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编号: GL - QEM 01 文件版本: A 生效日期: .11.19 页 次: 第1页/共 27 页 编 制审 核批 准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修订统计版本修订说明修订日期修订人备注目 录章节编号章节标题页次封面质量/环境手册修订页目录1.1相关质量/环境手册1.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3企业介绍1.4组织结构和职责1.5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2.0范围2.1总则2.2应用3.0引用标准3.1术语和定义4.0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5.0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用户为中心5.3质量/环境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和沟通5.6管理评审6.0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
2、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0生产服务实现和环境管理过程策划7.1生产服务和环境管理过程策划7.2和用户及相关方相关过程7.3设计开发7.4采购7.5生产服务和环境管理服务提供和运行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8.0测量、分析和改善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善1.0 相关手册说明1.0.1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编制依据本手册全称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它把本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要素整合在一体,所以本手册是依据GB/T19001 idt ISO9001、GB/T24001 idt ISO14001、相关两个标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相关基础和术语引用了GB
3、/T19000 idt ISO19000标准。1.0.2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编制、审核、同意a)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编制和修订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b)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c) 总经理同意质量/环境管理手册。1.0.3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修订本手册由独立章节组成,每一章节全部有其本身章节版号和页码,所以各章节能够单独修订。修订某章节除可能影响“目录”页外,标准上不会造成其它章节修改,也不影响手册版号。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版号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进行修订:a. 质量/环境方针改变时;b.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适用范围作重大改变时;c. 所依据体系标准修改而造成质量/环境管理手册需
4、作重大修改时;d.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采取版本控制,以英文字母A、B、C表示,每换版修订一次,递进一个字符,其中A表示初始状态。各章节采取版号控制,以A表示章节初版、B表示第一次修订、C表示第二次修订,以次类推。 本企业需要使用手册全部部门或人员持有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均为受控版本,非使用只作参考为非受控版本。手册换页或换版后,文控员应立即将修订页内容分发给受控文件持有者,并控制新旧文件混合使用。行政部保留一套完整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作为档案并加以合适标识,以供查考和追溯。1.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建立及实施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现任命 为管理者代表,其职责是:一、
5、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二、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业绩和任何改善需求;三、 确保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提升满足用户/相关方要求意识;四、 负责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和外部相关机构进行联络(如咨询及认证机构); 铭申(东莞)五金制造 总经理: 11月19日1.3公 司 简 介1.4组织结构和职责1.4.1企业总体组织架构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助理生产技术部行政人事部质检部商务部安全环境管委会财务部1.4.2职责和权限:1.4.2.1总经理: A、总经理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对本企业质量/环境管理和产品最终质量全方面负责; B、主持制订并组织
6、实施企业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 C、负责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同意,建立健全本企业质量责任制; D、确保提供企业运作和发展所需资源配置,建立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适应组织结构,并要求各部门职责、权限和过程关系;E、负责主持企业管理评审会议;F、负责协调企业和政府及相关单位关系;G、负责对技改项目和新项目标审批;1.4.2.2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A、负责组织建立企业质量管理运行文件,确保符合质量/环境体系标准要求,并负责审核企业规范化动作程序文件; B、负责任命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组长和组员; C、负责审批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及内审汇报; D、负责定时向总经
