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编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七章 古代学前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古埃及、古希伯来、古印度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2。 比较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异同。3。 理解中世纪的儿童观,并做适当评价.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经历了数百万年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对这一时期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古学家发掘的文物资料及人种学者对现存的、具有原始性的民族的教育活动进行的观察与描述来推断.少数古代典籍特别原始社会的追记也可提供材料. 一、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学前教育的实施 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前氏族社会时期(原始杂婚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2、(原始杂婚、血缘婚)、母系向父系过度、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多偶婚(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婚】、军事民主制时期. 根据摩尔根和恩格斯就家庭婚姻的研究,将家庭分为原始杂婚、血缘婚、多偶婚(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婚和一夫一妻之家庭。相应的会产生不同的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 (一)前氏族社会时期 在这段时间人们实行的是(杂婚)群婚制,婚姻集团按照辈分辈分划分,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夫妻,如女娲伏羲既是夫妻也是兄妹,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很多女子生了孩子以为是感天地而生。如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姓姜,孩子实行的是公养公育。分为年轻力壮和老弱儿童,老弱就成为教育儿童的主要实施者。(二)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3、 这时实行的是普纳路亚婚或叫多偶婚,只有外族才能通婚。这段时期,女性有至高的地位,人们没有认识到男子在升值中的作用,对女性奇异的生殖能力具有具有朦胧的痛疼和信仰,产生了省直崇拜,把女性的生殖器予以神话,在氏族生活中,女人是组织者、领导者、具有无上的权威,这是母权盛世时期,根据母系建立氏族家庭,男子外出打猎,女子留在家中照料儿童,孩子属于母系所有。男女儿童在8岁之前,不分性别地生活在一起,统一由母亲负责照管.“一个婴孩属于共同喂奶并设照护所有儿童的、该群的全体母亲们,不管她们向婴孩的个人关系如何。”8岁以后,男孩由成年男子指导,学习男子应做的事情,女孩则由妇女教导,学习女于应尽的职责.(三)父系
4、氏族社会时期随着身缠工具的不断改进,原始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游牧业,也就出现了以农业和畜牧为主的氏族部落,男子承担了主要的农牧生产活动,妇女失去了过去的统治地位. 形成以男子为核心组成的多妻大家庭,儿童的教育改由以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儿童在幼儿期一般全是由大家庭中的成年妇女教导的,但在施行某些严格训练时,生母的弟兄予以协助,祖父和外祖父也来帮助。仟这种制度下儿童感到全家男女成人都是可以依靠的,必须服从他们的教导.这种“大家庭”与现代家庭不同,内它负责儿童教育的任务,仍然具有公台的意味:开始产生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儿童主要有父亲为主的成年母亲抚养和教育,具有“公养公
5、教”的色彩.(四) 军事民主制时期 史前社会最后一个时期是军事民主制社会,这也是由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它是在父系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距今约5000年左右,当时随着生产产技术的改进,社会劳动的进步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的提高,物质产品除了能满足氏族成员需要外,还略有剩余,私有制由此而萌生。由于占有财富的多寡和贫富分化,部落间相互争斗频繁发生,战争也随之出现,为了适应当时的实际需要,在氏族部落里出现了两个首领:一是酋长,由部落男子大会推选产生,专门负责维持氏族公共秩序,组织生产劳动和安排日常生活;二是军事长官,由氏族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产生,专门负责部落军事生活,战时调遣人员,指挥作
6、战。凡不称职者,可予以撤换。这样,就在氏族民主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军事民主制”。“其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氏族生活的正常职能”。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孩子跟随母亲在家照料,男孩长大后跟随父亲学习。 二、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泛爱的儿童观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的生活处于没有保障的境地,儿童的存活率非常低人门的增长率也很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儿童、提高儿童的生命力和提高人儿童的自然增长率成为人们关心的事情。因此,在原始社会,儿童是社会的希望,儿童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儿童是社会共有的和公有的,儿童是全社会的财富,爱儿童成为人们达成一致的思想。在原
7、姑社会的各个时期,虽然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但由于原始社会的家庭形式和婚姻制度,家庭里的孩子还是属于整个氏族部落的,对儿童的教育也是整个部落的事情,因此,原始社会的学的教育主要是公育。 (二)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原始社会是没有阶级划分的社会,人人事受平等教育权,这时期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有的目的是为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存繁衍,教育是整个氏族生存斗争的工具,学前教育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性质。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的幼儿教育具有如下特点:(1)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教育无阶级性,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向的,是
