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随堂练习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不包括( )。
(A)选择性;(B)速动性; (C)灵敏性;(D)针对性.
答题: A. B. C。 D。
2。 可以不必快速切除故障的情形是( )。
(A)根据维持系统稳定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的高压输电线路上发生的故障;
(B)使发电厂或重要母线电压低于允许值(一般为0。7倍额定电压)的故障;
(C)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及电动机内部发生的故障;
(D)线路远后备保护,在下级线路发生故障而其本身保护故障时。
答题: A. B。 C。 D。
3。 使用调试最方便的保护是( )。
(A)电磁式保护;(B)分立晶体管保护;(C)集成电路保护;(D)微机保护.
答题: A. B。 C. D。
4。 关于微机保护A/D数据采集系统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直接式A/D数据采集系统中,A/D转换结果可直接用于保护的有关算法;而VFC式数据采集系统属于计数式电压频率转换芯片,微处理器每隔一定时间读得的计数器的计数值不能直接用于计算,必须将相隔NTs的计数值相减后才能用于各种算法的计算;
(B)直接式A/D转换是瞬时值比较,抗干扰能力强;VFC式A/D转换是取采样间隔内的平均值,抗干扰能力差;
(C)直接式A/D芯片一经选定其数字输出位数不可改变,即分辨率不可能变化;而VFC数据采集系统中可通过增大计算间隔提高分辨;
(D)VFC式A/D转换器与计数器之间的光电耦合器,使数据采集系统与CPU系统在电气回路上完全隔离,抗干扰能力强。
答题: A。 B. C. D。
5. 电力系统中发生概率最大故障是( )。
(A)三相短路; (B)两相短路; (C)单相接地故障; (D)两相接地故障。
答题: A. B。 C。 D.
6.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实际中获广泛的应用的补偿方式是( ).
(A)全补偿方式;(B)欠补偿方式;(C)过补偿方式。
答题: A。 B。 C。 D。
7. ( )不属于影响距离保护工作的因素。
(A)短路点过渡电阻;(B)电力系统振荡;
(C)电压回路断线;(D)并联电容补偿.
答题: A. B. C。 D.
8。 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按照所利用的信号的性质分类,不包括( )。
(A)闭锁式( blocking);(B)允许式(permissive);(C)直接跳闸式(direct trip);(D)允许闭锁式(permissive blocking)。
答题: A. B。 C。 D。
9。 目前,( )还不能作为纵联保护的通信通道.
(A)公用无线网络通道(wireless network);
(B)输电线路载波或高频通道(power line carrier);
(C)微波通道(microwave);
(D)光纤通道(optical fiber)。
答题: A. B. C. D。
10。 下列因素( )与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正确工作与否无关。
(A)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
(B)输电线路的分布电容电流;
(C)通道传输电流数据(模拟量或数字量)的误差;
(D)通道介质。
答题: A. B. C。 D。
11. 可以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的纵联差动保护是( )。
(A)分相电流纵联差动保护;(B)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
(C)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D)距离纵联保护;
答题: A。 B. C. D.
12. 按照( ),自动重合闸可以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以及综合重合闸。
(A)重合闸作用于断路器的方式;(B)重合闸的动作次数;
(C)重合闸的应用场合;(D)重合闸的相别数。
答题: A. B. C. D。
13。 ( )是后加速保护的优点之一。
(A)能够快速地切除各段线路上发生的瞬时性故障;
(B)可能使瞬时性故障米不及发展成为永久性故障,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C)使用设备少,只需装设一套重合闸装置,简单、经济;
(D)第一次是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不会扩大停电范围,特别是在重要的高压电网中一般不允许保护无选择性的动作而后以重合闸来纠正(前加速的方式).
答题: A. B. C. D.
14。 ( )是后加速保护的缺点之一。
(A)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故障切除的时间可能较长。
(B)装有重合闸的断路器动作次数较多,工作条件恶劣。
(C)如果重合闸装置或断路器QF3拒绝合闸则将扩大停电范围,甚至在最末一级线路上故障时都会使连接在这条线路上的所有用户停电。
(D)每个断路器上都需要装设一套重合闸,与前加速相比较为复杂。
答题: A。 B。 C. D.