7、理汇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适宜性及改善情况; E、组织、跟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推广,不停提出补充改善意见,监督其实施效果; F、负责和本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相关外部各方联络工作; G、负责组织质量/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编写和审核; H、确保在整个企业内提升满足用户要求意见;1.4.2.3质检部:A、 做好进料检验、抽验、巡检和成品检验工作确保不合格品不入库,严禁不合格品出厂;B、 对出厂产品质量负责,并对产品合格标识使用负责;C、 负责本部门职员培训;D、 负责帮助企业产品复检和例行性试验工作;F、必需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汇报产品质量情况,做好质量统计搜集分析工作;G、负责
8、生产部门工艺环境监督H、参与中国外材料供方评价工作;I、 负责企业内审、管理评审组织实施工作;J、 负责用户投诉处理及监督检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方法工作;K、 完成企业领导交办其它事项;1.4.2.4行人事政部: A、负责企业日常行政管理,督促各部门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B、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制订企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C、协调劳资双方正常关系,妥善处理人事纠纷; D、依据政府要求,落实企业应尽职能和义务; E、负责企业日常见车情况; F、各人才市场、大中学校人才渠道联络和各类人才信息情报搜集。 G、各岗位人员招聘、应试工作进行,新进职员入厂手续办理及个人档案建立和管理;对企业人员补充、配
9、置、晋升、培训等计划;H、每个月人员流动情况搜集及流失原因分析;I、对企业人事规章制度、福利、户籍政策等进行计划和修订;J、检验考勤卡、对打卡出现异常进行追踪处理及罚款具体实施,职员考勤卡按期更换;K、职员请假、调休登录,每个月做出勤报表。和考勤资料、请假单整理归档;L、新进职员相关证件办理查检,并对职员遗失证件进行补办;M、和企业质量/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由行政人事部负责搜集、管理。N、负责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和控制 O、职员薪资考勤统计汇总;承接上级交付其它工作;1.4.2.5生产技术部: A、全方面负责生产车间及所属部门日常管理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一切不安全隐患; B、依
10、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出制造计划,确保产品产量和质量,确保按用户要求货期交货; C、负责生产人员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依据货期合理安排调配职员。协调好职员和上级领导及制造部同其它部门之间关系,随时将上级意图传达给各级职员; D、制订岗位操作规程,指导职员正确根据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和统计; E、掌握生产动态,随时组织人员处理生产中出现多种问题,负责制造过程按工艺要求要求进行控制; F、负责企业设备和固定资产管理,经过对设备计划、安装、建档、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管理,满足工艺条件和设备安全运行,不停提升设备综合运行效率; G、负责设备备品、备件计划,帮助采购工作; H、负责企
11、业公共设施设备维修管理; I、组织对设备供给商评价工作;J、负责企业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计量检定、管理工作;K、负责对供给商提出评价意见及对工夹具提供品质、技术标准要求;L、负责对进货物资进行验收、保管及发放;M、监督仓管员维持适宜储存环境,物品标识及合理放置,不合格外购物资最终处理;N、完成企业交办其它事项。1.4.2.6商务部: A、制订销售策略和销价,报总经理同意后实施;B、树立质量、成本、服务观念建立通畅销售渠道和稳定用户群,按时完成企业下达销售任务,努力实现利润目标;C、负责本部职员内部培训,不停提升管理水平,整体水平,并负责企业品牌、形象建立、推广; D、负责销售员销售工作日常管理
12、和业绩考评; E、加强和用户交流,亲密和用户沟通; F、负责全同或订单受理、评审、签署和对外处理协议或订单事宜 G、负责产品售后服务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组织处理用户投诉、退货 H、负责供给商调查选择和评审,组织采购员作好市场产品采购调查。掌握市场信息搜集汇总资料;对采购工作给予安排并指导监督工作进展及完成情况;G、 遵照“降低库存、降低成本、满足货期、确保原料品质”标准进行日常工作,按用户订单需要安排订购原物料,立即汇报采购情况,确保各部门采购产品立即到货;H、 组织材料分供方评审,建立材料分供方档案I、 负责用户满意度调查组织实施工作;J、 负责用户投诉接收及反馈沟通工作K、 负责进出口报关工
13、作L、 完成企业交办其它事项;1.4.2.6安全环境管委会A、 负责制订环境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及多种管理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B、 负责环境原因识别和更新,并定时进行评定;C、 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作业指导书编制和修订;D、 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监测及其不符合处理、改善;E、 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连续改善;F、 负责相关环境管理体系数据分析;G、 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统计控制;H、 负责相关环境管理体系培训;I、 统筹进行应急演练;J、 验证各部门制订纠正及预防方法效果。K、 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1.5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1.5.1质量/环境方针:质量方针质量第一,服务第一,
