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与控制.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41068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与控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与控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 期 2 O O 5 年9 月 广东土木与建筑 GUANGD0NG ARCHI r ECTURE CI VI L ENGI NEERI NG N0 .9 S E P 2 o o 5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与控制 邓卓毅 梁柏 源 ( 1 、 江门市蓬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5 2 9 0 0 0 ;2 、 江门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中心 广东江门5 2 9 0 0 0 ) 摘要 : 运用混凝 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原理 , 在某工程基础设计 中进行裂缝控 制计 算并采取相应 的技 术措 施 . 为筏 基 顺 利 施 工 提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关键词 :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 ;温度应力 ;裂缝 ;水化热 ;养护 1工程概 况 江门市某大型公司综合楼为一幢集办公、 娱乐、 培训于一体 的综合性大楼 , 地上 1 9层 , 地下 I 层 , 总 建 筑面积 1 . 5万 m 2 . 建 筑平 面设计 为椭 圆形 。 采 用筏 形基 础 。 底板厚 2 . O m, 最 大尺 寸 4 8 m x 2 8 m, 其下设 计 有 5 0 0管桩共 2 0 6根( 如图 1 ) , 垫层 为 C 1 5素混 凝土. 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 4 0 , 抗渗等级 C 6 , 其配 筋 为 端 部 2 2 @1 8 0 , 中部 加 强 带 2 2 @9 0 , 均 为 底 面 双 向 配筋 . 地 下 室建 筑 面积 为 1 1 0 0 m , 混凝 土 用 量约 2 2 0 0 mz 。本工程基础底板 尺寸超长 , 属大体积 混凝 土 . 其裂缝 控制 难度 较大 , 需 采 用多方 面措 施严 格控制混凝土内部裂缝 , 确保达到强度和抗渗要求。 2 混凝土裂缝控制计算 本 工程筏 基采 用 C 4 0混 凝土 , 其配 合 比为 水 泥 : 砂 : 石 : 水 : D L 一 3型减 水剂 : 粉 煤灰 : U E A微 膨 胀剂 = 1 : 2 . 2 7 : 3 . 1 4 : 0 . 5 5 : 0 . 0 1 3 : 0 . 2 0 1 : 0 . 1 3 4 . 各种 材料 用量 ⑩ ⑥ ① ⑤ ⑩ ⑥ ⑧ ④ | | ! 1 I ◆ ◆ ◆l ’ — . ◆ 4 -_ 。 . . ◆ l . 4- =◆一 .: : ◆ 4- _ 均 : 4- 4- 一 : + 4- 4- , ◆ ◆4- l ◆4-4- ◆4- ◆r , ◆4- 。 4- : ◆ ◆ ● :◆ ◆ ◆ ◆ ◆ 4- 一 .4- .. ◆- 1’。 ◆◆. I l◆◆◆ ■ ; -4 r \1 ’ 4-4-1叶 I4-4-4- ◆◆一 ◆ / 4-\ J ◆ ◆ ◆ I◆ ◆ ◆ ◆ ◆ 一 ’ i /◆. ◆ 4- l ◆ ◆ I ◆ ◆i 一 . , — + 出 l 4- 4- 州+ ~ 兰 离 塑 l 5 0 【 硅f l 10 0 ) I I l 1 !J — — — l 1 . L l 砌 图 I 基 础 平 面 及 布 桩 图 报 分别为 3 2 9 , 7 4 8 , 1 0 3 2 , 1 8 1 , 4 .3 9 , 6 6 , 4 4 k ~m 。 