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132892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心理学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 心理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1)学前儿童心理学前儿童脑的机能;(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学前儿童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2)连续性和阶段性;(3)不平衡性;(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变现在:1、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平衡;2、不同方面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3、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包括:1、研究学前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2、研究学前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2、;3、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探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2、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稳定性: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遵循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受许多稳定因素的支配可变性:指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学前教育的基础科学,为学前教育的其他学科特别是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1、有利于家长更好的养育儿童;2、有利于幼教其他有关工作者更好的完成工作;3、有利于为幼教学习者和

3、研究者奠定基础。研究的任务: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2、科学地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1、纵向研究(优点:可详细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连续性;缺点:耗费人力、物力、财力);2、横断研究(优点:省时省力;缺点:说明儿童心理变化一般趋势,难以说明影响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3、聚合交叉研究(优点:节省时间,系统的反映儿童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以时间长短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按内容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注意:首先确定目

4、的、内容、范围、时间问题;其次要及时准确记录结果;2、调查法:(1)谈话法(可自由选择个别或集体,其次谈话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另外掌握谈话术,最后准确记录谈话内容)(2)问卷法;3、作品分析法。新生儿的一般特征:1、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2、娇弱与无限发展潜力共存;3、开始出现心理现象。新生儿生理特征:1、身体结构:头大、身长、四肢短(头占身体1/4,腿占1/3,身高50厘米,体重33.5公斤,270块骨头);2、生理器官:腹式呼吸为主,胃容量小,体温调节差,免疫力低。新生儿常见无条件反射:1、吸吮反射;2、觅食反射;3、眨眼发射(防御反射);4、抓握反射;5、巴宾斯基反射;6、游泳反射条件反

5、射:一些原本不能引起儿童反映的刺激,通过后天学习,使儿童对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彼此联系起来。条件反射的特点:1、形成速度慢;2、不稳定乳儿身体发展:1、身体结构:女孩体重低于男孩,骨骼易变形,肌肉易疲劳。2、神经系统:脑增长最快的时期。乳儿动作发展特点:1、从整体到局部;2、从上到下;3、从大到小;4、从无意到有意。儿童行走动作发展的意义:1、标志儿童直立行走的开始,这是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2、促进了其他运动觉和视觉的发展;3、满足了自己心理的需求;4、有利于促进其独立性和有意行为的发生,为以后生活、游戏、学习奠定基础。(抬头:23月;翻身:45月;坐56月;爬78月)。乳儿手动

6、作发展的意义:1、促进其感知觉发展,更好的认识外界世界;2、学会使用物体的方法,逐步学会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3、成为其表达意愿和与他人交往的手段。乳儿手动作发展的特点:1、从无目的的随意抓握到有目的的手眼协调的抓握(5个月前是无目的随意抓);2、从一把抓且伴随多余动作到五指分开且无多余动作(7、8学会典型的抓东西动作);3、从一只手抓到两只手配合抓(7、8儿童学会双手配合拿东西)。乳儿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关系):1、依恋关系:(1)依恋的形成阶段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至3个月)(谁都一样);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会认人);C、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至2岁多)(挑

7、人);(2)依恋的类型:A、安全性依恋(在,不依赖;不在,要妈妈);B、回避型依恋(在与不在都一样);C、抵抗性依恋(矛盾型依恋)【只有安全性依恋是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其他均为消极的、不良依恋】(3)、依恋形成的意义:证明了母爱;(4)、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母亲正确积极对待乳儿的需求,给予更多温暖和关心,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建立良好依恋关系。2、同伴关系:把小朋友当做玩具。乳儿的教养:1、合理的 喂养保证营养平衡;2、适当的训练促进各种动作的发展(让乳儿多活动);3、细心照顾满足乳儿的各种需求;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定时休息;养成良好习惯;定期运动)婴儿身体发育:1、身高、体重:3岁,身

8、高约96厘米,体重约14公斤;2、骨骼、肌肉:骨骼柔软、弹性大、易弯曲,大肌肉发展,小肌肉还未发展。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脑重增加;2、神经细胞体增大;3、脑的皮质抑制过程增强。婴儿的动作发展:1、独立行走:(1)意义:A、锻炼肌肉发展;B、扩大婴儿活动范围:(2)动作发展的顺序:1岁半可上楼梯;2岁双腿原地跳河原地站立踢球、跑、攀登;3岁独脚跳;2、使用工具:(1)使用工具动作发展阶段:A、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B、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有效时间延长;C、能够主动重复有效动作,但常常表现的很固执;D、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2)使用工具动作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A、