14、用户至上,信誉至上;全员参与,诚信遵法,连续改善,发明完美。环境方针一、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生产绿色产品;二、连续改善工艺,清洁安全生产;三、节能除耗减废,保持自然环境。 1.5.2质量/环境目标:质量目标:产品出厂合格率达99% 用户满意率达95%环境目标:节省能源、降低浪费、避免污染总经理: 08月 01日 2.0适用范围2.1 总则2.1.1 本手册依据GB/T 19001:、GB/T 14001:1996标准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适适用于质量/环境管理等方面各项活动。2.1.2 本手册要求了本企业总体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计划、目标、程序、职责和实践。本手册也是全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体
15、系最高准则。2.1.3 本手册是向用户及相关方面证实本企业有能力稳定地提供用户和适用法规要求产品。2.1.4 经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包含对体系连续改善和确保用户、相关方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从而达成用户满意。2.2 应用2.2.1 本手册适适用于本企业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全部过程。3.0引用标准3.1 GB/T 19001:3.2 GB/T 14001:19963.1术语和定义本手册使用ISO9001:中术语和定义,描述供给链使用术语以下所表示: 供方 组织 用户3.1.1产品(Product)质量、环境过程结果;3.1.2本质量/环境手册使用或引申使用以下定义:用户 组织提供产品
16、接收者。本手册中又称用户。供方 向本企业提供产品组织。本手册中又称为供给商(提供服务或提供物资)。检验 经过观察和判定,必需时测量、试验所进行符合性评价。试验 对给定产品过程或服务,根据要求程序确定其一个或多个特征技术作业。4.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是依据GB/T19001-idtISO9001:标准、GB/T24001-1996idt ISO14001:1996标准要求建立。企业管理层尤其是最高管理层应确保按上述两个标准要求,策划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连续改善其有效性。企业应:A、 识别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其在本企业中应用。B、 确定这
17、些过程次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准则和方法。D、 确保能够取得必需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需方法,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结果和对这些过程连续改善。 4.1.2本企业是以用户提供货物和资料组织生产,本企业不负责设计和开发,故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7.3设计和开发删减。4.1.3本企业外包过程按供方评定和采购证验控制程序控制。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含四个层次文件和资料,结构以下:一级文件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二级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质量手册作业指
18、导文件四级文件质量手册统计表格A、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描述本企业ISO9001/ISO14001体系方针和目标,及对用户承诺纲领性文件。B、程序文件:为实现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中所描述方针和目标而建立运作文件,描述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活动程序和产品过程次序及相互关系程序。C、作业指导文件:是对某一产品操作或质量或环境要求作业程序、规范,或某一工序具体控制程序,它们能够是:a、图纸/文字/零件资料。b、检验和测试(控制)方法/标准。c、制度和要求。D、表格和统计:依据要求要求,描述和记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事实和结果文字或图表。4.2.2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企业已编制和保持质量/环境管理手
19、册,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包含: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包含范围,包含删减具体内容和理由;B、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编制形成文件程序或对其引用;C、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表述;D、此管理手册经总经理同意后受控发放。4.2.3 文件控制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文件及外来文件应给予控制,质量/环境管理统计是一个特殊类型文件,依据4.2.4要求进行控制.企业已建立文件控制程序和法律法规控制程序,文控员依据以上两个程序,以要求以下方面得到控制:A、 文件公布前,其适用性得到同意;B、 对文件进行评审,必需时进行修改和重新同意;C、 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分类编制有效版本目录;D、 对质量/环境
20、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关键作用场所,全部能得到相关文件有效版本;E、 文件应清楚、易于标识和检索;F、 企业引用外来文件(如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外来图样等)应给予标识,并控 制其发放;G、 预防作废文件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所以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加以适 当标识;H、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企业质量/环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由行政人事部负责搜集、管理。并将搜集法律法规登记后,传达各相关部门,各部门依据是否需要借阅,行政人事部作好传阅统计。4.2.4 统计控制统计是提供管理体系有效运作客观证据,企业已建立统计控制程序,以要求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统计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期限和处理所需控制。须
