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144213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6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收稿日期:2023 年 12 月 21 日 作者简介:张金玉(1984),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医内科。-100-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金玉 定兴县医院,河北 保定 072650 摘要:摘要:目的 就原发性高血压质量过程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最终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措施,发现在治疗后的

2、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更优(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效果更加突出,同时不良反应率更低,这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关键词: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544 血压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存在发病突然和病程缓慢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会给患者的心脏、脑和肾脏等身体重要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器官衰竭的问题。在中医学中,将原发性高血压归于头痛、头风和眩晕的范畴,与人体肾脏和肝脏之间具有较

3、为密切的关联。一般状况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或是终身服用药物,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通过中西医治疗方法,有助于强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降压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同时也能起到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机体的血液循环和血脂1。本研究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80 例,并对选取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判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作用和效果。现作出如下报告。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近年

4、来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别为 33-70 岁以及 34-72 岁,两组研究对象的男女比例分别为 25:15以及 26:14。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明显差异,P0.05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研究开展之前向所有研究对象告知本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并得到研究对象的同意,同时与所有研究对象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借助西药进行治疗,包括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尽量减少脂肪和钠盐的摄入

5、,并适当进行优质蛋白质的补充,进行钙与钾的补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同时应对饮酒加以限制,加强体育锻炼,减轻精神上所承受的压力。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针对肝肾阴虚型患者,应用的中药组方包括菊花、枸杞子、酸枣仁、桑寄生、牡丹皮各 10g,何首乌 20g,生地 15g。针对肝阳上亢型患者,应用的中药组方包括夜交藤 30g,生决明 3g,钩藤 30g,杜仲 25g,天麻 15g,白芍 10g。用水煎服,每日服用一剂,分为 2 次进行服用。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实验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以%表

6、示计数资料,实施 x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实施 t 检验。P0.05表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01-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情况对比 组别 舒张压 收缩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40)108.59.0 78.05.1 168.112.2 121.112.5 对照组(n=40)105.68.3 90.38.6 169.012.2 139.113.3 t 1.498 7.780 0.330 6.237 P 0.138 0.000 0.742 0.000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7、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7(67.5%)12(30.0%)1(2.5%)39(97.5%)对照组 40 20(50.0%)11(27.5%)9(22.5%)31(77.5%)x2-7.314 P-0.007 表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头晕 头痛 大便干燥 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0.0%)1(2.5%)1(2.5%)对照组 40 4(10.0%)2(5.0%)2(5.0%)8(20.0)x2-6.135 P-0.013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情况 见表 1。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见表 2。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

8、况 见表 3。3 讨论 当前,针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且不是十分清晰,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血压的升高主要是因为血管出现结构性变化以后,导致外周血管相应的阻力有所加大所造成,但这一改变通常是借助外周血管壁平滑肌相应张力的加大,引发血管相关活性物质反应性的加大导致患病。西医认为高血压的病机主要如下:(1)RAAS 功能障碍。RAAS 对血压进行调控,主要是因醛固酮引发的钠-体积反应,而血管紧张素-II 会促使血压的短暂性升高。血管紧张素-II 会和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之间发生直接性的结合,所以会对人体血管的收缩和肾脏对于钠离子的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显著提升高血压水平2。另外,由于血管紧张素-

9、II 的作用,有助于醛固酮的合成,引起水钠潴留的情况,血压也会由此而进一步升高。相反,如果血管紧张素-II 直接性激活血管紧张素-II2 型受体,这样机体对于肾脏钠的重吸收便会大幅降低,这种情况下,血管便会有所扩张,受到的阻力便会有所减小。(2)巨噬细胞极化。关于巨噬细胞,因为其处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会分化成 M1 和 M2 两个表型。在其中,M1 型会促进炎症反应情况的发生,并使其得以维持和进展,促使患者高血压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同时会给靶器官带来一定的损害,而 M2 型可以对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加以调节,使得患者的组织病理性损伤得到相应缓解,这样更加有助于组织的有效修复,同时可

10、以加速切口的愈合。相关研究显示,同白细胞介素-6、C 反应蛋白等炎症细胞因子在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中进行参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推断由于巨噬细胞极化所引发的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是引起高血压或是加快疾病进展的相应原因。(3)钾通道。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大电导钙通道借助对钾通道的激活,能够有效调节神经元相应的兴奋性,借助针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应兴奋性的抑制作用,促使膜超极化,减小动脉的弹性。与此同时,大电导钙离子对钾通道进行激活,使得钾通道相应的活性有所下降,导致血管平滑肌功能出现障碍,这也给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极为可能是由于人体下丘脑视上核相应的兴奋性变化,

11、在促进离子通道活性种发挥关键性作用,今后可以考虑把神经元离子通道当作靶点进行相关高血压药物的研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02-伴随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高血压的相关治疗药物也不断更新迭代,当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如下:(1)钙通道阻滞剂。该类药物借助对人体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减小心率,实现对血液供应的有效改善,同时无负性肌力的作用,也不会促使反向性心动过速情况的发生,比较适合应用在并发有心衰等疾病患者的治疗中。(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此类药物能够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可以有效一直激肽酶,同时防止血管紧张素 I 转换成血管紧张素 II。该类型的药物不会对机体的代谢造成影响,且不