8、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4)为社会关系的需要和生产劳动的满足而培养儿童,始终保持学用结合。 三、学前教育内容(一) 生产劳动经验(二)社会生活经验(三)原始宗教知识(四)军事体育知识四、学前教育方法(一)示范与讲解(二)讲故事(三)奖励与惩罚思考题:1教育是种什么现象?它最早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下产生的?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有哪些?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有哪些?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特征?第二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地处北非的古代埃及,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就己建立起一个政权统一、国力强大、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古王国。地处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
9、河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亚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形成了奴隶制的城邦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于公元前2l00年。印度最初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希伯来和波斯也是同属古代东方文明国家,它们建成奴隶制国家分别在公元前1200年和公元前2000年。就是这些东方文明古国,在人类发展史上率先进入了奴隶制社会。而“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在奴隶制度下,人类的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方法增多了,教育制度趋于完整。幼儿教育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一、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据古代埃及文献记载
10、,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建立有宫廷学校,用来教育皇子皇孙和皇亲国戚的子弟.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埃及中王国时期,开设职官学校,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与此同时,为培养僧侣而开办了寺庙学校;为培养一般文秘人员而开办了文土学校。这些多种类型学校的建立,充分反映了当时古代埃及社会生活的丰富和文化事业的繁荣。但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又明显地反映出它是专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普通百姓家庭的子弟是不能问津的。这又鲜明地表明了古代埃及教旨的等级性. (一)学前教育的形式起初是家庭教育,后来到了看作是公共教育的设施了。到了占王国末期和中王国时期,由于多富差异的加剧学前教育也就表现出显著
11、的差别,皇族子弟为继承皇权和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除了年幼时期专有乳母、奶娘、保姆苇精心喂养外,稍一懂事,就要进入宫廷学校学习。宫廷学校是融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一体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由国王(法老)在宫廷中专门开设的.邀请富有经验的僧侣、官吏、文人、学者任教,有时法定亲自传授.儿童的学刁内容除了做游戏,听故事,习字书写,学习初步知识外,从小就被灌输敬畏日神、忠诚国君的说教,还要模仿成人试行宫廷的习俗和礼仪,以便养成未来统治者所应具备的言行举止。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属于祭司、医学、建筑、军事等职业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重走父辈的从业道路,世代相传地去继承父业.他们从小就在家庭中接受父辈的教
12、诲,步一步、一年一年地逐步了解和掌握父辈职业的秘传手艺.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尚处于一个萌生阶段,它与初等教育时接时离,有的甚至融为一体,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界限。从教育的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和等级性.儿童是按照各自出身的不同而接受相应等级的教育的。从教学的内容上看,它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一般总是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也就成为儿童学习和仿效的目标。从教育的方法上看,实行家长制加体罚,儿童身心备受摧残。女童的学习受到歧视.二、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其经典为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后由基督教继承而称作旧约圣经).它不仅是每个犹太教徒必须诵记的宗教信仰经典,同时也是希伯来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的教
13、育经典和核心内容。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一般可分两个历史时期来概述:第一历史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第二历史时期为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罗马帝国吞并希伯来,前者为家庭教育时期,后者为会堂教育时期.(一)家庭教育时期 (二)会堂教育时期古代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颇受重视,它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为整个民族教育起着一种先导的作用。儿童从小就在家庭里或会堂中接受严格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比较狭窄,宗教意识的熏陶贯穿一切,要求他们逐步学会背诵祈祷词、圣诗、格言、谚语、圣歌和圣经,了解犹太民族宗教节庆和习俗惯例,祟尚自己的父辈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由于