15. 下列方式不属于综合重合闸(简称综重)工作方式的是( )。
(A)两相重合闸方式; (B)三相重合闸方式;
(C)单相重合闸方式; (D)停用重合闸方式。
答题: A。 B。 C. D.
16. 断路器失灵保护是( )。
(A)一种近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保护拒动时,可依靠该保护切除故障;
(B)一种远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断路器拒动时,必须依靠故障元件本身保护的动作信号启动失灵保护以切除故障点;
(C)一种近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断路器拒动时,可以用该保护隔离故障点;
(D)一种远后备保护,先于故障元件的保护.
答题: A. B。 C. D。
17。 双侧电源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加方向元件是为了( ).
(A)保证选择性;(B)提高灵敏性;(C)加强可靠性;(D)提高速动性。
答题: A。 B. C. D.
18. 高频保护使用的频率,最低的是( )。
(A)5OHz;(B)3O可kHz;(C)3OkHz ; (D)500kHz。
答题: A. B。 C。 D.
19.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 )。
(A)为零; (B)上升为线电压; (C)上升为相电压;(D)上升为线电压α倍(α表示由中性点到故障点的匝数占全部绕组匝数的百分数).
答题: A. B. C。 D.
20. 对于过电流保护,计算保护灵敏系数时,应用( )电流来计算。
(A)三相短路;(B)两相短路;(C)三相或两相短路都可以;(D)最小两相短路。
答题: A. B。 C。 D。
21。 互感器二次侧应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其作用是( )。
A 便于测量时形成回路;B 以防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绝缘破坏时,高电压对二次设备及人身的危害;C 有助于泄放雷电流;D 提高保护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
答题: A. B。 C. D.
22。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 )零序电压最高。
(A)保护安装点;(B)接地故障点;(C)接地变压器中性点;(D)接地变压器高压侧。
答题: A。 B. C. D.
23。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大于( )。
(A)被保护线路首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B)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
(C)相邻下一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
(D)对应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
答题: A. B. C。 D。
24。 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是( )。
(A)正方向元件不动作,反方向元件动作,一直收到闭锁信号
(B)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过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C)正、反方向元件均动作,没有收到过闭锁信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题: A. B。 C。 D.
25. 发电机反时限负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 )。
(A)无论负序电流大或小,以较长的时限跳闸;
(B)无论负序电流大或小,以较短的时限跳闸;
(C)当负序电流大时以较短的时限跳闸;当负序电流小时以较长的时限跳闸;
(D)当负序电流大时以较长的时限跳闸;当负序电流小时以较短的时限跳闸.
答题: A. B. C。 D.
26. 电力系统振荡时,线路中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会( );短路时,
系统各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 )。
(A)变化,不变; (B)变化, 变化;
(C)不变,不变; (D)不变, 变化。
答题: A. B. C. D.
27。 零序分量滤过器的作用是( )。
(A)获取零序分量;(B)消除零序分量;(C)获取正、负分量;(D)消除正、负分量。
答题: A. B。 C. D。
28.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减小而动作的继电保护,计算灵敏系数时应用( )来计算。
(A) 故障参数的最大计算值;(B)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C)两者都可以。
答题: A。 B. C。 D.
29. 对于反应故障时参数减小而动作的继电保护,整定时应用( )来计算。
(A) 故障参数的最大计算值;(B)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C)两者都可以。
答题: A。 B. C。 D。
30。 输电线路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应满足:由电源起,愈靠近故障点的继电保护的故障启动值( )。
(A)相对愈小,动作时间愈短; (B)相对愈大,动作时间愈短;
(C)相对愈小,动作时间愈长; (D)相对愈大,动作时间愈长;
答题: A. B. C。 D.
31. 微机保护装置硬件中的电流电压变换回路除起到( )的主要作用外,还起到隔离作用.
(A)相位变换; (B)电气量变换; (C)抗干扰; (D)过滤谐波
答题: A。 B。 C。 D。
32.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故障线路上的零序功率方向实际是( )。
(A)由线路流向母线;(B)由母线流向线路;(C)不流动;(D)方向变化不定。
答题: A. B. C. D.