12、会影响血脂和胆固醇等相关指标,同小剂量利尿剂联合应用进行治疗,不但不会对心率和神经分泌产生干扰,同时也会加强药物作用相应的效果,具有较高的药物治疗安全性。(3)利尿剂。大部分的利尿剂都会联合其他相关降压药物使用,在单纯应用利尿剂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加强临床治疗效果。利尿剂具有扩张动脉血管的作用,可以加速血流速度,防止血管粥样变情况的发生,经相关药理研究显示,尽管利尿剂不会对脂肪和糖类的分解形成干扰,然而会给心肾和血管造成比较大的负担。中医自古并未有高血压病的相关记载,然而结合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症状,通常将其归于“头痛”、“眩晕”的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高血压同人的体质盛与衰之间具有较为

13、密切的关联。人的体质通常与气血的虚衰和内脏的阴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也和先天肾气及其后天脾胃的虚衰之间具有关联。在灵枢海论中,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腔酸弦冒,目无所见”作为基础,对阴阳肾虚是引发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肾虚则无法充养脑髓,但肾脏是人体的根本,肾虚便会引起眩晕的问题。但七情变化过于激烈,通常会对人体内脏阴阳气血的失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肝脏和心脏的影响更为严重3。另外,过逸和过于劳累都会促使人体内脏阴阳气血的失调。饮食没有节制,过腻过油,或是饥饱劳倦,大量食用钠盐,都会造成脾胃受到损伤,聚湿生痰,痰浊内蕴,便会引起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

14、作用机制主要如下:(1)对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一氧化氮产生影响。内皮素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容易导致血管强烈收缩,而引起高血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则属于内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较广的分布,全部的血管中均具有这种物质,尤其是外周血管中具有较多的含量。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作用相互拮抗,若是失去平衡,便可能会引发高血压疾病的出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下降的幅度和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密切关联。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会持续性进行一氧化氮的释放,形成对血管张力的有效调节,一氧化氮会有效减少内皮素与血小板有关生长因子-(PDGF-)等基因在转录步骤中的有关表现。ET-1 是比较强的血管

15、收缩剂,但 PDGF-是一种较强的细胞分裂促进剂,同时存在一定的血管收缩特点,一氧化氮能够借助对 ET-1 的抑制作用,形成对血管收缩的有效抑制,并且由于其会抑制 PDGF-相应的表现,所以也可以起到抑制细胞增生的效果。相关研究显示,一氧化氮的产生失调经常会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出现,针对高血压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借助药物的作用对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一氧化氮相应的作用产生影响,这样便可以发挥血压的有效调节作用。(2)改善胰岛素相应的抵抗作用。关于胰岛素抵抗,指的是肝脏、脂肪组织和肌肉等相关胰岛素靶组织器官针对胰岛素在敏感度上有所下降,需要较高浓度的胰岛素分泌方能

16、确保胰岛素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有效维持。相关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是引起高血压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疾病的发生机制是会对患者机体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造成影响,加强交感神经系统所具有的活性,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相应功能受到损伤4。与此同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加重,同时还会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在靶组织细胞中的传输与弥散能力,进而导致血流分布不均,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与实际应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而且在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肾脏对于胰岛素所具有的清除能力会有所减弱,血胰岛素相应的水平会有所升高,导致高血压患者机体中糖代谢发生异常,因此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中,纠正并控制患者胰岛素抵抗对于

17、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糖代谢异常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效果。原发性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血压升高的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的病因,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它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原发性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103-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便早日恢复健康。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当前并没有确切的论证,临床中针对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先使用相关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治疗期间应注意避

18、免药物给患者身体重要造成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西药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药物起效速度快等特点,然而因为西药中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有效降压,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常会出现心悸、高血钾等不良反应,同时还会影响男性患者的性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不强,难以有效控制血压,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从西医角度出发,认为血管内皮功能、交感神经等是引发患者调节血压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5,进而诱发原发性高血压。除此之外,酗酒以及肥胖也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从中医角度出发,认为人体的肝脏以及肾脏与原发性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19、。肝脏与肾脏功能衰退,影响患者的气血调理,导致阴阳偏盛或偏虚,进而引发原发性高血压。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合治疗过程与治疗完成后患者的临床表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可以帮助患者快速降低血压,但同时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则可以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陶诗怡,张瑾,于林童,张兰鑫,黄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J.中草药,2021,52(20):6336-6343.2高向转.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 45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02):99-101.3杨淑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2):164-165.4孙玉娟,陈建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1):33-35.5 冶 少 维.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老 年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合 并 2 型 糖 尿 病 的 疗 效 观 察 J.内 蒙 古 中 医药,2020,39(10):24-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