14、这些东两,才把一个亡国的民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并创造出新的未来,这不论在民族史上或教育史广部堪称一个奇迹。 三、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一)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婆罗门属最高一级的种姓,为保证种姓的世袭和荐严,父亲必须在家里悉心指导子女记诵吠陀经典。(二)佛教的幼儿教育佛教的幼儿教育一般均在家庭小进行,也有一些执意要让子女将来终身为僧、尼者,其家长可申请提前入寺、底“出家”修行。普通家庭的孩子从懂事起就在信佛父母的言传身救和日常生活中接受早期的教育.伞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回,通过耳滞日染初步丁解有关知识和内容。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相关的,其中
15、婆罗门教的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制度和培养婆罗门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与之相应实施的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是分别在各自家庭中进行的,以记诵吠陀经为主要内容,以父教子代代相传。佛教教育在印度教育史上具商更要的地位,其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但都足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的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思考题:1。世界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文明古国有哪些国家?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3.希伯来学前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什么?4.古代印度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哪些?第三节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一、古希腊的学前教育(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二
16、)雅典的学前教育(三)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比较 (一)共同点:斯巴达和雅典都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的具体措施;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教育已成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子女的一种享受和特权,从小就开始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意识;但斯巴达和雅典的整个学前教育还处在萌芽状态. (二)不同点: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一般由父母来决定;在培养目标上前者是英勇善战的战士,后者则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前者偏重于身体的养护和品格的陶冶,后者则还增加初步知识和音乐欣赏等:在
17、教育方法上,斯巴达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和温情。古代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厂“优选法”的具体措施;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对儿童从小就开始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整个幼儿教育还处在自发式的萌芽状态。二、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一)共和前期的学前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3世纪) (二)共和后期的学前教育(公元前3世纪前1世纪) (三)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四)基督教的兴起对罗马学前教育的影响 基督教神学理论家奥古斯丁在他的经典著作上帝之城中极力宣扬圣经中的“创世说”、“赎罪论”和信仰至上,禁欲
18、主义,蒙昧主义,更甚的是主张“人之初,性本恶”,妄说新生婴儿生来就怀有嫉妒、贪婪之心,因此必须从小就加以体罚教育.这些对后来欧洲中世纪的学前教育曾产生过极为不良的影响。积极影响方面也存在于基督教的教义和经典之中。如圣经中声称新生婴儿是具有灵魂的人,应该受到必要的保护c为此强烈谴责杀婴无异于谋杀或异教徒的邪恶行径。此举有力地改变了以往杀婴或弃婴的陋习。公元400年,罗马尼森宗教会议决定基督教会建立收养弃婴与孤儿的机构-“乡村之家”.开创了历史上收养遗弃儿童的福利机构。此后遍及及全球开设的育婴堂、孤儿院等皆出于此。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北方日耳曼部族入侵
19、的打击下崩溃了。由此,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时代。511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产生和形成的时期。11-15世纪是其巩固和发展时期。15世纪未至17世纪中则是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历史上又把欧洲5世纪14世纪上半叶近千年称为中世纪时代。“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他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结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这时期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其教育目的
20、在于培养教会的僧侣、封建官吏和骑士.幼儿教育也为之服务. 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教会宣布“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要求禁绝或控制一切成为万恶之源的欲望(包括犯上作乱的念头以及饮食男女等人生本能的要求)。在中世纪,禁欲主义成为基督教会所提倡的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性恶论-儿童时带有原罪的 (二)预成论儿童是小大人二、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1学前教育的目的2学创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1.宫廷学校的教育2。骑士早期教育思考题1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同异点有哪些?2古罗马学前教育特点。4简述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及中世纪的儿童观。第八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