9、促进其感知觉发展;B、促进思维发展;C、有助于促进想象力发展。婴儿言语真正形成:1、初步掌握本民族语言:(1)理解成人对他说的话(11岁半);(2)、能用口语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1岁半3岁)【一岁左右20左右词;2岁300500个;3岁接近1000个】;2、言语的形成对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儿童心理有意识发展(语言控制行为);(2)促进儿童认识概括性发展。婴儿思维和想象的发展:1、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在感知和行动中思维);2、想象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12岁想象开始萌芽)。婴儿自我意识萌芽:1、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代词“我”;2、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闹独立”。婴儿如何进行教育:1、从思想

10、上正确认识(闹独立是正常想象);2、辨认“闹独立”行为(存在危险家长应制止,没有,家长给予机会);3、满足孩子合理要求;4、替代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幼儿身体发育:1、身高:3岁后每年增长不超过5厘米,6岁110厘米(公式:身高=年龄*5+75CM);2、体重:2岁前增长快,2岁后平均每年2公斤,6岁20公斤(公式:体重=年龄*2+8公斤);3、骨骼、肌肉:骨头变坚硬,容易变形。(6岁长恒牙;57岁小肌肉开始发展)。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大脑结构的发展:(1)脑重增加(出生400克;3岁1000克左右;7岁1280克);(2)神经纤维增长(2岁前,纤维短,呈水平方向;2岁后,竖直方向);(3)整

11、个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大脑皮质区域成熟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4)脑的发育进入加速期(第一个加速器:56岁;第二个:1314岁);2、大脑皮质机能的发展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睡眠减少,清醒时间延长;兴奋强于抑制)。幼儿游戏:1、什么是游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2、幼儿游戏的特征:(1)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2)是愉快的活动;(3)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游戏没有固定玩法;使用玩具不固定);(4)是一种虚幻性的活动;(5)是没有社会实用价值的活动;3、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意义:(1)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2)有

12、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3)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游戏中需要思考);(4)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边说边玩);(5)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交往机会,促进社交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锻炼幼儿意志;客服自我中心,学会理解人);(6)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丰富情感;发泄消极情绪;满足幼儿愿望)。幼儿学习:1、幼儿学习的特点:(1)、学习动机强烈;(2)游戏是学习的主要方式;(3)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4)学习结果的非科学性;2、幼儿的教育:(1)重视幼儿提问;(2)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3)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不必刻意强调学习结果。幼儿劳动:1、幼儿劳动的特点:(1)喜欢劳

13、动;(2)劳动目的不纯;(3)劳动与游戏分不开;(4)劳动不创造价值;2、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1)给予幼儿劳动的机会,培养劳动意识;(2)选择合适的劳动内容;(3)将游戏与劳动结合。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1、生活范围扩大:(1)体魄结实,精力充沛,白天睡一次,可连续56小时;(2)身体和手灵活,能掌握粗大动作和惊喜动作;(3)能表达思想,与同伴交流,共同游戏;2、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1)情绪不稳定,易冲动;(2)行动受情绪支配;3、爱模仿:(1)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2)是小班主要学习的方式;4、认识依靠行动:(1)先做后想;(2)注意和行动紧密联系;(3)倾听和讲述常伴随动作;

14、(4)认识活动具体,不能逻辑思维。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表象思维;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组织游戏:有组织、有主题、有分工。幼儿晚期(大班)的心理特点:1、好学、好问、求知欲强;2、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1)开始掌握比较抽象概念;(2)能根据掌握的概念对熟悉的物体分类;(3)能进行简单逻辑推理;3、个性出具雏形;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感觉和知觉的概念:1、什么是感觉:(1)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开端;是其他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2、什么是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

15、性的反映。3、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区别:A、产生来源不同(感觉生理;知觉心理);B、生理机制不同(感觉单一分析器;知觉多种分析器);C、反映内容不同:(感觉个别;知觉整体);D、经验所起的作用不同(感觉无关;知觉有关);(2)联系:A、都属于感性认识;B、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深入和发展;C、感觉和知觉是一体的。感觉和知觉的种类:1、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物不同):(1)外部感觉:由机体以外客观刺激引起,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有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的,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2、知觉的种类(根据事物特征):(1)空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包括大小知

16、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2)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包括分辨时间、确定时间、估计持续时间、预测时间;(3)运动知觉:人脑对事物空间位移的知觉。视力的发生发展:1、视力:(1)概念:指儿童精确低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2)12岁视力0、50、6;3岁达1、0;(3)正确训练儿童视力方法:采用正确方法训练儿童视力;定期检测视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颜色视力:(1)指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2)幼儿初期:能正确辨别红、黄、蓝、绿基本色;幼儿中期:能辨别基本色,还能区别混合色和近似色,并说出基本色名称;幼儿晚期:能运用各种颜色配出所需颜色绘画,还能

