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仿真企业”管理模式的建构【摘 要】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改革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以现代企业管理为蓝本,从“职业活动导向”教育理念衍生出的班级“仿真企业”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和竞争机制引入职业教育管理中,以促进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零距离地过渡到企业员工角色。【关 键 词】 仿真企业 管理模式 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 职业活动 【作者简介】 张成方 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校长助理,高级讲师在当今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员工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要求,必须要具备二个方面的条件:职业素质和适应相关工种的技能。
2、因此,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其实质是服务于企业人才需求为基本特征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所需的技术人才标准已有很大提高,企业界对技术工人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标准,不仅重视职业基本技能,而且更强调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职业学校教育必须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现代蓝领。一、传统和落后的职业教育模式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与社会、与生产或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不相符,学生进入学校,如同进入了一个封闭的场所。在教学上采用“满堂灌”的应试教学方式,内容上主要还是侧重脱离生产实际的理论为主。在班级管理上,职业教育也还是采用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
3、,仅仅是围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提高理论教学质量为主的中心开展,缺乏企业管理的氛围和方式方法,使学生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学习目的和角色目标,在学校里学习至毕业都没有弄明白除了技术以外,作为企业员工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种教育模式霞培养出来的蓝领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想去甚远。虽然教育家曾经提出“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但事实上,学校只折射了社会极有限的方面,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特殊社会,真实的社会远比学校复杂得多。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分成了在校学习阶段和毕业后适应工作的学习阶段,学校在脱离生产实际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已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在现代社会里,面对瞬息万
4、变、日新月异的世界,企业要求员工有更高的现代职业素质和更快捷的工作适应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顺应时代和企业的需求,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现代蓝领人才。从教育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革新,以期与社会与企业接轨。二、具有企业基本特征和氛围的班级“仿真企业”管理模式2005年我校在国内率先开展班级“仿真企业”管理试点工作,旨在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单元形式。其实质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企业文化、竞争机制等核心内容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使班级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来展开,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融入社会、
5、介入企业”,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因此,探索班级仿真企业管理模式,符合“职业活动导向”理念,有利于实现现代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作为蓝领目标的技校学生就业一般都进入企业,而企业与学校相比,其管理氛围有很大的差异。在企业里,始终都是以个人能力论成败,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建立起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迫使员工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否则,将会被残酷地淘汰。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所谓的学习氛围中缺少了企业员工的竞争元素,没有一整套以企业管理特征为基础的制度和教育方法,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培养。而“仿真企业”管理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提前进入员
6、工角色,进而使学生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的角色过渡和工作环境的适应。1.“仿真企业”的组织建设实施“仿真管理”时,首先根据各专业特点将班级成立为一个个“企业”,拥有企业名称,原有的班主任作为“法人代表”向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任命为“董事长”。总经理职位由“企业”员工(学生)竞聘,经民主选举产生后由董事长委任。总经理自主聘任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纪检主任和各部门经理,组成“企业”领导班子。同时,还成立“工会”,选举产生“工会主席”。原来的班委委员和“职业活动项目负责人”则成为“部门经理”,其余学生成了“员工”。对学生们来说,这些称呼听起来很新鲜有趣,然而学校的“仿真企业”管理决不仅仅只是停
7、留在表面上的这些称呼的改变,整个班级的管理模式也都要模仿企业:“仿真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日常管理由总经理全面负责。董事长只起到问责作用,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平常是咨询者与指导者的角色,是重大问题的决策者。“各级企业领导”要各司其职,并承担相关责任;每个“员工”拥有一本员工手册,上面写明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激励办法,每天由“部门经理”负责对“员工”进行考核;企业内部实行现代企业先进的“五常法”管理和虚拟工资制分配办法。2.先进的管理方法为了有序、有效地管理,采用现代企业先进的“五常法”管理方式。“五常法”是指“常组织、常规范、常检查、常整顿和常自律”,在“仿真企业”管理中