2 . 1 混凝土温度计算及表面裂缝控制 ( 1 )绝热温升值 =wq / c r ( 1 ) 式中: 水泥用量 W= 3 2 9 k g / i n ; 5 .2 5 R水泥水化热 Q : 4 6 1 k J / k g ; C -- O .9 6 K J / k g c lC : ) " = 2 4 0 0 k g / m 3 。 经计算得: =6 5 . 8 3 ℃ 。 ( 2 )内部最高温度 = + T I ( 2 ) 式 中: 为人模温度, 6月 中旬取 3 0 ~ C, = 0 . 5 7 , 经计 算 得 : T ~= 6 7 . 5 2 o C。 ( 3 )内部与表面最大温差 a .表 面温度 (I)= ( H — h ) △ )/ 日 ( 3 ) 式 中 : 为环 境温度 ,取 2 2 ~ 1 2 ; △ 0 ) = . 5 2 — 2 2 -- 4 5 . 5 2 ~ C: H为计算厚度( i n ) , 假定筏基仅向大气散 热. 看作单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平板, 由H= h + h 计算。 = / (4 ) 式中: K = 0 .6 7 ; 2 = 2 .3 3 W/ m K ; fl 为保温层传热系数, 即: = [ ∑( / ) + 1 / ] ( 5 ) 式中: 为保温层导热系数( W/ m- K ) ; 为 保温层厚度 ( m) ; 为空气层传热系数 , 取 2 3 W/ m K, 若无保温措施则 = , 则: =K / q = 0 .6 7 x 2 .3 3 / 2 3 = 0 . 0 7 m ( 6 ) H=h +h = 2. 0+ 0. 0 7= 2. 0 7m ( ) = 2 2 + ( 4 / 2 . 0 7 ) x 0 .0 7 x 2 .0 x 4 5 .5 2 = 2 7 .9 5 ~C b .最 大 内外 温差 △ ) = 7 一 死( ) = 6 7 . 5 2 - 2 7 . 9 5 = 3 9 . 5 7 ~ C> 2 5 ~ C 以上计算结果表 明, 若混凝土浇筑后不 采取其它保温措施 , 则其内外温差最大值将 为 3 9 . 5 7 ℃. 超 出规 范 规定 的 2 5 ℃ , 因此 必须 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2 9 维普资讯 2 0 0 5 年9 月 第9 期 邓卓毅 等: 筏基大 体积混 凝土裂 缝分析 与控制 S E P 2 0 0 5 N 0 . 9 2 . 2 保温 养护 措施 本 工 程筏 基 混 凝 土采 用 表 面 覆 盖 双 层 草 袋+ 单 层 薄 膜 的养 护 1 4 d以上 的措施 , 经 计算 ( 略 ) 可 将 内外 温 差控 制 在 2 5 c c以内 .不会 产生 表 面裂缝 。 2 - 3 温 度应 力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浇 筑 3 d后 其 表 1各 台 阶 降温 的温 度 应 力 值 台 阶 6 d 9 d 1 2 d 1 5 d 1 8 d 21 d 2 4 d 2 7 d 3 0 d ( 1 0 ) 3 . 1 47 3. 1 0 0 3. 0 34 2. 97 6 2. 9 3 4 2. 9 0 4 2. 88 7 c h ( W2 ) 1 . 3 0 3 1 .2 9 5 1 . 2 9 0 1 . 2 8 3 1 .2 7 0 1 . 2 6 1 1 . 2 5 6 E ( 1 0 4 N / m m 2 ) 1 . 8 5 9 2 . 4 4 1 2 . 7 2 5 3 . 0 0 5 3 . 0 8 4 3 . 1 4 3 3 . 1 8 9 △ 2. 5 00 3 . 1 9 0 6.22 0 6. 5 30 6. 52 0 4 . 48 0 3. 1 1 0 日0. 2 08 0. 21 4 0 . 21 5 0. 2 33 0. 2 52 0. 301 0. 5 2 4 ( MP a)0. 0 6 6 0. 04 9 0. 1 0 2 0. 1 1 8 0. 1 27 0. 1 03 0. 1 2 5 2 . 88 6 1 . 2 41 3 . 22 6 2. 4 60 0. 5 70 0. 1 03 2. 