2、标志: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
2、3、性质: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封建买办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北北洋军阀统治洋军阀统治1912 1916 1928袁袁世凯世凯 军阀割据军阀割据第4页一、袁世凯专权一、袁世凯专权政治:政治:控制内阁;破坏控制内阁;破坏暂时约法暂时约法 军事:加强北洋军力量;减弱革命军。军事:加强北洋军力量;减弱革命军。第5页“宋宋 案案”时时 间间 发生地点:发生地点:幕后策划者:幕后策划者:目目 :上海火车站上海火车站袁世凯袁世凯阻止国民党组阁,阻止国民党组阁,毁灭革命党势力。毁灭革命党势力。193月第6页是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是以孙中山为首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
3、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一次凯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继续,所以称之为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二次革命”。二、“二次革命”l l原因: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袁世凯力量强大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袁世凯势力愈加巩固、强大。袁世凯势力愈加巩固、强大。l l性质性质:l l 失败原失败原因因:l l 结果结果:直接直接原因原因根本根本原因原因暗杀暗杀“宋教仁宋教仁”罢免三省都督;北洋军挥师南罢免三省都督;北洋军挥师南下。下。维护民主、共和。维护民主、共和。第7页19,袁世凯接收日本“二十一条”实质
4、实质变变中中国国为为日日本本独独占占殖殖民民地地原因原因为为了了换换得得日日本本 对对其其称称帝帝支支持持2、对外:日本日本日本日本袁世凯袁世凯袁世凯袁世凯袁世袁世 凯凯 签签 字字第8页四、护国运动四、护国运动(军事军事斗争与舆论斗争相结合)斗争与舆论斗争相结合)第二次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1、舆论斗争:、舆论斗争:孙中山发表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讨袁宣言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论者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论者2、军事斗争:、军事斗争:护国运动护国运动3、舆论斗争:、舆论斗争:第9页时间:19底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经过:云南宣告独立经过: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
5、两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兵广进兵北洋军节节溃退,各省纷纷独立北洋军节节溃退,各省纷纷独立结果结果:19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第10页一、袁掌握了北洋新军,并不停扩充其实力一、袁掌握了北洋新军,并不停扩充其实力二、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支持,尤其是日本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支持,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四、四、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袁世凯能够快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袁世凯能够快速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原因帝制原因:三、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三、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思想思想舆论,舆论,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也起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也起到一到一定作用。定作用。根本原因:因为中国
6、两半社会性质决定,是根本原因:因为中国两半社会性质决定,是因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因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第11页快速失败原因:快速失败原因:一一.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时尚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历史时尚二二.以孙中山为首革命派果断维护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首革命派果断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取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制度,号召人民采取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三三.复辟帝制违反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强复辟帝制违反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反袁护国运动烈反对,形成大规模反袁护国运动四四.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复辟帝制者众叛统治集团内部矛
7、盾加剧,复辟帝制者众叛亲离亲离第12页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成成为不可逆转时尚;逆历史发展为不可逆转时尚;逆历史发展时尚而动,必将受到历史处罚。时尚而动,必将受到历史处罚。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练习题练习题袁世凯制造袁世凯制造“宋案宋案”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是: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暂时大总统位置、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暂时大总统位置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宋教仁支持孙中山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D、宋教仁反对复辟、宋教仁反对复辟1第17页“宋案宋案”从本质上看,反应了:从本质上看,反应了:A、权
8、力之争;、权力之争;B、美、日在华矛盾;、美、日在华矛盾;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矛盾;、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矛盾;D、共和与专制矛盾、共和与专制矛盾2第18页二次革命失败最大后果是:二次革命失败最大后果是:A、资产阶级退出了政治舞台;、资产阶级退出了政治舞台;B、南方各省纷纷取消了独立;、南方各省纷纷取消了独立;C、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海外;、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海外;D、袁世凯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袁世凯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3第19页梁启超发表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反对袁世凯称帝,这反应本责问题是:帝,这反应本责问题是:A、扩大立宪派影响;、扩大立宪派影响;
9、B、梁启超已经成为革命派;、梁启超已经成为革命派;C、为发动护国运动做舆论准备;、为发动护国运动做舆论准备;D、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4第20页“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暴发直接原因是暴发直接原因是:A、国民党成立、国民党成立B、“宋教仁案宋教仁案”C、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复辟D、湖口起义、湖口起义5第21页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运动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运动历史人物是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孙中山B、蔡、蔡 锷锷C、李烈钧、李烈钧D、唐继尧、唐继尧6第22页从反袁斗争结局分析,从反袁斗争结局分析,“护国运动护国运动”与与“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成败主要取决于:成败主要取决于: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加领导工作;、孙中山是否直接参加领导工作;B、革命党是否采取武装斗争伎俩;、革命党是否采取武装斗争伎俩;C、讨袁斗争是否有广泛群众基础;、讨袁斗争是否有广泛群众基础;D、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7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