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 社会建立在一定的地域上的,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享有共同文化的,通过持续互动能保持相对独立的人类生活共同体2.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即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3.社会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与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与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4.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库利: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5.社会分层 社会分
2、层指的是依据一定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6.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叫“社会位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7.社会化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8.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9.角色失调
3、1) 角色冲突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境,也就是个体不能执行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冲突的情境。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它们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感到的冲突就是角色冲突。2) 角色不清个体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或者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没有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也会造成角色不清。3) 角色中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4) 角色失败 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的角色。10.社会越轨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和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个人或群体偏离或
4、违反现存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的行为。越轨具有普遍性11.文化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后天习得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总和。12.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13.民间组织民间组织通常又称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它一般是由民间设立的、从事社会公益和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14.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
5、织的基础,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15.社会组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16.社会群体泛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集合体17.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网络是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18.亚文化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独特的
6、价值与观念)二、简答题1.概述文化的主要功能1) 认同2) 整合3) 交流4) 导向5) 发展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1) 可习得性2) 共享性3) 象征性4) 全括性5) 整体性6) 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3.简述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几个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与整合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个人角色分化,社会组织的分化,社会地位的分化。在高度分化基础的高度的社会整合。2)理性化 理性是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行动的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动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的精神。3)科学技术在经济
7、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4)城市化5)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英克尔斯的观点)(1)愿意接受新事物;(2)乐于发表见解;(3)时间观念较强;(4)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5)计划性较强;(6)普遍的信任感;(7)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8)对新式教育感兴兴趣;(9)比较尊重他人。6)全球化(近代开始,传统现代化)本土化是指运用本土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和历史经验,摆脱或超越西方知识权力体系近乎全盘垄断的状态,确立本土对政治、经济、文化自主性的追求。7)经济持续而又迅速的发展4.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1) 社会资源获取功能2) 组织管理辅助功能3) 日常生活联系功能5.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8、主要有哪些?1) 成员有限2)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4) 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 成员难以替代6) 群体整合程度高7) 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6.概述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1)依社会变迁的规模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2)社会变迁的方向进步的社会变迁与倒退的社会变迁3)依社会变迁的方式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4)依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7.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P114)1) 角色冲突2) 角色不清3) 角色中断4) 角色失败(经营者破产、公职人员被罢免、学生退学、公民犯罪)8.请举例说明什么是
9、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1)发展社会化也叫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主要指成年人) 【改革开放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2)再社会化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规范。【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新兵入伍、移民接受新的文化】9.简述社会的功能1)整合2)交流3)导向4)继承和发展10.简述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社会的本质是指规定和制约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基础和根据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精
10、神的、心理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11.比较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异同之处。1)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3)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对于主文化和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主文化和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新兴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亚文化最终上升
11、为主文化)12.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13.简述虚拟社区的特征1) 交往具有超时空性2) 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3)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4)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14.简述个人社会化的主体1) 家庭2) 学校3) 同龄群体4) 工作单位5) 大众传媒6) 社区15.简述影响一个人社会流动的因素1)个人:学历、专业、技术、能力、机会、家庭、人脉2)社会:政策(就业)、制度(户籍、产业)三、综合应用题1.案例材料一: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
12、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只有计算机、网络专家,而没有哲学家、艺术家、伦理学家。对
13、工具理性的重视固然重要,但思想、人文情感、终极关切同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材料二:在我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尤其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这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标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出现了“集体自杀”现象:某学校一个班上的学生有六个人成绩不好,竟相约在一起吃毒药!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材料一反映了当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材料一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社会化困境和无效文化传递的问题。早期社会化困境问题是由于青少年在