17、正确说出颜色名称。(3)成人应注意:创设色彩丰富环境;成人教名称;儿童辨认颜色顺序是基本色混合色、近似色颜色名称。听力的发生发展:1、听觉的发生:(1)胎儿痛觉反应(6个月以上有明显的听觉反应);(2)新生儿听觉能力(对不同声音做出不同反应);2、听觉发展:(1)对某些声音“偏爱”(12月,偏好和谐有规律乐音;2月以上,喜欢优美舒缓音乐;78月,喜欢合着节拍跳舞);(2) 听觉能力不断提高:(56岁5565厘米外的钟摆动;68岁100110听到);(3)听觉个别差异大。触觉的发生发展:1、触觉的发生:刚出生就有;2、口腔触觉:乳儿期;3、手的触觉三个阶段:(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非条件反射)

18、;(2)视觉和触觉的协调(5个月以后);(3)动觉的发展。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1、形状知觉的发生:出生不久就产生(喜欢看清晰图像、注视曲线)2、 形状知觉的发展特点:(1)由易到难的顺序认识图形,先认识平面图形后认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顺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边形梯形菱形;立体图形顺序:球形正方形圆柱体长方体);(2)经历配对指认命名三个环节;(3)起初把图形和具体事物联系,并自发用词语来称呼它们。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1、方位知觉的发生:出生后便有依靠听觉定位的能力;2、方位知觉的发展:3岁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辨别上下前后。深度知觉发生发展:1、深

19、度知觉的发生:2、发展:与爬行经验有关。时间知觉发生发展:1、时间知觉发生:儿童发展比较慢,依靠“生物钟”;2、发展特点:(1)年龄越大,时间认识精确性越高;(2)生活经验越丰富,时间知觉发展水平越高;(3)遵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原则;(4)年龄越大对时间标尺理解越准确(7岁能利用标尺估计时间)。观察和观察力概念:1、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2、 观察力:观察的能力。3、观察力与感知觉的关系:感知觉是观察力基础,观察力培养是以感知觉发展为前提。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特点:1、目的性:小班,常忘记观察;大中班目的性增强;2、持久性:随年龄增加而延长;3、

20、细致性:只看事物轮廓,不关注内在关系;4、概括性;5、观察的方法:初期,边看边指;中期,有点头或自言自语代替手;末期,靠内部语言控制和调节。6、观察顺序:左右;上下;里外。培养观察力的意义:1、认识世界的窗口;2、为学习奠定基础;3、有助于促进创造力发展。培养观察力的方法:1、激发儿童观察的兴趣:(1)扑捉孩子兴趣,引导观察;(2)提供有兴趣的事或物,引导儿童观察;2、教会儿童正确的观察方法:(1)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从局部到整体、聪明先到隐蔽;(2)比较观察。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是其他心理过程发展基础;2、是儿童认识世界基本手段;3、在幼儿认识

21、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前儿童感知觉培养:1、鼓励充分运用各种感官;2、提供锻炼各种感官的机会;3、利用玩具训练感官发展。什么是注意:1、指向性:带有选择指向一定物体;2、集中性:停留和深度。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当性动作:感觉器官朝向对象;2、无关动作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注意的品质:1、稳定性(注意持久性);2、广度(注意的范围);3、分配;4、转移(注意灵活性)。注意的种类:1、无意注意: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2、引起无意注意因素:(1)客观刺激本身特点;(2)自身的主观状态;2、有意注意:(1)引起有意注意因素:(1)活动目的、任务和结果:(2)个人意志;(3)参加活动过程的组织

22、形式。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1、定向性注意的发生;2、选择性注意的发生规律(1岁左右):偏好复杂刺激物;偏好曲线;偏好不规则图形;偏好轮廓密度大图形;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偏好对称的刺激物;从注意局部到全部发展;从注意外围向形体内部发展。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13岁婴儿注意的发展:(1)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周围事物的无意注意;对别人谈话的无注意;对事物的变化无意注意(一岁半58分;1岁9个月810分钟;2岁1012分钟;2岁半1020分钟);(2)有意注意开始萌芽。2、36岁幼儿注意的发展:(1)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2)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受大脑发育水平局限;在外界环境要求下发展;在一定活动中实

23、现;开始掌握一些有意注意的方法。学前儿童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小班35分钟;中班10分钟;大班1015分钟;2、注意的广度:很小;3、注意的分配:幼儿晚期发展;4、注意的转移:晚期发展。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定向性注意到选择性注意;2、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引起幼儿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1、大脑发育不成熟;2、兴趣和需要;3、外界无关的干扰;4、个体自身体力状况(充沛或疲倦)。防止儿童注意分散的措施: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3、合理安排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学前儿童注意力培养的方式方法:1、发展有意注意:(1)

