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 为何进行微生物知识培训
• 为什么GMP中要控制微生物
• 微生物基础知识
• 常见微生物种类
• 洁净车间内微生物污染途径
• GMP相关预防微生物污染措施
一、 为何进行微生物知识培训
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
2。1.1 凡在洁净室(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二、为什么GMP中要控制微生物?
为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微生物进行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举例:
“欣弗事件” 反映了我国一些企业在微生物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的无菌检查认识误区 !
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违反GMP工艺流程,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样品检测发现,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合格.
灭菌不合格样品长出细菌
“按照批准的工艺,该药品应当经过105摄氏度、30分钟的灭菌过程。但安徽华源却擅自将灭菌温度降低到100摄氏度至104摄氏度不等,将灭菌时间缩短到1到4分钟不等,明显违反规定。样品经培养后,长出了细菌。
三、微生物基础知识
•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
• 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
• 是生物的一大类,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迅速,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是一群在化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看得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分类-八大类
• 真菌:霉菌、酵母菌、念珠菌(湿疹)
• 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 放线菌:
•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 衣原体:沙眼
•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 螺旋体:梅毒
• 病毒:甲、乙肝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毒,流感病毒.
五、洁净车间内微生物污染途径
ü 空气
ü 水
ü 人员
ü 器具
ü 物料
1。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充满微生物的尘埃和水滴就是通过空气作为侵袭我们产品的媒介而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的。
洁净室缓冲间的作用:
必须保持缓冲间门的关闭,不得同时开启。
控制空气对流,减少外界脏空气中的微粒、灰尘进入车间。
2、水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辅料之一。
洁净车间纯化水要求:电导率在25℃时 ≤5。1
3 、人
(洁净室中最大的微生物污染源)
一般男性每人每分钟向周围排放1000个以上的含菌粒子,女性为750个以上。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一般活动时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咳嗽一次发菌量为70~700个/min,喷嚏一次为4000~60000个/min。所以在洁净室中,人的数量和活动应有特别严格的限制.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 人员卫生
• 人员进出洁净区的程序
• 人员在洁净区内的活动
人员卫生
• 人的头发和皮肤:人的头皮上有140万个/cm2,两手上约有4~40万个,1g指甲污垢有38亿个,1g粪便可达10~1000亿个。可以说微生物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 发胶、香粉等,为微生物污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耳环、戒指、项链、手链能传播微生物污染。
• 离开工作场地(如食堂、卫生间)必须脱掉工作服 ,否则造成微生物污染;
人员进出洁净区的程序
• 不能走物流通道,不能爬传递窗;
• 更鞋、更衣、洗手、手消毒要严格履行规程;
• 手的清洁消毒方式必要时应经验证;
• 洁服与一般工作服、洁鞋与一般工作鞋应分开、分柜存放,不能交叉;
• 不能未更换工作服就进入生产区、洁净区;
• 要注意随手关门;
• 鞋套不能随意丢弃。
人员在洁净区内的活动
• 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不在生产区内吃东西;
• 工作时,不要快速走动,操作的动作要轻、幅度要小、讲话要少,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动作,不要频繁进出洁净室;
如何阻断人体污染源
《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洁净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我们的更衣流程
1. 一次更鞋:阻断外界粘在鞋底的垃圾、颗粒及微生物。相对而言,脚底是最脏的部分。
2. 脱去外套:阻断外界沉降在外套上的颗粒和微生物.
3. 一更洗手:规范的洗手能消除手部皮肤的污垢和大部分的微生物。洗手一定要用洗手液和充足的流水。
4. 二更
• 带口罩:阻断鼻腔、呼吸道的微生物发散,洁净区内不能脱下口罩
• 带帽子:阻断头发、头皮表面的微生物发散.保证帽子完整的包裹头发。
• 穿连体服:阻断体表皮肤的微生物发散.洁净区内不能解开连体服
• 手消毒:再次消除手部的细菌和微生物。75%的酒精能杀灭99%的微生物。
• 二次更鞋:阻断一更、二更内沉降在地板上的颗粒和微生物.洁净区工作鞋不能穿出二更的鞋箱外.
平时的卫生习惯
• 勤洗澡、洗头,勤换内衣
– 去除皮屑、头屑等人体脱落物,保持体表洁净.
• 勤剪头发
• 勤剪手指甲
– 指甲内能够藏污纳垢,有很多的致病微生物.
• 勤换鞋
4。器具(参考生产文件)
• 如30万级容器具:
• 清洁剂:纯化水、1%氢氧化钠溶液;
• 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
• 清洗后按要求作好清洁标识(已清洁)
• 清洁有效期:30万级—72小时
• 10万级—48小时
• 万级-24小时
• 百级、无菌万级—灭菌后不超过24小时
5。物料
• 包装材料:与无菌产品直接接触的内包装,必须在10万级洁净车间生产,并检测初始污染菌。
如何控制物料污染
• 进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标准;
• 物料进入洁净区按“物料进入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控制;(如物料进入30万级洁净区规定:在外清室用吸尘器或清洁抹布,将灰尘擦干净,脱去外包装.用紫外灭菌灯照射30分钟后,按物流走向经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区后,将物料存放在相应的备料室)
4
展开阅读全文