14、网络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无法判断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形下,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导致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时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会权威形象。无效文化传递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导致对传统文化知识涉猎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识和规范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由此形成了无效文化传递。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对青少年上网和学习知识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对其上网内容进行适当地控制。(2) 试分析材料二说明的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如何解决?材料二说明的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化偏差和失败,主要表现为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这主要是由于在“应试教育”的观念下,很多学校将学生分为“好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而学习成绩成为这种判断的标准。这样一种社会化模式对“差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适当加以引导,改变社会的这种观念。2.请以家庭为例,分析和说明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首先,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
16、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在传统社会,家庭承担着生产消费的经济功能,是生产的主要单位,此外,还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学习生产技术的场所。现在,家庭的生产功能转移出去,由专门的生产组织,如工厂、公司等承担,教育等由专门的次级群体,如学校承担。其次,初级关系日渐松懈。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人民之间的交往日渐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和传统家庭中成员的关系有很大不同,出现了如夫妻之间AA制等新情况。3.案例191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没。一丝安慰:人们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
17、规范。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而男乘客只有17得以生还。其中:头等舱:有钱人60生还二等舱: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44生还。三等舱(及更低):贫穷移民26生还。头等舱中男乘客生还率比三等舱中儿童的生还率还要稍高一点。确切说:头等舱和二等舱的妇女和儿童优先。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上述材料揭示了什么问题?上述材料揭示了由社会分层所导致的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现象。(2)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由于穷人和富人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社会分层。这种由社会地位带来的社会分层意味着不同阶层的人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在同样的条件下,社会地位高的人拥有更多的权利。
18、这种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是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但是这种分层应该有个适度的界限,即应该倡导现代社会的自致性的社会分层制度,而不是那种建立在出身等先赋地位上的地位获得或社会分层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种机会平等的制度。不合理的、过分的不平等蕴含着社会冲突。社会分层中应保持适度不平等。另外,社会还应有一种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最后,社会还应尽量缩小下层社会的规模,同时扩大中、上层社会的规模,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4.案例:有一个人,他父母亲都是农民,他本人也是农民。改革开放后,他进城打工,后来勤劳致富,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请回答下面问题:(1) 什么是社会流
19、动?社会流动也叫“社会位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流动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这里有哪几种社会流动类型?1、垂直流动。例如案件当中的他这个出生于农民的家庭里面,是因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他进城打工后,不断努力进取,累积工作经验,后来才能成为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2、代际流动,是指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母所在的阶层向其他阶层的流动。例如:他父母亲都是农民,他本人是农民。后来他进城打工,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3、自由流动。自由流动是指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变化,又称非结构性流动。例如
20、:改革开放后,他进城打工,后来勤劳致富,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3)影响一个人职业流动(社会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一个人职业地位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1、个人条件。又分为先赋条件和自获条件先赋条件指个人与生俱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例如:家庭出身、性别、种族、年龄等等。自获条件是指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一些属性,例如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案例当中的农民,他就在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的进步下不断学习知识,学好更多的才能,才能有今日的成就,当上一个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2、社会条件。主要有:就业制度、就业机会和文化观念。就业制度直接
21、规定了人的就业方式,过去国家分配,不管你是否愿意,专业是否对口,管的过死,不利于人才的利用和发挥。现在双向选择,自由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流动、选拔和使用。就业机会的平等是以机会存在为前提的,能否实现机会平等的社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机会的大小。文化价值观念中与人们获得职业有关的主要是:职业声望观和社会流动观。职业声望是人们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职业的一种比较一致的价值评价体系。有高低顺序之分,这个顺序决定了人们的职业选择,趋高是必然的。社会流动观是人们对空间迁徙和社会地位变化所持的基本态度。社会流动观受到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5. 案例北京市西城区是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面积3
22、1.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万,设有10个街道办事处,28个居(家)委会。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收入23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1万元。西城区既是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又是重要的金融、商业活动区。1995年,西城区从中心城区的特点出发,以社区建设为依托,通过开展社区环保活动、社区教育和科普、社区文化、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先后实施了120多项示范工程,开展了一批可持续发展行动。其中,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始终是西城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西城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作了一项卓有成效的行动绿色行动。西城区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在区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引导下,在全区范围内发起了
23、创建绿色小区、绿色学校和绿色商店的绿色行动。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全区居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文明和谐的新型关系。绿色行动方案同时提出了“绿色”标准和绿色小区、学校和商店的具体内容。“绿色”小区倡导小区的绿化美化;小区有文体设施,开展有特色的群体活动;邻里和睦,互助互爱,居民遵纪守法,小区社会秩序良好;有科普宣传栏等宣传设施,开展面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积极推广新型节水、节电技术与器具,实现垃圾袋或垃圾分类,开展加收废旧电池等环境危险物活动。“绿色”学校倡导中小学在校园内建立宣传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提示牌、板报、宣传栏等,倡导科学文明
24、的生活方式。在校园内使用节水节电设施,实行垃圾分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绿化、美化社区环境、建设校园等社会公益劳动,宣传可持续发展等。“绿色”商店要求商店内环境整洁、购物环境良好,倡导绿色消费,优先向消费者推荐销售有国家认定的环境标志商品,在世界水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公益宣传活动,增强消费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在政府的组织引导下,西城区内有关街道社区、商店和学校都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绿色”小区、学校和商店的建设活动。例如,西城区大乘巷家委会共有350户居民,1200多人,分别居住在两幢楼28个门里。在北京地球村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大乘巷发起“环境保护
25、,从垃圾分类做起”的行动。逐渐有60%多居民主动实行垃圾分类。至2000年下半年,共收集废塑料6400多公斤,废纸6000多公斤;尤其重要的收获是,居民们减少垃圾量400多车(人工车),实现了垃圾减量。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社区、社区建设?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政府的主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2)通过上面材料,评价北京市西城区的建设情况。北京市西城区的绿色行动,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理念。从社区
26、的全方位建设入手,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社区的各项工作,充分动员了各类社区主体和社区力量(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商店、企业以及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的社区,发挥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体现了社区建设工作的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和计划性。而且绿色行动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现实需要,便于群众参与,使社区居民、学生、工作人员和消费者都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投身于可持续发展事业。“绿色”行动由于政府的推动力度大,公众参与广泛,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大幅度提高,改善了西城区的生活环境,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更重