21、确保统计:A、字迹清楚,标识明确;B、含有对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可追溯性;C、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4.3支持性文件文件控制程序GL-IP/DC-01统计控制程序GL-IP/DC-02法律法规控制程序 GL-IP/DC-034.4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程序对照表 GB/T 19001- GB/T 24001-1996引言 总则 过程方法 和GB/T 19004关系 和其它管理体系相容性00.10.20.30.4引言范围 总则 应用11.11.21范围引用标准22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33定义质量管理体系4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总要求4.14.1总要求文件要求 总则 质量手册 文件控制 统计
22、控制4.24.2.14.2.24.2.34.2.44.4.44.4.44.4.54.5.3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文件控制统计管理职责54.4.1组织结构和职责管理承诺5.14.2环境方针以用户为中心5.24.3.14.3.2环境原因法律和其它要求质量方针5.34.2环境方针策划5.44.3策划质量目标5.4.14.3.3目标和指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5.4.24.3.4环境管理方案职责、权限和沟通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5.55.5.15.5.24.14.4.1总要求组织结构和职责内部沟通5.5.34.4.3信息交流管理评审 总则 评审输入 评审输出5.65.6.15.6.25.6.34.6
23、管理评审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人力资源 人员安排66.16.26.2.14.4.1组织结构和职责能力、意识和培训6.2.24.4.2培训、意识和能力基础设施工作环境6.36.44.4.1组织结构和职责产品实现74.44.4.6实施和运行运行控制产品实现策划和用户相关过程7.17.24.4.6运行控制和产品相关要求确实定7.2.14.3.14.3.24.4.6环境原因法律和其它要求运行控制和产品相关要求评审7.2.24.4.64.3.1运行控制环境原因用户沟通7.2.34.4.3信息交流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确定 设计
24、和开发更改控制采购 采购控制 采购信息 采购产品验证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实定 标识和可追溯性 用户财产 产品防护7.37.3.17.3.27.3.37.3.47.3.57.3.67.3.77.47.4.17.4.27.4.37.57.5.17.5.27.5.37.5.47.5.54.4.64.4.64.4.6运行控制运行控制运行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7.64.5.1监测和测量测量、分析和改善84.5检验和纠正方法策划监视和测量 用户满意8.18.28.2.14.5.1监测和测量内部审核8.2.24.5.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8.2.3
25、8.2.44.5.1监测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8.34.5.24.4.7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方法应急准备和响应数据分析8.44.5.1监测和测量改善8.54.2环境方针 连续改善8.5.14.3.4环境管理方案 纠正方法 预防方法8.5.28.5.34.5.2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方法5.0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1.1 最高管理层应经过以下渠道,提出开发和改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承诺证据:A、 向组织传达满足用户和法律和法规要求关键性。B、 建立质量/环境方针、目标。C、 建立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D、 实施管理评审。E、确保必需资源。5.2 以用户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
26、.2.1 最高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应确保:确定用户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要求,以达成实现用户满意目标;5.2.2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企业建立法律法规控制程序,以识别和取得和更新适用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其传达成职员及其它相关方;5.3 质量/环境方针详见本手册“1.5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环境方针:A、 适应本企业宗旨相适应;B、 包含对满足要求和连续改善承诺;C、 提供制订和评审质量/环境目标框架;D、 在全企业范围内,传达、了解并落实实施质量/环境方针;E、 对质量/环境方针连续适宜性进行评审;质量/环境方针应作为关键受控文件。5.4 策划5
27、.4.1 质量/环境目标质量/环境目标应和质量/环境方针含有连续改善承诺保持协调一致,质量/环境目标应包含为满足产品所需内容,且应在本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上给予展开,逐层分解加以落实,详见方针和目标管理控制程序(GL-IP/MA-01);应考虑到:A、 质量/环境方针要求,并可测量,和质量/环境方针保持一致;B、 质量/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 本企业生产服务特点、重大环境影响环境原因;D、 可选择技术方案、财务风险和经营要求;E、 用户和相关方提议;支持文件:方针和目标管理控制程序 GL-IP/MA-015.4.2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本企业识别并策划为达成质量/环境目标所需活
