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交礼仪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103663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交礼仪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交礼仪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交礼仪和新闻工作者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素材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讲,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受制于被采访对象,占被动地位。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以最佳方式取得最佳的采访效应,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记者在努力充实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考虑以何种礼仪风范包装自己,以取得被采访对象的认同和接受,从而产生一种亲情效应和认知效应,进而获取最佳采访效应。一、良好的形象和恰当的礼节仪表是采访活动的第一通道新闻记者的职业决定了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活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在采访活

2、动中,记者要注重研究自身的仪容仪表.良好的外在形象,易于被采访者接受,从而对记者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自愿建立与记者合作的基础。反之,采访效果则大相径庭。何谓礼仪?简言之,指待人接物的礼节仪表和言谈举止等等。社会心理学专家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外在形象是吸引他人进入社交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首次见面时,被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感受、第一印象很重要,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关于外表特征的效应,主要是容貌、穿戴、仪表、气度、言谈、举止等引发的效应。首因效应好,则能产生强烈的交往愿望,首因效应不佳,则会产生情感认知障碍。那么,记者在采访中应以何种形象出现呢?新闻实践表明,记者的

3、仪容仪表,不仅显露着记者自身的个性特征、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知识底蕴等诸多主观因素,由此也可以看出记者的老道或稚嫩。一个有经验的记者会因采访对象、时间、地点、场合等客观因素的改变而”包装自己。采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商人、企业家,就要因人而异。采访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男性、女性也应区别对待。采访农民则应倾向朴素,采访中年人则要庄重。衣着的不合时宜会刺激对方的视觉,甚至引起反感。某报曾有一位女记者,前去采访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美国女专家艾琳女士。记者赶到艾琳家时,因路上堵车,比原来约定的时间晚到了20分钟,艾琳在记者坐下来以后,首先指出了记者的失约,并提了5条意见,其一便是”你穿着这么

4、漂亮的红连衣裙来采访我这个老太太,恐怕不太合适吧?艾琳的坦言,讲出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也充分说明了记者的服饰打扮也能引起被采访对象的好恶情绪。记者在与被采访对象接触时,服饰打扮有时会对采访能否顺利起着重要作用。1996年,笔者就读新闻系时,曾采访过著名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福明教授。联系之初,胡因政务繁忙谢绝采访。当笔者身穿军装、军容严整地出现在胡的办公室时,胡看到笔者一身戎装,便改变了主意,放下案头的工作,破例接受了采访。 由于笔者在采访前事先得知胡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采访同行更不能外行,故特地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制定出详细周

5、密的采访提纲,使采访进行得特别顺利,采写的长篇通讯胡福明,奏响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发表后,反应颇好。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都说明一切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记者礼仪来讲,也是如此。设想一个记者西装革履地去采访一个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或正在车间忙得不可开交的工人师傅,显然不太合适,采访效果肯定不如记者挽起裤腿卷起袖子与农民一边插秧一边聊农家常事效果好,但你仍以这样的装束去采访外宾,效果就不得而知了.因此,记者为获取最佳采访效应,不仅要体现仪容仪表的自我风格和个性,更要研究不同采访对象在不同环境中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心理状态、情感认同点,以及

6、交往期待值,并以此来调整和修正自我包装”。当然,新闻记者采访时不一定要赢得对方对自己外表的称赞,但至少不能因为自己的外表形象使对方产生不利于采访顺利进行的情绪,不少名记者在这些细节问题上相当在意。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他坐在中南海紫光阁里,还有半分钟时间,邓小平就要来了,华莱士忽然感到自己的鼻子上有汗珠,立刻让同事朝他的鼻子上扑上一层香粉。事后他说,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形象问题,二是不想因此而分散对方的注意力,导致影响采访质量。这一点也充分反映了一个著名记者的采访风格及采访艺术。仪表整洁、仪容端庄,能展示出一种稳健、坦诚、平易、自信的姿态,良好的外在形象对取得最佳采访效

7、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把握分寸,有礼有节的姿态能展示记者的礼仪修养,并为采访活动创造条件彬彬有礼是记者的必备素质。因为,礼节可以显示出记者的知识修养,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节有时具体体现在采访活动中的身体姿态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对象的选择,有时确定,有时并不确定,被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时,往往会或多或少产生一种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程度及效果如何的心态.这种既自尊又有几分脆弱的心理会直接作用于采访全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采访质量。记者在采访中如何给予引导,并使自己表现出对方感到一种被尊重、被重视、被期待的姿态,这一点十分重要.同时,记者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言谈的分寸,以及身体姿态对对

8、方产生的心理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体姿是一种非语言符号,也是人际交流的形式之一。不同的体姿有不同的体态语言,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在采访实践中,记者趋于主动,对普通采访对象能产生较强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通过外化后的身体语言告诉对方,所以,记者应当了解并掌握能使对方产生良好感觉与心理知觉的站立、就座姿势,以及目光手势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礼仪因素及效应,体现良好的礼仪风范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行为学家认为,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挺胸、收腹、梗颈、目光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交叉时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站累时一只腿可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若两腿交叉站立,双手叉于腰间或放在衣裤袋