8 5 3 1 . 231 3 . 25 5 1 . 7 40 1 . o o0 0. 1 25 中心温度将达到峰值 , 然后降温直至 3 0 d时基本完 成 . 现以 3 d为降温台阶按下式计算其温度应力 : 。 [ 卜 AT iH , f 1 )( 7 ) 式 中: 为混凝土线温度系数 , 取 1 . O x l O ; 泊松 比 =O . 1 5 , 筏板 L = 4 8 m, 厚 H= 2 m, 其结果见表 1 。 再 计算 总 降温产生 的最 大拉 应力 : ~ = f f 1 =O . 91 8 MPa C 4 0混凝 土抗拉 强度 设计值 f = 1 . 7 1 MP a . 则 : K -- f , / ~ = 1 .7 1 0 / 0 .9 1 8 = 1 . 8 6 > 1 . 1 5 , 满足抗裂要求。 2 - 4伸缩缝 间距 ( 1 )综 合 温差 按浇筑混凝土 3 0 d的总降温差计算其综合温差 , 即 + , 为 便 于计 算 , 把 基础 截 面 实 际 非 均 匀温 度 分布 假定 为 相对 中心轴 的对称 抛 物 线 . 平 均最 高 温度 为 。 a .浇筑 后 3 d其 中心 温度 达 6 7 . 5 2 c c. 上 边缘 由 3 O c c 升 至 4 7 . 2 9 c c, 中心 与边缘 温差 2 O . 2 3 c c , 则 : ( 3 ) = + 号/ 4 = 4 7 . 2 9 + 号x 2 0 . 2 3 = 6 0 . 7 7 o C b .浇 筑 后 3 0 d, 环 境 温 度 2 7 c c, 中心 与 边 缘 温 差 为 5 c c. 则截 面平均 温度 为 : ( 3 0 ) = 2 7 + 号x 5 = 3 0 . 3 o C T m = ( 3 ) 一 ( 3 0 ) = 6 0 . 7 7 — 3 0 . 3 3 = 3 0 . 4 4 c c T r ( 3 0 ) = 4 . 4 8 ~ C Z ’_ + =3 0. 4 4+ 4. 48 =3 4. 9 2 ~ C ( 2 )混凝 土极 限拉 伸值 p a ( ) -- f , [ 1 + ∥ d ] x 1 0 -4 x l n t / l n 2 8 ( 8 ) 式中 = 1 . 7 1 M P a , d = 2 . 2 c m, ∥= F / = o .2 1 %。 经计算 得 : p a ( t ) = 1 . 9 1 2 x 1 0 。 ( 3 )整 浇最 大长 度 限值 因h / L = 2 .o / 4 8 .0 = 0 . 0 4 1 4 8 m 因此筏基可一次性浇筑 , 不需留设施工缝 。 3 O 3大体积 混凝 土裂 缝控 制主 要措 施 3 . 1 配 合 比设 计 为了降低水化热 . 本工程采用“ 三掺法” . 即在混 凝 土 中掺人 粉 煤 灰 、 U E A微 膨 胀剂 和 D L 一 3型缓 凝 减 水剂 , 其用 量 分别 为水泥 用量 的 1 5 %、 1 0 %和 1 % , 并 掺 人适 量 的粉 煤 灰 . 以 大大 改 善混 凝 土 的 和易 性 和可塑性, 降低温升值 , 减小收缩 , 提高抗渗性能。 3 . 2 结构设 计措 施 ( 1 )本 工程 结 构平 面 为 椭 圆形 . 简单 、 规 整 和 对 称 , 设计时把电梯基坑底面升至筏基顶面 , 使筏基成 为一块等厚的混凝土厚板, 可避免筏基截面的突变, 大大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并减小地基约束应力。 ( 2 )由于筏基厚达 2 m,故设计时在筏基厚度的 中部 增设 1 层 双 向 1 4 @2 0 0的温度 分 布钢筋 . 以约 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 . 从而分担混凝土的拉应力 . 提 高混凝 土 的极 限拉伸 , 起 到一定 的抗 裂作 用 。 3 - 3 施 工技 术措施 ( 1 )控 制浇 灌温 度 . 在 泵车 水平输 送 管 的整 个长 度 范 围 内覆 盖单 层草 袋 . 经 常 喷洒冷水 . 以减少 混凝 土泵送 过程 中吸收太 阳热 辐射 而导致 温 度升高 。 ( 2 )采用保温保湿方法进行养护 . 以保证水泥水 化 作 用在 良好环 境 下进 行 . 使 混 凝 土早 期 抗拉 强 度 提 高 , 增 强抗 拉 能力 。 ( 3 )选择 最 佳的混 凝土 浇筑 方案 . 按整 体连 续浇 灌 要求 . 采 取 分层 方式 连 续 浇筑 . 每 层 厚 5 0 0 mm. 沿 椭 圆长 轴方 向 由南 向北 进行 浇筑 。当进行 到一定 距 离 后 , 在 已浇 筑 的下层 混凝 土 尚未初凝 时 ( 约 3 . 5 h ) , 即开 始浇 筑 第 2层 , 依 次类 推 直 至 整个 基 础 浇筑 完 成 , 采用 机械 振捣 , 不得 出现 漏振 现象 。 ( 4 )在 混凝 土初 凝前 1 ~ 2 h , 用 1 0 ~ 2 0碎 石 均 匀 撒铺 在 混凝 土 表面 刮 平拍 实 , 并 用 木 抹 子抹 实 两 遍 , 铁抹子 抹 压一遍 , 对 防止 混凝 土表 面干缩 裂缝 较 为有 效 。 ( 下 转第 2 1页 ) 维普资讯 2 O 0 5 年9 月第9期 广东土木与建筑 s I 2 0 0 5 N 0 . 9 表 4计算 结果 比较 势是 纯有 限元模 型难 以 比拟 的。纯 有 限元模 型的单 元数 约 为耦 合模 型 的 1 0 . 2 0 6倍 . 节点 数 约 为耦 合模 型的 3 . 0 2 8 倍 ,对于实际工程来讲其节省量是相 当 可 观 的 . 这 充分 显 示 了无 限元 克 服 了有 限元 普遍 存 在的弊端而显示 出自身的优势 , 具有形式简单 、 节点 数少 、 便于与有 限元耦合 、 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 具有 广 阔 的发 展应 用前景 。 3 4 5 自振 频 率 比 较 6 2 振型 阶数 参考文献 燕 柳 斌 .结 构 分 析 的 有 限 元 及 无 限元 法 .武 汉 : 武 汉 工 业大学出版社 , 1 9 9 8 王勖成 , 邵 敏.有 限单元法 基本 原理和数值方法 ( 第 二 版 ) .北 京 : 清华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9 7 3李 国豪.工程结构抗震动力学.上海 :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 1 9 8 0 . 2 ( 上 接第 3 0页 ) ( 5 )混凝土侧面模板应延缓拆卸 , 以保证筏基混 凝 土侧 面 的湿 度 和温 度 , 在 浇筑 完 毕 l O d后再 进 行 拆 卸 . 并及 时覆 盖和洒 水养 护 1 4 d以上 , 然 后迅 速填 土进 行保 护 。 ( 6 )混凝土温度监测 本工程筏基混凝土浇筑施工在 4 d内完成 , 测得 混凝 土 在初凝 后 4 ~ 7 h内开始 升 温 , 2 8 h后基 础 中心 点截面中心温度达到峰值 6 5 . 2 ~ C,测得 的数据与计 算值基本吻合但 略小 , 直至结构完工筏基未出现任 何裂 缝 。 4结论 在本工程筏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中, 通过 分析 大 体积 混 凝 土裂缝 的形 成机 理 , 并 事 先 通过 相 关计 算 而采 取 相应 的 裂缝 控 制方 案 , 且 在 施 工过 程 中周 密 和科 学地 指 导施 工 , 从 而 成 功地 控 制 和避 免 了大 体积混 凝 土结构 裂缝 的产 生 。 参考文献 1 王 铁 梦 .工 程 结 构 裂 缝 控 制 .北 京 : 中 国 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 . 1 9 9 7 2赵志缙 等.建筑施工.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 9 9 5 3 姚 激等.箱形基 础大体 积混凝 土裂缝 控制计 算与 施工 . 昆明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2 0 0 1 ( 5 ) 4 G B 5 0 0 1 0 — 2 0 0 2 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 范 21 维普资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