28、动和资源,策划应和综合管理体系全部要求相一致,企业建立质量策划控制程序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应确保组织变更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管理体系在变更期间仍得到保持。策划包含:A、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要过程并考虑许可删减;B、 需要资源,和识别各阶段特征;C、 文件相容性;D、 验证活动,接收准则,和所需要统计;E、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连续改善;F、 在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综合管理体系完整性;G、 应针对重大环境影响环境原因制订环境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包含:(a) 为实现其目标所要求各职能层次职责和权限;(b) 实现目标方法和时间表。应定时对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需时在企业业务活
29、动或运行条件改变时对其进行修订;支持文件: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GL-IP/MA-05;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GL-IP/PR-01;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为了有效地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企业要求了各级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在企业相关层次所管辖范围内给予传达。对于从事和质量相关工作所必需特权,企业均加以要求(详见本手册“1.4组织结构和职责”)5.5.2 管理者代表详见本手册“1.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企业内建立合适沟经过程,企业建立了沟通管理控制程序(GL-IP/MA-02)以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沟通。
30、支持文件:沟通管理控制程序 GL-IP/MA-02;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企业建立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最高管理者应最少十二个月一次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连续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应对企业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是否需要更改作出评价。5.6.2管理评审内容应包含:A、 内审、外审结果;B、 用户和相关方反馈;C、 综合管理体系业绩(包含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适宜性和有效性)及其不符合性(包含不合格服务、相关环境不合格等);D、 预防和纠正方法;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方法;F、 可能影响综合管理体系变更;G、 各部门提出改善提议。5.6.3管理评审输出内容应包含以下方
31、面相关任何决定和方法:A、相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善;B、相关用户及相关方改善;C、人力、物力、财力需求。支持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GL-IP/MA-036.0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企业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资源:A、实施和连续改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B、经过满足用户要求,增强用户满意。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对于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责任相关活动,企业应委派对应人员并确保她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其工作。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企业建立并保持程序了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以确保从事和质量、环境相关活动职员在能力、意识和培训方面得到要求。这些要求包含:A、确定从事影响服务
32、质量、环境活动职员所必需能力;B、提供培训或其它方法满足这些需求;C、评价培训或其它方法有效性;D、确保全体职员意识:(a)符合质量、环境方针和程序等其它综正当律体系要求关键性;(b)实际或潜在重大环境影响和工作所带来环境绩效;(c)应急准备和效应方面作用和职责;(d)偏离要求要求潜在后果;E、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合适统计。6.3 基础设施企业建立基础设施设备管理控制程序和能源、资源管理程序,方便企业确定提供并维护必需基础设施及管理服务活动必需能源,包含:A、 工作场所对应设施(如电源、水源、气源和搬运、起重设备);B、 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工装夹具和管理软件;C、 维修保养(如厂房修缮
33、、多种辅助设施和设备定时检验、维护、保养和修理)和保障设施(如防火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6.4 工作环境企业应要求并实现工作环境中必需人性和生理原因,以使产品、活动、服务符合要求,它包含:A、 卫生和安全条件;B、 作业方法(控制人在环境中行为);C、 职业道德(养成珍惜和保护环境良好习惯);D、 周围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粉尘度、噪音度和振动等);E、 必需保持生产现场清洁,生产设备处于清洁、有序状态,并清理生产产品现场;6.5 支持性文件基础设施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GL-IP/RS-0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GL-IP/RS-02;能源、资源管理程序 GL-IP/PR-12;7.0生产服务实
34、现和环境管理运行控制7.1 生产服务和环境管理过程策划: 企业建立质量策划控制程序对生产服务和环境管理过程进行策划,应确定以下方面内容:A、 生产服务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和要求;B、 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C、 生产服务、环境管理过程所要求监视和测量活动;D、 满足过程符合综合管理体系要求所需统计;支持性文件: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GL-IP/PR017.2 和用户及相关方相关过程本企业建立订单评审控制程序以确保用户及相关方要求得到识别、确定和评审,建立环境原因识别和评价管理程序以确保环境原因得到识别、确定和评定:A、用户对产品要求得以清楚要求,包含交货期及供货要求。B、当用户没有提供书面要