27、要的是为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有价值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很好的示范。6.案例下面是一些统计数据:1中国按照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构想,在20世纪最后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构想,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2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加快和政策放宽,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2002年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39.1%,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低将近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大约低20个百分点。从科学技术水平、制造业水平、工业占工农业增加值的比重等项指
28、标考察,我国现在都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在基本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水平,但城市水平只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19782002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8.1%降到15.4%;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重由70%以上降到50%左右;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50%下降到10%以下;制造业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4自19世纪60年代中国工业化启动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经济总量:1980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50%增加到59%,上升9
29、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相应下降。这种趋势90年代以来明显加剧。人均GDP:1980年东部地区比全国平均数高34%,2002年高53%;同期,中部地区从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下降到75%,西部地区从70%下降到59%。人均GDP相对差距:19802002年,西部和东部由1:1.92扩大为1:2.59,中部和东部由1:1.53扩大为1:2.03;西部和中部由1:1.25扩大为1:1.27。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6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02002年,增收农户占总农户的56.4%,收入持平农
30、户占1.6%,减收农户占42%,全国农村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可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7据统计,2003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流到乡以外地方流动就业人数达到9800万人。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是转型时期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棘手的现实情况。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青少年将面临着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机。根据以上统计数据材料,回答下面关于中国目前现代化进程的几个问题:(1)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在日
31、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现代化是一个剧烈的转变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用“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来取代“传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结构的过程,它需要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改变社会的原有面貌。b.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变革过程。它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一个领域和方面的现代化不是现代化。c. 现代化是一个因某些偶然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的过程。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化并非意味着绝对的“西方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基于本国国情的现代化。d. 现
32、代化与城市化相伴随。e.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过程。f. 现代化是一个趋同化过程。g. 现代化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3)结合上述材料,评述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首先,中国刚刚完成总体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即: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面小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历史环节。其次,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城市化滞后,反映出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而且这种二元结构还延伸到了社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比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二元结构特征,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原有经济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
33、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还是注重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其他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第三,中国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在如下方面加以改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差异,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中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7.案例材料一: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因其所办公司涉
34、嫌偷逃巨额税款,于2002年7月24日被依法逮捕。此前,刘晓庆已于6月20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中国高层质疑某些富豪不纳个人所得税的消息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现在刘晓庆的被捕更是激起人们的反思,富人纳税为何这么难?谁来监督中国“明星纳税”?怎样才能逐步建立起“纳税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法治环境材料二:案主姓名:XX。25岁,外企白领。性格有男孩子的气质,很有大家风范。说话频率很快,而且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有见地。追求自由和比较独立的生活。定居城市。纵观成长史,大学之前一直都是乖乖女,上了大学之后交了一个写诗并有诗人之称的男朋友,是文学社的风云人物。但是在交流上存在障碍,互动不足,案主自语:“
35、直到现在,我觉得自己都不了解他,甚至都说不清爱不爱他”而两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人,“在学习上,生活上,我们都是自己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毕业之后更是两人分居,很少在一起,即是有,也是案主主动去找男朋友。一直都是案主主动。性史:在大学时就与男朋友有性行为,并且得到满足。有两次堕胎的经历,第二次堕胎后与男朋友关系恶化。有数十个一夜情情人,并且至今仍追求一夜情。个人生活方式:绝对的追求自由和独立,虽然有性的要求,但是拒绝婚姻。工作忙碌。在与男朋友分手前与男朋友聚少离多。迷恋网络。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 偷税漏税和一夜情都属于什么行为?二者都属于越轨行为。社会越轨,也称越轨行为
36、,离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2)分析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a.从生物学角度,人类生物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可能是上述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这也被称为体质理论。b.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即无意识,由欲望和冲动构成。社会越轨的原因在于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未得到平衡发展,破坏了三者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失控,从而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另外,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克森认为,没有人生来就是越轨者,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越轨。一种可能产生越轨有个性类型是“外向性格”有这种个性的人善于交际,但也好冲动,他们对丰富多彩和刺激具有强烈需求,其行为很可能逾越人们可接受的范围,成为越轨者。c.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越轨行为的产生可能与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有关。(3)对这种行为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和防范,可以采取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方法。内在控制指那些引导人们自我激励并按遵从方式行动的过程。一旦社会规范的内化成功,内在控制可能是对社会越轨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最有效途径。外在控制指运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约束来促使人们遵从的各种外在压力。非正式的社会制裁,如谴责、批评等。正式的社会控制,如书面警告、撤职、开除、定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