8、,体现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日常管理能力的培养、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理财能力的培养、企业环境的营造及保持、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学生寝室管理等诸多方面。实行“五常法”管理时,根据各“仿真企业”的专业特点,制定一日工作常规,采用“单项任务责任承包制”的方法,在符合ISO9000的PDCA 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与企业员工的虚拟货币发放相挂钩。3.模仿企业工资结构的分配办法“仿真企业”内部实行虚拟工资制分配办法,员工每月的基本收入共有四大块: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奖金(含补贴)和项目创收。前三项为“虚拟收入”,来自学生
9、日常的学习、考试、技能训练情况、行为规范情况、各项服务项目工作、参加各种平台的活动和社团活动等。第四项“项目创收”则为真实收入,学生根据“企业”(专业)的特点,将“仿真企业”管理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结合起来,利用课外时间,搭建职业活动平台,成立“职业活动项目公司”,以股份制的形式,每位员工以少量的现金入股,成立专业对口的“公司”。如“丝网花制作公司”、“净菜服务公司”、“导游服务公司”、“金工加工公司”、“维修服务公司”、“礼仪服务公司”等,股东员工每学期进行股金分红。通过这种活动,既加深和拓宽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管理能力的“小师
10、傅”、“小能手”,让学生敢于投身激烈的社会竞争,从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夯实基础。这些都是班级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点。员工每学期、每个月的真实货币(人民币)支出有固定支出和非固定支出两类。固定支出包括每学期的学费、代管费、每月支出的伙食费;非固定支出包括零化钱、学习和生活用品费用等。要求每一位员工每学期的基本收入和真实货币支出必须努力达到收支平衡,并能有结余,结余越多越光荣。例如“潮乡情旅游公司”(06餐旅班)“员工”经过团队合作,努力工作,06年12月份人均获得虚拟工资为634元,项目创收人均获得现金分红11元,合计得出人均月基本收入为645元。
11、而经过调查得出员工人均月支出各项费用合计为680元(表略)。统计分析显示,有38%的“员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达到收支平衡。而每个“员工”每月在“员工思维意识”的引领下,养成了将自己植入员工角色,剖析原因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成就感和危机感。4.“星级员工”及“企业先进”的评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根据员工手册30条考核细则,每月定期公布“部门经理”对“员工”的考核结果,据此评定“星级员工”。评定标准为:(1)员工手册30条,全部做到,评为月“五星级员工”(2)做到25 29条,评为月“四星级员工”(3)做到2024条,评为月“三星级员工”(4)做到1519条,评为月“二星
12、级员工”(5)做到1014条,评为月“一星级员工”。在“星级员工”的考核评定基础上,给予“星级员工”一定的精神鼓励和虚拟货币奖励。每学期再进行“企业骨干”、“企业标兵”、”企业能手”、“企业新星”和“改革创新积极分子”的评定,取代传统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先进的评选。5.职业活动的开展在搭建职业活动平台时,职业活动项目的开发设计要具有代表性: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可操作性:要考虑到开展职业活动的物质基础、资源成本、法律法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强的程序性和计划性:必须按照我校实行的ISO9000标准进行规范操作。(规范操作模型略)可控性:“董事长”在
13、职业活动中的地位是策划者、指导者、决策者和评价者,所进行的活动必须能使“董事长”能跟踪与控制。否则,此职业活动就无法掌控,效果就无法评价,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及时修正。三、“仿真企业”管理下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通过不同的企业角色定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氛围,同时也把理财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一名企业员工,要有敬业精神,从而增强他们对事业的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工作态度,学会创业,懂得积累。探索班级“仿真企业”管理模式,符合“职业活动导向”教育理念,有利于实现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仿真企业”管理中的日常活动内容,也以“职业活动导向”理念为支撑,教育内容、
14、教育方式和组织形式,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让学生在“企业”这一虚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和合作学习,不断构建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通过如下比较,可以发现实施“仿真企业”管理的班级在团队意识、规范意识和学习能力上明显高于相同专业传统管理的班级。(班级月考核对比表 、校第二届技能运动会比赛获奖对比表、潮乡情旅游公司(06餐旅班)与06安保班对比(服务类专业)、潮乡情旅游公司(06餐旅班)与06安保班寝室对比(服务类专业)略)现代社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发展为其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同时,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服务经济,贴近生产、贴近技术,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职业教育大有作为。【参考书目】1.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1月2.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叶昌元、冯建平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研室3.技工学校专业课“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4.现代管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5.德国“商务模拟公司”实训教学方案简介 郑广胜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6.多元智能与职业教育 蒋乃平 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