9、中的姿势都传递着某种轻浮不雅、不严肃的信息。这样的姿态,会被采访对象感到不被尊重,便有意识地拉大了与记者的情感距离,甚至会让记者吃闭门羹,给采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体语学家认为,给人以良好感觉的坐姿,应该是平稳落座后人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上身要直,手自然置于双膝或椅子扶手上,头部保持平稳,目光平视,需要侧坐时,应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一侧,头部应向前略倾。一般情况下,特别是进行人物专访时,记者大多采取坐着交谈的方式,所以要有意识地保持正确的坐姿,向对方传递一种知书达理、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良好信息,并注意信息传递时的分寸,以免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若记者过于随便,不拘礼节,或将整个身子瘫倒在椅子里,

10、或翘二郎腿,或呈”4”子型叠腿并用手将叠起的腿扣住,甚至既叠腿又不停地晃动脚尖,并不时地扭动身体交换坐姿,这种体姿会让被采访对象感到记者无礼,从而滋生抵触情绪,直接影响采访效应.周谷城先生对此曾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记者去采访他,那位记者落座后,往沙发上一躺,手脚叉开,坐相十分难看,周先生顿时谈兴大减.他认为,作为一个记者绝不能忽视这些小节,这也是大多数被采访对象的想法.任何时候,端庄稳重,自然大方的姿态才能赢得好感。三、亲切自然、准确恰当的交流语言,是获取最佳采访效应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使记者这一职业带有几分超脱色彩;同时,记者的采访成果最终要由新闻媒体进行传播,加上记者又直接代表着他

11、所服务的新闻机构,而使其采访活动平添了几分”钦差、官方的色彩。鉴于这种双重特点,使得被采访者在接受采访时不免有紧张、局促、防范的心理障碍,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以一种谨慎、被动的姿态接受采访。这时,记者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来判定对方的特定心理,有意识地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创造能够获得最佳采访效应的氛围。新闻实践表明,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亲切自然的语调,恰如其分、有礼有节的语言,能迅速拉近两者的情感距离.从语言学角度看,音频、音速、音量的不同,会表达出不同的信息,这些都于采访效应紧密相关。提问时宜多用平等商讨性的祈使句为佳,诸如请您谈谈好吗?”、”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等,这样,能缓

12、解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使采访进入积极活泼的境地,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使用那种生硬、尖厉、粗暴的语气音调,必然不能使被采访对象敞开心扉,甚至对记者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方能在采访时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并在提问和交流上直接表现出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信口开河都会影响采访对象与记者的配合,同时记者也要避免过多重复或解释并不深奥的问题或观点,要相信采访对象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要尊重被采访对象。在提问艺术上,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琳埃塔法拉奇堪称典范,在新闻采访中她以善于抓时机采访国际政坛风云人物闻名于世。十几年来,她走笔天下,先后采访了30多位国家首脑人物,素有

13、”政治访问之母”称誉。她采写的报道影响很大,在采访中以提问尖锐泼辣、深刻精到著称于新闻界。采访中,她表现得落落大方,不亢不卑,思路敏捷,提问犀利,并能一矢中的,又不失礼节.大胆泼辣的提问,使她能够把读者最关心的,事关重大的焦点问题,及时地提出来,报道出来,因而,她采写的新闻作品风格独特、内容深刻、极受读者和政治家们的喜爱.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的礼仪风范.当然,要获得最佳采访效果,不可一味采取尖锐泼辣的提问方式,而应刚柔相济、彬彬有礼,否则,会弄得不欢而散。最佳采访效应的获得需要双方的密切合作,提问尽管尖锐,但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不能损害现场访问谈话的融洽气氛,应该是二人台”,而不是”独角

14、戏”。尖锐的提问必须尖锐到点子上,并且控制在适当的气氛中,必要时,还要精心设计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见面方式。笔者曾采访过原南京师范大学女校长、百岁未婚老人李美筠博士,按照习惯第一次见面应给老人带一些适用的水果,但从校办工作人员那里得知,老人曾在美国著名大学执教十年,精通六国语言,获得3个博士学位,曾是罗斯福总统的门上客,有着深厚的西方生活习惯,且尤喜鲜花。当笔者叩开老人房门时,首先献上的是一大束鲜花,老人看到鲜花显得格外高兴,那次采访也格外顺利.采写的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一个未婚百岁老人的不了情先后在全国十几家报刊上发表。总之,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实践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是一个记者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而记者的礼仪风范又是采访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叩开采访成功之门的首要因素,着实需要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辩证灵活地掌握这一基本技能,方能在新闻实践活动中左右逢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