24、耐心讲解,让其理解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提出有意注意的要求;(3)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在积极活动中保持有意注意;(4)借助语言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2、防止注意力分散(上面有防止幼儿注意力措施)。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的基本过程:1、识记(信息的编码):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2、保持(信息的储存):(1)质量上:总结概括识记内容和增加夸大识记内容;(2)数量:记忆回溯和遗忘。3、再现(信息的提取):再认和回忆。记忆的种类:1、目的划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2、内容划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概念、公式、规律);3、方式划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4、长短划分:瞬间记忆

25、(1-2秒)、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记忆速度的快慢);2、记忆的持久性(保持时间长短);3、记忆的准确性(提取内容与事物本来面目相一致程度);4、记忆的准确性。新生儿记忆的表现(主要是短时记忆):1、对熟悉事物的习惯性;2、最初的条件反射。乳儿的记忆:1、13个月,长时记忆开始发生,可保持30天;2、36个月: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12月,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延长。【都是再认,无回忆,是无意记忆】。13岁婴儿记忆发展特点:1、无意识记忆为主(2岁前);2、有意识记忆开始萌芽(2岁后)。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

26、逐渐发展:(1)无意记忆占优势变现:无意记忆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无意识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2)影响无意识记效果因素: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活动动机。(3)有意记忆发展特点:儿童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1)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2)两者都在不断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词语记忆逐渐发展:(1)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词语记忆;(2)两者都随

27、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两者的差异逐渐缩小。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幼年健忘和记忆恢复);2、记忆提取的发展(2岁出现回忆);3、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7+2个信息单位;(2)记忆范围;4、记忆内容的变化:运动记忆最早,词语逻辑记忆最晚,形象记忆最突出;5、元记忆包括:明确记忆任务;选择记忆方法;能检查和评价自己记忆;6、记忆策略:反复背诵或自我叙述、是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儿童运用记忆策略阶段:1、没有策略(5岁前);2、过渡阶段(57岁);3、能主动自觉的采取策略(10以后)。记忆的意义:1、有助儿童感知

28、觉的发展;2、有助儿童想象和思维的发展;3、有助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4、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记忆力培养: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积极性;2、让儿童在积极思维过程和活动中识记材料;3、教儿童学会运用记忆方法和策略;4、引导儿童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复习;5、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想象:人对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属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特定。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1、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到2岁出现想象萌芽,通过

29、动作和语言变现出来;2、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简单的相似联想;(3)没有情节的组合。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1)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想象无预定目的;主题不稳定;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婴儿期为再造,幼儿期为创造;(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学前儿童想象中的形象多事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2)再造想象在学前儿童生活中占主要地位:首先,再造想象水平低;其次,是学前儿童生活所大量需

30、要的;最后,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3、想象的内容有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与现实:1、脱离现实(夸张性)原因:感性认识低,抓不住事物本质;其次,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2、想象与现实相混淆。想象发展的趋势:1、无意识有意识;2、单纯再造型创造性;3、夸张性合乎现实的逻辑性。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1、想象与感知密不可分;2、想象与记忆密不可分;3、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方法:1、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接触社会;(2)通过通话、小说、图画书等文学作品丰富幼儿的表象;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有意想象;(3)

31、通过专门训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1)添画和意愿画;(2)听故事编结尾;(3)鼓励幼儿亲自参与各种创造活动。思维是闹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的反映能力。思维力的品质:1、深刻性;2、灵活性:起点灵活;过程灵活;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思维结果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3、独创性(创造性);4、批评性: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正确性);5、敏捷性。思维的分类原则及种类: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知道分类:经验思维、理论思

32、维;3、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维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分类:直觉思维、分析思维;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分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5、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分类: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1、分析综合:整体分解成部分,在分析整合;2、比较分类:相比较,确定异同,发现其关系;3、抽象概括:4、思维在智力活动中的地位:思维能力是核心。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到概念概括(性质来看);2、反映事物外部联系、现象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反映内容看);3、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具体形象思维、最后是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工具的变化:1、直观行动性思维

33、的工具动作;2、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工具表象;3、抽象逻辑性思维的工具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1、直观行动性思维:(1)定义: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进行思维(2-3岁最突出);(2)特点:直观性与行动性(边想边做);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行动过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2、具体形象性思维:(1)定义: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思维(幼儿期典型);(2)特点:思维动作的内隐性;具体形象性;自我为中心性(变现为:不可逆性、拟人性、经验性)。3、抽象逻辑性思维。概念的掌握方式: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

34、发展;2、内涵不精确,外延不适当。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1、4岁左右不能进行一级概念的独立分类;2、5岁左右可进行独立分类,但以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分类;3、6岁左右可进行独立分类,将某些比较熟悉的实物的许多特征进行综合。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具体到抽象):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能说10以下数词,数5以下实物,手口一致;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能按数取物(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凭借实物进行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能做简单实物加减运算;3、数的运算的阶段(5-7岁):能学20以内的加减运算;基数和序数概念。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1、以直接(感知)判断为主,间接(抽象)判断开始出现;2、判断内容的深刻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