35、求时,这些用户要求在接收前已被确定。C、用户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但隐含质量/环境于未来或尤其使用时是必需要求。D、企业有能力提供满足用户要求产品合约,包含法规限制要求。7.2.1和用户及相关方要求确实定商务部在确定用户要求时,企业应确定:A、 用户对生产服务有明确要求要求;B、 用户未明确要求,包含法律法规要求及其它附加要求;各部门在识别环境原因时,企业应考虑:A、 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活动,过去、现在、未来活动;B、全部进入工作场所人员活动;C、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资源利用;D、工作场所设施设备,包含相关方提供实施设备;E、环境方面法律法规要求及其它要求。7.2.2
36、和用户及相关方要求评审对用户服务要求、识别出来环境原因要进行评审以确保:A、 用户要求得到明确要求且不一致方面得四处理;B、 确定出有重大影响环境原因;C、 企业有能力满足用户及相关方要求;评审结果及环境原因评定结果应形成统计,当用户服务要求、环境原因发生改变时,企业应立即更新,并确保相关部门人员知道更新要求。7.2.3用户沟通及相关方信息沟通 企业建立沟通管理控制程序、用户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方便针对生产服务方面问题和用户沟通,针对环境方面相关问题和职员及其它相关方沟通。7.2.4和用户沟通商务部和用户沟通,以符合对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要求,并界定:A、产品管理信息。B、订单处理,包含修订。
37、C、用户投诉及和不合格相关方法。 7.2.5支持文件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GL-IP/PR-01订单评审控制程序 GL-IP/PR-02;环境原因识别和评定控制程序 GL-IP/MA-04;沟通管理控制程序 GL-IP/MA-02;用户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GL-IP/CH-01; 7.3设计开发:本企业不存在设计开发故适条款删减,删减理由详见4.1.27.4 采购本企业建立供方评定和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要求采购要求。7.4.1 采购信息应明确采购产品信息,这些信息依据需要包含: A、产品、程序、过程、设施和设备同意要求。B、采购人员资格要求。C、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7.4.2 采购产
38、品验证本企业建立、实施和保持对产品进行验证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产品满足要求采购要求。品管部负责对全部采购产品实施验证。7.4.2 支持文件 供方评定和采购验证控制程序 GL-IP/PR-04;7.5 生产服务、环境管理提供和运行7.5.1生产及环境管理提供和运行控制;企业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对生产服务活动及环境原因进行控制,受控条件应包含:A、 取得表述服务特征信息;B、 对影响产品质量、环境且可能偏离其方针目标运行过程制订程序、作业指导书;在 程序或作业指导书中要求运行准则和方法;C、 使用合适生产服务设备、消防设备、通风设备、业务信息系统并对其进行维护;D、 取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并实施
39、监视和测量;E、 货物运输交付后活动实施情况;F、 对于企业使用货物、设备和服务中已识别关键环境原因,应通报给职员和其它 相关方。支持文件:生产计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GL-IP/PR05化学危险品管理程序 GL-IP/PR-10;废弃物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GL-IP/PR-11;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实定1、本企业焊接工序为特殊过程;对特殊工序控制按生产计划和过程控制程序进行控制2、在环境管理体系中企业应对火灾及台风应急准备和响应实施制订程序并确定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能力;3、确定这些过程适用时应包含:A、为过程评审和同意所要求准则;B、运输设备、应急设备认可和人员资格判定;C、要求
40、使用特定方法和程序;D、形成统计;E、再确定。支持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GL-IP/CH-07;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企业建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应包含: A、 企业明确货物、服务提供人员标识形式,并明确货物及检验状态标识,确保标识唯 一性,以满足可追溯性。B、 企业明确仓库和行人走道消防标识、应急出口标识、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箱标识、 洗手间标识应清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求。支持文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GL-IP/PR-06;7.5.4用户财产企业建立用户财产控制程序为用户提供货物、文件等财产企业应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若发觉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时,应包含给用户,并保持统计。7.5.5货物防护企业建立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应针对货物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含标识、包装、贮存、保护。 支持文件:用户财产控制程序 GL-IP/PR-07;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GL-IP/PR-08;7.6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企业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和监视和测量要求相一致方法实施。生产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控制要求包含: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测量标准,根据要求时间间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