33。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按发展顺序分别是( )。
(A)机电式保护、晶体管式保护、集成电路式保护、数字式保护;
(B)晶体管式保护、机电式保护、集成电路式保护、数字式保护;
(C)集成电路式保护、机电式保护、晶体管式保护、数字式保护;
(D)数字式保护、机电式保护、晶体管式保护、集成电路式保护;
答题: A。 B。 C. D。
34。 发电机或变压器的后备保护方案中,采用低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与采用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进行比较,低电压元件的灵敏系数( )。
(A)相同;(B)低压过电流保护高;(C)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高;
答题: A. B。 C. D.
35。 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阻抗继电器。
(A)全;(B)方向;(C)偏移特性;(D)方向透镜型
答题: A。 B. C。 D。
36。 线路一般装设两套,两套保护的作用是( )。
(A)全为主保护;(B)全为后备保护;
(C)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后备保护; (D)一套为主保护,另一套为辅助保护。
答题: A。 B。 C. D.
37。 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增加CT断线监视继电器后,其动作电流整定,可不考虑(A)。
(A)变压器最大负荷电流;
(B)变压器励磁涌流;
(C)变压器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答题: A。 B. C. D.
38. 变压器的( )保护共同构成变压器的主保护。
(A)纵联差动和瓦斯; (B) 电流速断和过电流;
(C) 过负荷和过励磁;(D)瓦斯和其他非电气量。
答题: A. B。 C. D。
39. 对于( ),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不会增大电流互感器的负担而使电流互感器饱和产生很大误差。但是,当外部故障时,全部故障电流将流过故障支路,使其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时,母线差流回路中由于阻抗很小会通过很大的不平衡电流。
(A)低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B)中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
(C)高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D)中、高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
答题: A. B。 C。 D.
40。 采用接线方式的功率方向继电器,,( )。
(A) (B) (C) (D)
答题: A. B. C. D.
41. 按90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若线路短路阻抗角为则线路上发生三相短路时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为( )。
(A) (B) (C) (D)—
答题: A。 B。 C。 D。
42. 在发生短路时,通过故障点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可能使非故障元件损坏;( )
答题: 对. 错.
43。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 )
答题: 对. 错.
44. 电力系统故障时,保护装置的动作策略都是通过断路器切除故障( )。
答题: 对. 错。
45。 一个满量程电压为10V的12位A/D转换器,能够分辨模拟输入电压变化的最小值为2.44mV。( )
答题: 对. 错。
46。 直接式A/D转换速度快,VFC式A/D转换速度较慢。( )
答题: 对。 错.
47。 直接式A/D数据采集系统中需由定时器按规定的采样问隔给采样保持芯片发出采样脉冲;而VFC式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根本不需CPU控制,只需按采样间隔读计数器的值即可。( )
答题: 对。 错.
48。 电流保护定值计算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大,而距离保护定值计算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相对较小。( )
答题: 对。 错。
49. 电磁继电器组成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中,可以不包含中间继电器。( )
答题: 对。 错.
50. 电磁继电器组成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中,可以不包含时间继电器。( )
答题: 对. 错。
51。 电流互感器CT(TA)的二次侧必须接地。( )
答题: 对。 错。
52. 三段式电流保护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答题: 对. 错。
53. 一般来说,保护配合时间级差为0.5S。线路所在网络电压等级是决定线路保护配合时间级差大小的重要因素。( )
答题: 对。 错.
54。 不管什么电压等级的线路中,限时过电流保护都不能作为线路的主保护。( )
答题: 对. 错。
55。 阶段式电流或距离保护原理中,保护配合的定值级差与网络结构参数有关.( )
答题: 对. 错.
56. 在任何情况下,对两侧电源线路,当保护采用阶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时,为保证保护选择性,必定使用功率方向继电器。( )
答题: 对. 错。
57。 微机保护中,只要采样值正常,当电流信号频率不稳定时,傅里叶算法也可准确计算出电流信号的幅值.( )
答题: 对。 错.
58. 微机保护中,电流信号工频稳定,采样值正常,不管谐波成份多么复杂,傅里叶算法都可准确计算出电流信号的工频幅值.( )
答题: 对。 错。
59. 非有效接地方式的系统中普遍采用零序电流保护作为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原理,因为零序电流保护比电流保护有更好的灵敏性。( )
答题: 对。 错.
60.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采用完全补偿方式时,流经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都是本身的电容电流,电容性无功功率的实际方向都是由母线流向线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稳态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功率方向都无法判断出哪一条线路上发生了故障。( )
答题: 对。 错.
61。 非有效接地电网中线路绝缘监视装置的动作出口措施是动作于跳闸,切除发生接地故障的线路。( )
答题: 对. 错。
62. 单相补偿式距离继电器称为“第I类阻抗继电器”;多相补偿式继电器则称为“第Ⅱ类阻抗继电器”。( )
答题: 对. 错.
63。 线路距离保护在检测到被保护线路范围内发生系统振荡时应立即跳开断路器切除该线路。( )
答题: 对。 错.
64。 系统振荡时,无负序、零序电流出现.( )
答题: 对。 错。
65。 两侧电源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范围占线路全长的80~85%.( )
答题: 对。 错.
66. 高频通道可用一相导线和大地构成,称为“相-—地”通道,也可用两相导线构成,称为“相—-相”通道。其中“相——相”通道有较好的经济性.( )
答题: 对。 错。
67. 所有基于纵联差动原理的保护都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
答题: 对。 错。
68。 双侧电源线路的三相重合闸时间整定除考虑本侧保护动作时间、本侧断路器动作时间、对侧保护动作时间、对侧断路器动作时间外,还要考虑故障点灭弧和介质去游离的时间。( )
答题: 对. 错.
69。 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系统瞬时性故障处理时有技术经济效果,在系统永久性故障时对系统有技术经济负作用。( )
答题: 对. 错.
70. 瓦斯保护是变压器的主保护之一。( )
答题: 对. 错。
71. 变压器保护只保护变压器油箱内的故障。( )
答题: 对. 错.
72. 一般而言,变压器过载能力低于线路.所以变压器保护必须考虑外部故障或异常引起的变压器不正常运行状态。( )
答题: 对。 错。
73。 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包含大量的高次谐波,并且以三次谐波为主。( )
答题: 对。 错.
74. 发电机电压系统是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
答题: 对。 错。
75. 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只发出信号,不切除故障设备。( )
答题: 对。 错。
76。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定值最小,保护范围最大。( )
答题: 对. 错。
77. 平行线路的一回线检修时,横差方向保护应自动退出工作。( )
答题: 对。 错.
78。 发电机纵差保护的保护范围为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不包括其引出线。( )
答题: 对. 错。
79。 变压器纵差保护的保护范围为变压器油箱内的绕组,不包括油箱外引出线.( )
答题: 对。 错。
80。 微机型保护与集成电路型保护相比,自检功能更强,理论上可靠性更高。( )
答题: 对. 错.
81.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与故障类型无关。( )
答题: 对. 错。
82。 电力系统发生不对称相间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含有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 )
答题: 对. 错.
83. 长线路保护的测量阻抗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比短线路小。( )
答题: 对。 错。
84。 距离保护接线复杂,可靠性比电流保护高,这也是它的主要优点。( )
答题: 对. 错。
85. 采用90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两相短路时无电压死区. ( )
答题: 对。 错。
86. 高频保护的主要优点是能快速切除被保护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 )
答题: 对。 错。
87. 相对而言,纵差动保护更适用于长线路。( )
答题: 对。 错。
88. 对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的要求有:动作迅速、允许任意次多次重合、手动跳闸不应重合。( )
答题: 对。 错。
89. 距离纵联差动保护可以作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
答题: 对。 错.
90. 电流比相母线保护只与电流的相位有关,而与电流的幅值无关。( )
答题: 对. 错。
91. 有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故障前的相电压大小为Uph,当该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零序电压U0大小为Uph。( )
答题: 对. 错。
92. 瓦斯保护能单独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 )
答题: 对。 错.
93. 对于反应零序电压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保护,越靠近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接地时,保护的灵敏度越高. ( )
答题: 对。 错.
94。 采用00接线方式的阻抗继电器相间短路时的测量阻扰与故障类型无关。( )
答题: 对. 错.
95。 出线较多的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流过的零序电容电流比非故障线路保护安装处流过的零序电容电流大得多.( )
答题: 对。 错.
96. 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差动保护在母联断路器投入运行时发生区内故障,理论上不会拒动.( )
答题: 对。 错。
97. 56、为提高保护、测量、控制等二次设备的可靠性,不允许交、直流回路共用同一根电缆。( )
答题: 对. 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